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生物七下第三单元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常吃海带能预防甲状腺肿,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 )
A.钙 B.维生素 C.磷 D.碘
2.(2018·贵港模拟)下列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的是( )
A.米饭 B.瘦肉 C.青菜 D.水果
3.(2017七下·个旧期中)中午吃饭时,当我们细嚼米饭,口中就会感觉到有甜味,这种甜味物质是( )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白砂糖
4.李欣经常偏食,结果他经常晚上看不清东西,而且还牙龈出血.这是由于他偏食,造成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和维生素D B.维生素A和维生素B1
C.维生素D和维生素C D.维生素A和维生素C
5.(2022七下·天河期末)航天员在进行太空实验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营养物质能为航天员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 )
A.水 B.无机盐 C.糖类 D.维生素
6.(2016七上·江阴期末)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 )的氧化分解提供的。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7.(2017七下·呼和浩特期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 出现下列哪一项病症( )
A.骨质疏松 B.脚气病 C.坏血病 D.夜盲症
8.(2021·聊城)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灿烂的饮食文化在全国各地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体现。下列饮食组合中,营养搭配较为合理的是( )
A.豆腐脑+烧饼
B.家常小米粥+馒头+腌萝卜
C.炖鸡+馒头
D.家常小米粥+煮鸡蛋+清炒小油菜+馒头
9.(2017七下·港南期中)淀粉在人体内初步消化和最终消化的产物分别是( )
A.葡萄糖、氨基酸 B.氨基酸、葡萄糖
C.麦芽糖、葡萄糖 D.葡萄糖、麦芽糖
10.(2017七下·黔西期中)在消化道中,几乎没有吸收作用的是( )
A.口腔、食道、胃 B.咽、食道、胃
C.口腔、咽、食道 D.咽、食道、大肠
11.(2016九上·东明期中)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几种蔬菜汁液使其褪色,结果如下:
蔬菜汁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蔬菜汁滴加量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上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12.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有些人长时间被深埋废墟但最终获救。这些幸存者当时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水
13.(2019七下·襄汾月考)合理营养指的是( )
A.多吃一些对人体提供能量的糖类物质
B.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C.均衡地摄入五类食物,比例合适,搭配合理
D.以肉、蛋、奶和水果为主
14.(2021·济南)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
A.识别血细胞——人血的永久涂片
B.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馒头碎屑
C.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洋葱鳞片叶
D.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萌发的大豆种子
15.(2017七上·龙口期中)聪聪的奶奶不慎摔倒后骨折了,医生说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建议她适当多食用( )
A.苹果 B.牛奶 C.薯片 D.可乐
16.(2015七上·祁阳期中)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胃液 B.胰液 C.肠液 D.胆汁
17.(2013·福州)人体内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 )
A.肝脏 B.小肠 C.胃 D.口腔
18.(2019八上·自贡开学考)下列营养物质,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是(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脂肪 D.淀粉
19.(2019七下·密山期中)用铁锅炒菜时,常会有微量铁(含铁无机盐)被人体吸收,这有助于预防( )
A.坏血病 B.缺铁性贫血 C.脚气病 D.佝偻病
20.(2022七下·长垣期末)小肠说:“我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小肠具有的部分特征中,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是( )
①小肠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②小肠绒毛内部有许多毛细血管;
③小肠有肠腺能分泌肠液;
④小肠绒毛壁很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读图理解题
21.(2019九下·十堰月考)下图所示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数字1、2、3、4分别表示尿液、空气、食物、血液等物质中的一种,字母ABCD表示人体四个系统,序号①②③④⑤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经过生理过程②后C内液体变为 色。
(2)B系统内的物质通过生理过程(④) 进入C系统。
(3)D系统中,形成物质4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若在4中检测出了葡萄糖,则可能是 分泌不足。
三、资料分析题
22.(2017九上·广丰月考)阅读训练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发现,够被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科学家将正常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多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的细胞﹣﹣胰岛活着,这时够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资料二:尼古丁是烟草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可造成糖尿病吸烟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风险增加.
(1)资料一中的胰腺是一种消化腺,分泌的 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胰岛是一种 腺,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进而调节血糖浓度.
(2)资料二表面糖尿病吸烟者人群比糖尿病非吸烟者人群的胰岛素浓度普遍较 .
(3)重症糖尿病患者需要肌肉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这是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消化道的 内会被初步消化,若肌肉注射胰岛素,则胰岛素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的 中.
