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二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二(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二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专题二(人民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30 09:30:41

文档简介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概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基本特征、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取得巨大成就但近代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
一、独学指导:
知识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
独立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抛砖引玉:
【抛出问题】 【引出问题】
1). 四大发明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
2).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3).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
二、互学引导:
生生互学: 师生导学:
-:
.四大发明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
三、活学辅导:
1、举一反三:
(1).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             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
(2).汉代有人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这是(  )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B.王充反对 “天人感应”的论据
C.张仲景注重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D.张衡对月食作出的科学解释
(3).甘薯、玉米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农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书》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4).《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当时的史实(  )
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使用了外科手术
C.查阅了《黄帝内经》             D.参考了《本草纲目》
(5). 2010年我国的两部中医药古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一部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另一部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这两部著作是(  )
A.《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2、疑难解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列四副图展示的是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场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它们分别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中的什么成就?
(2)为什么在万众瞩目的开幕式上展示它们?
这些成就对欧洲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1.独立学习: ①丝织品 ②蔡伦 ③西汉 ④记录传承 ⑤战国 ⑥《韩非子》 ⑦沈括
⑧《梦溪笔谈》 ⑨12世纪末13世纪初 ⑩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拉伯 东非 哥伦布 美洲 麦哲伦 炼丹制药 唐末 火炮 明代 《金刚经》 毕升 王祯转轮排字盘 铜活字 阿拉伯 文艺复兴运动 社会人文 自然规律天人合一 总结经验 理论概括和抽象
2.抛出问题:
1). 四大发明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1)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身。
(4)强大而稳定的中央集权政权,繁荣的封建经济。
(5)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意义:
(1)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对推动中国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大作用。
(2)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①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②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与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新兴的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③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④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特点:
(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重实用,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缺乏理论探索。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于世界。
衰落的原因:
(1)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方面: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文化方面: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及文化专制政策,使中国古代科技人才十分缺乏。
3).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
(1)从国家来讲,要坚持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4)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5)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6)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3.举一反三: D D D D A
4.疑难解惑:(1)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一方面四大发明是中国的象征,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成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3)造纸术传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药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新兴的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使人类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借鉴中国印刷术造出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2.2 中国古代艺术》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演变历程。京剧的形成和特点。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时代特征的关系。中国古代绘画体现出的时代风貌。京剧形成的原因。
一、独学指导:
知识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
独立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抛砖引玉:
【抛出问题】 【引出问题】
1). 汉字演变的基本特征
2). 中国画不同画种的特色
3). 中国画的特征及不同时期呈现不同发展特征的原因
4). 对京剧的认识
二、互学引导:
生生互学: 师生导学:
-:
1).汉字演变的基本特征
2).中国画不同画种的特色
.中国画的特征及不同时期呈现不同发展特征的原因
4).对京剧的认识
三、活学辅导:
1、举一反三:
(1). “少年上人号怀素,……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悦悦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此句描述了(  )
A.隶书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B.楷书的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C.草书的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D.行书的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2).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逐渐形象化    B.逐渐多样化     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国际化
(3).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无名对秦王说,“剑”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要把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文字,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将各种文字统一成标准文字,这一种标准文字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4).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秦始皇的功绩就是使中华社会有了统一的视觉语言。”这个统一的视觉语言是 (  )
A.小篆       B.半两钱      C.《秦律》      D.长城
(5).2009年7月17日,近60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幅农民画及剪纸作品亮相辽宁美术馆,由此拉开了辽宁省农民画及剪纸展览的大幕。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出剪纸内容主要反映了(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战争风云
2、疑难解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两幅作品属于国画中的什么画派?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哪一阶层的人?列举其主要的代表人物?
