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提升:八下科学单元检测精编第三章空气与生命7~8节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稳步提升:八下科学单元检测精编第三章空气与生命7~8节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29 21:04:17

文档简介

八下科学单元检测精编 第三章7~8节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B
A
B
B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C
D
B
B
B
A
B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2分)
21、(1)紫外线 (2)SO2 (3)CO2 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
22、(1)含硫燃料的燃烧 (2)pH (3)腐蚀建筑物等 (4)a、c
23、(1)①④⑤ (2)太阳能 (3)CO2+H2O=H2CO3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1)变量 (2)求平均值 (3)如下图 (4)越大 (5)合理即可,如少开车等。
27、(1)CaCO3+2HCl=CaCl2+CO2↑+H2O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2)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若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3)开始一段时间内,甲瓶温度高于乙瓶(或甲瓶比乙瓶升温快),最后两瓶温度趋于一致
(4)两种气体的比热不同,瓶中气体的质量不同等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5)该实验没有模拟地球的生态系统,试验中用了纯净的二氧化碳
四、分析计算题(8分)
28、(1)+3价 亚硝酸钠
(2)解:M=ρV=2.0克/分米3×1×106分米3×0.5%=1×104克=l0千克
设氨气的质量为X
8NH3+6NO2=7N2+12H2O
136 276
X 10千克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136/276=x/10千克
X=4.93千克
答:氨气的质量为4.93千克
八下科学单元检测精编 第三章7~8节测试卷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2、近两年,浙江省环保厅新增报告的一项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 )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 PM2.5 D.一氧化碳
3、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4、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
pH
种类
6.5-7.0
6.0~6.5
4.5-6.0
3.0-4.5
溪红点鲑




小口黑鲈




黑头呆鱼




牛蛙胚胎




小龙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C.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D.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5、受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以下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沙尘漂浮在空气中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
B.为了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应保护草原植被
C.出现沙尘暴时,外出要戴好口罩,以免沙尘伤害呼吸道
D.沙尘掉落在叶片上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6、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检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7、空气中负氧离子被人们称为 “空气维生素”,是评价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负氧离子浓度越大,越有利于人体健康。下表为2014年4月上旬丽水市区部分地点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单位:个/cm3)检测结果,从负氧离子浓度的角度看,下列最适合市民休闲锻炼的地点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监测地点
负氧离子浓度
空气清新程度
防洪堤
1062
清新
白云山森林公园
12360
特别清新
处州公园
2421
非常清新
万象山公园
1130
清新
A.防洪堤   B.白云山森林公园  C.处州公园  D.万象山公园
8、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其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的是(  )
9、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cnjy.com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10、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的一级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米3,二级标准为不超过75微克/米3。3月25日,温州等城市的检测结果如下表,则表中城市当日PM2.5达到一级标准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www-2-1-cnjy-com
A.温州、舟山 B.宁波、湖州 C.温州、湖州 D.宁波、舟山
12、学习了“生命与空气”一单元后,某班要举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会,某小组为了支持“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这一观点,收集了以下证据。你认为不应该成为本方论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c-n-j-y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
  C.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使用的燃料越来越多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D.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13、“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14、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15、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21·世纪*教育网
根据上述短文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B.飘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C.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
D.沙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6、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
A.CO2+H2O=H2CO3   B.6CO2+6H2OC6H12O6+6O2
C.CO2+C2CO  D.CO2+2NaOH=Na2CO3+H2O
17、在自然界中氧气会不断被生物所消耗,但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保持稳定,这和自然界有效进行氧循环有关,以下关于氧循环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大气→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B.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氧气
C.大气→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大气→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18、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检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版权所有:21教育】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19、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各种燃料的燃烧
20、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限制如下表所示: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浓度限制(mg/m3)
0.15
0.50
0.70
为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某中学环保小组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含碘(I2)1.27mg的碘溶液,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淀粉遇I2变蓝色),通过抽气装置抽气,使空气由导气管进入试管与碘溶液充分接触,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实验过程中进入试管内的空气的总体积为1000L。请通过判断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无法判断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2分)
21、臭氧层衰竭、酸雨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
(1)人为的大气污染物,使地球外层空间的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减弱了臭氧层吸收
? 的作用;
(2)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空气受 和氮氧化物的污染。
(3)温室效应主要是空气中 含量升高引起,防止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是
?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教育网
22、根据去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衢州市公布的2012年环境质量公报,与十年前相比,衢州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上升8%,全市酸雨总发生频率为20%,比上十年前升高10个百分点,全市降雨平均酸性强于以前。www.21-cn-jy.com
(1)二氧化硫主要来自 。
(2)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以采用 试纸。
(3)酸雨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会造成哪些危害?(请至少列举一种)

(4)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
a.使用脱硫煤 b.加高工厂的烟囱 c.用废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23、如图为碳循环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CO2和O2,那么其中表示CO2的是    。
(2)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3)有专家提出,可把空气中过多的CO2压入深海,让海水吸收,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24、(1)有观点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提高大气温度,导致温室效应。如图是科学家对1955-1995年期间地球大气的一个观测结果,你认为这个结果是否支持上述观点?请先判断,再写出判断依据 。
(2)右上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定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水蒸汽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要比甲烷气体 。
25、某市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通过对雨水的酸碱度进行测定,发现其pH值小于 ,得知该雨水属于酸雨,对该地区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请分析写出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一组反应:
(2)汽车排放的尾气(CO、SO2与NO等物质)将会加重空气污染,其治理方法有: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宝龙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21·cn·jy·com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少)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如图),请你将表格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中加以表示。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21*cnjy*com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2·1·c·n·j·y
CO2
空气
25℃,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比热
0.684千焦/(千克?℃)
0.72千焦/(千克?℃)
0℃,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密度
1.96克/升
1.29克/升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来源:21cnj*y.co*m】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四、分析计算题(8分)
28、氮氧化物(如NO2、NO等)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cnjy*com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O2+NO+2NaOH═2NaNO2+H2O,产物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已知“HNO2”读作“亚硝酸”,则NaNO2的名称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氨气(NH3)也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
8NH3+6NO2═7N2+12H2O.若某工厂排出废气中NO2含量为0.5%(体积分数),则处理1.0×103米3这种废气,需要多少千克氨气(假设此时NO2气体的密度为2.0千克/米3,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