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练——第3节 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周周练——第3节 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27 19:12: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周练——化学方程式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1.如图是课本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甲的锥形瓶中盛有少量白磷,图乙的锥形瓶盛有硫酸铜溶液,小试管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小科利用该实验装置实验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甲装置实验时,若白磷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无影响
B.用甲装置实验时,若去掉锥形瓶的橡胶塞,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C.用乙装置实验时,两种溶液混合后,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D.若将乙装置的两种溶液分别换成水和酒精,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甲可能是单质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7:25
3.“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和X,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宏观物质看:反应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B.从微观构成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X的化学式是H2O
D.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数目都不变
4.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
A.8g B.80g C.28g D.18g
5.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中核心化学反应依次为: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三个反应均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C.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 D.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应循环使用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A.a的取值范围:0≤a≤16 B.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当b=1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7.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6:9 B.23:9 C.32:9 D.46:9
8.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2m=3n D.2b=m+n
9.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96
10.乙醇不完全燃烧时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6.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6.6 5.4 a
A.表中的a值为1.4 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11.agA物质和bgB物质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B=C,若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物质为混合物,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A.等于(a+b)g B.不小于(a+b)g
C.小于(a+b)g D.不大于(a+b)g
12.小新同学在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②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13.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波尔多液的配制:CuSO4+Ca(OH)2═Cu(OH)2+CaSO4
B.铁粉溶于稀硫酸中:2Fe+3H2SO4═Fe2(SO4)3+3H2↑
C.用硫酸中和氢氧化钠:2NaOH+H2SO4═Na2SO4+2H2O
D.铁屑与硫粉混合加热:Fe+S═Fe2S3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2KClO32KCl+3O2
C.CO+CuO=Cu+CO2 D.H2SO4+NaOH=NaSO4+H2O
15.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X的用量/g Y的用量/g 生成X2Y的质量/g
1 7.4 1.6 8.0
2 9.6 3.2 12.0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
16.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系数比为(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克)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克) 未测 21 10 9
A.1:2 B.2:1 C.1:3 D.2:3
17.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使用化合物X作燃料,其燃烧反应方程式X+5O23CO2+4H2O。推断X 的化学式是(  )
A.C3H8 B.C3H6 C.C2H6O2 D.C3H8O3
18.要制得含Fe96%的生铁210t,至少需要含Fe2O380%的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多少吨?
19.将2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g.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16.2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0.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用 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Na2SO3)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
(1)请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Na2SO3═___________+SO2↑+H2O;
(2)现想制取64g二氧化硫,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1.钙在冶炼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钙(生成钙和氯气)的方法生产钙。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得20千克钙,请计算: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2.2022年底,许多同学都被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勇敢面对了“阳过”和“阳康“的磨炼,期间用到了多种消毒剂。
(1)消毒剂种类较多,下列几种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括号内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 填字母)。
A.过氧化氢溶液(H2O2) B.84消毒液(NaClO)
C.医用酒精(C2H5OH) D.过氧乙酸(C2H4O3)
(2)84 消毒液所含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3)使用酒精喷雾消毒液时要严禁烟火,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
(4)小阳同学购买了一瓶过氧化氢消毒液,标签注明其过氧化氢含量为2.6%~3.5%。为了测定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取150.0g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g 二氧化锰固体,反应停止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49.0g。求这瓶过氧化氢消毒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3.小科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稀盐酸。为测定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每次读数均为充分反应后,电子秤的单位为克)。请回答: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____________克。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所用的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
24.兰溪市石灰石资源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生产水泥。用石灰石和砂岩黏土高温煅烧得到一种新型水泥熟料,主要反应为:CaCO3+SiO2 CaSiO3+CO2↑
(1)Ca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用图所示方法粗略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无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取用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B.倒入的过量稀盐酸的质量
C.盐酸接触样品前电子秤的读数 D.反应停止后电子秤的读数
(3)用含CaCO390%的石灰石1000t生产新型水泥熟料,理论上会排放CO2多少吨?(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25.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当加入____________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4)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2。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周练——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如图是课本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甲的锥形瓶中盛有少量白磷,图乙的锥形瓶盛有硫酸铜溶液,小试管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小科利用该实验装置实验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甲装置实验时,若白磷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无影响
B.用甲装置实验时,若去掉锥形瓶的橡胶塞,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C.用乙装置实验时,两种溶液混合后,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D.若将乙装置的两种溶液分别换成水和酒精,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A、用甲装置实验时,若白磷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无影响,因为无论白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甲装置实验时,若去掉锥形瓶的橡胶塞,由于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会逸散到空气中,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乙装置实验时,两种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将乙装置的两种溶液分别换成水和酒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甲可能是单质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7:25
解:甲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14g,属于反应物,乙物质质量减少16g,属于反应物;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物质质量增加30g,属于生成物。