答案
1.独立学习: ①秦代 ②略长 ③圆匀 ④秦朝 ⑤汉魏 ⑥平衡对称 ⑦整齐安定 ⑧汉末 ⑨方正 ⑩严整 晋代 楷书 草书 书法家的感情 李斯 王羲之 书圣 欧阳询 真卿 柳公权 怀素 张旭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赵孟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文征明 董其昌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工笔 写意 个性表现 抒情写意 自然风景 意境 先秦 秦汉 东晋 隋唐 《秦王破阵曲》 明清 夏商 周代 汉代 隋唐 明清 帝王歌功颂德 华丽工整 结构严谨 胡舞 宋代 生产生活 乐舞百戏 四方散乐 杂技歌舞 宋代戏曲音乐 明代 东方民间音乐 海盐 弋阳 京剧 道光
2.抛出问题:
1). 汉字演变的基本特征
(1)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
(2)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3)自发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
(4)自觉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 中国画不同画种的特色
山水画:系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魏晋时期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到唐代已完全成熟。
花鸟画: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等支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风俗画: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其代表。
文人画: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在笔墨、构图、气韵、意境等方面,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尤其是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的技法,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力。
3). 中国画的特征及不同时期呈现不同发展特征的原因
中国画的特征:一、以有书法性质的黑线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主要物体,强调线条的变化及内涵;二、不过于强调明暗,但追求笔墨五色变化的韵味;三、比例与透视关系符合人的观感,不追求画中的精确;四、画面留白,或让主题突出,或让意境更深远、空灵;五、以写神为主,不以写实为主;六、追求诗意与超然物外之美;七、完整的中国画,应盖有印章,通常的中国画,有印章、题字等画外的内容。
原因: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个时期的绘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打着当时时代的烙印。隋唐时期,社会统一,经济繁荣,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因而画种丰富;两宋时期,中原政权经常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与骚扰,而山水画更能表达文人的情怀;明清时期,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出现一些绘画风格奇特的画家。
4).对京剧的认识
①艺术成就:是融文学、音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而代代流传;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剧目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品质。②特色: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③地位:它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奇光异彩。
3.举一反三:C C A A B
4.疑难解惑:文人画。它是中国传统绘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风格流派,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形式,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相结合。文人画讲究意境与神韵的呈现,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代表人物有苏轼等。《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重点】诗歌的时代特征,明清小说的思想特点。
【教学难点】诗歌的史料价值,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和史料价值。
一、独学指导:
知识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
独立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抛砖引玉:
【抛出问题】 【引出问题】
1). 全面认识“词”这一文学体裁
2). 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3). 社会变迁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
4).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二、互学引导:
生生互学: 师生导学:
-:
1).全面认识“词”这一文学体裁
.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3). 社会变迁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
4).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三、活学辅导:
1、举一反三:
(1).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2).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
(3).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  )
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儒林外史》
(4).鲁迅先生说“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的小说是 (  )
A.《水浒传》     B.《红楼梦》    C.《儒林外史》   D."三言二拍"
(5).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疑难解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离骚》诗句摘录与译文: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难道我还害怕什么灾祸吗?我担心的是祖国遭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声叹息泪流满面,是为百姓的多灾多难而伤悲。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心中总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材料一所选诗句主要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情怀?
(2)许多人都喜欢用屈原《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骚》中的哪一诗句来激励自己?这又表达了屈原怎样的精神?(3)我国有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你认为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独立学习: ①诗经 ②西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春秋 ④风 ⑤雅 ⑥颂 ⑦现实主义 ⑧儒家经典 ⑨4⑩南方楚国 浪漫主义 奔放 奇特 华美 楚国地方特色 神化色彩 屈原 《离骚》 骚体诗 汉武帝 子虚赋 上林赋 杨雄 班固 张衡 李白 诗仙 狂放炽烈 盛唐气象 浪漫主义 甫 时代歌手 由盛转衰 凝重 沉郁 三吏 三别 长短句 宋代 柳永 感受 市井风光 清浅语言 都市繁华 悲欢离合 苏轼 社会人生 清新俊逸 刚健豪放 慷慨悲壮 低迷感伤 ?李清照 张元干 张孝祥 辛弃疾 元杂剧 元散曲 金元 北方民间 元明 小令 套数 戏曲 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 城市经济 市民阶层 城市 瓦肆 勾栏 明清 章回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手工业、商业 市民阶层 个性解放 积极进取 东周列国志 封神演义 游记 社会风俗 人情世界 三言 二拍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聊斋志异 近代政治生活 改良主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老残游记》
2.抛出问题:
1). 全面认识“词”这一文学体裁
第一,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长短句”,可以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但也并非随意,其格式也有讲究,有很多词牌是讲究格式的,如《水调歌头》《永遇乐》《卜算子》等。
第二,词于宋代以前产生,宋代是词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这一时期文学的突出特色。
第三,从风格上,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婉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北宋的苏轼、南宋的辛弃疾,其词作气宇昂扬、声势宏伟、激人向上,特别是辛弃疾的词有一种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婉约派代表人物主要是两宋之际的李清照,其词作尽述悲欢离愁,语言婉转、委婉含蓄等。?
第四,宋词繁荣的根本原因是宋代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和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更丰富。此外科举制的推动,社会的变迁等也是宋词发展的原因。
2). 唐诗繁荣的原因
(1)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为诗歌的繁荣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唐代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是诗歌繁荣的有利条件。唐代君主对诗歌的爱好和提倡,也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尚。
(3)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唐代的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显耀,而进士科又以声律取士,推动了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4)南北文化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诗歌高潮的到来。唐代以前五言、七言诗所取得的成就,对唐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本身不断发展变革和大量诗人勇于创新的结果。
3). 社会变迁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
(1)对唐诗的影响
盛唐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2)对宋词的影响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城市的多彩;两宋之际,金人南下,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诗词体现了诗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3)对元曲的影响
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遂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4).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另外,一些神仙方术、迷信、佛教等思想以及各种历史人物的轶闻琐事等也是小说素材的来源。
(2)繁荣的封建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这是小说在明清时期繁荣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3)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4)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也是明清小说繁荣的重要原因。
3.举一反三:B B A C B
4.疑难解惑:(1)热爱祖国和人民并忠 ( http: / / www.21cnjy.com )诚于祖国和人民,关注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生活的艰难。(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表达了屈原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对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也可以引用屈原的其他诗句)
(3)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他在文学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