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全章章节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全章章节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5-01 18: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全章测试卷(八)
班级      学号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P-31 K-39 Mn-5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碳或硫代替磷来做实验,只是实验结果没有磷的准确
B、该实验可以说明燃烧后集气瓶中的气体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可以说明燃烧后集气瓶中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D、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空气的1/5,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未待冷却即打开止水夹等原因造成的
2、在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C、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3、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是:
A、反应条件都要氧气并达到着火点        B、都属于氧化反应并有热量放出
C、都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并有大量气体和热量产生 D、不一定都很剧烈但都要发光发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
5、关于O2的说法正确的:
A、具有可燃性 B、温度升高,O2的溶解度增大
C、氧化反应一定要有O2 参加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O2是物理变化
气 体 A B C D
标准状况下密度 /(g .L-1) 1.997 1.429 0.771 0.717
溶 解 性 可溶 微溶 易溶 难溶
6、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9 g/L,以下四种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物质 M N X Y
反应前/克 2 20 34 0
反应后/克 2 38 0 16
7、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生成的N、Y的质量比为9:8  
D、M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8、在化学反应中,常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以下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O2+H2O=====H2CO3 B、2HgO=====2Hg+O2↑
C、C2H5OH+3O2=====3H2O+2CO2 D、2Cu+O2=====2CuO
9、当感冒发生鼻塞时,口腔也能进行部分呼吸,但口腔绝对不能全部代替鼻腔呼吸,主要是因为:
A、口腔并不具备呼吸系统的功能 B、口腔只是消化器官
C、口腔不能温暖、湿润空气 D、从口腔进入的空气会进入消化道
10、X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制备原理为:
2KClO3+4HCl(浓)=2KCl+2X+Cl2+2H2O,试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HClO3     B、HClO   C、Cl2O5    D、ClO2
11、1.69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
1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铁生锈后质量变大 D、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质量不变
13、下列反应即不属于分解又不是化合反应的是:
A、CO2+H2O=====H2CO3 B、NH4HCO3=====NH3↑+H2O+CO2↑
C、C2H5OH+3O2=====3H2O+2CO2 D、2Cu+O2=====2CuO
14、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盛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表面有一层白膜,它是碳酸钙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似
D、在进入山洞、地窖前要进行灯火实验,主要目的是判断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
15、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R+3H2SO4=R2(SO4)3+3H2↑ B、4R+3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R2O3
C、R+2HCl=RCl2+H2↑ D、2R+6HCl=2RCl3+3H2↑
16、有关二氧化碳的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中0.03%的二氧化碳对人类生存是不可缺少的
B、大量燃烧含碳物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自己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作灭火剂
D、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于1%时就对人有害处,故二氧化碳是有毒气体
17、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的途径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物质的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合成臭氧
18、温室里栽培西瓜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
A、降低呼吸强度,增加有机物积累 B、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加速有机物运输
C、降低室内温度,控制营养生长过程 D、调节室内温度,控制病害的发生
19、将密封的小生态鱼缸中的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A、光合作用增强  B、水中氧的浓度增加
C、植物生长迅速  D、植物死亡
20、要使温室栽培的蔬菜获得高产丰收,对温室内温度的控制应该是:
A、白天、黑夜都应低   B、白天高,晚上低
C、白天、黑夜都应高   D、白天低、晚上高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某学生实验室中取等量的A、B两种固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对它们分别加热或混合加热均可以制得C。实验测知C有助燃性,加热A时放出C的速度很慢。反应的时间与产生C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A是 ;x代表的物质受热
是 物质。
2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M
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46
反应后质量/g 4 89 55 x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的值应为 ;
(2)未知物质M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
(3)已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其化学式为 ;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各化学计量数a、b、c、d之和为     。该反应是氧化反应的理由是            ,氧化剂是       。
24、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就会引起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使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H2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工原料乙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乙烯+4H2O,则乙烯的化学式是 。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新能源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量  ③植树造林
2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⑴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⑶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
⑷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⑸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26、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三硫化二锑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硫,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帮助火柴梗燃烧的更旺。根据以上叙述,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发生的任意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27、下图是常用气体制备的装置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⑴上述所标的仪器名称是:①       ;②       。
⑵制取氧气的装置可以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
⑶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⑷分别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
⑸实验室制取氨气是利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通过加热的方法制取的,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中的   。收集方法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2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根据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通常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强干燥剂。己知在标准状况下,32g氧气的体积是22.4L,在该条件下,制备71g这种干燥剂所消耗的空气的体积约为    L。
29、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定其密度,从而导致了科学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如下空格:
实验一: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瑞利教授提醒你: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3)收集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密度为1.2572 g/升
实验二:用亚硝酸钠(NaNO2)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 g/升。
由以上两个实验测出的氮气密度不一样,请简述原因:              。
科学家瑞利仅仅是从小数点第三位数的差别,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启发从而有重大的发现,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
四、计算题(30题6分,31、32题各7分,共20分。)
30、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SO2的质量(g) 6 8 8
⑴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⑵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克;
⑶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克;
⑷在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3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6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
⑴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⑵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⑶用这种方法给登山队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32、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H3 +H2SO4==(NH4)2SO4
现取该牛奶样品30 mL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9.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试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氨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g,下同)
(2) 30 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3)右图是该牛奶包装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知牛奶中的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包装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的质量标准。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全章试卷(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DBCD DBACD DBCAC DCABB
二、简答题
21、KClO3 KClO3和KMnO4
22、(1)0 (2)C、H、O (3)C2H6O (4)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3、25 反应中有氧气参与反应 氧气
24、(1)光合 呼吸 (2)C2H4 (3)①②③
25、(1)H2O+Cl2=HCl+HClO (2)分解反应 (3)Cl2、O2 (4)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
26、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7、(1)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2)A和B (3)广口瓶中液面上升
(4)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B 向下排空气法
三、实验探究题
28、(1)除去集气瓶中的氧气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140
29、实验一所得到氮气是混合物,实验二所得到的是纯净物
科学研究只有本着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成功
四、分析计算题
30、(1)二 (2)一 1 (3)三 2 (4)都符合
31、(1)3400升 (2)4.8克 (3)不行 需要外带加热设备
32、(1)0.16克 (2)0.13克 (3)2.7克 小于2.90克,所以不合格


点燃

点燃
甲图
乙图
+
+
+

A
B
C
D
E
D
C
配料:鲜牛奶
保持期:8个月
净含量:250mL/盒
营养成分:(每100 mL)
钙≥0.11g
脂肪≥3.30g
蛋白质≥2.9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