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3.2物质运输的器官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人体的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
A.主动脉 B.入球小动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
【答案】C
【解析】动脉血含氧丰富,因而颜色鲜红;而静脉血含氧量少,颜色变得暗红。在人体的血管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经过肺里的气体交换后,含氧量增加,颜色变得鲜红,成为动脉血流入肺静脉;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流入体静脉。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故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
因此主动脉、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里流动是动脉血;而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2.下列血管内具有瓣膜的是(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四肢静脉 D.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A.在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里没有瓣膜,A不符合题意。
B.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里没有瓣膜,B不符合题意。
C.在人的四肢的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C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中没有瓣膜,D不符合题意。
3.医院进行抽血化验时,常在手臂上位置较浅的“青筋”处抽血(如图)。抽血的血管和抽出的血液分别是( )
A.动脉,动脉血 B.动脉,静脉血
C.静脉,静脉血 D.静脉,动脉血
【答案】C
【解析】大多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手臂上抽血的血管是静脉。手臂静脉内流动的血液是由手臂处的毛细血管汇聚而来,经过毛细血管处的营养物质和气体交换,血液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4.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C.②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①②
【答案】D
【解析】A.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不符合题意。
B.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不符合题意。
C.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图的血流方向可知:②是小动脉,不符合题意。
D.动脉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静脉是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血流速度比较慢。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应是②③①,符合题意。
5.人体的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入球小动脉
【答案】A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A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主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
D.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D不符合题意。
6.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是左心室,其壁最厚,内流动脉血
B.当B、D收缩时,B与2、D与1之间瓣膜张开
C.静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应在C中发现该药物
D.A与B之间,C与D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答案】C
【解析】A.D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左心室流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
B.心脏工作原理:①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②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③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打开。因此,当B、D收缩时,B与2、D与1之间瓣膜张开,B不符合题意。
C.静脉注射青霉素后,药物到达病部位置经过的途径是: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变部位,药物最先到达A右心房,C符合题意。
D.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D不符合题意。
7.图是人体某些部位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①是肺静脉,流静脉血
B.③是小肠绒毛,其壁由一层肌肉细胞构成
C.健康人的④中含有葡萄糖、尿素
D.若⑥是下肢的小动脉,血液最先流回左心房
【答案】C
【解析】A.图示所示的血管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
B.图示③表示小肠绒毛,其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不符合题意。
C.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图示中④表示原尿,健康人的④中含有葡萄糖、尿素,C符合题意。
D.若⑥是下肢的小动脉,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经过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D不符合题意。
8.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变为动脉血
B.变为静脉血
C.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没有变化
【答案】A
【解析】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变为动脉血。
9.对图的理解或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羊水中获得营养物质
②乙图中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进入心室
③丙图中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所以,甲图中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的血液中(不是羊水)获得营养物质,①错误。
②心脏工作过程是: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打开。所以,结合分析可知,乙图中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进入心室,②正确。
③近视形成的原因: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③正确。
10.心脏是由肌肉组成的中空器官,有不同的血管与它的四个腔相连通,其中与左心室、右心房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
A.主动脉、肺静脉 B.主动脉、上下腔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答案】B
【解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B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
11.下图为血管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判断图一②的血管类型是 ,并结合图二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
(2)我们生病输液时,针尖刺入的血管类型是图一中的 (填标号)。
(3)图一中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 (填标号)。
(4)若图一中的②分布于肺泡的周围,那么从③中流出的是 血。
【答案】(1)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或血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意思对即可
(2)③
(3)①
(4)动脉
【解析】(1)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图一②的血管类型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红细胞单行通过(或血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2)输血或输液时针刺的是[③]静脉血管。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在输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近心端先用胶皮捆扎起来,使血管膨胀,便于进针。
(3)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所以,图一中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①(动脉)。
(4)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若图一中的②毛细血管分布于肺泡的周围,那么从③肺静脉中流出的是动脉血。
12.资料一: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血管病变,一般先有脂类等物质积聚在内膜,导致出血及血栓,进而管壁中层逐渐钙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图一)。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吸烟饮酒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
