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第7-8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第7-8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5-02 20:20:35

文档简介

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第7-8节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
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
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B.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露 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3、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A.动植物尸体的腐烂 B.动植物的呼吸
C.燃料的燃烧 D.光合作用
4、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对自然界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是(  )
A.动、植物、人的呼吸作用 B.动、植物尸体形成石油或煤炭
C.动、植物残体被分解者分解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X处表示的过程不包括(  )
A.动植物的呼吸 B.煤的燃烧
C.使用氢气作燃料 D.生物遗体的腐烂

6、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
A.水草能制造氧气 B.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 D.水草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7、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B.通过②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
8、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 )
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9、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
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D.机动车排放尾气
10、雾霾是2014年“两会”点击率颇高的词汇。下列措施能减少雾霾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11、关于森林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①森林是地球的“肺”②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③森林是动物的栖息地④为人类提供木材⑤美化了人类生存的环境⑥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
12、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悄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13、酸雨被称为大面积破坏环境的“空中死神”,究其原因,与下列哪项人类活动无关( )
A.汽车尾气的排放 B.燃煤废气的排放
C.开发沼气新能源 D.垃圾焚烧
14、二氧化碳的增多,影响气候,下列哪些人类活动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A.大量开采煤,以煤为主要燃料 B.汽车数量的激增,大量使用汽油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D.大量使用水电能、太阳能
15、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火山灰 D.一氧化碳
16、辨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是:“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
C.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耗去空气中大量的氧气
D.随地球人口的增多,呼吸、燃料燃烧等耗氧也越来越多
17、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各种燃料的燃烧
18、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清运垃圾 D.街道上多洒水
19、去年杭州市出现了明显的暖冬,冬季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明显偏高,科学家认为这是大
气中CO2含量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科学家提出多种方法,其中有人提出将CO2通过高压管道,通入深海海底储存,以减少CO2的排放,但也有一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下列反对意见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将CO2收集和通入深海海底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也会加剧CO2的排放
B.几十万年以来,海水的PH保持在8.2左右,大量CO2溶解在海水中,会使海水的
酸性增大,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
C.将CO2储存在海底,会严重影响陆地上的植物的光合作用
D.当发生海底地震时,深海海底储存的CO2会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20、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
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45分)
21、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代表的是 作用
②代表的是 作用
(2)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
③代表的是 ;
④代表的是 ;
(3)图中哪类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 。
(4)写出图中①所代表的生理过程的表达式: 。
22、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2)上述三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
(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研究表明:“少量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 。
2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1)试写出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耗氧气的途径: 。
(2)在上面叙述中所说的碳、氧循环是指 的循环。
A.碳和氧的单质B.氧气和二氧化碳C.碳元素和氧元素
(3)在实验中,为了获得少量氧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 元素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
24、气象资料显示,全球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地球在呻吟,假若你是地球,你最担忧的是 ;导致空气CO2的含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2)汽车安装的催化式排气净化器能将有害气体90%转化为危害较轻的气体排出。根据图2提供的信息回答:
①汽车尾气中,属于有毒、有害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②针对经催化式排气净化处理器处理后尾气的组成,你若是科学家,还应解决的问题有

25、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右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 。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 ;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6、认真分析右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  。?此装置必须放在    的环境中。?
(1)乙装置可用来验证  ,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       。?
(1)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
27、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下列哪项含量的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可吸入颗粒物
(2)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 (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3)上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 。
(4)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第28题7分,第29题8分,共15分)
28、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下表是某年某月某日我国几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
(1)上述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2)人类的活动往往造成空气污染,成为空气的污染源。如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_________等。你认为重庆的污染可能是由于工厂大量以__________为燃料造成的。
(3)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就会引起__________。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4)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提高空气的质量,你能做哪些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29、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CO2),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
(1)该学习小组采用图甲装置制备CO2气体。文字表达式为 。
(2)图乙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 。
(3)该小组用图丙装置来进行CO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CO2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 (填气体名称)。实验时,能观若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证明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7-8节练习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D
C
A
C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A
A
C
C
A
C
B
21、答案为:(1)光合;呼吸
(2)动物;细菌、真菌
(3)绿色植物
(4)
28、答案:1、厦门2、交通污染;煤3、温室效应;光合;呼吸4、植树造林或减少煤的用量等(合理答案均可)
29、答案:(1)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2)CH4 温度(3)空气 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