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4-24 12: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生产者
B.大肠杆菌—寄生生物—分解者
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
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等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4.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定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数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数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8.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 g 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600 g    B.900 g    C.1 600 g    D.5 600 g
9.国外一些生态学家提倡一种称为“免耕”的农业耕作方式,即不耕地,不除草,只收割人类需要的食用部分。提倡这种耕作方式的目的不包括(  )
A.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B.减轻水土流失
C.缓解温室效应            D.降低生产成本
10.一个池塘内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d     B.a>b+d    C.a<b+d    D.a<c+d
11.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12.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13.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14.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
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     D.水循环是单向的
15.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  )
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 ②防止环境污染 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 ④容易操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跳舞、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为信息
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
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17.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19.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
20.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 ( http: / / www.21cnjy.com )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2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长期低于能量的输出,该生态系统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
A.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      B.不发生大的变化
C.营养结构越来越简单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保持着动态平衡
22.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计划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这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  )
A.这样做不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能量流动损耗大,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发展
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
23.(广东中山调研)下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
B.A物种含有的能量比B物种多
C.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捕食关系
D.物质在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循环的
2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一种描述,此现象能说明(  )
A.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强
B.草原生态系统的更新速度很快,生产力很高
C.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很强
D.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不易受外界干扰的影响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一块农田疏于管理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一块农田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后,它的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降低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9分)下图是一简单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
A.海鸟   B.水绵   C.水藻   D.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的海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
(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______会随着发生。
A.水藻的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海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
27.(15分)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________。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________。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容易受到破坏。
28.(10分)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D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 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 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kJ。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9.(8分)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的各成分联系起来,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下列有关实例,回答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问题。
(1)动物园内,一只雄孔雀正在开屏, ( http: / / www.21cnjy.com )雌孔雀看到后,停止了进食,小朋友看到孔雀漂亮的羽毛欢呼起来。对于雌孔雀,雄孔雀开屏属于________信息,对于小朋友,孔雀开屏属于________信息。
(2)绵羊、山羊和鹿,这些哺乳动物总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来而进入生殖期,它们在秋天交配刚好能使它们的幼仔在春天条件最有利时出生。短日照属于________信息,上述动物的行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可能发生在(  )
A.衰老的细胞和吞噬细胞之间     B.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
C.种群与种群之间          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30.(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湿地种类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材料二 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__进行传递。
(3)红树林的__________稳定性较强而__________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都是有限的。
(5)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为什么不宜直接种植农作物?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D 点拨:牛、羊、鹿等是消费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是三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会涉及很多具体种类,因而不能把它们中的牛、羊、鹿仅看作是3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只是其中的一类生物,并不包括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群落概念不符。
2答案:A 点拨:部分大肠杆菌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部分大肠杆菌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乳酸菌是厌氧生物;酵母菌是腐生生物,属于分解者。
3答案:C 点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是紧密联系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分解者是不可缺少的成分。生产者的同化类型都是自养型;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动物和寄生生物;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秃鹫等腐生动物。
4答案:D 点拨: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其调节能力强;草原上水分缺乏,两栖类动物较少;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可能循环流动。
