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6 18:0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昆明的雨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中的常用生字和词语。
2.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描写方法。
3.感受作者对昆明的热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描写方法。
2.感受作者对昆明的热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其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纪事》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作品主要有《邂逅集》《羊舍一夕》《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等。
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三、导读理解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倒挂而且开花的事物仙人掌、几朵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事物,也是下面所要写到的内容,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二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引出下文。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3.第4、5段写出了昆明的雨季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①雨季长,但并不使人厌烦,也不使人气闷;
②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③雨季是浓绿的。
4.作者写昆明的雨却不单纯写雨的特点,还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的写法符合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从昆明的雨写起,写了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和人们的生活等,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
5.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6.文章结尾采用了哪些手法?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复、抒情。在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在结构上,照应第2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自我检测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乍__________ 鲜腴__________ 篱笆__________ 扳尖__________
缅桂__________绿釉__________ 青头菌__________ 辟邪__________
八卦__________吆喝__________ 暮年__________ 一碟__________
饱涨__________ 苔痕__________ 密匝匝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辟邪:_____________
(2)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鲜腴:_____________
(3)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吆喝:_____________
(4)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密匝匝:_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填空。
(1)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等。
(2)本课中的诗句“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分别出自__________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注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1)文章题目为《昆明的雨》,可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2)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①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②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3)第二段和最后一段,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怀念的是否就是昆明的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zhà; yú; lí ba; bān; miǎn; yòu; jūn; bì; ɡuà; yāo; mù; dié; zhǎnɡ; hén; zā
2.答案:(1)避免或驱除邪祟。
(2)新鲜肥美。
(3)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4)非常浓密的样子。
3.答案:(1)作家; 散文家; 戏剧家; 《受戒》《大淖纪事》
(2)杜甫; 春望; 陶渊明; 读<山海经>
4.答案:(1)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景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或: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用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②“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出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3)第二段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结构上: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最后一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二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4)“昆明的雨”是作者对昆明的爱的感情寄托载体。作者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及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