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教版八下科学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2)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浙教版八下科学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2)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28 08: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导管与筛管的功能;
2、知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2、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1、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 运输的。
2、水分和无机盐被 吸收后,会进入根部 。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最后,它们就能进入到 中央的导管。
3、水分和无机盐在茎 的导管中能 地向枝端运输。
知识点2、有机物的运输
1、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 、 、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2、有机物的运输实验: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 。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一两个月后,切口 方的树皮将膨大而形成枝瘤。这一现象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 运输的。
3、树皮里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可见,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 向 运输的。
二、例题讲解
例题1、我们吃的番薯是长在地下的块根,其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把有机物从叶输送到地下块根的结构是( )
A.筛管 B.形成层 C. 导管 D.气孔
例题2、取一小枝条,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切口一端迅速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并在阳光下光照几小时,再将切口往上的一段做横切,其横切面如图所示,在图中出现红色的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例题2图) (例题3图)
例题3、如图所示的“蓝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开始用染料浇灌花卉,让花像吸水一样,将色剂吸入开出蓝色花朵。下列关于“蓝色妖姬”的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横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其韧皮部变蓝,本质部不变蓝
B.在染料中添加适量葡萄糖以确保营养,可以使花朵娇艳欲滴
C.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
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越高越好,根本不用担心植株“烧苗”
例题4、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易燃烧。发生火灾时,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种子撒播在满是草木灰的土壤中,下列有关扭叶松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筛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例题5、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这些电流大多是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猜猜看,下列可能与植物产生电流有关的是(  )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吸收二氧化碳 D.放出氧气
例题6、植物茎中的导管可将根吸收的水运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结构。若将植物茎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处输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某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切取稍稍萎蔫、不带叶片的青菜茎 14 段,分成 A、B 两等份(用杆秤称量时通过切割调整两 组质量相等)。将 A、B 两组青菜茎分别插入 150g 水中(如图:其中 A 正立,B 倒置;水用 保鲜袋密封,以防直接蒸发),置于温度为 15℃左右的环境中。约 14.5 小时后观察到两组个 别青菜茎上方切面 均有水滴出现,取出 A、B,称得青菜茎与保鲜袋中的剩余水量见表,并观察到两组青菜茎 都整条变硬挺,且程度相似。
(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____(选填“增加”“不 变”或“减少”)。
(2)通过实验可知,导管的结构中________(选填“具有”或“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
(3)若在 30℃左右的环境中,用带叶片的青菜茎代替以上材料进行相似的实验(A 组叶片 暴露于空气中,B 组叶片浸入水中),实验后最有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选填“A 组袋内的水 比 B 组少”“B 组袋内的水比 A 组少”或“A、B 两组袋内的水基本相等”)。
三、随堂练习:
1、在橡胶林中,经常会看到人们将橡胶树树皮割破后在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树皮内流出的液体。那么,这些流出液体的主要成分和运输结构分别是(  )
A.有机物、筛管 B.无机物、导管 C.有机物、导管 D.无机物、筛管
2、“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往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成红色
B.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C.纵切变色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成红色
D.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成红色
3、将带叶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内,叶仍正常生活,是因为(  )
A.木质部将水运输到了叶片 B.韧皮部有输导水的作用
C.叶中贮存有大量的有机物 D.水,无机盐,有机物可以自由流动
4、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 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 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C. 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D. 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树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输送
6、下列有关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
B.竹子的茎秆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没有形成层
C.叶脉与茎中的筛管上下相通,用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有利于吸收有机物
7、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海水稻,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如图3是图2中海水稻叶片局部放大示意图,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海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海水稻完成图3中的C过程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尖的 根毛 区吸收,再经   (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等器官。进入海水稻体内的大部分水会通过图3中所示的   (填字母)过程散失到环境中。
(第7题图) (第8题图)
8、下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如果将枝条A、B两个部位间的树皮进行环剥。
⑴伤口的___(填“上方”或“下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物。
⑵这两个果实会发生的变化是 。
四、课后巩固:
1、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
