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单元测试提优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
A.杭州地铁标志 B.眼球结构
C.直方图 D.“玉兔号”月球车模型
22岁的中国在读博士生曹原被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并名列首位,因为他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为了超导材料的研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多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烯不可以转变成金刚石,因为它们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
B.超导材料适合用来做家庭电路中输电导线
C.石墨烯属于单质,但不具可燃性
D.石墨烯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下图表示不同物质的微观示意图,“●”、“O”分别表示不同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下列各组元素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 )
A.铁、锌、钠 B.钙、铝、铜 C.铝、银、镁 D.碳、钙、氯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 )
A.是否由同种分子构成 B.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C.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 D.是否由同种离子构成
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现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中氧元素和硫元素均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硫酸根离子:SO42- B.铁的元素符号:Fe3+
C.碳酸根离子:CO32- 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过度使用氮肥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和+5 B.+2和+2 C.-5和+3 D.-1和+5
氮化镓(GaN)芯片通常厚度为0.1mm,一片直径2英寸(约5cm) 白色半透明塑料质感的小圆片,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于节能灯、亮度是节能灯的10倍,发光效率为节能灯的3-4倍,其中氮化镓中氮的化合价和氨气(NH3)中氮的化合价相同,则氮化镓中镓的化合价为( )
A.-1 B.-3 C.+2 D.+3
下列有关(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正确的是( )
A.14×1+1×4×2+32×1+16×4=118
B.(14×1+4×1)×2+32×1+16×4=132
C.(14×1+4×1)×2×32×1×16×4=73728
D.14+4+2+32+16+4=116
埃博拉病毒是当今世界上最凶险的病毒之一,其致死率可高达90%.国外最近研制出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药物Favipiravir,其化学式为C5H4N3O2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药物由四种元素组成
B.该药物的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1
C.该药物由15个原子构成
D.该药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硝酸钾(KNO3)是一种复合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价 B.0价 C.+3价 D.+5价
科学上常用燃烧法来测定化合物的组成。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仅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依次通过装置甲和乙(假设均吸收完全),测得通入气体前后装置的质量如下表,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装置甲 装置乙
通气前质量/克 200 180
通气后质量/克 201.8 182.2
A.CH4 B.C2H4 C.C2H5OH D.C2H2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进行氚氘热核聚变自持反应堆的研究开发,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氚和氘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以下反应:
(1)氦核中质子数是___________,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该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下列原因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B.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有能量的变化
水是生命之源,请写出水的化学式 ;请你写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建议 .
在Li、N、Li、C中(均填序号):
(1) 和 互为同位素。
(2) 和 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通常人们把元素分为 和 。占大多数是 。铁由 元素组成,铁元素是 ,硫由 元素组成,硫元素是 。在某些霓虹灯中充入的氩气由 元素组成,性质非常 ,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因此,这类气体叫 ,这类元素叫 。
写出下列粒子或物质的化学符号:
(1)①2个铝原子 ;②亚铁离子 ;
③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 .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符号为 (填粒子符号);
(3)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试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来说出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2)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化学中通过模型来说明他们心目中粒子的“模样”,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借助构建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揭开了原子构成的神秘面纱,并通过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结构理论。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左上图两种模型是汤姆森和卢瑟福分别于1897年和1911年提出的,其中 (选填“甲”或“乙”)是由汤姆森提岀的。
(2)右上图中能正确反映α粒子实验结果的是 ,支持该选项的依据是 。
A.a粒子穿透力很强,直接穿过金原子核 B.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C.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相互作用力越大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某牙膏的标签内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单氟磷酸钠 (Na2PO3F) 【摩擦剂】碳酸钙 【氟含量】0.10% 【净含量】100g
(1)组成单氟磷酸钠的元素种类有 种。
(2)一支新买的该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每年的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呆小症”等碘缺乏症,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化合物(如KIO3)。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1)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其固体为白色针状晶体,无臭、无味。它的化学式为C15H11O414N,其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碘酸钾在受热时易分解,这是它的 性质(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
