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质量守恒与化学方程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质量守恒与化学方程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5-05 20: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三章3节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3 株洲)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  )
  A. C3H6 B. CH3OH C. HCHO D. HCOOH
2.(2013 自贡)某密闭容器中有X、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表中“待测”值为5 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3.(2013 昭通)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4.(2013 永州)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的酸,它不仅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也能与许多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其中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O2 B. NO C. N2O D. N2O4
5.(2013 潍坊)现有10gA和足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 5:1 B. 4:1 C. 2:1 D. 1:1
6.(2013 泰安)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 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7.(2013 衢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氢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氧原子,它们组成的分子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8.(2013 南京)在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9.(2013 泸州)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 只含有碳、氢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可能含有硫元素
10.(2013 柳州)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H2↑+O2↑ B. 2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2↑
  C. H2O2═2H2+O2 D. 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2O↑
11.(2013 莱芜)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12.(2013 葫芦岛)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一定量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变大
  B. 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NaCl溶液
  C.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D. 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200mL
13.(2013 海南)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 B. 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4.(2013 福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A. CuO B. H2O C. CO2 D. HCl
15.(2013 滨州)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 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
  C.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16.(2012 镇江)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B. 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 ( http: / / www.21cnjy.com )2X+2TiCl4+6CO,则X为FeCl3
  C. 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1:2
17.(2012 烟台)如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化合物 C.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D. 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 ( http: / / www.21cnjy.com )X2+2Z2
18.(2013 莱芜)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MgO的质量:m2g B.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m1 g
  C. 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
  D.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2011 凉山州)在反应A+3 ( http: / / www.21cnjy.com )B=2C+3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22:9.若4.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C,则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是(  )
  A. 16:9 B. 1:1 C. 13:6 D. 44:23
20.(2011 哈尔滨)实验室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混合物10g,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固体变为9.04g,再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干燥得到1.59g黑色固体.求10g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7.1% B. 35.5% C. 28.4% D. 42.6%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1.(2013 常州)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_________ ;
(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序号 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A 加热高锰酸钾 能
B 加热二氧化硅 不能
C 加热氯化钠 不能
D 加热水 不能
E 电解水 能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_________ ;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5)将1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试计算:
①产生氧气的质量;
②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2.(2012 台州)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记录如下表:
H2O2溶液的 质量(克) H2O2溶液的溶质质最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34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34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34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 .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里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 _________ .
(3)计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升?(氧气密度是1.43克/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
 
23.(2012 南通)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查阅资料可知下列信息:
部分性质 生理作用
维生素C化学式:C6H806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现有黄瓜、馒头、牛肉,其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_________ .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维生素C的还原性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探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说明了维生素C在空气中氧化除跟氧气有关外,还与 _________ 有关.因此,生吃新鲜蔬菜要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 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3)①该兴趣小组同学对某果计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反应原理为:C6H806+I2═C6H606+2HI
实验步骤如下:
a.取果汁饮料10mL,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50mL
b.加醋酸溶液酸化
c.加入少量指示剂
d.逐滴加入稀碘水至完全反应,实验测得恰好反应时,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计算该果汁饮料每100m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多少mg?
②有些同学在测定时,未加入醋酸溶液酸化,测得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
其原因是 _________  .
24.(2013 岳阳)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室里既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气,也可用如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请你根据已学化学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 .
(3)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相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_________ .
(4)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 _________ 法,你选择此方法的理由是: _________  .
 
