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3.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无答案)七年级生物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3.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案(无答案)七年级生物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5 08: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 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3) 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血液循环途径及成分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探索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难点:血液循环途径。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展示几张从医院搜集的几张输液的图片,
提问1:同学们知道输液一般在什么部位?
生答:静脉注射。若是不能回答,则教师自己补充。
提问2:如果病人的患病部位在肝脏,那么药物是靠什么途径运到肝脏的呢?
生答:血液循环。(若是不能回答则提醒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总结:是借助血液进行运输的,因为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
提问3:什么是血液循环呢?具体途径是怎么样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并思考这两个问题。(引出课题内容,并板书题目:物质运输的途径,血液循环)
阅读完毕,先学生自愿回答问题,然后一起回答。
回顾旧知:
师:展示心脏示意图,一起回答心脏的结构,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通以及三种血管的功能,教师再总结。复习结束后,让学生看书,思考,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提问:体循环肺循环具体途径是怎么样的?两种循环血液成分有何变化?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简单说出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
(三)讲解新课
师:展示体循环的箭头指示图,并讲解血液由心脏的左心室泵出,到达主动脉,分散到全身各级动脉,再流经连接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的毛细血管网,到达上下腔静脉,回到心脏的右心房。
总结:1.体循环的途径流程图。(板书体循环)
2.经过物质交换后血液成分颜色的变化。(全身毛细血管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与组织细胞里面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发生物质交换,血液由含氧量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颜色暗红含氧量少的静脉血。ppt鲜红色字体用鲜红色,暗红色字体用暗红色,突出颜色的变化。)
3.起点是心脏的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
4.将养料和氧送到全身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运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师:再展示肺循环的箭头指示图,并讲解血液由心脏的右心室出发,到达肺动脉,再流经连接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的毛细血管网,到达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板书肺循环)
总结:1.肺循环的途径流程图。
2.经过物质交换后血液成分颜色的变化。(肺部毛细血管网的二氧化碳和肺泡里面的氧气交换,血液由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量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ppt鲜红色字体用鲜红色,暗红色字体用暗红色,突出颜色的变化。)
3.起点是心脏的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4.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氧进入血液,为肺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四)课堂小结(板书:将心房和心室用箭头符号连接)
用表格的形式,展示体循环肺循环的起点、终点,血液成分变化,以及他们的作用。再次加深学生印象。
师提问:这两种循环有先后顺序吗?谁将他们连在一起?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生回答:同时进行。心脏。心脏。
提问:心脏如何将他们连在一起的?体循环的血液到了右心房之后怎么走?肺循环的血液到了左心房之后怎么走?
师:展示整个血液循环途径的简图并讲解。(加深对体循环肺循环的印象和理解,有一个整体的循环途径概念)。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房室瓣和右心室相连,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左心室
运用实践(导入的题目,用所学知识回答)
携带这些药物的血液是怎么循环的呢?经过的途径是怎么样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印象)
1.使体循环和肺循环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A.肺 B.心脏 C.组织 D.毛细血管
2.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在什么位置?()
A.头部的毛细血管网 B.心脏
C.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D.下肢的毛细血管网
3.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A.肺静脉 B.上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是()
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
考查是否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课后积累
1.网上看一个与血液循环的途径有关的视频,并做好相关笔记。
2.搜集关于冠脉循环的知识,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以及搜集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学生能够学会利用网络学习生物知识并且学会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生物知识。
教学设计反思
这节课内容比较复杂,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在阅读教材思考回答问题环节花的时间可能有点超出预期时间。
采用很多概念图进行只管教学,应该会有利于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比较突出重点,应该也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3)初一下册的生物相对来说难度大一些,对学生的基础和思维要求相对比较高,在新课讲授环节的自学部分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多,所以这节课的时间可能会有点紧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