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3—期中分题型复习
、选择题
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在开学前,我们往往要对物品进行消毒。其中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
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27 B.26 C.54 D.34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FeS读作:硫化铁
B.3H:表示3个氢原子
C.Na 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D.2O: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如图所示为双氧水分解反应的示意图,若以“”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则图1空格内应填入下列哪图( )
A. B. C. D.
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a,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的质子数为( )
A.a+2+3 B.a-2-3 C.a+2-3 D.a-2+3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问题胶囊”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胶囊中铬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害。请计算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 )
A.+3 B.+6 C.+7 D.+12
根据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所含元素化合价有规律排列的一组化学式:CH4、X、H2O、HF,其中X应选择( )
A.HCl B.NH3 C.PH3 D.H2S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C.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D.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元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D.硫酸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四个氧原子构成的
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以与W元素形成WX2和WX3两种化合物
B.Y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O2、N2、CO2反应
C.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形成化合物时一般为+4价
D.X与Y、Z与W都属于同一周期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N B.Ca+2
C.O5P2 D.FeSO4+Cu═Fe+CuSO4
李老师在请同学说出“O2”表示的意义时,得到了同学们以下几种回答:①表示氧气这种物质:②表示氧元素;③表示2个氧原子;④表示1个氧分子;⑤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2个氧原子;⑥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在科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③SO2④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 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 N5— 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5—是一种单质 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5— 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1个N5— 中共含有35个电子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 )
A.291 B.174 C.117 D.57
某温度下MgCl2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在足量此溶液中加入4.6克无水MgCl2,最终析出水合晶体40.6克,则该水合晶体的化学式为( )
A.MgCl2·2H2O B.MgCl2·5H2O
C.MgCl2·6H2O D.MgCl2·10H2O
选择题3—期中分题型复习答案解析
、选择题
【答案】A
【解析】【分析】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即图像等。
【解答】A、V是符号;
B、分子结构模型;
C、电路图属于模型;
D、原子结构模型;
故答案为:A。
D
【解析】 根据图示中各粒子的变化情况、化合反应定义及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解答】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不符合题意;
B、 转化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 转化②中的方程式为2HClO=2HCl+O2,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不符合题意;
D、 转化①中反应前氯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为+1,②反应前氯元素为+1,反应后为-1,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
【解析】 原子内部的微粒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中子不带电,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该原子内部有14个中子,
那么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和就是:40-14=26。
因为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所以质子数为:26÷2=13。
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所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4=27。
故选A。
A
【解析】根据化学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判断。
【解答】A.:FeS中铁元素显+2价,因此读作硫化亚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3H:表示3个氢原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Na 表 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故C正确不合题意;
D. 2O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B
【解析】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双氧水分解反应生成了氧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 O +O2;若以“”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能表示水分子的是B。
故选B
A
【解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原子A的质子数为a,则 A2- 的核外电子数为:a+2;
B3+ 是B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则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3;
因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所以B元素的质子数为:a+2+3。
故选A。
D
【解析】根据图示中分子的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A、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两种元素 ,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B
【解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铬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在重铬酸钾(K2Cr2O7)中,K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的规律得到:(+1)×2+2x+(-2)×7=0,解得:x=+6,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B
【解析】 分别计算出X前后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确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即可。
【解答】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
那么X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6~18之间。
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P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D
【解析】【解答】解:A、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
B、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故B正确;
C、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故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C正确;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B
【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A、纯净物中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氧气等;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碳等,A不符合题意;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符合题意;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铁、铜等。必须强调是“纯净物”而不是“物质”,C不符合题意;
D、硫酸是宏观物质,应由氢、氧、硫三种元素组成或由硫酸分子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D
前三个周期最多有3个电子层,而第一个周期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最多2个,因此原子序数最小的X电子数肯定大于2个,应该在第二周期;因为最内层只能有2个电子,据此计算出X的最外层电子数,确定X的元素种类;根据“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确定Y的元素种类,根据“ 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 ”确定Z的元素种类,最后根据“W与X属于同一主族”确定W的元素种类,然后解题即可。
【解答】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因此X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是氧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因此Y应该是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故Y是镁;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故Z是硅;W与X属于同一主族,因此W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6,故W是硫,因此:
X和Y可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A正确,不符合题意;
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B正确,不符合题意;
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可以失去4个电子,表现为+4价,C正确,不符合题意;
氧位于第二周期,镁、硅、硫都位于第三周期,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N可表示2个氮原子,书写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应表示为:Ca2+;故选项错误;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可表示为:P2O5;故选项错误;
D、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排在铁的后面,不能从铁的盐溶液中将铁置换出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A
【解析】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解答】“O2”微观表示:④表示1个氧分子;⑤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2个氧原子;宏观:①表示氧气这种物质;“O2”表示由氧元素组成。
故答案为:A。
D
【解析】A、根据元素种类的判断方法分析;
B、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
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分析;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
【解答】A、铀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以铀的电子数为92,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所以铀的核电荷数为92,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3+92=235,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A
【解析】【分析】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分子构成模拟图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结构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A、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判断;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反应的实质;C、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D、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数目的变化。
【解答】A、反应物中有一种分子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但却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过程,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前后都含三种原子、原子个数均为9个原子,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C
【解析】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中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后面是化学式表示分子个数,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所显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解答】解:①2H表示2个氢原子;②2NH3表示2个氨分子;③SO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④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⑤Mg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⑥2OHˉ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⑦H2O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A错误;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B错误;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C正确;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C
【解析】根据N5— 是N5得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分析。
【解答】A、 N5—是一种离子,不符合题意;
B、 1个N5—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不符合题意;
C、 1个N5— 中共含有7×5=35个质子 ,符合题意;
D、 N5— 是N5得一个电子形成,共含有36个电子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C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解答】解: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①”处表示的应为原子序数,则应填117。
故答案为:C
C
【解析】根据溶液中氯化镁和水的质量比计算出结晶水中原溶质质量,再由化学式中氯化镁与水的质量比计算结晶水的个数分析。
【解答】温度不变,则析出水合晶体后仍为40%饱和溶液,原溶液中MgCl2与H2O的质量比为4:6。 =4.6 +(40.6-4.6)× g=19g, =(40. 6-4. 6)× = 21.6 g。
。
故答案为:C。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