25.(2013 永州)实验创新是中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师生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3ml(密度为l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1)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 _________ .
(2)写出上述实验中H2O2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H2O2完全反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____ g.(精确到0.01)
(4)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
26.(2013 衢州)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小衢称取4.0g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用量筒收集生成的气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移去酒精灯.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得到0.23升氧气(常温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克/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衢采用 _________ 法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质量约 _________ 克(保留2位小数).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 .
A、酒精灯加热时间过短,会导致所测高锰酸钾质量分数偏小
B、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气体无法顺利进入量筒
C、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更准确
D、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以避免移去酒精灯而导致水倒吸入试管.
27.(2013 淮安)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___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实验室用B、E、C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E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___ ;
(4)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 _________ 时开始收集;
(5)E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 _________ 端通入(填“a”或“b”).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3 株洲)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  )
  A. C3H6 B. CH3OH C. HCHO D. HCOOH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解答: 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CO+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3、7、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HO.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2013 自贡)某密闭容器中有X、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表中“待测”值为5
  D. 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得出x的值,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答: 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16+70+1+0﹣0﹣45﹣36=6,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和水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为反应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错误;B、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B正确;C、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待测值为6,故C错误;D、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5g﹣1g=44g,生成水的质量为36g,其质量比为:44:36,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够根据反应特点来判断反应类型,这类题一般是指的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3.(2013 昭通)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据此结合单质、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由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可知,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可知,反应条件是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碳和氧气,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为单质;生成物是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之和不变,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点评: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013 永州)硝酸是一种具有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性的酸,它不仅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也能与许多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其中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O2 B. NO C. N2O D. N2O4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 解: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 ( http: / / www.21cnjy.com )稀)=3Cu(NO3)2+2X↑+4H2O看,反应前3Cu、8HNO3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3Cu(NO3)2、4H2O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2X中含2个N原子和2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N原子、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B.
点评: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
 
5.(2013 潍坊)现有1 ( http: / / www.21cnjy.com )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 5:1 B. 4:1 C. 2:1 D. 1:1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解答: 解:生成物的质量和为:8g+4g=12g,10gA和足量的B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12g﹣10g=2g,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10g:2g=5:1.故选:A.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完全反应时,10gA完全参加了反应,进一步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
 
6.(2013 泰安)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 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应读作“生成”.
解答: 解:A、在反应中“+”读作“和”,该反应可读作: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读法错误.B、该反应不能读作,1个甲烷和2个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从微观上,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读法错误.C、从微观上,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故选项读法正确.D、该反应可读作:每16份质量的甲烷和6 ( http: / / www.21cnjy.com )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则1gCH4和4gO2在点燃条件下能充分反应,故选项读法错误.故选C.
点评: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2013 衢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氢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氧原子,它们组成的分子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依据该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据此对选项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A、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水,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都是氢氧两种,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由图示也可看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D、反应前的分子是氢气和氧气分子两种,反应后的分子只有水分子一种,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掌握了图中的信息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2013 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丙可能是单质
  B. 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
解答: 解: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和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丁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丙物质属于化合物.错误.B、研究表明,有些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参加了化学反应,如果丁物质是催化剂,也可能参与了化学反应.错误.C、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D、应该是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甲物质和乙物质没有完全反应.错误.故选:C.
点评: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参与反应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9.(2013 泸州)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 只含有碳、氢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氧,可能含有硫元素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反应物中也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可推测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都来自蜡烛;又知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可判断该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013 柳州)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H2↑+O2↑ B. 2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2↑
  C. H2O2═2H2+O2 D. 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2O↑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有气体生成的在其化学式后面标上气体符号.
解答: 解: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物为水,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通电,故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2↑;A、化学方程式错误,未标上反应的条件,以及未配平,故A错误;B、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故B正确;C、未标反应条件和气体符号,故C错误;D、氧气的化学式书写错误,且未配平,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即可解决.
 
11.(2013 莱芜)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压强知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发出耀眼的白光,只是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B、由于木炭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无法测出氧气的含量,所以不能把铜丝换成木炭,故选项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选项正确;D、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因此不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了加热铜丝消耗氧气,使瓶中压强减小的原理,才能作出正确解答.
 
12.(2013 葫芦岛)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一定量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变大
  B. 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NaCl溶液
  C.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D. 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200mL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解: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铜,参加反应的铜、氧气的质量之和与反应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相等,因此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铜的质量,所以一定量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变大,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正确;B、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食盐溶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错误;C、化学反应中常伴随一些热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热量的变化,故选项错误;D、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3.(2013 海南)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 B. 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A、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分子的种类;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C、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D、根据原子的种类及数目的变化判断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解:A、图示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两种,共四种物质,四种分子,故此说法正确;B、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故B说法错误;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而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和一种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此说法错误.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4.(2013 福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A. CuO B. H2O C. CO2 D. HCl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解答: 解: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看出,碱式碳酸铜含有铜、氢、碳、氧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也只含有这四种元素,因此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可能是生成物,而氯化氢中含有氯元素,不可能是生成物.故选:D.
点评: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提取正确有用信息的能力.
 
