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呼吸保健与急救-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2.3 呼吸保健与急救-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习题(济南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17 20:44:0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2.3呼吸保健与急救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生活中,正确的急救方法往往能在危机时刻挽留生命,以下各种急救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对呼吸、心跳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
B.动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并拨打“120”
C.运动时发现人骨折后立即把患者移动到阴凉处休息
D.高楼发生火灾,赶快从窗户跳下
2.发现煤气中毒者时,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  )
A.打 120 急救电话 B.开窗通风
C.将意识清醒者撤离现场 D.进行心肺复苏
3.人工呼吸进气量的范围是(  )
A.400 毫升 ~500 毫升 B.800 毫升 ~1200 毫升
C.200毫升 ~800 毫升 D.1000 毫升 ~1500 毫升
4.进行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是(  )
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②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
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5.在拨打 120 急救电话时,你必须讲清楚的三点是(  )
A.你的地址,电话,病人症状
B.你的单位,地址,病人症状
C.天气情况,地址,病人症状
D.身份证号,发病原因,发病症状
6.下列关于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B.必须先判定患者有无意识、有无呼吸和心跳
C.若病人既无呼吸,又无心跳,则不必进行心肺复苏术
D.胸外心脏按压时,应绷直双臂垂直下压
7.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的突出特点是(  )
①术后疼痛轻;②出血多;③并发症较少;④术后恢复快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每到冬季,市区范围内都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关于煤气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正确的是(  )
①血红蛋白易与一氧化碳结合
②血红蛋白易与二氧化碳结合
③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不易分离
④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不易分离
⑤用火炉取暖保持室内通风,睡前将炉火燃尽或熄灭
⑥燃气热水器应置于洗澡间外,洗澡时应开窗
⑦使用天然气炉子后要关好开关,睡觉前检查有无漏气的情况
A.①③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⑤⑥⑦
9.下列有关急救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在现场救援过程中若发现患者有呼吸无心跳,可实施胸外按压
B.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说明地址及基本情况
C.发现有人溺水,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
D.某人腿部受伤,暗红的血液从伤口处流出,救援人员应该在伤口的下方进行包扎止血
10.吸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下列针对香烟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尼古丁可让吸烟者成瘾,并有较强的毒性
B.烟焦油易沉积于肺等器官,可诱发肺癌
C.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D.一氧化碳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二、综合题
11.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跳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   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③的操作是为了   ,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触摸颈动脉   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3)图④是在进行   ,一只手固定患者的   ,让其口张开,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   ,深吸一口气,将气   吹入患者的口;患者的胸壁隆起后,抢救者将口移开。每分钟吹   次,如此反复进行。
(4)图⑤中胸外按压的主要是   器官所在部位,它的   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12.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人体呼吸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在雾霾天气里,出门戴口罩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惯.口罩的类型有很多,那么哪种材料制成的口罩有更强的阻隔PM2.5的效果呢?某同学利用一种空气质量检测仪做了模拟实验.该仪器测量PM2.5的计量单位为ug/m3.模拟实验步骤如下:
1正规药店购买以下三种不同材质的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普通棉布口罩、带活性炭滤网的棉布口罩;
2在室内封闭无风环境中测量空气中PM2.5含量;
3用以上三种口罩严密包裹空气质量检测仪进风口,检测PM2.5含量;
4分三次检测上述不同条件下PM2.5含量.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不同测试条件下的PM2.5含量(计量单位:ug/m3)
(1)研究表明,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   系统进入血液,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
(2)我们提倡用鼻呼吸,是因为鼻毛、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气体变得   和   ,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还能使气体变的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除此之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三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5)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三种口罩中,阻隔PM2.5颗粒效果较好的是   .
13.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下列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冷静正确地应对吗?
(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   ”急救电话。图一所示李新正在拨打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   。
(2)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   。(3)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图三所示受伤部位C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按压止血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   点。
14.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或其他严重伤害等危机情况,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1)判断有无呼吸的方式是    ,判断有无心跳的方法是    .
(2)如图A的操作是为了    ,这是现场心扉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如图B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    ].
(4)如图C示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按压时要注意双臂    .
