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评价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评价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28 21: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科学第三章评价卷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5:1
2.如图是用模型表示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该模型所表示的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遂昌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成竹炭制品,实现增收致富。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具有的性质是( )
A.无色固体 B.易溶于水 C.不能燃烧 D.有吸附性
4.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 仙 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 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5.小明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后,写下了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身上的几个结构:①鼻腔;②喉;③咽;④肺泡;⑤气管;⑥支气管。小明对吸气过程气体通过各结构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④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③②⑤⑥④
6.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 + 3B2= 2C中,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 )
A.AB2 B.AB3 C.A2B3 D.A3B2
8.下列措施是为了改变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度的是( )
A.低温、干燥条件下贮存种子 B.春季播种时用地膜覆盖
C.温室栽培作物时白天适当升高温度 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9.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常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如图所示)。该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A.作溶剂 B.作反应物 C.作催化剂 D.保护集气瓶
10.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11.右图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物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则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A、B、C前面的系数之比为( )
A.4:1:3 B.3:1:2
C.4:1:2 D.3:1:3
12.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13.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时,试管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D.防止试管口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14.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5.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16.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 )
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
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 D.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17.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18.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19.新型纳米材料MFe2Ox ( ( http: / / www.21cnjy.com )3A.MFe20 x可用于环保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y的数值为4 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0.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外边的清水使钟罩内的温度保持恒定。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柱的移动方向是( )(注: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
A.向左移 B.向右移 C.不移动 D.先向左移,后向右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2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22. 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铅丹(红丹),铅丹跟硝酸发生如下反应:
铅丹+4 HNO3=PbO2+2 Pb(NO3)2+2 H2O中,则铅丹的分子式(化学式)是_______。
23.硅烷(SiH4)与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烷的性质具有许多相似性,如在点燃的条件下,都能燃烧生成相应的氧化物。Si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4.元宵佳节,湖城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燃放孔明灯祈福。孔明灯内火焰温度高达300℃以上,燃烧时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森林、居民区等地,易使可燃物温度达到    而引发火灾,因此一些地方禁止燃放孔明灯。
25.科学家正在研究用某些金属粉末来替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一部分化石燃料。从燃烧的角度看,金属燃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氧气发生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请写出一种金属燃烧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6.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 NH3 CH4 HCl O2
密度/g·L-1 1.293 0.77l 0.717 1.629 1.43
溶解性 —— 极易溶 难溶 极易溶 难溶
(1)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4,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
27. 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
(1)小刘想用右灰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碳气体,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2)此实验为什么不能用E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
28.硫铁矿(主要含FeS2)是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制硫酸(H2SO4)的原料,第一步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生成硫酸。第一步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FeS2+x 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Fe2O3+ySO2(x、y 表示化学计量数),则其中的x=     。
29. 芯片是所有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硅的元素符号为Si)为材料制成的。用化学方法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为:
① SiO2+2C高温Si+2CO↑ ② Si+2Cl2高温SiCl4 ③ SiCl4+2H2高温Si+4HCl
(1)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2) 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30.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砂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
(1)利用砂土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次火灾消防队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31. 如图是小梅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操作过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
②用铝箔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
③4小时后,将该叶片摘下,去掉铝箔纸;
④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当叶片呈现黄白色时取出叶片;
⑤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⑥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2.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步骤二、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容器中。
步骤三、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1%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步骤四、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秒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0.1克MnO2 0.2克MnO2 0.3克MnO2 0.4克MnO2
40 49 61 75 86
80 77 87 90 92
120 89 92 92 92
160 92 92 92 92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除了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3)为完成本实验,应选择下图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中的组合是 。(选填序号)
3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 溶液。并反应后滴入,写出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丙生想利用氧气和某种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品:①带瓶塞的l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克)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写出丙生的实验思路
四、分析计算题(8分)
34现有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物,加热使之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此时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2克。
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固体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各是多少?
八下科学第三章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B 5.D 6.D 7.B 8. C 9.D 10.C
11.B 12.D 13.D 14A 15D 16.B 17.D 18.D 19.B 20.A
二.填空题
21.氮气,氧气 22.Pb3O4 ( http: / / www.21cnjy.com )   23.+4 SiH4+2O2= Si O2+2H2O 24.着火点 25.化合反应 合理即可  26. (1)O2 (2)b 27. (1)CaCO3 +2HCl= CaCl2+2H2O+CO2 B C (2)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28.11 29.(1)② (2)+4 30.(1)隔绝空气 (2)镁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
三、实验探究题
31.(1)有机物(或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淀粉是它的一种产物
32.(1)二氧化锰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天平、停表(或秒表) (3)②⑤
33.(1)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2)NaOH(或类似的KOH等)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用反应完全后的粉末质量减去没反应时的粉末质量,就是烧瓶内的氧气质量,用它除以氧气的密度得出体积,再除以烧瓶的容积就得出了答案
四.分析计算题
35.(1) 4.8克 (2)12.25克 2.75克
第2题
第7题
反应前 反应后
第11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20题
第26题
第27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第31题
第32题
第3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