四、实验探究题
23.(2021七下·高州期中)实验探究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快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1号试管起 作用,变量是 。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
(5)37℃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 。
五、综合题
24.(2015·临沂模拟)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A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 ;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变蓝、不变蓝).
(3)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
(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解析】【解答】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饮食中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会患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所以常吃海带能预防甲状腺肿,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故答案为:D
【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碘的摄入主要是通过食用海产品和加碘食盐。
2.【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解:A.米饭含淀粉丰富,A不符合题意;
B.瘦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B符合题意;
CD.水果和青菜中富含维生素,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性食物中以蛋类、瘦肉、乳类、鱼类、虾等含蛋白质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以黄豆、蚕豆、花生、核桃、瓜籽含蛋白质量较多,米、麦中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3.【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口腔中的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细嚼馒头,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内的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感觉有甜味。
故答案为:C
【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4.【答案】D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皮肤粗糙等症状;
维生素C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会患坏血病,皮下、牙龈出血等.
李欣经常偏食,结果他经常晚上看不清东西,而且还牙龈出血.这是由于他偏食,造成体内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
故选:D.
【分析】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现在已经知道,大多数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
5.【答案】C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均不能提供能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6.【答案】A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水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故答案为:A
【分析】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和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7.【答案】C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可见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故选:C.
【分析】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8.【答案】D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合理营养是指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
A、豆腐脑和烧饼搭配提供了蛋白质和糖类,缺乏维生素的摄入,A不符合题意。
B、家常小米粥、馒头和腌萝卜搭配,含有糖类丰富,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不符合题意。
C、炖鸡和馒头搭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淀粉,缺乏维生素的摄入,C不符合题意。
D、家常小米粥和馒头是主食,含丰富的糖类。煮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清炒小油菜含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搭配最合理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合理膳食,为基础题,此题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需要熟记:我们一日三餐要合理营养,合理搭配,保护身体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则有: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④常吃适量鱼、需、蛋和瘦肉。⑤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⑧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⑨如饮酒应限量。⑩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9.【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故选:C.
【分析】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10.【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如口腔、食道、咽等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
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大分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消化道吸收.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11.【答案】B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据此判断:青椒食用了8滴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最少的,所以说青椒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且维生素C溶液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
12.【答案】D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解析】【解答】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无水就无法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作用,结合教材扎实记忆。
13.【答案】C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合理营养要求人们的饮食必须合理,每种食物要均衡地摄入,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保证食物比例合适,营养物质的摄入能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故答案为:C
【分析】合理营养: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
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7类 ,即蛋白质 、脂肪 、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 儿童青少年应供给较多的蛋白质,以保证生长发育。
14.【答案】D
【知识点】玻片标本的类型;观察植物细胞;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A、识别血细胞需要知制作人血的永久涂片,A说法正确。
B、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馒头主要惩成分为淀粉,所以可以用馒头碎屑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B说法正确。
C、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可以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C说法正确。
D、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需要用到含有叶绿体的部位,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大豆种子不含叶绿体,所以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学最基本的实验,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熟知馒头、面包中富含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最终在小肠内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15.【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聪聪的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缺钙造成的,因此在饮食方面,应让他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也可以同时口服鱼肝油以促进钙的吸收。
A.苹果中富含维生素C,A不符合题意 。
B.牛奶中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B符合题意。
C.薯片中含淀粉,C不符合题意。
D.可乐的主要成分是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钙和磷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 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牛奶中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据此答题。
16.【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解: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故选:D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分泌物叫做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食物的酶.
