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3.4 二氧化碳一个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了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亡.而高处的人却安然无恙.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你能用C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来解释这个洞的秘密吗?二氧化碳气体是由大量二氧化碳分子(CO2)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
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 2、反应方程式(反应原理): 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和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CaCO3+2HCl=CaCl2+CO2↑+H2O3、反应装置在解释这个神秘的洞的过程中,你用到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呢?要研究二氧化碳,先来制取一些二氧化碳气体准备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认真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实验探究一: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振荡。 塑料瓶瘪进去了瓶里压强减小,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 实验探究二: 实验探究三: 如图所示,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着烧杯内壁往点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认真观察现象。 最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然后是上层的蜡烛也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 色:气 味:常温下状态:密 度:溶 解 性:无 色无 味气 体 比空气大微溶于水 实验探究四: 如图所示,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着烧杯内壁往点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认真观察现象。 最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然后是上层的蜡烛也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也不能燃烧
如图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观察现象
溶有二氧化碳的溶液蒸馏水一滴管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探究五: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A,再观察颜色变化。
如图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溶有二氧化碳的溶液蒸馏水一滴管紫色石蕊试液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不稳定)CO2 + H2O = H2CO3(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六: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注:用来鉴别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CO2 + H2O = H2CO3(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分析二氧化碳制取及收集方法的选择
问题1:二氧化碳气体能用哪些方法收不 集,为什么不能用其它方法?
问题2: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有何要求,用如所示的装置有何问题?
问题3:如何查气密性?
问题4:收集气体时如何验满?
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试举例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二氧化碳的应用小结达标测评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A组)D2、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A3、有一种无色气体A,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溶于水生成B,B呈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生成C和气体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 A、 B、 C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CO2 B: H2CO3C: H2O CO2 + H2O = H2CO3H2CO3 = H2O + 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达标测评(B组)4、某市三名同学进入废气的防空洞深处,虽然经过抢救但仍然造成学生及抢救人员伤亡。该实验提醒我们:
(1)在进入洞穴前,要进行 实验,当证明洞内缺氧时,应携带 进入洞穴。
(2)经验证,洞内含有大量的CO2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它证明了CO2具有 的性质5、如图所示,将盛有二氧化碳的试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② 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扫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 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答: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 白色沉淀碳酸钙,放一盆炭火可以使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且室内的温度也会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温室效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知识拓展:3.4 二氧化碳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第4节(第93~9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
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形成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通过学习二氧化碳性质,初步树立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思想;
通过分组实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②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制取
【教学准备】
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 止水夹、集气瓶、毛玻片、铁片、蜡烛、矿泉水瓶、试管、石蕊、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烧杯、石灰水
【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特点是从实验的现象分析出性质,再由性质说明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这是学习物质科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须建立的一种科学思维,为了将这一体系完整的展现出来,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现象 性质 用途的模式进行。具体情况是:1、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在学会一些基本操作的同时让学生自己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物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学案。2、在研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采用从实验现象中分析性质的方法来完成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时设计了各种实验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分析,也让学生明确现象与性质的关系。3、在性质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二氧化碳的用途。4、利用小结将这一过程完整的体现。
为了体现这一特征在引入、二氧化碳的制取上也将现象、性质、用途之间建立了联系,同时也加强了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1、展示情景提出问题:一个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了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亡.而高处的人却安然无恙.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让学生进行猜测原因
2、播放关于意大利死狗洞的视频。
师问: 你知道为什么狗会死亡吗?为什么狗死亡而人不死亡呢?这些都是由于该山洞中有大量二氧化碳积聚的缘故,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其中的缘由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揭开二氧化碳的神秘面纱。首先,让我们大家一起亲自动手制取一些二氧化碳。对于二氧化碳的制取,我们今后还会专门讨论学习,今天只是初步了解。
(创设此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许多神奇现象与二氧化碳有关,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研究)
过渡:我们今天就自已来制取二氧化碳来研究它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教学分析:对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还不了解,有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制取方法只能是教师讲解,因此我采用先模仿教材中的方法进行制取,在完成二氧化碳的学习后再进行有关制取二氧化碳要求的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明白性质决定制取、收集的方法,也符合从现象分析本质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实际上课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况且二氧化碳有关性质没有学习,实验中学生实验中使用的二氧化碳也可以在课前制好,课堂上教师只进行制取的演示)
2、实验过程:
请同学们预习P61图2 – 55活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然后看老师讲台上的实验装置。
师:【讨论】读课本后,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
制取二氧化破的原料(反应物)是石灰石和盐酸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师:这里的原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实验一: 按照课本P61图2一55所示方法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介绍】
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用到的仪器有:
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 止水夹、集气瓶、毛玻片
⑵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CaC03 + 2HCl =CaClz+H2O+COz↑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03
⑶用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二氧化碳。
⑷用 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 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探究
(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在学会一些基本操作的同时让学生自己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物质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学案)
师问:前面大家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一般我们探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
生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等
师转承:下面我们利用自己所制得的二氧化碳一起来探究CO2的物理性质。请同学们根据学案完成以下三步关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探究
学生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用自己所制取的CO2进行观察,颜色、气味、状态。
观察发现,二氧化碳 色、 味,在常温下是 态、。
向放有二支高低不同,燃着蜡烛的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注意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注意火焰是否熄灭,熄灭的先后。)(该实验中必须提示操作要点如:倾倒时集气瓶上的毛玻璃片只能打开一部分,必须沿烧杯壁倒入等)
让学生从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在倒入二氧化碳前,烧杯中的蜡烛燃烧,缓缓倒入二氧化碳,观察蜡烛的火焰,发现蜡烛会 ,说明二氧化碳 ;从熄灭的次序看, 的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
往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水,立即塞紧振荡,观察现象。
往充满二氧化碳的软饮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瓶水,塞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 ,合理的解释是 。
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研究
师:请大家从刚才蜡烛熄灭的实验思考,二氧化碳能不能燃烧,支不支持燃烧?
