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学习与探究之二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学习与探究之二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1 22:4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学习与探究之二 同步练习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清明上河图》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
2、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观察与分析探究能力。
3、体会历史信息的传递有多种载体合方式,培养信息转换能力,通过图象获取有效信息,感知历史,并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出来。
[课堂同步练习(A)]
课堂训练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
A 《天王送子图》 B 《洛神赋图》 C 《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二、课堂回顾
1、火眼金睛
仔细观察上图,看看你能从中获取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请将你观察到的历史信息,逐一列举出来。
触类旁通
下面一幅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景象。当时汴河穿城而过,西由黄河受水,东入淮河,水量丰富,船运繁忙,大江南北物资汇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京商业繁盛的原因?
 2、当时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  )
A、华北平原 B汉中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
3、直接导致该城市北宋后期商业衰败原因?
问答题
观察与思考:宋朝城市的新特点
任务:请对比唐都长安和北宋首都东京的城市布局图,参考《清明上河图》,探寻宋朝城市的新特点。看看谁找得多,谁找的准确。现在就开始吧!
三、课堂延伸
1、缺失的女性
《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人物共有500余位,但细数之下,其中的女性仅占20位,绝大多数女性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这无疑暗示了艺术家和赞助人的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传统。你能猜出有什么样的传统么?为什么出现的女性与小孩在一起?有没有单身外出女性?为什么?
2、穿越时空——现代人对《清明上河图》审视
《清明上河图》恐怕算得上中国传统绘画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了,但它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影响之深以前是不曾有所体会的。直到今年年初参观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千年遗珍--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看着偌大的展厅中唯有此幅作品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的人群环绕上博二层一周后又顺扶手电梯延伸至了三楼时,我才开始真正惊讶于它之于中国民众的魅力。此外,本幅画卷之前还配有专门的警卫人员维持秩序,提醒观众不要过久滞留。
展出《清明上河图》之所以能在市民中产生这样的轰动效应,原因是什么呢?
第17课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课堂训练
C提示:《清明上河图》500多人物中大量商人和小贩
二、课堂回顾
1. 火眼金睛
答: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不同职业的人很多,图中反映卖豆腐花的小贩,母子两买豆腐花;其他的小贩在招呼客人,一位客人喝着什么;一位老头在卖自己的水果等等。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有更多人愿意成为商人,说明宋代比较自由开放的气息,统治者统治比较清明。
触类旁通
答: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C;靖康之变,都城迁移;
2、问答题
提示:1.城市布局打破“坊”、 “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3.出现娱乐场所“瓦子”;4.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三、课堂延伸
1、缺失的女性
答:宋代实行男女隔离的政策,特别是理想的上层女性更应足不出户,守闺持家,她们很少能接触到家庭成员以外的男性,缠足的风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盛行。另一方面,《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女性又大多与小孩儿或家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儒家思想里,母子关系是家庭和谐安宁的基础,敬母教子则是值得尊崇的礼仪。只有因孩子需要,女性与陌生人的接触才被看成是合理的。
此外,虽然女性在社会关系中属于屈从地位,但她们反过来也是男性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在历代对帝王的绘画表现中,他们身边经常会簇拥大量的随从,没有一个人身边单独伴有女性。除了说女性不应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之外,我们还应考虑这幅作品的潜在读者。张择端是翰林图画院的画家,他所能接触的主要是上层官员
2、穿越时空——现代人对《清明上河图》审视
答:作品与观众之间隐藏着的身份上的对应性。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当12月3日上午,台湾艺术家蒋勋在上海博物馆参观《清明上河图》时,排在他后面的一个老年妇女惊奇地指着画说道:这里有一个老太正在刷马桶呢!蒋勋也不无感慨地说:汴梁(京)城里刷马桶的北宋老太太和今天上海的老太太相遇,后者就像看到了自己。古代与现代、艺术和生活在这一刻莫分彼此。关键就在于这幅作品从图像上直观展现出的是一个社会整体,而不是某一特定阶层的价值判断和精神理想,并且这个社会群体主要是由市民百姓构成的,所以今天的普通观众在参观之前,就会相对比其它作品形成更多可供理解和比较的预设前提,欣赏作品之时也就会引起更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