空气与氧气(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空气与氧气(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20 21:2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空气与氧气(1)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2.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能大致说出空气各成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二、预习导学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水:
红磷: 氦气: 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钙: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
(3)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上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
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是由 和 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9世纪末,科学家又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含有
等稀有气体,此外还有少量的 、 以及其他杂质 。
4.大量实验测定表明,空气中各成份的体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是: 78%, 21%,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 。因此空气的成分是以 和 为主的一种 (填写“纯净物”或“混合物”)。 请再
例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 。
三、合作交流
探究点一:初步探究空气的成份
问题1:如右图所示,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中,锥形瓶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它说明了:

问题2: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在两个集气瓶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
。 合理的解释是 。
问题3:我们常常会遇到降雨和降雪等天气现象,可以说明空气中有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能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中有这种物质?            
探究点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问题1:按教材P71页活动,完成教材活动中的内容。
问题2:在做此实验时,若燃烧匙中的红磷不足,测出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为什么?
问题3:实验时,把红磷改为碳可以完成此实验吗?为什么?
探究点三:空气中各成份的应用
问题1:氧气的用途:①氧气可帮助病人 ;
②帮助 ,可用作焊接、切割金属、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
问题2:阅读P71的相关内容,列举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氮气的主要用途:①


④ 。
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是: ①

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是:
四、基础巩固
1.如果将空气中的氮气完全分离出去,剩余气体的体积最接近于( )
A.21% B.22% C.20% D.无法确定
2.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里应充填(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D.二氧化硫
3.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氧气
4.登山运动员在登山时,所携带的储气瓶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D.氦气
5.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5:1
6.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硫 D.水
7.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
(2)在步骤3“待冷却后,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直到
实验结束后, 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广口瓶并没有全部充满了水,还有一个小气泡,同学们你知道这个小气泡是什么吗
3.1 空气与氧气(2)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描述相关的实验现象;
3.能说出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
4.能写出一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预习导学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和 。空气中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中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用来制炸药和氮肥, 能制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
2.氧气是由________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_____ ____构成。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磷:
四氧化三铁: 铁: 硫: 五氧化二磷:
4.氧化物是指 ;水、食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镁、氧气、碳酸钠,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
5.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
三、合作交流
探究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1:(1)观察一瓶氧气:说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2)经合教材把氧气的物理性质还有: 。
问题2:你能列举事实说明水中有溶解氧吗?
问题3:你能说说教材P73页氧气的观察和闻氧气方法这些做法的道理吗?
探究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问题1:请你说出检验氧气的方法,从这个方法中你能发现氧气具有一个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问题2:观察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时,集气瓶里为什么要预先铺上水或细沙?
问题3:观察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时,集气瓶里为什么要预先铺上水或细沙?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纯氧中可以燃烧,你认为造成这些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点三:氧化物
问题1:请你丛书中找出什么叫氧化物?并举一个物化物的例子。
问题2:硫酸(H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请你说说它为什么不是氧化物?
四、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液态氧 B.KMnO4 C.干冰 D.空气
2.需要测得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燃烧( )
A.碳 B.硫 C.蜡烛 D.磷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需预先加入少量的水或细沙的是( )
A.硫 B.铁丝 C.木炭 D.红磷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略小
C.在-183℃时变为淡蓝色固体 D.在-218℃变为白色固体
5.区别空气和氧气可以用的方法是( )
A.闻气味 B.将空气和氧气分别液化
C.将空气和氧气分别溶于水 D.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氧气中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铁丝在氧气中 ,放出 ,生成一种 色的 固体,此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8.硫是一种 色的固体粉末,硫在空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发出 色的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的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 气味的 。手摸集气瓶外壁感觉 ,说明硫燃烧能 热。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9.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一定要在集气瓶底铺上细纱或装入少量的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10.下述短文中加有画线的词语,可能指“反应条件”或“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试从三者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分别用序号填空。
A.反应条件 B.实验现象 C.实验结果
点燃( )镁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说明镁条变成了氧化镁( )。
3.1 空气与氧气(3)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能描述氧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
2.学习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收集方法和具体步骤;
3.能正确区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4.能说出催化剂的概念及特点。
二、预习导学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高锰酸钾:   ;氯酸钾: ;过氧化氢: ;四氧化三铁: ;氧气: ;
锰酸钾:   ;氯化钾: ;二氧化锰  ;五氧化二磷: ;氮气: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相应的物质名称下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碳在空气中燃烧: ;(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硫在氧气中燃烧: 。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6)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
(7)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 。
3.化合反应是指 或 的 物质生成 物质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是指 物质生成 或 物质的化学反应。
4.催化剂是指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反应中能 反应速度,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反应中起 作用。
5.写出第2题中每反应的反应类型。
(1) ;(2) ;(3) ;(4) 。(5) ;(6) ;(7) 。
三、合作交流
探究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问题1:观察教师的演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问题2:催化剂的理解:
①催化剂的作用:改变 。② 不变。③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它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
问题3:(1)教材中关于制取氧气的装置有如图两套装置。分析这两套装置的适用条件。
装置甲适合 体物质与 体物质反应,且不需要加热。
装置乙适合 体物质与 体物质反应,且需要加热。
(2)气体的收集方法有两种:排空气法(如图A和图B)和排水法(如图C)。其中图甲又叫向上排空气法。其中图乙又叫向下排空气法。
探究点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问题:阅读教材P76页,说说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
探究点三: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问题:根据你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理解分别写出一个关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习题。
四、巩固练习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改变;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如图是用模型表示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该模型所表示的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若不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 B.产生氧气的速度很慢
C.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减少 D.产生氧气的速度加快
5.检验某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氧气,宜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 B.把红热的铁丝放在集气瓶口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6.化学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
(1)小刘想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氧气,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的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能用C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2)小丁向盛5%双氧水溶液的锥形瓶中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少量二氧化锰,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锥形瓶,未见木条复燃.你认为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
装置甲 装置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