(3)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部分民众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居民对是否应该全民食用加碘盐提出了质疑。下列事实中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的有 。(可多选)
A.沿海地区的居民通过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就能从食物中获得丰富的碘。
B.我国大部分为内陆地区,远离大海,缺碘较严重。即使是沿海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大部分民众碘含量仍然偏低。
C.通过碘盐补充的碘虽然不会超过安全标准,但加上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的碘,能导致碘摄入过量而影响人体健康。
D.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E.与碘缺乏症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
第二章单元测试提优卷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A
【详解】
A.杭州地铁标志属于符号,故正确;
B.眼球结构属于模型,故错误;
C.直方图属于模型,故错误;
D.“玉兔号”月球车模型属于模型,故错误。
D
B
【解析】(1)石墨和金刚石都由同种元素组成,只是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同,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2)电流经过导体会发热,因此电阻小的材料适合做导线;
(3)只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碳具有可燃性;
(4)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叫同位素。
【解答】A..石墨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金刚石,故A错误;
B.超导材料适合用来做家庭电路中输电导线,故B正确;
C.石墨烯属于单质,具有可燃性,故C错误;
D.石墨烯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因此不是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B。
C
【解析】根据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解答】A.图中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图中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且每种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D、图中分子一种,且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D
【解析】【解答】锌、铁、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Zn、Fe、Na,第一个字母不同,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钙、铝、铜的元素符号分别为Ca、Al、Cu,第一个字母不同,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铝、银、镁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l、Ag、Mg,第一个字母不同,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碳、钙、氯的元素符号分别为C、Ca、Cl,第一个字母相同,故选项D符合题意
该题考查了元素的符号,要求同学熟记常用的元素符号。
C
【解析】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而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则二者的区别在于组成元素的种类,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D
【解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据此计算。
【解答】在 COS 中,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那么:x+(-2)+(-2)=0,解得:x=+4,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B
【解析】元素符号的意义:一、宏观上说表示一种元素;微观上说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二、对直接有原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这种单质;
【解答】B、Fe3+中表示是铁的离子;而不是铁元素;故B错误;
故答案为:B;
A
【解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在硝酸铵 NH4NO3 中,铵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那么得到:x+1×4=+1,解得:x=-3价。硝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那么得到:y+(-2)×3=-1,解得:y=+5价。
故选A.
D
【解析】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
【解答】在 NH3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1)×3=0,解得:x=-3价。
在 Ga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y+(-3)=0,解得:y=+3价。
故选D。
B
D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C5H4N3O2F可知,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由化学式C5H4N3O2F可知,该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4,故错误;
C.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由化学式C5H4N3O2F可知,该物质中,碳、氢、氮、氧、氟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14×3):(16×2):19=60:4:42:32:19,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硝酸钾中钾元素为化合价为+1,氧元素为-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
故选D。
A
【解析】根据化合物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该有机物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比,然后与各个选项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g×=0.2g;
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2g×=0.6g;
那么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0.6g:0.2g=3:2;
因为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因此:12x:1y=3:1;
解得:x;y=1:4。
即该有机物中碳、氢原子的个数之比为1:4。
故选A.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 氚 氘 AB
【详解】
(1)根据氦核的结构图可知,它的原子核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组成; 氚和氘的原子核都具有2个质子,所以它们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2)该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原因是:①原子种类发生改变;②元素种类发生变化,故选AB。
H2O;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解析】【解答】水的化学式为H2O;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等.故答案为:H2O;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根据化学式的写法解答;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等.