甲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
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丙可能是催化剂,故C正确;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6g:30g=8:15,故D错误。 故选:D。
3.“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和X,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宏观物质看:反应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B.从微观构成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X的化学式是H2O
D.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数目都不变
解:由反应原理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在催化剂催化作用和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
A、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反应物中含有单质氢气与化合物二氧化碳两类物质,故A说法正确;
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B说法正确;
C、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X的化学式是H2O,故C说法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4.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
A.8g B.80g C.28g D.18g
解:由图象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为10:8;所以,80gBC完全反应生成B的质量是:80g×=6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A2C的质量是2g+80g﹣64g=18g。 故选:D。
5.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中核心化学反应依次为: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三个反应均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C.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 D.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应循环使用
解:A.有氧化物的组成可知,①的生成物一氧化氮和水均为均为氧化物,故正确;
B.有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三个反应中②2NO+O2=2NO2 属于化合反应,说法不正确;
C.由反应①可知,NO和H2O是化学反应的两种生成物,二者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
D.该三步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一氧化氮又可在第②步中进行重复使用,所以可以进行物质的重复使用,说法正确。 故选:B。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a的取值范围:0≤a≤16
B.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当b=1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解: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2+1+37=a+32+b+12,a+b=16,a=16﹣b,b=0时,a=16;b=16时,a=0,则a的取值范围:0≤a≤16;故A正确;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Q为反应物,Y为生成物,但X、Z无法确定,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无法确定,故B错误;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但催化剂特点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改变其它反应速率,则物质Z在反应中不一定起催化作用,故C错误;
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b=1时,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5:25=1:5,无法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D错误;
故选:A。
7.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6:9 B.23:9 C.32:9 D.46:9
解:①根据已知条件“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
则R:2M=22:2×9=22:18, 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
∴22:18=4.4g:a,解之得:a=3.6g;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质量=4.4g+3.6g﹣1.6g=6.4g;
∴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6.4g:3.6g=16:9。
故选:A。
8.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2m=3n D.2b=m+n
解: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各原子在反应前后的关系如下:
C原子:2a=m,; H原子:6a=2n,即3a=n,故B正确;O原子:2b=2m+n;故选:B。
9.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96
解:由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可知B的质量为:44克+18克﹣14克=48克,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
A + 3B = 2C + 2D
28 3X
14克 48克 根据:解得X=32。 故选:B。
10.乙醇不完全燃烧时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6.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6.6 5.4 a
A.表中的a值为1.4 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醇的质量减少了6.6g﹣2g=4.6g,故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4.6g;同理可以确定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0g=8.8g;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别是6.6g、5.4g。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6.6g+8.8g﹣4.6g﹣5.4g=1.4g,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6g:8.8g=23:44,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agA物质和bgB物质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B=C,若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物质为混合物,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A.等于(a+b)g B.不小于(a+b)g
C.小于(a+b)g D.不大于(a+b)g
解: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A、B没有全部反应完,也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总物质质量小于(a+b)克,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物的质量也是小于(a+b)克,即生成C的质量为小于(a+b)g。 故选:C。
12.小新同学在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②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解:从S+O2S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是分子个数是2,反应后是1,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32:(16×2)=1:1。
A、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B、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C、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正确。D、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13.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波尔多液的配制:CuSO4+Ca(OH)2═Cu(OH)2+CaSO4
B.铁粉溶于稀硫酸中:2Fe+3H2SO4═Fe2(SO4)3+3H2↑
C.用硫酸中和氢氧化钠:2NaOH+H2SO4═Na2SO4+2H2O
D.铁屑与硫粉混合加热:Fe+S═Fe2S3
解:A、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铜的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SO4+Ca(OH)2═Cu(OH)2↓+CaSO4,故选项错误。
B、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H2SO4═FeSO4+H2↑,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铁屑与硫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SFeS,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2KClO32KCl+3O2
C.CO+CuO=Cu+CO2 D.H2SO4+NaOH=NaSO4+H2O
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ClO32KCl+3O2↑,故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CuOCu+CO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X的用量/g Y的用量/g 生成X2Y的质量/g
1 7.4 1.6 8.0
2 9.6 3.2 12.0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
解: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0g﹣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故选:A。
16.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系数比为(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克)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克) 未测 21 10 9
A.1:2 B.2:1 C.1:3 D.2:3
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4g+10g+1g+25g 21g 10g 9g=0,则该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4g 0):(25g 9g)=1:4,设化学方程式中,甲的系数为x,丁的系数为y,由题意得nx:2ny=1:4,解得x:y=1:2。 故选:A。
17.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使用化合物X作燃料,其燃烧反应方程式X+5O23CO2+4H2O。推断X 的化学式是(  )
A.C3H8 B.C3H6 C.C2H6O2 D.C3H8O3
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0、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1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3H8。 故选:A。
18.要制得含Fe96%的生铁210t,至少需要含Fe2O380%的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多少吨?
解:设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质量为x
210t×96%=x×80%××100% x=360t
答: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360t.