15.(2013 滨州)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 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
  C.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考点: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原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如NaNO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氮元素显+5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不一定能作其它物质分解的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价的原则和规律、催化剂的相关知识、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构成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6.(2012 镇江)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B. 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 ( http: / / www.21cnjy.com )2X+2TiCl4+6CO,则X为FeCl3
  C. 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 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1:2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 A、根据化合价原则,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钛元素的化合价;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计算化学式;C、根据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故用镁和氯化钛冶炼钛时需要氩气做保护气进行解答;D、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比;
解答: 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2)+a+(﹣2)×3=0,a=+4,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个数不变,反应前Fe:2,Ti:2,O:6,C:6,Cl:14;反应后Fe:0,Ti:2,O:6,C:6,Cl:8;故2X中含有2个铁原子,6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FeCl3;故B正确;C、因为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故用镁和氯化钛冶炼钛时需要氩气做保护气,故C说法正确;D、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 28 4一氧化碳与氢气的质量比为28:4=7:1,故D说法错误;故选BC
点评: 掌握有关化合价的计算和推断方法;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意义及其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2012 烟台)如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化合物
  C. 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D. 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 ( http: / / www.21cnjy.com )X2+2Z2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 A、根据反应物的种类结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来进行解答;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C、R在反应前后没减少,可能为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就是加快反应,可以据此解答;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前后R没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即反应物为Y2和Z2X,而生成物为X和Z2Y,即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生成物也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B、化合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一种元素,故该物质为单质,故B错误;C、R在反应前后没减少,可能为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就是加快反应,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题给的化学方程式中的生成物中没有Y,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再者说,R不一定就是催化剂,故D错误.故选A.
点评: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判断对错和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18.(2013 莱芜)一定质量的镁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生成MgO的质量:m2g
  B. 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m1 g
  C. 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
  D. 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反应后生成氧化镁,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的最后固体质量最终为m2g,该值即是氧化镁的质量;B、该反应的期初固体的质量即为镁的质量,所以为m1 g;C、由于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所以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m2﹣m1)g;D、由镁的燃烧的方程式为2Mg+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MgO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用BC的结论可知镁和氧气的质量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选D
点评: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不能漏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特别是气体物质的质量.
 