15.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香烟中有40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约有250种有毒或致癌物。香烟燃烧时,有3000多种化合物在烟雾中缭绕。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达250万之多。
(1)吸烟主要损害人体的   系统,该系统由   和   组成。
(2)据右图回答:吃饭时不能谈笑风生,是因为吞咽时【   】(填标号)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甚至窒息。
(3)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能够使气体   、   、   ,但是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无污染非常重要。
(4)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抽烟,你会怎么做?(答一点即可)   。
(5)   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2.3呼吸保健与急救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生活中,正确的急救方法往往能在危机时刻挽留生命,以下各种急救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对呼吸、心跳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
B.动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并拨打“120”
C.运动时发现人骨折后立即把患者移动到阴凉处休息
D.高楼发生火灾,赶快从窗户跳下
【答案】A
【解析】A.医护人员对心跳骤停者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帮助病人恢复心跳,A符合题意。
B.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包扎急救,B不符合题意。
C.运动时发现人骨折后不能乱动,及时拨打“120”让专业人士救助,防止发生二次伤害,C不符合题意。
D.高楼发生火灾,捂住鼻子迅速逃离,不能从窗户跳下,否则会造成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险,D不符合题意。
2.发现煤气中毒者时,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  )
A.打 120 急救电话 B.开窗通风
C.将意识清醒者撤离现场 D.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B
【解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600倍,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窒息。因此,当某人在室内煤气中毒而昏迷,首先做好自我保护并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在病人有微弱呼吸时,应该将其迅速转移到通风口处,让病人仰卧,保持
呼吸道通畅,使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缓解组织缺氧,并对昏迷者进行人工呼吸,当遇到呼吸骤停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根据情况进行人工呼吸。
3.人工呼吸进气量的范围是(  )
A.400 毫升 ~500 毫升 B.800 毫升 ~1200 毫升
C.200毫升 ~800 毫升 D.1000 毫升 ~1500 毫升
【答案】B
【解析】通常成人进行人工呼吸的时候是每次800~1200毫升,对于儿童来说,通常是一次气量在400~600毫升之间。正常的频率在一分钟内大约10至12次。进行人工呼吸时,先以手法打开出气道,然后托住病人的头部,一只手捏住鼻孔,通过口腔慢慢将病人吹入口中。吸气时要保持嘴的对紧性,不能有漏气现象。
4.进行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是(  )
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②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
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是: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判断呼吸是否存在;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说明抢救有效。可见,进行人工呼吸的基本步骤:④将患者置于仰卧位→①判断呼吸是否存在→③仰头举颏畅通呼吸道→②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
5.在拨打 120 急救电话时,你必须讲清楚的三点是(  )
A.你的地址,电话,病人症状
B.你的单位,地址,病人症状
C.天气情况,地址,病人症状
D.身份证号,发病原因,发病症状
【答案】A
【解析】“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在遇到意外时,我们可以打此电话寻求救助。拨打120急救电话是的注意事项如下:①拨打120电话时,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②讲清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路×弄×号×室”,不能因泣不成声而诉说不全,也不能只交待在某商场旁边等模糊的地址。③说清病人的主要病情或伤情,诸如呕血、昏迷或从楼梯上跌下等,使救护人员能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④提供畅通的联系方式,一旦救护人员找不到病人时,可与呼救人继续联系。⑤若是成批伤员或中毒病人,必须报告事故缘由,比如楼房倒塌、毒气泄漏、食物农药中毒等,并报告罹患人员的大致数目,以便120调集救护车辆、报告政府部门及通知各医院救援人员集中到出事地点。⑥挂断电话后,应有人在有明显标志处的社区、住宅门口或农村交叉路口等候,并引导救护车的出入。综上所述,拨打120电话时,必须讲清楚的是:你的地址,电话,病人症状。
6.下列关于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B.必须先判定患者有无意识、有无呼吸和心跳
C.若病人既无呼吸,又无心跳,则不必进行心肺复苏术
D.胸外心脏按压时,应绷直双臂垂直下压
【答案】C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现场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者置于仰卧位,A正确;
B、心肺复苏必须先判定患者有无意识、有无呼吸和心跳,若病人既无呼吸,又无心跳,则应该立刻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和人工呼吸,B正确、C错误;
D、胸外心脏按压时,应绷直双臂垂直下压患者的胸骨中下1/3交界处,D正确。
7.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的突出特点是(  )
①术后疼痛轻;②出血多;③并发症较少;④术后恢复快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微创手术就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的技术,是传统手术的进步与发展。结合分析可知:“ ①术后疼痛轻 ”、“ ③并发症较少 ”、“ ④术后恢复快 ”都是微创手术的突出特点 ;而“②出血多”不是微创手术的特点。
8.每到冬季,市区范围内都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关于煤气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正确的是(  )
①血红蛋白易与一氧化碳结合
②血红蛋白易与二氧化碳结合
③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不易分离
④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不易分离
⑤用火炉取暖保持室内通风,睡前将炉火燃尽或熄灭
⑥燃气热水器应置于洗澡间外,洗澡时应开窗
⑦使用天然气炉子后要关好开关,睡觉前检查有无漏气的情况
A.①③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⑤⑥⑦
【答案】A
【解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约3600倍,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缺氧窒息,因此,家中使用煤气需要注意:室内保持通风;燃气热水器应置于洗澡间外;睡前需要认真检查避免煤气泄漏威胁生命安全,①③⑤⑥⑦正确。
9.下列有关急救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在现场救援过程中若发现患者有呼吸无心跳,可实施胸外按压
B.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说明地址及基本情况
C.发现有人溺水,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
D.某人腿部受伤,暗红的血液从伤口处流出,救援人员应该在伤口的下方进行包扎止血
【答案】C
【解析】A.因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停止搏动,轻拍、呼喊患者无反应者需要进行胸外按压,A不符合题意。
B.遇到紧急情况,要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说明地址及基本情况,B不符合题意。
C.发现有人溺水,可以大声呼救,不会游泳不能下水施救,C符合题意。
D.某人腿部受伤,暗红的血液从伤口处流出,说明是静脉出血,救援人员应该在伤口的下方进行包扎止血,D不符合题意。
10.吸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下列针对香烟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尼古丁可让吸烟者成瘾,并有较强的毒性
B.烟焦油易沉积于肺等器官,可诱发肺癌
C.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D.一氧化碳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答案】D
【解析】A、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尼古丁还可以可让吸烟者成瘾,A说法正确。
B、烟草中的烟焦油易沉积于肺等器官,可诱发肺癌,B说法正确。