19.将2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g.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16.2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 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5 g+100 g﹣116.2 g=8.8 g;故填:8.8;
(2)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 g x=2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0.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用 硫酸溶液与固态的亚硫酸钠(Na2SO3)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
(1)请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Na2SO3═ Na2SO4 +SO2↑+H2O;
(2)现想制取64g二氧化硫,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解:(1)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因此有H2SO4+Na4SO3═Na2SO4+SO2↑+H2O。
故答案为:Na2SO4。
(2)设制取64g二氧化硫,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是x。
H2SO4+Na2SO3═Na2SO4+SO2↑+H2O
126 64
x 64g = x=126g
答:制取64g二氧化硫,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是126g。
21.钙在冶炼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钙(生成钙和氯气)的方法生产钙。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Ca+Cl2↑ 。
(2)若要制得20千克钙,请计算: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解:(1)氯化钙通电生成钙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Ca+Cl2↑;
(2)设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为x。
CaCl2Ca+Cl2↑
111 40
x 20kg
x=55.5kg
答: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55.5kg。
故答案为:(1)CaCl2Ca+Cl2↑;(2)55.5kg。
22.2022年底,许多同学都被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勇敢面对了“阳过”和“阳康“的磨炼,期间用到了多种消毒剂。
(1)消毒剂种类较多,下列几种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括号内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B  ( 填字母)。
A.过氧化氢溶液(H2O2) B.84消毒液(NaClO)
C.医用酒精(C2H5OH) D.过氧乙酸(C2H4O3)
(2)84 消毒液所含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3)使用酒精喷雾消毒液时要严禁烟火,其原因是  酒精是易燃的液体,喷雾时易引起失火或爆炸 。
(4)小阳同学购买了一瓶过氧化氢消毒液,标签注明其过氧化氢含量为2.6%~3.5%。为了测定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取150.0g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g 二氧化锰固体,反应停止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49.0g。求这瓶过氧化氢消毒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1)A、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4.1%;
B、NaCl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5%;
C、Cl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4%;
D、C2H4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2%。
由以上计算可知,符合题意的是B。
(2)在NaClO中,钠显+1价,氧显﹣2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求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由酒精的性质可知,使用酒精喷雾消毒液时要严禁烟火,其原因是:酒精是易燃的液体,喷雾时易引起失火或爆炸。
(4)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50.0g+1.0g﹣149.0g=2.0g
设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2.0g
解得:x=4.25g
过氧化氢消毒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2.8%。
答:过氧化氢消毒液中H2O2的质量分数2.8%。
故答案为:(1)B;(2)+1;(3)酒精是易燃的液体,喷雾时易引起失火或爆炸;
(4)2.8%。
23.小科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稀盐酸。为测定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每次读数均为充分反应后,电子秤的单位为克)。请回答: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4.4 克。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所用的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
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50g﹣157.60g=4.4g;
(2)每50g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50g﹣59.8g=2.2g
设5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有: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2.2g x=3.65g
故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y 4.4g
y=10g
答:所用的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故答案为:(1)4.4;(2)7.3%;(3)10g。
24.兰溪市石灰石资源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生产水泥。用石灰石和砂岩黏土高温煅烧得到一种新型水泥熟料,主要反应为:CaCO3+SiO2 CaSiO3+CO2↑
(1)Ca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2)在实验室用图所示方法粗略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无需测定的数据是  B (填序号)。
A.取用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B.倒入的过量稀盐酸的质量
C.盐酸接触样品前电子秤的读数 D.反应停止后电子秤的读数
(3)用含CaCO390%的石灰石1000t生产新型水泥熟料,理论上会排放CO2多少吨?(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解:(1)硅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3=0,x=+4;
(2)A、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一定要测定取用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B、倒入的稀盐酸过量,无法根据稀盐酸测定出碳酸钙的质量,故无需测定倒入的稀盐酸的质量,符合题意;
C、盐酸接触样品前电子秤的读数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停止后电子秤的读数为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故需要测定盐酸接触样品前电子秤的读数和反应停止后电子秤的读数,不符合题意;
D、由C的分析可知,需要测定反应停止后电子秤的读数,不符合题意。
(3)设理论上会排放CO2的质量为x。
CaCO3+SiO2CaSiO3+CO2↑
100 44
1000t×90% x
x=396t
答:理论上会排放CO2396t。
故答案为;(1)+4; (2)B; (3)396t。
24.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3 g。
(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当加入 35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4)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2。
解:(1)由图可以看出杂质的质量为3g;
(2)10g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10g﹣3g=7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7g x x=3.08g
答: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08g;
(3)通过图示可知,2g碳酸钙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是10g,进而求算7g碳酸钙对应的稀盐酸的质量:7g×=35g;
(4)即对应35g 稀盐酸时二氧化碳的质量达到3.08g,可得图如下:

故答案为:
(1)3;(2)3.08g;(3)35g;(4)。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