19.(2011 凉山州)在反应A+3B= ( http: / / www.21cnjy.com )2C+3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22:9.若4.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C,则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是(  )
  A. 16:9 B. 1:1 C. 13:6 D. 44:23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反应中生成D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反应中B的质量=生成C的质量+D的质量﹣参与反应的A质量,进而计算出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
解答: 解: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a、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a,设反应中生成D的质量为x,A+3B=2C+2D 44a 27a 8.8g x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之得:x=5.4g;则参与反应的B质量为:8.8g+5.4g﹣4.6g=9.6g;∴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9.6g:5.4g=16:9故选A.
点评: 本题是运用质量守恒思想,结合方程式计算,找出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2011 哈尔滨)实验室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混合物10g,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固体变为9.04g,再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干燥得到1.59g黑色固体.求10g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7.1% B. 35.5% C. 28.4% D. 42.6%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根据守恒,找出隐含条件;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二氧化锰为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为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过滤、干燥所得黑色固体即二氧化锰的质量;由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与二氧化锰质量差可计算出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质量不变,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氯元素质量不变,由所计算出氯化钾的质量求出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氯元素质量与混合物质量10g的比可求出此时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9.04g﹣1.59g=7.45g7.45gKCl中Cl元素的质量=7.45g×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3.55g10g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35.5%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的技巧在于找到反应过程中氯元素质量不变这一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很简便地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1.(2013 常州)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K2MnO4+MnO2+O2↑ :
(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
(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BD (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序号 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A 加热高锰酸钾 能
B 加热二氧化硅 不能
C 加热氯化钠 不能
D 加热水 不能
E 电解水 能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 ;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反应条件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5)将1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试计算:
①产生氧气的质量;
②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收集方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锰和氧气分析;(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分析;(3)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就会留有气泡,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会导致氧气没有收集满,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把装置内的少量空气收集到集气瓶内,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4)通过对比表中实验及现象进行结论分析;(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氧气逸出,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方程式由氧气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进而求得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
解答: 解:(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2K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K2MnO4+MnO2+O2↑.(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3)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故错误;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就会留有气泡,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故正确;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会导致氧气没有收集满,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故错误;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把装置内的少量空气收集到集气瓶内,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故正确;故选BD;(4)①根据实验A、B、C可知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件下,只有高锰酸钾能分解产生氧气,因此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②同是反应物水,加热不能产生氧气,电解能产生氧气,由此可知反应条件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故答案为:反应条件;(5)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0g﹣9.36g=0.64g;②设参加反应的KMnO4质量为x,2K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K2MnO4+MnO2+O2↑316 32 x 0.64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得x=6.32g,因此剩余KMnO4质量为10g﹣6.32g=3.68g∵6.32g<10g∴KMnO4未完全反应 剩余的KMnO4质量=10g﹣6.32g=3.68g答:①产生氧气的质量为0.64g;②剩余物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3.68g.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通过认真分析题干,利用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结论.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2.(2012 台州)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记录如下表:
H2O2溶液的 质量(克) H2O2溶液的溶质质最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34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34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34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 .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里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 因为开始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空气被压入广口瓶,广口瓶内含有大量的空气 .
(3)计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升?(氧气密度是1.43克/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计算题.
分析: (1)根据图表中数据可知颗粒越小反应越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2)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氧气纯度不到;(3)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算出氧气的质量,再用氧气的质量除以氧气的密度算出氧气的体积.
解答: 解:(1)根据大颗粒马铃 ( http: / / www.21cnjy.com )薯和小颗粒马铃薯的对比实验可知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所以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2)因为开始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空气被压入广口瓶,广口瓶内含有大量的空气,所以将带火里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3)设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质量为X则: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O2↑68 3234克×15% x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得X=2.4g,则氧气的体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1.678升.故答案为:(1)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2)氧气的纯度不够高;(3)1.678升.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代入方程式计算的物质的量只能是质量,体积不行,算体积时要先算出质量,再除以密度.
 
23.(2012 南通)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查阅资料可知下列信息:
部分性质 生理作用
维生素C化学式:C6H806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l:12 .现有黄瓜、馒头、牛肉,其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黄瓜 .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维生素C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原性进行实验探究,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说明了维生素C在空气中氧化除跟氧气有关外,还与 温度 有关.因此,生吃新鲜蔬菜要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 小  (选填“大”或“小”).
(3)①该兴趣小组同学对某果计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反应原理为:C6H806+I2═C6H606+2HI
实验步骤如下:
a.取果汁饮料10mL,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到50mL
b.加醋酸溶液酸化
c.加入少量指示剂
d.逐滴加入稀碘水至完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实验测得恰好反应时,消耗溶质碘的质量为25.4mg.计算该果汁饮料每100m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多少mg?(请将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②有些同学在测定时,未加入醋酸溶液酸化,测得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
其原因是 被氧化的维生素C增多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进行解答;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进行解答;(2)根据维生素C随温度变化的图示信息进行解答;(3)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根据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可得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16×6)=9:l:12;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可知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2)根据维生素C随温度变化的图示信息,可推知:生吃新鲜蔬菜要比熟吃蔬菜维生素C的损失小;(3)①解:设l0mL果汁饮料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xC6H806 +I2═C6H606+2HI176 254 x 25.4mg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得 x=17.6mg 该果汁饮料每100m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17.6mgxl0=176mg;②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在酸性溶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稳定,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测得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小于其他同学,其原因是:未加人醋酸溶液酸化,被氧化的维生素C增多;故答案为:(1)9:l:12; 黄瓜; (2)温度; 小; (3)①解:设l0mL果汁饮料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xC6H806 +I2═C6H606+2HI176 254x 25.4mg x=17.6mg 17.6mgxl0=176mg (1分)答:该果汁饮料每100m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176mg;②被氧化的维生素C增多.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及分析题中信息进行解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24.(2013 岳阳)实验室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气,也可用如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来制取氧气.
请你根据已学化学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O2↑ .
(2)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集气瓶 .
(3)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相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不加热(或节约能源、操作简单)不产生污染物 .
(4)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用 向上排空气 法,你选择此方法的理由是: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
(5)如图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有 二氧化碳(CO2)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考虑;(2)熟记仪器名称;(3)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与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区别考虑;(4)根据氧气的性质考虑;(5)根据发生装置的选择方法考虑.
解答: 解:(1)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用观察法配平,氧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2)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用来收集气体的是集气瓶;(3)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操作复杂,不安全,而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加热,操作简单,安全;(4)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5)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由于制取二氧化碳是盐酸和大理石,也不需要加热,故可制取二氧化碳.故答案为:(l) 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O2↑ (写MnO2为催化剂亦可);(2)集气瓶;(3)不加热(或节约能源、操作简单)不产生污染物(或绿色环保)(其它合理答案亦可)(4)向上排空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5)二氧化碳(CO2)(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点评: 反应装置的选择分为: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考虑,写方程式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
 