17.【答案】C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解: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而被人体吸收利用.口腔对淀粉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对蛋白质没有消化作用,大肠没有消化食物的能力,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故选:C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18.【答案】B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蛋白质、脂肪、淀粉都是大分子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A、C、D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营养物质,可以直接吸收,B正确。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19.【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使用铁质炊具可以防止人体缺铁,预防贫血,因此用铁锅炒菜时,常会有微量铁(含铁的无机盐)混入食物而被人体吸收。这样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故答案为:B
【分析】1、红细胞里含有一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血红蛋白(Hb),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同样也会引起贫血,一般贫血的人可以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2、维生素C具有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会患坏血病。含VC较多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和豆芽等。
3、维生素B1 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易患神经炎,脚气病等,牛肉、肾、谷类种皮、豆类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4、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时易患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等,肝脏、鸡蛋、鱼肝油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20.【答案】D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①小肠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正确。
②小肠绒毛内部有许多毛细血管,而且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正确。
③小肠有肠腺能分泌肠液,利于消化,与吸收无关,错误。
④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21.【答案】(1)鲜红
(2)吸收
(3)肾单位;胰岛素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通过识图分析可知经过②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后,C内液体发生的变化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因此肺泡里的氧气向血液里扩散,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向肺泡扩散,这样,经过过程②之后,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氧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④表示食物吸收过程,完成④吸收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因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3)D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因此尿液中如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如不是肾小管发生病变,则可能是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分析】图示中,A. B、C、D分别表示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①表示外界气体与肺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③表示食物的消化过程,④表示食物吸收过程,⑤表示表示排遗等人体的生理过程.
22.【答案】(1)胰液;内分泌
(2)低
(3)胃;右心房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1)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胰液是消化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能够消化食物;内分泌部即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资料二研究表明尼古丁可造成糖尿病吸烟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说明糖尿病吸烟者人群比糖尿病非吸烟者人群的胰岛素浓度普遍较低,不能正常调节糖的代谢,从而造成糖尿病吸烟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若口服,胰岛素在胃内会被初步消化,因此,重症糖尿病患者需要肌肉注射胰岛素而不能口服;若肌肉注射胰岛素,肌肉里的药品,通过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和上、下腔静脉的运输,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3.【答案】(1)2mL清水;对照;唾液
(2)1和3
(3)1;唾液把馒头中的淀粉给分解了
(4)无
(5)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使消化酶的活性达到最高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1)要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那么变量为唾液,1号试管中加入了2mL唾液,为了保证变量唯一,那么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mL清水,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1号试管加入的碎屑,3号试管加入了馒头快,两者对照可以证明牙齿的咀嚼作用,1号试管充分的搅拌,3号试管没有搅拌,可以证明舌的搅拌作用,所以要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和3号试管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蓝,因为1号试管内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所以,1号试管内没有了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第四个试管的设置没有必要,因为表格中的三套装置形成了两对对照实验。
(5)37℃接近与人体的温度,在最佳温度下,消化酶才能达到最佳活性,所以选择37℃,是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使消化酶的活性达到最高。
故答案为:(1)2mL、对照、唾液;(2)1和3;(3)1、唾液把馒头中的淀粉给分解了;(4)无;(5)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使消化酶的活性达到最高。
【分析】此题考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探究实验,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研究的对照则为实验变量,根据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消化酶具有专一性,消化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24.【答案】(1)唾液
(2)不搅拌;变蓝
(3)温度对唾液发挥作用有影响么?
(4)水浴时间不够长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1、2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因此,以1、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除对馒头块不做处理外,加入唾液后还不能进行搅拌;(3)1、4、5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温度对唾液发挥作用有影响么?(4)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浴时间不够长,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搅拌不充分,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也可能导致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唾液的量太少也可能导致淀粉的消化不充分.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1号试管与3号试管、1号试管与4、5号试管.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62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0.0(64.5%)
主观题(占比) 22.0(35.5%)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20(83.3%)
主观题(占比) 4(16.7%)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实验探究题 1(4.2%) 8.0(12.9%)
资料分析题 1(4.2%) 5.0(8.1%)
综合题 1(4.2%) 5.0(8.1%)
读图理解题 1(4.2%) 4.0(6.5%)
单选题 20(83.3%) 40.0(64.5%)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58.3%)
2 容易 (41.7%)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血液循环的途径 9.0(14.5%) 21,22
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6.0(9.7%) 5,6,12
3 合理营养 4.0(6.5%) 8,13
4 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5.0(8.1%) 22
5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0(6.5%) 2,15
6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10.0(16.1%) 14,23
7 玻片标本的类型 2.0(3.2%) 14
8 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8.0(12.9%) 1,12,15,19
9 观察植物细胞 2.0(3.2%) 14
10 尿的形成和排出 4.0(6.5%) 21
11 维生素的作用 8.0(12.9%) 4,7,11,15
12 激素调节 4.0(6.5%) 21
13 食物的消化 18.0(29.0%) 3,9,10,16,22,24
14 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2.0(3.2%) 14
15 科学探究的过程 5.0(8.1%) 24
16 营养物质的吸收 12.0(19.4%) 16,17,18,20,2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