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课后训练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A.温度均相同 B.均用玻璃棒搅拌
C.均达到饱和状态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
2、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3、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降温到,一定有晶体析出
C.时,50g的a溶于50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D.c的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4、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5、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是①③② B.步骤②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C.步骤③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D.各步操作均需用玻璃棒搅拌
6、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植物油 C.白砂糖 D.粉笔灰
7、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g蔗糖
B.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8、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能使试管中的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可能是( )
A.冰 B.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钠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
9、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10、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不变
B.蒸发池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可以通过过滤从结晶池中得到粗盐和母液
D.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11、在100 mL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搅拌,一定能形成悬浊液的是( )
A.食盐 B.泥沙 C.豆油 D.蔗糖
12、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出现下列失误操作,一定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放在左盘,未使用游码
B.量取蒸馏水,仰视量筒读数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里,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3、下列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
B.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不能实现转化
C.常温下,加热一杯饱和石灰水溶液会出现浑浊现象
D.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
1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暖宝宝”发热取暖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15、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二、填空题。
16、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他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 。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 。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 。
17、医疗上常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密度近似为l g/cm3)的氯化钠溶液。500 mL这种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_______g、水_____g。若以每分钟50滴(每20滴约为1 mL)的速率给病人静脉输液500 mL,约需_____分钟输完。
18、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的溶解度指在一定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状态所溶解的______。
(2)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意思是20℃时,______水中达到______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或者20℃时,______水中______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
(3)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______℃时的溶解度规定的,当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______10 g时,为易溶物质。
a.固体的溶解度从几个要素进行规定?______
b.要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
19、某化学小组欲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克。实验过程如图(部分操作隐去):
(1)在量取液体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 (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0mL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 (同上)。
A 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B 取下部分氯化钠固体
C 减小游码 D 增大游码
(3)若要加速氯化钠的溶解可采取的操作是 。
20、用如图实验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
(3)实验步骤②的名称是 。
2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为了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展示你这方面的能力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自行车被雨水淋湿了,为了防止生锈,请说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
_______ 。
(2)修理自行车的师傅工作服上沾上了油污,请你帮他想出一种办法进行油污清洗,并说出你选择这种方法的原理。
。
22、分别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1)蔗糖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3)乙醇的水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4)0.9%的生理盐水: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三、实验题。
23、“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为探究哪种粒子使溶液显蓝色,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 溶液。
(2)如图二,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 接触,实验中发生了异常,白磷燃烧时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 。
(3)如图三,同学们做了试管A、B、C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C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24、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某兴趣小组对海水晒得的粗盐进行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I、粗盐的提纯
(1)下图为粗盐的提纯过程,其中操作①、③依次为 、 。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③中停止加热的现象是 。
(2)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Ⅱ、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3)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序号);改正后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4)其中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①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③溶解氯化钠的烧杯内壁有水
④量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四、计算题。
25、把100克20℃时KNO3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KNO3。则:
(1)若配制350克20℃的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_____克和H2O_____克
(2)若将78克KNO3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H2O多少克
2022—2023学年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课后训练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6章 溶解现象
一、选择题。
1、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A.温度均相同 B.均用玻璃棒搅拌
C.均达到饱和状态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
【答案】A
2、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答案】C
3、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降温到,一定有晶体析出
C.时,50g的a溶于50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D.c的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4、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答案】A
5、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是①③② B.步骤②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C.步骤③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D.各步操作均需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D
6、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植物油 C.白砂糖 D.粉笔灰
【答案】C
7、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0g蔗糖
B.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答案】B
8、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能使试管中的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可能是( )
A.冰 B.硝酸铵固体 C.氯化钠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D
9、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答案】C
10、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不变
B.蒸发池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可以通过过滤从结晶池中得到粗盐和母液
D.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答案】B
11、在100 mL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搅拌,一定能形成悬浊液的是( )
A.食盐 B.泥沙 C.豆油 D.蔗糖
【答案】B
12、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出现下列失误操作,一定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放在左盘,未使用游码
B.量取蒸馏水,仰视量筒读数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里,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答案】B
13、下列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
B.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不能实现转化
C.常温下,加热一杯饱和石灰水溶液会出现浑浊现象
D.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
【答案】C
1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暖宝宝”发热取暖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答案】B
15、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答案】C
二、填空题。
16、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他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 。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 。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 。
【答案】(1)CaCO3 (2)CuSO4 (3)NaOH (4)NaCl
17、医疗上常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密度近似为l g/cm3)的氯化钠溶液。500 mL这种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_______g、水_____g。若以每分钟50滴(每20滴约为1 mL)的速率给病人静脉输液500 mL,约需_____分钟输完。
【答案】4.5 495.5 200
18、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的溶解度指在一定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状态所溶解的______。
(2)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意思是20℃时,______水中达到______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或者20℃时,______水中______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
(3)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______℃时的溶解度规定的,当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______10 g时,为易溶物质。
a.固体的溶解度从几个要素进行规定?______
b.要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
【答案】(1) 温度 100g 饱和 质量
(2) 100g 饱和 36g 100g 最多
(3) 20 大于 一定温度、溶剂质量100g、饱和溶液、溶解质量 温度相同
19、某化学小组欲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克。实验过程如图(部分操作隐去):
(1)在量取液体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 (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0mL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 (同上)。
A 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B 取下部分氯化钠固体
C 减小游码 D 增大游码
(3)若要加速氯化钠的溶解可采取的操作是 。
【答案】C A 搅拌(振荡)
20、用如图实验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数字序号)。
(3)实验步骤②的名称是 。
【答案】玻璃棒 ③②① 过滤
2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为了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请展示你这方面的能力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自行车被雨水淋湿了,为了防止生锈,请说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
_______ 。
(2)修理自行车的师傅工作服上沾上了油污,请你帮他想出一种办法进行油污清洗,并说出你选择这种方法的原理。
。
【答案】(1)将自行车上的水擦干
(2)可以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22、分别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1)蔗糖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3)乙醇的水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4)0.9%的生理盐水: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
【答案】(1) 蔗糖 水 (2) 碘 酒精
(3) 乙醇 水 (4) 氯化钠 水
三、实验题。
23、“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为探究哪种粒子使溶液显蓝色,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 溶液。
(2)如图二,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 接触,实验中发生了异常,白磷燃烧时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 。
(3)如图三,同学们做了试管A、B、C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C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答案】(1)Na2SO4(选择含有Cu2+的蓝色溶液或含有的不是蓝色的溶液合理即可)
(2) 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3)溶质性质(种类),溶剂性质(种类)
24、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某兴趣小组对海水晒得的粗盐进行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I、粗盐的提纯
(1)下图为粗盐的提纯过程,其中操作①、③依次为 、 。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③中停止加热的现象是 。
(2)若NaCl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Ⅱ、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3)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序号);改正后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4)其中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①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③溶解氯化钠的烧杯内壁有水
④量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1) 溶解 蒸发 引流 出现较多固体
(2)BC (3) ③ ⑤③④②① (4)B
四、计算题。
25、把100克20℃时KNO3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KNO3。则:
(1)若配制350克20℃的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_____克和H2O_____克
(2)若将78克KNO3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H2O多少克
【答案】(1) 84 266
(2)设加入水的质量为y,则有 。
答:需要加入水24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