A.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B.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C.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D.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2、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为“推论”,③④为“实验” B.②③为“推论”,④为“实验”
C.②为“假说”,③④为“推论” D.②③为“假说”,④为“实验”
(第2题图) (第4题图)
3、植物体中,运输水、无机盐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及它们运输方向分别是( )
A. 导管,从下向上;筛管,从上向下 B. 筛管,从上向下;导管,从下向上
C. 导管,从上向下;筛管,从下向上 D. 筛管,从下向上;导管,从上向下
4、园林工人给一些银杏树 “挂吊瓶”以给树木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则“挂吊瓶” 的针头应插入茎的( )
A. 导管 B. 机械组织 C. 筛管 D. 分生组织
(第5题图) (第6题图)
5、菟丝子是一种寄生生物,能缠绕在其他绿色植物的茎上,并将其茎分化形成的吸器伸入其他植物体内吸取现成的营养。菟丝子获取有机物的部位是植物体的(  )
A.韧皮部的筛管 B.木质部的筛管 C.韧皮部的导管 D.木质部的导管
6、如图是“环剥枝条与树瘤形成”的示意图,如果树木枝条的树皮被环剥一圈,会形成树瘤,下列对树瘤的形成及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树瘤的形成与无机盐的积累有关 B.树瘤位于环剥处的下方
C.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叶→茎→根 D.有机物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7、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根中没有导管和筛管
B. 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C. 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 通过导管和筛管可以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器官
8、在“探究有机物的运输部位及方向”的实验中,选取两枝带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的原因是(  )
A.实验有可能失败,选取两根可以保证实验成功 B.实验过程有比较,现象更明显
C.一枝现象不明显,可以用第二枝 D.两枝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用
9、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区。
(2)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根、茎、叶的   往下输送。
10、某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吸水的条件及运输情况,选用一枝多年生的樟树幼嫩枝放入红墨水中进行如图的实验;
(1)几小时后,横切植物的茎中变红色的部位是图中的    (填序号)。
(2)再取不同位置的茎横切,发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红色越浅,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茎中的运输方向是    。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一般选取枝叶茂盛的枝条,这是为了增强植物的    。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   ,其功能是   。乙图表示筛管,其功能是   。
(2)在两幅图旁用箭头表示出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3)筛管的结构特点是(  )
A.上、下两端的细胞壁消失,形成筛孔 B.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筛孔
C.上、下相连的细胞没有界线 D.上、下相连的细胞质完全融合
12、小科在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科学,他发现有些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 ),那么什么情况下月季在茎折断后还能成活?经查阅资料后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 断后成活与否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小科为了验证猜想,将生理状况相似的 20 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处理位置如图乙、图丙;其中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方法 A 处韧皮部环割 B 处韧皮部环割 A 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 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
(1)第五组月季不作处理是为了作为   ;
(2)开始实验几天后,第四组和第二组月季开始相继死亡,其原因分别是: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 茎 2、 根尖 导管 茎 3、 木质部 自下而上
知识点2、
1、 茎 根 2、 木质部 上 自上而下 3、 韧皮部的筛管 筛管 下
二、例题讲解:
例题1、A
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部分和韧皮部细胞;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气孔帮助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A符合题意。
例题2、C
解析: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把茎横向切断,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C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例题3、C
解析:A、从茎的纵切面上看,染成蓝色的是导管,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具有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因此木质部会变蓝,A不符合题意;B、在染料过程中是不需要添加葡萄糖的,B不符合题意;C、染色后,染料大多在花瓣中,因此纵向剖开染色后的茎,发现木质部自下而上蓝色逐渐变浅,C符合题意;D、浇灌时使用染料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植株也会出现“烧苗”现象,D不符合题意。
例题4、C
解析:A.茎中韧皮部的筛管将叶光合作用的有机物运输给根,而木质部中的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及无机盐运送给叶。松脂属于叶光合作用的有机物,应该由韧皮部的筛管运输,故A错误。B.扭叶松是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故B错误。C.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是对环境的适应,故C正确。D.火灾后的草木灰(无机盐)为种子萌发提供无机物,故D错误。
例题5、B
解析: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无机盐的含量和种类都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无机盐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吸收的,离子带电,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例题6、(1)增加 (2)没有 (3)A组袋内的水比B组少
解析:(1)稍稍萎蔫的青菜茎插入水中后变硬挺,说明细胞内的水分含量增加;(2)由表中数据可知,A、B两组青菜茎吸收水分质量相差不多,所以导管的结构中没有控制水分单向流动的结构;(3)用带叶片的青菜茎进行相似的实验,A给叶片暴露于空气中进行蒸腾作用,从而拉动水分在青菜茎中的运输,使得袋内的水分减少较多,B组叶片浸入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袋内的水分减少较少,所以A组袋内的水分比B组少。
三、随堂练习:
1、A 2、B 3、A 4、C 5、B 6、B
7、(1)光合作用 (2)导管;B
8、(1)B 原因是得不到有机养料。
(2)不能 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因为筛管被切断了。根长期得不到营养物质就会死亡。而茎、叶和果实也会由于得不到水分和无机盐而死亡。
四、课后巩固:
1、C 2、C 3、A 4、A 5、A 6、C
7、D 8、B
9、(1)根毛 (2)气孔(3)筛管
10、(1)②(2)自下而上(3)蒸腾作用
11、(1)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输送有机物
(2)(3)B
12、(1)对照组(2)第四组月季死亡原因是所有叶片缺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第二组月季死亡原因是有机物不能输送到根,根缺少营养而死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