5答案:A
6答案:D 点拨:根据题目所述的食物链中各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级有机物总量关系,首先列出该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当乙的数量增加时,甲被捕食的量增加,甲会减少,进而使丙的被捕食量减少,丙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同时丁因食物增加数量也将上升。
7答案:B 点拨:虎的营养级别高,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传递效率又低,所以容易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牛、羊等是初级消费者,能量损耗少。蓝鲸以浮游动物为食,能量从浮游动物流入蓝鲸体内。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与能量流动关系不大。
8答案:B 点拨:通过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猫头鹰增重20 g×2/5=8 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8 g×5×5=200 g;通过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猫头鹰增重20 g×2/5=8 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8 g×5×5=200 g;通过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猫头鹰增重20 g×1/5=4 g,最少需要消费植物的量为4 g×5×5×5=500 g。所以合计需要消费植物200 g+200 g+500 g=900 g。
9答案:A 点拨:不除草,所以有一部分物质被草利用,草也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等,但草不属于人类需要的生产者。
10答案:B 点拨:一个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是a,因此a>b+c+d。
11答案:B 点拨:A项和B项中,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C项中,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D项中,①代表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12答案:A 点拨: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过程为呼吸作用,b过程为光合作用;甲为生产者,生产者在食物链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最多,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元素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
13答案:C 点拨:根据物质循环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首先进入生产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联系,且两者都有一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再次进入无机环境中。所以生物X为生产者,生物Y为消费者,生物Z为分解者。
14答案:B 点拨:在一条食物链中,大鱼吃小鱼,即意味着能量由较低营养级流向了更高营养级,这种流动方向是不可逆的,说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15答案:A 点拨:生物防治的优点:无污染、效果好且持久、成本低等。
16答案:A 点拨: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雌蛾释放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信息的作用包括能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人类利用生物的信息传递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包括对有害动物的控制。
17答案:A 点拨:蟑螂的行为变化是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传递功能的体现,光线的周期性改变是蟑螂“黑白颠倒”的原因,说明蟑螂能感受到这种物理信息的改变。
18答案:D 点拨:生态系统的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光、声、热、电、磁等都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如鸟类婉转多变的叫声。信息传递的渠道不是食物链,信息可以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生物之间通过信息的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19答案:C 点拨:鸟类迁徙是受光周期变化的影响。
20答案:B 点拨:食藻类浮游动物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藻类构成捕食关系,藻类增多,导致浮游动物增多,而浮游动物的增多又导致藻类减少,可构成负反馈;当排入污水后,浮游动物死亡,加剧了污染,又导致更多的浮游动物死亡,这属于正反馈。
21答案:C 点拨:输入的能量低于输出的能量,生态系统将难以保持平衡,长期输入低于输出,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
22答案:D 点拨:单一树种经济林相对于自然林来说,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易爆发病虫害。
23答案:D 点拨:A、B为捕食关系,A为被捕食者,故其含有的能量多,捕食的双方存在信息的相互传递,但不能发生物质循环,因为物质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D项错误。
24答案:C 点拨:诗句的意思是火烧了草以后,到来年春天草又生长出来,说明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很强。
25答案:A 点拨:田间管理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营养结构简单化,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26答案:(1)3 (2)淡水虾、小鱼、海鸟 竞争 捕食 (3)D (4)增多 减少 减少 (5)A
点拨: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处于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淡水虾、小鱼、海鸟;淡水虾与小鱼都以水蚤为食,两者是竞争关系;大鱼以小鱼为食,两者属于捕食关系。水绵、水藻属于生产者,海鸟、小鱼等是消费者,腐生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所有的海鸟迁徙到别处后,大鱼、甲壳类动物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数量增加,水藻减少。大鱼数量增加,会捕食更多的小鱼、淡水虾,使小鱼、淡水虾数量减少,水蚤数量增多,水绵数量减少。该生态系统中若水绵大量减少,以水绵为起点的食物链的每一中间营养级生物都减少,海鸟捕食甲壳类数量增多,水藻数量增多。
27答案:(1)细菌 (2)藻类、大米草 食草虫、线虫、海螺 沼蟹、蜘蛛 (3)一龄幼虫 (4)减少 细菌→线虫→沼蟹 藻类→线虫→沼蟹(言之有理即给分) (5)下降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点拨:(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细菌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线虫)的食物。(2)能量金字塔中,①代表生产者,包括藻类和大米草;②代表初级消费者,包括海螺、线虫、食草虫;③代表次级消费者,包括沼蟹、蜘蛛。(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龄幼虫阶段死亡率最高。(4)由于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含磷杀虫剂,导致食草虫死亡,蜘蛛的数量减少。大米草死亡后,细菌的数量大量繁殖,通过食物链“细菌→线虫→沼蟹”,使沼蟹的数量增加;同时由于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藻类→线虫→沼蟹,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由于沼蟹大量破坏大米草的根系,使大米草的数量减少。(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种类有关,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28答案:(1)光合作用 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④⑤ (2)分解者 (3)CO2 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合理即可) (4)4.5×107
点拨:(1)分解者的分解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化学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CO2,使碳返回到无机环境。(2)处理垃圾是利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3)缓解温室效应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降低CO2的排出量,包含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开发新能源。另一方面是增大CO2的吸收量,包含植树造林等。(4)D→A按照D→C→A这个食物链来计算,且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A获取的能量最少。
29答案:(1)行为 物理
(2)物理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A
点拨:(1)孔雀开屏是雄孔雀的求偶行为,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雀对此行为作出反应,停止了进食。小朋友看到的是开屏后孔雀漂亮的羽毛,是对颜色的反应,颜色属于物理信息。(2)短日照属于物理信息;绵羊、山羊和鹿感受到了短日照,促进其性腺的发育,日照长短对生物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体内部的信息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0答案:(1)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 净化水质
(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
(3)抵抗力 恢复力 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
(4)自我调节能力
(5)无机盐浓度过高,使农作物无法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湿地是天然的蓄水库,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在印度洋海啸中该渔村172户人家幸免于难,说明湿地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作用。红树林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海啸使许多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