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2—期中分题型复习(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填空题2—期中分题型复习(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25 15: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填空题2—期中分题型复习
、填空题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   。
(2)带正电的微粒有   。
(3)带负电的微粒有   。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   。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   。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   。
如图表示某物质的微观形成过程。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   电子形成离子。
(2)甲原子形成的离子是   离子。
(3)最终形成的化合物    (填“显”或“不显”)电性,原因是   。
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4个氯原子   
(2)2个硫酸根离子   
(3)3个氧分子   。
用元素符号表示或说出符号的意义:
(1)镁元素   
(2)钠原子   
(3)3Hg   
(4)H2   .
新房装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有毒的甲醛(CH2O)气体,对人体有一定危害。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利用某种催化剂可以有效去除甲醛,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
(1)甲醛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请用化学用于填空.
(1)2个氮原子   ;
(2)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所示部分周期表回答问题。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2)根据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______化学性质相似。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排放较少的温室气体并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1)温室气主要是指   (填物质的化学式)
(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SO2气体,SO2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一大环境问题是   。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序号)
A.乙醇(C2H6O) B.乙酸 (C2H4O2)
C.甲酸(CH2O2) D.丙酮(C3H6O)
用化学符号表示:
(1)锌元素     ;
(2)2个氢原子     ;
(3)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下列是部分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口诀,请按要求找出每一行中与其他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一种元素,将其符号或名称填在空白处.
(1)一价氢氟钾钠银:   ;
(2)二价氧钙钡镁锌: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2)元素X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形成离子的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具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
(3)相同质量的H2O2和H2O中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某样品可能由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则该样品的成分有   种可能;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
N(NO2)3是科学家已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
(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字母)。
A.N(NO2)3 B.N2O3 C.N2O5
一瓶未贴标签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复试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试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1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0
平均值 45.0 m
(1)处理数据,取平均值,表格中m=   。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先写出组成单质的   ,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1个单质分子的   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直接用   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橘子罐头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去除橘络(橘瓣表面白色网状结构)
(1)橘络营养丰富,但是其内含有味苦的芦丁。芦丁(C27H30O16)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
(2)去除橘络时,要控制好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以确保食品安全。某次生产过程中,要配制100千克质量分数为0.3%的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千克。
某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生成8.8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若有机物质量为2.8克,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根据甲醛(化学式为CH2O),你知道哪些信息?
(1)   ;
(2)   ;
(3)   。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1)明矾可用于净水,其因是明矾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铝较体,从而吸附水中杂质,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
(2)火星上存在针铁矿和黄钾铁矾,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过水。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已知黄钾铁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与针铁矿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中的值为   。
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两个铁原子:   
②镁元素:   
③氧气:   
④ 表示的是   .
比较法是学习初中化学的一种方法。请分析比较由N2、NH3 、NO2 、HNO3 组成的一组物质,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仿造例子填写下表。
例如: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NH3 、N2 、NO2 、HNO3
       
       
填空题2—期中分题型复习答案解析
、填空题
(1)中子、分子、原子
(2)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3)电子、阴离子
(4)电子
(5)分子
(6)质子、电子
【解析】(1)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原 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 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3)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氦原子)或没有电子 (四中子)的稳定结构。离子也能构成物质。
【解答】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 中: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阳离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 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的吸引作用从外界吸引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阴离子 带负电。(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中子、原子、分子。(2)带正电的微粒有质子、原子核、阳离子。(3)带负电的微粒有电子、阴离子。(4)原子中电子的质 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质量最小的微粒是电子。(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分子。(6)在同 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
故答案为:(1)中子、分子、原子;(2)质子、原子核、阳离子;(3)电子、阴离子;(4)电子;(5)分子;(6)质子、电
(1)得失
(2)阳
(3)不显;两种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电性相反
【解析】本题为分析题,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分析题意即可得出答案。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是指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阳离子带正电。
【解答】(1)通过对图的观察可知,电子由甲原子向乙原子转移,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2)通过对图的观察可知,电子由甲原子向乙原子转移,形成带正电的甲离子和带负电的乙离子。(3)因为电子只在甲、乙间移动,所以两种离子所带的电量相同,电性相反。正因如此,最终形成的化合物是不显电性的。
故答案为:(1)得失;(2)阳;(3)不显;两种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电性相反
(1)4Cl
(2)2SO42-
(3)3O2
【解析】先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然后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氯原子表示为:4Cl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3)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
故答案为:(1)4Cl (2)2SO42- (3)3O2
(1)Mg
(2)Na
(3)3个汞原子
(4)氢气等
【解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钠原子可表示为:Na.(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Hg可表示3个汞原子.(4)H2可表示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1个氢分子等.
故答案为:(1)Mg;(2)Na;(3)3个汞原子;(4)氢气等.
