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
2、实验室分别用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最多的是( )
A.H2O2 B.KMnO4 C.HgO D.H2O
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10.8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30.8gCO2和7.2g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
B.一定含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C、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7:8
4、2013年12月出现的这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已波及25省份,覆盖了中国将近一半的国土。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B.提倡燃放烟花爆竹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活力发电
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6、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7、取甲、乙两个瓶子,甲瓶中装有绿色植物和点燃的蜡烛;乙瓶中只有燃烧的蜡烛,密闭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
A.甲瓶中的蜡烛熄灭 B.甲、乙两瓶中的蜡烛都熄灭
C.乙瓶中的蜡烛熄灭 D.甲、乙两瓶中的蜡烛都不熄灭
8、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11日闭幕,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下列做法中不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增高燃煤气体排放的烟囱 D.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9、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10、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1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来源:X|X|K]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2、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
13、下列图中,体现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14、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15、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肺可以( )21·世纪*教育网
A.过滤、温暖和湿润空气
B.分泌黏液和作为气体通道
C.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使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6、如下图所示,若甲代表H2O和CO2,那么,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糖类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糖类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CO2和H2O,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CO2和H2O,丁是呼吸作用
17、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B.仪器b在实验中可直接加热
C.此装置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此装置可制取、收集、检验二氧化碳
18、科学家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后,再将此部分叶片用锡箔遮住。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下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9、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不参与A处循环的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2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21、实验室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现有甲图所示的仪器,要制备并收集氧气,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前用乙图所示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4)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制得氧气。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34g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m1=________g。
22、如图是人体处于某种状态下的生理活动示意图,根据所学人体知识回答问题:
(1)A表示的是人体呼吸过程中的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体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在B表示的生理活动中,人体的膈肌处于 状态,使得胸腔的容积 。
(3)C、D分别表示某人不同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与D状态相比,C状态的呼吸频率比
较 (快或慢),说明此时人体处于 状态(安静或运动)。
23、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21cnjy.com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甲所示。a、b分别表示10℃和20℃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乙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 。?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 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
25、下图为呼吸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B和D两个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它们都是通过
完成的。而A过程则是通过 完成的。
(2)B过程中,氧从 进入 。
26、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
27、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下图所示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_______________。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28、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小明选择一株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 。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____________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2-1-c-n-j-y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
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证明 。
29、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其中小刚设计的有关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A装置中的错误是 。
(3)根据图B的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30、下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二氧化碳--氧气平衡中的作用”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作答:
生物体通过____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不断
地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制造氧气,从而构成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
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
3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用 装置(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32、宇宙飞船内,宇航员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
如下式所示:2LiOH(固)+CO2(气)=Li2CO3(固)+H2O(液)
(1)试计算1g氢氧化锂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
(2)若用氢氧化钾来代替氢氧化锂,试计算1g氢氧化钾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
量: 。(2KOH(固)+CO2(气)=K2CO3(固)+H2O(液))
(3)利用(1)和(2)所得的结果,试解释为什么宇宙飞船选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二氧化
碳较用氢氧化钾为佳: 。
33、我国目前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和石油,这些燃料的燃烧会给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1)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加上植被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导致 加剧;含硫的煤和石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SO2等酸性气体,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容易形成 ,进而污染水体和土壤;
(2)某火力发电厂每天燃烧含硫1.6%的煤100吨,若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该厂每天产生SO2 吨;
(3)国家标准规定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不得超过1.5×10-4g/m3。工业上测量SO2的含量时,可以根据反应:SO2+2H2O+I2=H2SO4+2HI。现取该厂废气样品lm3,与含碘5.08×10-4g的碘液恰好完全反应。试判断该厂排放的废气中SO2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八下科学·提分必备·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A
C
C
C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D
D
B
A
B
C
B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氮气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①D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②B处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非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H2O+CO2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4、答案:(1)快 (2)升高 (3)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
25、答案:(1) 气体扩散 呼吸运动(2)肺泡 血液
26、答案:(1)3Fe+2O2Fe3O4;化合反应 (2)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
30、答案:呼吸 光合 二氧化碳
31、答案:(1)铁架台;
催化;(3) D; 燃着的木条熄灭.
32、答:(1)l g氢氧化锂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92g;(2)若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锂,1g氢氧化钾能吸收0.39g克二氧化碳;(3)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二氧化碳更好,因为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锂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
33、温室效应 酸雨 3.2 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