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到2050 年,按16亿人口人均年消费粮食600 kg计算,中国共需粮食9.84 亿吨,需要每公顷产粮13.5 吨,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 )21cnjy.com
A.达到这些指标是相当困难的
B.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2050 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
D.2050 年,中国粮食需要大量进口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而死亡率逐渐下降
B.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值达到峰值(15亿),然后持平
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②对水资源的压力 ③对能源的压力 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⑤使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湖南华鑫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5.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资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6.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物和氮氧化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C.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7.(福建福州质检)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2-1-c-n-j-y
A.①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8.(山东潍坊模拟)如果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会发生以下变化,那么其变化的顺序是( )
①水中溶氧量下降 ②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 ③水中溶氧量增加 ④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产生的有害气体增加 ⑤浮游藻类等迅速繁殖 ⑥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来源:21cnj*y.co*m】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③②①④⑥
C.⑤①②④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9.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10.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曾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近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上述资料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11.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不包括( )
A.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层破坏
B.粮食短缺和能源短缺
C.海洋污染
D.生物多样性锐减
12.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唯一原因
B.水中N、P、K等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含量越多对水生植物生长越有利
C.固体废弃物是没有使用价值的污染源
D.环境污染是造成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13.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全球100种最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有50余种,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生物入侵使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②生物入侵使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③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④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生物进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15.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地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16.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17.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下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21*cnjy*com
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
B.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
C.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
D.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18.(江西吉水二中月考)据报道:美国一科学家模仿鲨鱼皮肤表面粗糙V形皱褶制作的泳衣,能减少水流的摩擦力,使身体周围的水流更高效地流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发明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B.该事例充分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征服自然
C.长期海水摩擦导致鲨鱼皮肤出现V形皱褶
D.鲨鱼的进化方向是由基因突变的方向决定的
19.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B.乱捕滥猎和乱采滥伐
C.农林产品的长期单一化
D.外来物种的大量入侵
20.野猪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有耐粗饲料、瘦肉多、抗病力强等特点,在市场上畅销,价格较普通猪肉高出数倍,所以目前有不少地区专门为家猪与野猪配种,进行大量养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野猪和家猪能杂交这一点还不能说明它们是同一物种
B.体现了杂种优势
C.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精子库
D.这是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体现
21.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2.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21世纪教育网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23.下图为a、b、c、d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海拔2 000 m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3 000 m处
B. b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C.海拔3 000 m处,b、c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生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海拔4 000 m处,a、b、c、d的数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
24.某同学做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③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B.就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C.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保护森林就是要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由此推测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市出生率、死亡率如下表所示,甲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乙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死亡率
甲市
5%
7%
乙市
5%
3%
(3)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是人口自动调控的图解。
由图解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自然界中,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__。 21*cnjy*com
(4)最新预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下表: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16.6%
23.3%
26.5%
28.7%
说明我国人口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广泛滥用,直接导致了我国部分地区非法堕胎增多。思考: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会造成我国人口出现什么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某中学的学生为了调查该地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①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②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多;③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④号水源水样中发现有浮游动植物,但数量不多。根据以上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1教育网
(1)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2)①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________,②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________,③号水源的污染物属________。
(3)假若①号和③号水源的污染属同一性质,程度相同,则①号水源排污点离湖泊入水口的距离比③号水源________。
(4)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首先必须治理的是______________号水源,一般是由________排出的废水。
28.(8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地震灾区是我国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由于地震影响,面积达2 850万亩的大熊猫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出处:21教育名师】
(1)地震过后,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都是有限的。
(2)在震后救援工作中,一些官兵感染了疥疮,疥疮是由生活于人皮肤表层的疥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疥螨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能量流经大熊猫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大熊猫的摄入量,那么E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解释当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时,大熊猫的生存和繁殖就变得异常困难?
