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章节测试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
A.足球烯 B.眼球
C.地球仪 D.北京奥运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CO2和CO的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微粒有大小 B. 微粒有质量 C. 微粒间有间隔 D. 微粒不运动
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数,161个中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
A.433 B.161 C.272 D.111
下图表示不同物质的微观示意图,“●”、“O”分别表示不同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下列各组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Li、Mg和H B.C,N和O C.O,S和P D.F、Cl和Br
梧州每年加工人造宝石总量超过60亿粒,被誉赤“世界人工宝石之都”。其生产的一种与蓝宝石类似的宝石叫祖母绿,与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并称为四大珍贵宝石,是绿宝石家族中最珍贵的成员,它的化学式是Be3Al2(SiO3)6,其中铍元素(Be)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H2O2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NH3:两个氨分子
B.Mg2+:镁的化合价为+2价
C.NO2: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D.2H:两个氢元素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碳原子质量的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以千克为单位
硝酸(HNO3)是工业上常用的三大强酸之一,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5 C.+7 D.﹣3
CeCu2Si2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其中铜元素化合价为+2价,硅元素为-4价,则铈(Ce)元素化合价为( )
A.-4 B.-2 C.+2 D.+4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写成12C,1个12C原子质量为akg,1个12CS2分子质量为bkg,若以 12CS2分子中的1个硫原子质量的1/3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 12CS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C.32b(b-a) D.
有一种含有CaCO3与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克经高温煅烧后,将剩余的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的质量为( )
A.3.7克 B.7.4克 C.14.8克 D.22.2克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模型可表示为
(1)你认为与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与氧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
A. B. C. D.
根据如图所示的A.B、C三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 。
从H、O、Ca、Fe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
(2)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 .
(3)冶炼铁中用到的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
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1)氦气
(2)缺 易导致甲状腺疾病.
(3)铁离子
(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5)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
(6)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N(NO2)3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一种火箭燃料.
(1)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 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 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 方向,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
(2)当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回答:
(1)一个Mg2+核外共有________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________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通过对该图的分析,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 (填“碘元素”或“碘单质”),KIO3中I的化合价为 。
(2)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3)计算碘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4)10.7g碘酸钾(KIO3)中含有碘元素多少克?
我国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的提取方法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双氢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141g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 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第二章章节测试答案解析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D
C
【详解】
A.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说法错误;
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故C说法正确;
D、CO2和CO不是同一种物质,其构成的微粒--分子也不相同,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D
D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据此选择。
【解答】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1,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C
【解析】根据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解答】A.图中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图中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且每种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D、图中分子一种,且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D
【解析】(1)元素周期表共有 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2)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解答】通过查元素周期表,发现F、Cl和Br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纵行,外层电子数相等都为7,都属于卤族元素,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D.
B
【解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在化学式 Be3Al2(SiO3)6 中,设 Be 的化合价为x,得到:3x+(+3)×2+(-2)×6=0,解得:x=+2价。
故选B。
B
【解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H2O2可知,宏观上,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上,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而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A
【解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A. 2NH3表示两个氨分子 ,符合题意;
B、 Mg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C、 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不符合题意;
D、 2H表示两个氢原子,元素不论个数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B
B
【解析】【解答】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
故选: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硝酸(HN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D
【解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在化学式 CeCu2Si2 中,铜的化合价为+2,硅的化合价为+4,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2+(-4)×2=0,解得:x=+4。
故选D。
A
【解析】 首先将12CS2分子与12C进行比较,从而计算1个S原子质量,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解答】由题意可知,12CS2分子中的1个硫原子质量为:;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可知,
12CS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A.
C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D BC
【详解】
(1)因为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6个,所以氧原子与D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D。
(2)氧原子形成氧离子时会得到2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此时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由下列结构示意图可知;
A原子时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不符合题意;
B形成离子时会失去1个电子,此时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符合题意;
C选项的原子在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离子时,核外的电子总数为10,符合题意;
D形成离子时会得到1个电子,此时核外电子总数为18个,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点睛】
利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来解答第一小问。
B;C;A
【解析】(1)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情况是:氧元素约占65%,碳元素约占18%,氢元素约占10%,氮元素约占3%,钙元素约占1.5%,磷元素约占1.0%等。
(2)海水中的主要物质是水,其次是氯化物,所以海水中氧元素含量最高,氢元素次之,再就是氯元素的含量较高。
(3)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
【解答】(1)B图中的元素含量和人体中元素的含量相符,故填:B。
(2)C图中的元素含量和海水中元素的含量相符,故填:C。
(3)A图中的元素含量和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相符,故填:A.
故答案为:(1)B (2)C (3)A
H2;Ca(OH)2;Fe2O3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1)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填:H2;
(2)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答案为:Ca(OH)2;
(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填:Fe2O3.
(1)He
(2)I
(3)Fe3+
(4)N2
(5)Al
(6)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氦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氦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即:He;(2)缺碘易导致甲状腺疾病,碘元素的符号为:I;(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铁离子可表示为:Fe3+;(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分子,其化学式为:N2;(5)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6)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
故答案为:(1)He;(2)I;(3)Fe3+;(4)N2;(5)Al;(6) ;
(1)152
(2)7:12
【解析】【解答】解:(1)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14×4+16×6=152,故填:152;
(2)依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比,所以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4):(16×6)=7:12,故填:7:12.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依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比分析解答即可.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原子核
(2)C
【解析】(1)在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二者之间相互排斥,因此靠近原子核的α粒子会大角度偏转,而较远的则运动轨迹几乎不变。由于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的电磁力的范围很小,即原子核本身很小。
(2)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2)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要么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远离原子核向外偏转,要么沿直线前进,不可能出现轨迹C中的情形,故选C。
(1)10;Ar(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碘元素;+5
(2)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127+16×3=214
(3)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27:(16×3) =39:127∶48
(4)10.7g碘酸钾含有碘元素的质量为10.7g× ×100%=6.35g
(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只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4)元素质量等于化合物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 “加碘食盐” 加入的是 碘酸钾(KIO3) ,由于这是一种化合物而不是单质,所以人体补充的是碘元素。在 KIO3中 ,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1)+x+(-2)×3=+5价。
(2) 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127+16×3=214 ;
(3) 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27:(16×3) =39:127∶48 ;
(4) 10.7g碘酸钾含有碘元素的质量为10.7g× ×100%=6.35g 。
(1)42
(2)45∶6∶20
(3)330
(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元素质量等于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15H22O5 可知,青蒿素中存在原子个数:15+22+5=42;
(2)根据化学式 C15H24O5 可知,
双氢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4):(16×5)=45:6:20.
(3)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141g×=x×;
解得:x=330g。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