(1)①;③
(2)②;④
【解析】(1)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1)①和③的质子数都是3,而中子数分别为:6-3=3和7-3=4,即中子数不同,那么为同位素原子;
(2)②和④的相对原子质量都是14,即二者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相等,但是质子数不同,因此不是同位素。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铁;金属元素;硫;非金属元素;氢;稳定;稀少;稀有气体;稀有元素
【解析】1.人类已知的元素有 110多种(见化学元素周期表),其中有些是人造元 素,如 、 等。
2.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 气、金属铁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二 氧化碳、水等。
3.通常人们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铁由铁元素组成,铁元 是金属元素。硫由硫元素组成,硫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在某些霓虹灯中 充入的氩气由氩元素组成,性质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 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稀少,因此,这类气体叫稀有气 体,这类元素叫稀有元素。氩元素是稀有元素。在110多种元素中,金属元 占大多数。
【解答】
通常人们把元素分为 金属元素 和 非金属元素 。占大多数是 金属元素 。铁由 铁 元素组成,铁元素是 金属元素 ,硫由 硫 元素组成,硫元素是 非金属元素 。在某些霓虹灯中充入的氩气由 氢 元素组成,性质非常 稳定 ,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稀少 ,因此,这类气体叫 稀有气体 ,这类元素叫 稀有元素 。
故答案为: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 金属元素 ; 铁 ; 金属元素 ; 硫 ; 非金属元素 ; 氢 ; 稳定 ; 稀少 ; 稀有气体 ; 稀有元素 。
(1)2Al;Fe2+;3P2O5;Fe3O4
(2)F﹣
(3)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①2个铝原子就是在铝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Al;②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Fe2+;③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就是在五氧化二磷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P2O5;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故填:Fe3O4.(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质子数是9,是氟元素,故它的符号为F﹣,故填:F﹣;(3)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填: .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分子是否能分成原子并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分子是否可以再分或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
(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2)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时,首先水分子被破坏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氧分子和氢分子,所以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分子是否能分成原子并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是否能分成原子并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甲
(2)BCD;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线圈中电流不变。
【解析】(1)根据探究原子结构的科学发展史分析;
(2)原子中间为原子核,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周围大部分空间都是空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中间为原子核,周围是绕核旋转的电子,即乙为卢瑟福提出的了,那么甲就是汤姆森提出的。
(2)如乙图所示,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二者靠近时,α粒子会受到排斥力;且距离越小,排斥力越大,则它们的运动轨迹的偏转角度越大。少数α粒子甚至会发生180°的大角度偏转。
A.a粒子穿透力很强,遇到原子核不会穿过,而是弹回,故A错误;
B.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因此α粒子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故B正确;
C.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相互作用力越大,故C正确;
D.α粒子受到排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即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那么支持该选项的依据是:BCD。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2) 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为:100g×0.1%=0.1g;
氟元素在单氟磷酸钠 中的质量分数:;
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为:0.1g÷13.2%=0.76g。
(1)化学式中有几种不同的字母,就有几种不同的元素;
(2)首先用牙膏的质量×氟含量计算出其中氟的质量,再用氟的质量除以氟元素在单氟磷酸钠中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Na2PO3F 可知, 组成单氟磷酸钠的元素种类 Na、P、O、F共4种;
(1)90:7
(2)化学性质
(3)B;E
(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支持食用加碘盐的说法为缺少碘元素的危害及补充碘元素的作用等方面分析。
【解答】(1) C15H11O414N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4=90:7;
(2) 碘酸钾在受热时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
(3) 沿海地区的居民通过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就能从食物中获得丰富的碘 ,则不需食用加碘盐,A错误; 我国大部分为内陆地区,远离大海,缺碘较严重。即使是沿海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大部分民众碘含量仍然偏低 ,所以需补充碘元素,B正确; 通过碘盐补充的碘虽然不会超过安全标准,但加上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的碘,能导致碘摄入过量而影响人体健康 ,所以不需再食用加碘盐,C错误; 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不支持再食用加碘盐,D错误; 与碘缺乏症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 ,为支持加碘食用的事实,E正确;
故答案为:(1)90:7;(2)化学性质;(3)B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