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29 11:19:43

文档简介

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急救 B.潜水
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动植物呼吸
3、检验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 ( )
A.插入集气瓶中 B.插入集气瓶底 C.放在集气瓶口 D.都可以
4、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5、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全力展开搜救。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帮助搜救人员的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可供呼吸 B.氧气可以燃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7、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做催化剂
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
①反应物是固体;
②反应需要加热;
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 D.①②③
1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的氧气不纯
12、在某个制取氧气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
A.质量减小 B.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质量增加 D.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13、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①③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⑥⑤
15、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
1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 B.通常状况下密度略大于空气
C.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 D.在与其它物质的反应中表现出可燃性
17、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B.有没有催化剂对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的总量不变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他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1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大试管、集气瓶 B.烧杯、玻璃棒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气管、单孔塞
20、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21、如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
(1)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端通入。
(2)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_____端通入。
(3)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____端通入。
(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_____端通入。

22、某学生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反应起催化作用。
(1)单独加热A处氯酸钾,直到氯酸钾固体熔化后才有少量氧气放出。
(2)停止加热A处氯酸钾后,将试管迅速竖直,使B处的二氧化锰滑到试管底部与A处的氯酸钾接触,则有大量氧气放出。
他根据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反应的速率,因此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①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严密? 。
②为了使结论科学、严密,还需做的实验是: 。
③一般检验是否有氧气放出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 ,另外还可以用 方法来比较生成氧气速率的大小。
2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a、b符号的仪器名称:a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选用 或 装置收集氧气(写装置代号)。
原因是氧气 。
(3)固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2O2 +2H2O =4NaOH+O2↑。若通
过此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 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写装置代号)。
(4)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
主要成分。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得。
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
24、小强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装置图如下)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该实验出现了如下异常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3)小丽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①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和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相比,一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②该方法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小丽对催化剂的认识不正确的有 。
a.二氧化锰在所有反应中都可做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化学都不变c.某些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某些催化剂能够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25、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
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
(2)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
(3)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26、资料显示: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对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有无催化作用,他们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
将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一大一小的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铁且均
匀混合,充分加热至没有气体放出,加热过程中,同时测定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时间和
氧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将所测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回
收了氧化铁,发现其质量没有改变。
(1)实验中采用甲图所示的“套管式”加热装置的目的是( )
A.增加大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 B.对比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C.使大试管内的氯酸钾先分解 D.加快反应速度
(2)分析乙图曲线,能够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A.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所需的温度比较低
B.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较快
C.大小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相同
D.大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比较多
27、某中学的李明,赵莉和王强三位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
(1)李明设计了这样的一套装置来制取O2,请指出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

(2)赵莉发现李明刚制得两瓶O2就停止实验了,此时李明应先 然后 。待试管冷却,赵莉想检验试管中的固体成分。你帮其猜想一下:试管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固体是 。为检验可能存在的成分,你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2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1)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步骤:
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伸入水槽中的导管;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⑧选择好仪器准备实验;⑨固定试管。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
(3)开始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是 ;
(4)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小心地移出水面,瓶子应 放在桌上,这是因为 ;
(5)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未标注空格,每空1分,共22分)
29、“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了“影响过
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因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5%、1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
。(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许二氧化锰粉末
(2)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少许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CuO)粉末,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因素是 。
(3)某同学继续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红砖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红砖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
③用烘干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完全相同。
试回答:步骤①中他除了选用试管外还用到上面列出的仪器有 (填字母)。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 。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 。
30、丙同学准备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二瓶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装反应装置时,发现没有圆底烧瓶。则如图二所示仪器中可以用来替代圆底烧瓶的有 (填序号)。
(2)丙同学在检验气体是否集满时,用点燃的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
的现象,可证明瓶中已集满氧气。
(3)请你设计一种回收二氧化锰的简单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是: 。
31、某班级的几个兴趣小组用如下图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甲小组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收集氧气也可用F装置。
(3)乙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锰在其中起催化作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 和 不变。为了测定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量,乙小组还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6.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称得固体质量为11.2g。
【数据处理】: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得到氧气的质量为4.8g。
(4)丙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们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A装置中,指出A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将装置改进后,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
。(2分)
32、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A剂的主要成分和B剂的作用各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剂可能是过碳酸钠。
猜想Ⅱ:B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丽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验证猜想Ⅱ
(反思拓展)请你针对制氧剂的保存或反应后的剩余物的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分)

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D
A
B
A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D
C
D
B
B
B
D
21、(1)A(2)B(3)A(4)A
(3)②;a.
25、(1)b;(2)B,(3)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6、(1)B (2) ABC
27、(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并放上一团棉花;
(2)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K2MnO4、MnO2;KMnO4;把导气管放入水槽然后加热药品;
28、答案:(1)⑧②⑦⑨③④⑤⑥①(2)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气泡连续,并且均匀放出时(4)正,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5)防止 粉末进入导气管
29、答案:(1)①③⑤②④(或③①⑤②④);
(2)催化剂种类;
(3)def;证明红砖粉末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实验开始没有称量红砖粉末的质量.
30、①②④ 燃烧更旺 过滤、干燥
31、(1)答案:酒精灯;(2)BD
(3)2KClO32KCl+3O2↑;质量;化学性质;
(4)答案为:试管口没有棉花团;Ⅰ;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在试管中,木条复燃;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其中使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的是分解出的二氧化锰,而不是高锰酸钾;(2分)
32:另取少量A剂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实验③所得干燥固体,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B剂在制氧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制氧剂应放在干燥、阴凉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