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5 10:5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铜墙铁壁
新闻封锁
一个特殊的年代
未解之谜
红军?
苏维埃?
共产党的政策?
有这样一个人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本书
中国 万千青年 走上革命之路
加拿大 白求恩 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为了在国民党
统治区出版方便,
曾易名《西行漫记》
学习目标
结合作品创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并基于此进行阅读,理清作者的采访路线和主要的采访对象、采访内容,进而把握作者的主题思想。
把握作品中人物塑造的方法,尤其是其中运用的白描、对比、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精神风貌及性格魅力。
品读作品中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政论,读懂作者对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一、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埃德加·斯诺
斯诺和毛泽东
1936年斯诺在陕北保安为毛泽东拍摄的照片。
二、写作经历:
作者于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 西行漫记 的写作。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 14 个笔记本。当年 10 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 红星照耀中国 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三、《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简介:
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四、纪实作品读书方法指导: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猜一猜
内容?
顺序?
习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
目录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习读检测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
习研
关于红军
造反者(45)
贺龙二三事(54)
红军旅伴(61)
苏维埃掌权人物(68)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15)
彭德怀印象(269)
为什么当红军(274)
红色窑工徐海东(304)
“红小鬼”(339)
关于朱德(355)
习研检测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
要求:速读,疏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 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论人物的关键词,写下你的感受。 (写在便利贴上)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组织大罢工……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页第( )自然段
作者评论: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动……
示例
我喜欢的人物:
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我的感受:
习说
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52页第2自然段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示例
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他怀着坚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终愉快乐观!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延安岁月
延安岁月
延安岁月
延安岁月
延安岁月
延安岁月
延安岁月
延安岁月
习练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____________,
_______作家(国家),该书又名: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___________作品。 这个书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长征从_______出发,途经_____省最后到达
_______。
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纪实
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美国
《西行漫记》
江西瑞金
11
陕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
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
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8、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答: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9、简述一下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
答: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9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并与26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1925.1926.1927年进行了北伐,1927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1931年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
10、简述《西行漫记》中的红军精神。
答:① 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②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③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