C、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C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是氧气结合血红蛋白的240倍之多,D说法错误。
二、综合题
11.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跳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   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③的操作是为了   ,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触摸颈动脉   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3)图④是在进行   ,一只手固定患者的   ,让其口张开,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   ,深吸一口气,将气   吹入患者的口;患者的胸壁隆起后,抢救者将口移开。每分钟吹   次,如此反复进行。
(4)图⑤中胸外按压的主要是   器官所在部位,它的   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答案】(1)120
(2)使呼吸道伸展畅通;脉搏
(3)人工呼吸;下颌;鼻孔;缓缓;16-18
(4)心脏;收缩和舒张
【解析】(1)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2)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图③的操作是为了使呼吸道伸展畅通。通过用手指摸伤者颈部动脉,试测心跳或脉搏判断有无心跳。(3)图④是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将气缓缓吹入患者的口中。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每分钟吹16-18次,如此反复进行。(4)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心脏所在的部位,依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12.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人体呼吸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在雾霾天气里,出门戴口罩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惯.口罩的类型有很多,那么哪种材料制成的口罩有更强的阻隔PM2.5的效果呢?某同学利用一种空气质量检测仪做了模拟实验.该仪器测量PM2.5的计量单位为ug/m3.模拟实验步骤如下:
1正规药店购买以下三种不同材质的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普通棉布口罩、带活性炭滤网的棉布口罩;
2在室内封闭无风环境中测量空气中PM2.5含量;
3用以上三种口罩严密包裹空气质量检测仪进风口,检测PM2.5含量;
4分三次检测上述不同条件下PM2.5含量.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不同测试条件下的PM2.5含量(计量单位:ug/m3)
(1)研究表明,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   系统进入血液,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
(2)我们提倡用鼻呼吸,是因为鼻毛、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气体变得   和   ,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还能使气体变的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除此之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三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5)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三种口罩中,阻隔PM2.5颗粒效果较好的是   .
【答案】(1)呼吸;肺
(2)清洁;湿润;温暖
(3)口罩的类型
(4)求平均值
(5)带活性炭滤网的棉布口罩
【解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因此研究表明,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因此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的类型。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取其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5)由表中数据可知,带活性炭滤网的棉布口罩包裹进风口PM2.5的浓度小,表明降低空气中PM2.5的效果最好。
13.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救死扶伤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遇到下列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冷静正确地应对吗?
(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   ”急救电话。图一所示李新正在拨打急救电话,他的叙述中缺少的必要信息是   。
(2)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   。(3)遇到外伤出血的患者,需要及时止血。图三所示受伤部位C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按压止血的部位应该是图中的   点。
【答案】(1)120;地址
(2)先乙后甲
(3)B
【解析】(1)遇到有人晕倒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图一中的李新忘记说具体的地址。(2)病人在生命垂危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心跳的现象,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的次数应为每分钟15-20次。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图二所示的甲、乙两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先乙后甲。抢救有效的标志是: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转为红润。(3)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C为静脉,静脉受伤出血时,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B远心端压迫止血。
14.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或其他严重伤害等危机情况,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请回答:(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1)判断有无呼吸的方式是    ,判断有无心跳的方法是    .
(2)如图A的操作是为了    ,这是现场心扉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3)如图B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    ].
(4)如图C示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按压时要注意双臂    .
【答案】(1)看、试鼻翼扇动或胸部起伏 ;试测心跳或脉搏
(2)畅通呼吸道
(3)②
(4)绷直垂直下压
【解析】(1)通过看、试鼻翼扇动或胸部起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通过试测心跳或脉搏判断有无心跳.
(2)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
(3)(4)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儿童均为100次/分.
15.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香烟中有40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约有250种有毒或致癌物。香烟燃烧时,有3000多种化合物在烟雾中缭绕。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达250万之多。
(1)吸烟主要损害人体的   系统,该系统由   和   组成。
(2)据右图回答:吃饭时不能谈笑风生,是因为吞咽时【   】(填标号)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甚至窒息。
(3)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能够使气体   、   、   ,但是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无污染非常重要。
(4)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抽烟,你会怎么做?(答一点即可)   。
(5)   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
【答案】(1)呼吸;肺;呼吸道
(2)3
(3)温暖;湿润;清洁
(4)劝导别人不要抽烟、自己离开抽烟场所等
(5)咽
【解析】(1)吸烟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据如图回答:吃饭时不能谈笑风生,是因为吞咽时3咽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甚至窒息;
(3)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无污染非常重要;
(4)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抽烟,你会怎么做?劝导别人不要抽烟或自己离开抽烟场所等(答一点即可)。
(5)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