29.(9分)从不同角度看,生物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同。
(1)从分子水平看,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变异的来源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________的结果。
(4)从整个生物圈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________水平的多样性。21·cn·jy·com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进行拯救。
30.(15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2·1·c·n·j·y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法。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 d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
测定指标
A水样
B水样
C水样
D水样
培养前
247
139
150
6021世纪教育网
培养后
51
45
49
50
培养前
54
55
53
20
培养后
19
19
19
19
①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D水样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作用;
②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____________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为________,影响吸收速率的内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5)研究湿地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点拨:人口的增长会给粮食等各种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控制人口的增长以及保护耕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2答案:B 点拨: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值达到峰值(15亿)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3答案:D 点拨: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农田;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需要水,除饮用外,农业和工业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水;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4答案:C 点拨: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www.21-cn-jy.com
5答案:C
6答案:A 点拨: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引起臭氧层空洞的气体是氟化物和氮氧化物。【版权所有:21教育】
7答案:D
8答案:B 点拨:海水富营养化是造成赤潮的根本原因。在赤潮的起始阶段,由于海水中的N、P等元素大量增加,导致浮游藻类迅速繁殖,同时海水中溶氧量不断增加,引起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结果又使水中溶氧量下降,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有害气体增加,致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9答案:D 点拨: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因此若臭氧层被破坏,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表面的量会大大增加,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危害。
10答案:B
11答案:B 点拨:粮食短缺、能源短缺等是资源问题,而不是环境问题。
12答案:D 点拨: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除了环境污染外,还有栖息地丧失、人类的捕杀等。水中N、P、K等含量过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导致水质恶化,不利于水生生物生存。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13答案:A 点拨:生物入侵到缺少天敌的地区,迅速增长繁殖占据生态位置,与当地生物形成竞争,使原有物种受到威胁,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态。
14答案:D 点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对本地的生态系统尤其是系统内的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区内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
15答案:B 点拨:引入外来物种应当慎重,引种不当会引发生态灾难,甚至严重破坏当地的物种多样性。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沼泽地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桉树,会竞争排斥当地原有物种。
16答案:B 点拨:小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绝对有利或有害的,我们一般所说的有利或有害只是对人而言。小草体内可能含有尚未发现但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小草可以为很多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17答案:D 点拨:啮齿类取食植物,对植物起了选择作用,啮齿类的密度影响植物的多样性。
18答案:A 点拨:模仿鲨鱼皮肤表面粗糙V形皱褶制作的泳衣是一种科学发明,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人类不可能完全征服自然,长期海水摩擦是一种环境因素,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决定了鲨鱼的进化方向。
19答案:A 点拨: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包括四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0答案:C 点拨:A项中,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交配要能产生可育的后代。B项中,杂种优势是杂合子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C项中,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项中,杂交猪的产生是合理利用野猪的基因的体现。
21答案:D 点拨:A项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表述缺少了生态系统层面;B项间接价值应为潜在价值;C项措施为易地保护。
22答案:D 点拨:据题表可知,改造后的优势种由旱生植物变成了水生植物,所以湿地的面积应当增加了。改造后植物种类增加,多样性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气候会有所改善。但是,增加的植物种类尤其是优势种并非经济作物,所以并未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
23答案:A 点拨:海拔2 000 m处,曲线变化平缓,物种分布均匀,海拔3 000 m 处,曲线变化幅度较大,物种数量差距较大,相对集中分布在某一海拔,所以A项对;物种b能适应不同的环境,体现了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B项错;海拔3 000 m处,b、c的数量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体现相互性,所以C项错;海拔4 000 m处,数量的差异只能体现出生物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强弱,与遗传多样性无关,所以D项错。
24答案:A 点拨:化肥厂等排放的污水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也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故③不正确。
25答案:B 点拨: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原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需进行易地保护,人工繁育再放回野外。
26答案:(1)③
(2)甲市的人口迁入率较高,迁出率较低,乙市的人口迁入率较低,迁出率较高
(3)增大 出生率和死亡率 计划生育
(4)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5)性别比例失调
点拨:(1)对于一个国家,迁移率较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③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则可以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决定的。
(2)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出生率+迁入率-死亡率-迁出率。
(3)人口增多,环境阻力增大。
(4)老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说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5)由于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被滥用,致使男性胎儿数量上升,性别比例失调。
27答案:(1)③①②④ (2)有机物 N、P 有毒化学物质 (3)远 (4)③ 化工厂
点拨:①号水源看到单一种类的纤毛虫,且数量极多,没有生产者,说明水中有较多的细菌和有机物,所以该水质污染较严重;②号水源单细胞藻类极多,有生产者,但无消费者,不能构成食物链,是富营养化的结果,水质轻度污染;③号水源未见任何动植物,且发出刺鼻气味,水质污染最严重;④号水源有生产者、消费者,形成了食物链,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将逐渐恢复,水质较好。
28答案:(1)自我调节能力
(2)寄生
(3)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4)大熊猫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生存领地缩小,使大熊猫难以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地理隔离,阻碍了大熊猫雌雄个体之间的交配等
点拨:(1)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这一限度后,生态系统就会遭到毁灭性破坏。(2)疥螨是一种寄生虫,所以疥螨与人的关系是寄生。(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4)若图中的A表示大熊猫的摄入量,则E表示大熊猫流向分解者的能量。(5)若大熊猫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时,其生存领地缩小,使大熊猫难以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地理隔离,阻碍了大熊猫雌雄个体之间的交配等。
29答案:(1)蛋白质的多样性 DNA上基因的多样性 (2)基因突变 (3)自然选择 (4)生态系统 (5)基因(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
点拨:(1)生物性状的具体体现者是蛋白质,所以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就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而蛋白质的合成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就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2)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与变异有关,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3)现存的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从进化角度看就是生物所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4)从生物圈来看,生物群落与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构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从这三个层次上加以保护。无论哪个层次的保护,最有效的手段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30答案:(1)生物群落 信息传递
(2)样方
(3)抵抗力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4) ①A 对照 ②N等无机盐离子 主动运输 载体 能量
(5)①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 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取食高度多样性呈正相关
点拨:从题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增加,鸟类物种多样性都会增加。因此可以得出:①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 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取食高度多样性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