(1)6:1
(2)CH2O+O2 CO2+H2O
【解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2)根据图示中各粒子的分子构成和变化情况书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
【解答】(1) 甲醛化学式为 CH2O ,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
(2)由图示反应前后粒子种类及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CH2O+O2 CO2+H2O 。
故答案为:(1)6:1;(2) CH2O+O2 CO2+H2O 。
(1)2N
(2)Cl﹣
(3)H2O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2)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符号为:Cl﹣;(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2N;(2)Cl﹣;(3)H2O;
稳定 氯
【详解】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其最外层是最稳定的2个或者8个电子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答案:稳定;
(2)根据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那么与氟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其最外层电子个数要与其一样,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元素为氯(Cl),答案:氯。
【点睛】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特点。
(1)CO2
(2)酸雨
(3)②
(4)C
【解析】(1)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2)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会生成稀硫酸,也就是酸雨;
(3)凡是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都不属于低碳经济;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
【解答】(1)温室气主要是指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SO2气体,SO2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一大环境问题是酸雨;
(3)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故①正确不合题意;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增大对煤的消耗,故②错误符合题意;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故③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②。
(4)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也就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一种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可得反应后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仍为1:2,因此只能是甲酸(CH2O2),故选C。
Zn;2H;3P2O5;CH4
【解析】【解答】(1)锌元素的元素符号为Zn;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3P2O5;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Zn;(2)2H;(3)3P2O5;(4)CH4.
(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1)F(氟)
(2)O(氧)
【解析】(1)氢钾钠银的化合价为正一价,而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钙钡镁锌的化合价为+2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解答】解:(1)氢钾钠银的化合价为正一价,而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一价氢氟钾钠银中与其他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一种元素为:F(氟);(2)钙钡镁锌的化合价为+2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二价氧钙钡镁锌中与其他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一种元素为:O(氧);
故答案为:(1)F(氟);(2)O(氧).
(1)Al2O3
(2)Na2O
(3)9:17
(4)三;四氧化三铁
【解析】(1)根据地壳元素的分布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并写出化合物的名称;
(2)根据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计算出X和Y两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从而确定它们的元素种类,进而写出化合物的名称;
(3)元素质量等于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即可;
(4)分析计算出三种物质中铁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然后对样品的成分进行推断。
【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非金属元素为O,那么二者的化学式为:Al2O3;
(2)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2=8,那么X为8号元素O元素;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1=11,那么Y为11号元素Na,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3)相同质量的H2O2和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之比:;
(4)FeO中铁和氧的元素之比:56:16=21:6;
Fe2O3中铁和氧的元素之比:(56×2):(16×3)=21:9;
Fe3O4中铁和氧的元素之比:(56×3):(16×4)=21:8;
那么该样品的成分可能为:
①只有四氧化三铁;
②氧化亚铁和氧化铁;
③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则样品的成分有三种可能;
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那么一定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不含四氧化三铁。
(1)2 : 3
(2)152
(3)C
【解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个数;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
(3)元素质量分数= ,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1)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3):(2×3)=2:3;
(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16×6=152;
(3)A.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B.N2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C.N2O5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故选C。
(1)85.0
(2)9:8
(3)27
【解析】(1)将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相加,然后除以实验次数即可;
(2)用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减去金属质量得到氧元素质量,然后再计算二者的质量之比;
(3)首先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律写出氧化物的化学式,再根据元素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的规律列方程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m=;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g:(85g-45g)=9:8;
(3)O的化合价为-3价,R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3)x+(-2)y=0,解得:x:y=2:3,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z,那么二者的质量之比:;
解得:z=27。
元素符号;原子个数;元素符号
【解析】根据化学式的写法解答。
【解答】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1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1)氢或H
(2)0.3
【解析】(1)根据分子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计算出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2)已知溶液质量和质量分数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质量分数计算。
【解答】(1) 芦丁(C27H30O16)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30+16×16=610;
其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那么在这个分子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元素。
(2)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0kg×0.3%=0.3kg。
C、H;C2H4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2)分别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以及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并与有机物的质量比较,从而确定元素的质量之比,进而确定分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最后写出化学式。
【解答】(1)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也可能来自于有机物,但是其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肯定来自于有机物,即该有机物一定含有C、H。
(2)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
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
因为2.4g+0.4g=2.8g,因此该有机物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设化学式为CxHy,那么元素的质量之比:12x:y=2.4g:0.4g;
解得:x:y=1:2;
即化学式为C2H4。
(1)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CH2O可表示一个甲醛分子
(3)每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解析】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分析,化学式可表示一种物质,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等。
【解答】由甲醛的化学式 CH2O 可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每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1等;
故答案为: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 CH2O可表示一个甲醛分子 ; 每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Al(OH)3
(2)+3;6
【解析】(1)根据物质的名称,确定元素组成,以及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1)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OH)3 ;
(2)根据化学式 可知,O的化合价为-2,OH的化合价为-1,则得到:x+(-2)+(-1)=0,解得:x=+3价。
在化学式 中,Fe的化合价为+3,K的化合价为+1,So的化合价为-2,那么得到:(+1)+(+3)×3+(-2)×2+(-1)n=0,解得:n=6。
2Fe;Mg;O2;Cl﹣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2Fe;②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③氧气的化学式为:O2;④核内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故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符号为:Cl﹣;
故答案为:①2Fe ②Mg ③O2④Cl﹣
N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NH3、N2、NO2、HNO3;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少到多顺序排列的是;N2、NO2、NH3、HNO3
【解析】化学学习应用比较归纳法可以很好的总结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根据这四种物质的结构和构成及化合价分析,可以得到:1、N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NH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所含原子个数:1、N2中原子个数为2,NH3中原子个数为4, 中原子个数为3,HNO3中原子个数为5。
故答案为:N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NH3、N2、NO2、HNO3;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少到多顺序排列的是;N2、NO2、NH3、HNO3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