25.(2013 永州)实验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师生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度为l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1)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 复燃 .
(2)写出上述实验中H2O2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O2↑ .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H2O2完全反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0.07 g.(精确到0.01)
(4)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BC .(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 (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放出氧气,因为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能使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2)注意书写化学方程的步骤,明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由过氧化氢的质量去求算产生氧气的质量;(4)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随便乱说,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不算大;反应速度不慢.
解答: 解:(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放出氧气,因为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能使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故答案为:复燃;(2)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明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答案为: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O2↑2H2O2H2O+O2↑;(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由过氧化氢的质量去求算产生氧气的质量, 解:设H2O2完全反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H2O2的质量为:3ml×lg/ml×5%=0.15g 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2H2O+O2↑ 68 32 0.15g x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得:x=0.07g故答案为:0.07(4)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随便乱说,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不算大;反应速度不慢,故答案为:BC
点评: 此题设计新颖,把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技能的考查和对信息阅读能力的考查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突出了新课改的理念.
 
26.(2013 衢州)如图所示,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小衢称取4.0g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用量筒收集生成的气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移去酒精灯.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得到0.23升氧气(常温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克/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衢采用 排水 法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质量约 0.32 克(保留2位小数).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CD .
A、酒精灯加热时间过短,会导致所测高锰酸钾质量分数偏小
B、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气体无法顺利进入量筒
C、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更准确
D、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以避免移去酒精灯而导致水倒吸入试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氧气的收集方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1)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根据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3)操作得当,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解答: 解:(1)图中小衢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质量约为:1.4克/升×0.23升=0.32克.故填:排水;0.32.(2)设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K2MnO4+MnO2 +O2↑, 316 32 X 0.32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X=3.16克,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79%;答: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79%;(3)A、酒精灯加热时间过短,高锰酸钾不能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偏小,计算出的高锰酸钾质量也偏小,会导致所测高锰酸钾质量分数偏小.正确.B、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气体也能够顺利进入量筒.不正确.C、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更准确.正确.D、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以避免移去酒精灯而导致水倒吸入试管.正确.故填:ACD.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装置有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认真分析、计算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27.(2013 淮安)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K2MnO4+MnO2+O2↑ ;
(3)实验室用B、E、C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E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浓硫酸 ;
(4)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时开始收集;
(5)E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 b 端通入(填“a”或“b”).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2)根据A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及反应原理;(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氧气;(4)根据用排水法收集的注意事项分析最佳的时机;(5)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进气口.
解答: 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2)A装置的特点适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K2MnO4+MnO2+O2↑;(3)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氧气,因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E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5)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氧气从短管进入,把水从长管排出进行收集;故答案为:(1)锥形瓶;(2)2K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K2MnO4+MnO2+O2↑;(3)浓硫酸;(4)气泡连续均匀冒出;(5)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气体的依据以及气体的干燥和除杂、实验的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本题型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