生: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师讲授:而狗进入充满二氧化碳的死狗洞说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还会对人和动物产生窒息作用。因而我们得出二氧化碳的第一条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具有窒息作用。
转承:那么除此以外,二氧化碳还有其他什么特殊的化学性质呢?
学生实验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学案)
二氧化碳溶于水
取三只试管,编号A、B、C。
在A试管中加入塑料瓶中的液体2mL,滴入2ml紫色石蕊,振荡,石蕊颜色 。说明瓶中的液体呈 性。
在B试管中加入2ml雪碧,滴入2ml紫色石蕊发现,石蕊颜色 。雪碧也叫碳酸饮料,呈 性。
在C试管中加入2ml清水,滴入2ml紫色石蕊发现,石蕊颜色
以上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够和 反应生成 性物质碳酸。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 。以上实验中试管C的作用是 。
给试管A加热,发现 。这是由于 。反应方程式为 。
同学喝过 “雪碧”饮料后,会发生胃涨打嗝的现象就是由于__ __________。
溶于澄清石灰水
取一支试管,倒入2-3mL澄清石灰,轻轻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发现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这也是二氧化碳的特征反应,常用此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在以上研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采用实验现象分析性质的方法来完成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时设计了各种实验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分析,也让学生明确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 不支持燃烧,有窒息作用。
②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方程式为CO2+ H2O == H2CO3
③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反应方程式为CO2+ Ca(OH)2 == CaCO3 ↓+ H2O
(四)、二氧化碳性质的运用
1、分析二氧化碳制取的注意点及收集方法的选择
问题1:二氧化碳气体能用哪些方法收集,为什么不能用其它方法?
问题2: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有何要求,用如所示的装置有何问题?
问题3:如何查气密性?
问题4:收集气体时如何验满?
问题5:与氧气制取的两种方法对比,与哪一种相似?对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有何规律?
(采用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及图片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明确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2、二氧化碳的用途
开放性讨论:能否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
(可教师提出一个用途,如根据二氧化碳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可用来做灭火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展示各种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用途的实例及图片,并解释与性质的关系。(利用开放性讨论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已有经验进行联系,能更好的达到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从而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明确了学习物质性质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教学从实验的现象分析出性质,再由性质说明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这是学生物质科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须建立的一种科学思维,为了将这一体系完整的展现出来,因此在小结中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现象 性质 用途的模式进行小结。
例如:
四、课堂练习
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2、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3、有一种无色气体A,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溶于水生成B,B呈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生成C和气体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 A、 B、 C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市三名同学进入废气的防空洞深处,虽然经过抢救但仍然造成学生及抢救人员伤亡。该实验提醒我们:
(1)在进入洞穴前,要进行 实验,当证明洞内缺氧时,应携带 进入洞穴。
(2)经验证,洞内含有大量的CO2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它证明了CO2具有 的性质
5、如图所示,将盛有二氧化碳的试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
的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6、可乐、雪碧等生活中常见的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等
物质。你能否两种实验方法检验罐装可乐中有二氧化碳。
(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五、板书设计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用到的仪器有:
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 止水夹、集气瓶、毛玻片
⑵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CaC03 + 2HCl =CaClz+H2O+COz ↑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CaC03
⑶用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二氧化碳。
⑷用 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 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 不支持燃烧,有窒息作用。
②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方程式为CO2+ H2O == H2CO3
③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反应方程式为CO2+ Ca(OH)2 == CaCO3 ↓+ H2O
4、现象 性质 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