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说明类文本阅读-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说明类文本阅读-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9 16: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2 说明类文本阅读·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案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教学目标】
掌握说明方法并熟练运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说明方法并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跨过硕果累累的秋天,我们迎来了寒风刺骨的冬日,时间不止,我们学习的脚步也不停,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步骤一:辨方法记得找标志——板书:辨方法—找标志
要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得明确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找标志性词语
例如、比如、据说…… 举例子
数词(与年代区别) 列数字
也、而、相对于、较、比、反之…… 作比较
像、如、仿佛…… 打比方
……是……,这就是……,叫…… 下定义
(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判断句)
一类(种) ……,一类(种) ……, 分类别
步骤二:析作用不忘关键词——板书:析作用—抓关键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判断出说明方法后,我们需要明确每一种说明方法对应的表达效果,如举例子的表达效果是具体形象,列数字的是……
举例子 具体形象
列数字 准确具体
作比较 突出强调
打比方 形象生动
下定义 科学准确
分类别 条理清晰
判断出说明方法以及明确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后,再加上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就能构成完整的答案,形成答题模式。其中,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去找这个文段,这个句子的中心句或者是关键词,明确说明对象,然后去找文段中的形容词,明确特征。
步骤三:记模式特征多注意——板书:记模式—抓特征
记模式: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说明对象特征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生动/清楚/突出 )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殊情况:
举例子:本句举了……的例子。 做引用:本句引用了“……”的言论。
打比方:本句把……比作……。 作比较:本句把……和……进行比较。
真题再现:
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就称为放线菌。
说说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方法归纳:
通过两道真题的练习后,我们基本可以完整的答题了,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归纳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表达作用这一类题的答题步骤。
1、辨方法记得找标志
2、析作用不忘关键词
3、记模式特征多注意
最后,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际,希望同学们能向着未来,继续努力,奋力前行,相信天道酬勤,终有一日可以拨开云雾见月明。
配套练习
太阳的孩子——棉花
①“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是古人赞美棉花的诗句。千百年来,人们能安度严冬,少不了棉花的功劳。因此在国外,棉花的外号叫“太阳的孩子”。
②棉花,大部分为野生种,只有4个是栽培种,即:亚洲棉、非洲棉、海岛棉和陆地棉。印度人种棉花的历史最久,公元一千年左右,那里的棉花种植已很发达,株高多在半米至一米半,株高两米以上的叫“木棉”。柬埔寨因其生长有过屋高的木棉,所以有“高棉王国”的称号。欧洲大约在两千年前才首次见到棉花,在这以前,欧洲曾有个关于“羊树”的传说。说的是东方有一种奇特的“树”,这种树上结一种果子,很像绵羊,有四条腿一个尾巴,它身上还覆盖着一种白色的绒毛,这种植物狼最爱吃。直到亚历山大东征印度后,才留下这样的记载:“印度有树生羊毛,柔白而佳美,土人用以织布缝衣。”
③古代,我国人民的衣着原料不是棉花,而是蚕丝和麻类。直到十三世纪以后,才在长江流域种植较多的棉花,至明代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才以压倒的优势替代了丝棉。元代农学家王祯在他的《农书 木棉序》里说,木棉“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功,得御寒之益。”
④我国古代种植的棉花,一路是由阿拉伯经波斯(今伊朗)、巴基斯坦,传入我国新疆吐鲁番,再到西北各地。另一路是由印度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地,进入我国云南大理,向北入陕西、河南。再一路则是由越南传入我国海南岛,再经广东、福建沿海到达江苏、浙江一带。无怪乎早在东汉南北朝,西南边疆和海南岛的兄弟民族就已生产一种以棉花为原料的白叠花布,并将其作为礼品,赠送给当时内地汉族的官员。《尚书 禹贡》中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的句子。卉服,就是棉花做的一种衣服。宋人艾可叔在他的《木棉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弹花纺织图。诗云:“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
⑤当严寒降临,大地冰封雪飘之际,人们就会深深地感受到棉花的恩惠。是它,以自己柔软的身体维护着人们不受寒冬之苦;夜里,又把人们带进温馨甜蜜的梦乡。外国人之所以把棉花称为“太阳的孩子”,是有其道理的,这比喻充满敬意而又极为亲切。
第②段“棉花,大部分为野生种,只有4个是栽培种”中加点的字“大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文章介绍棉花的时候主要侧重哪两个方面?
4.文章以“太阳的孩子——棉花”为题,有什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