资料二:冠状动脉(图二所示)是负责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如冠状动脉硬化的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资料三: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目前治疗方式之一。日前,我国自主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1)根据文中划线部分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测冠状动脉是下列哪条血管的分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腔静脉
(2)人工心脏中存在模拟瓣膜的“单向阀门”,推测它的功能是 。
(3)图三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 ,它将含氧丰富的 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选填“动脉”或“静脉”)
(4)根据资料一,你认为青少年时期养成哪些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请任意举出一例: 。
【答案】(1)c
(2)防止血液倒流
(3)左心室;动脉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等(写出一条正确答案即可)
【解析】(1)冠状动脉是主动脉基部的一个分支血管,负责给心肌供血。所以,结合题图可推测冠状动脉是主动脉血管的分支。
故填:c
(2)心脏内的瓣膜:房室瓣是位于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是位于同侧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这些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所以,人工心脏中存在模拟瓣膜的“单向阀门”,推测它的功能是防止血液倒流。
故填:防止血液倒流
(3)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流动脉血)→主动脉(流动脉血)→全身各级动脉(流动脉血)→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流静脉血)→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右心房(流静脉血)。所以,图三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室,它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
故填:左心室;动脉
(4)根据资料一的信息“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吸烟饮酒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可知,青少年时期养成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习惯可以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等(写出一条正确答案即可)。
故填: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等(写出一条正确答案即可)
13.如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内流动的是含 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血管B的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此血管为 。
(3)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哪个腔? 。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内,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应以输 血为原则。
【答案】(1)氧
(2)毛细血管
(3)右心房;瓣膜
(4)同型
【解析】(1)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故图中A血管为动脉,该血管为主动脉的分支,其内流动的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故填:氧
(2)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血管B的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此血管为毛细血管。
故填:毛细血管
(3)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血管C内的血液经过体循环,最先流入心脏的右心房。结合分析可知,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内,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故填:右心房;瓣膜
(4)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所以,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故填:同型
14.神舟十三号创纪录在轨运行183天,标志着我国的航天科技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差异巨大,可能会对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1)长时间的失重环境,可能会引起航天员的生理适应性反应。某些生理适应性反应可以通过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得到缓解。那么,应补充哪种维生素以促进钙的吸收? 。航天员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后,最终分解为 被吸收。
(2)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
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上肢的血液仍会经血管①流回心脏的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结构是 (填标号)。
(3)有研究表明,模拟失重状态2l天后,大鼠小肠绒毛变短、数量减少,这一变化会导致小肠 营养物质的面积变小。
(4)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在特定医学场所通过运动锻炼、药物防护等进行20~30天的医学疗养,身体机能可逐渐恢复正常。利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给航天员的医学疗养提一条建议: 。
【答案】(1)维生素D;葡萄糖
(2)右心房;⑥
(3)消化和吸收
(4)加强营养、进行体能恢复锻炼等合理即可
【解析】(1)人体缺乏钙和维生素D都会引起骨质疏松,所以应该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
(2)血液循环的路径如下图:
从上图中可知:体循环的路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航天员上肢的血液仍会经血管①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图中③动脉瓣和⑥房室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因此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结构是⑥房室瓣。
(3)小肠绒毛数量多,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因此大鼠小肠绒毛变短、数量减少,这一变化会导致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变小。
(4)医学疗养期大约在20~30天。航天员将入住天气好、空气好的疗养院,在继续恢复健康的同时逐渐增加活动量。可安排航天员康复疗养,以进一步增强航天员体质,加强生理机能储备,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使航天员尽快恢复到飞行前状态。在疗养院可安排景观治疗、体能锻炼等恢复措施。
15.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每天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摄入适量的水分,以保障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图甲表示健康成年人平均每日获得和排出的水量,图乙是心脏及其所连接血管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食物中摄取的水,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由下腔静脉⑧进入心脏,依次经过图乙中的①→ →⑤(填图中标号),再由血液循环将其运输到全身各处,其中部分水分由皮肤排出体外。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自 。
(2)由图甲可知,人体内一部分水是通过呼吸(肺通气)排出体外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肺泡具有很多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如 。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含量发生的变化是 。剧烈运动过程中呼吸频率和心率都会加快,这有利于 。
(3)人体多余的水分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血液中含葡萄糖而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 作用。分析图甲数据可知,人体每天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大约 mL的水才能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答案】(1)②⑥⑦③④;心脏(的搏动)
(2)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增加;促进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加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3)肾脏;重吸收;1500
【解析】(1)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可知,从食物中摄取的水,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由下腔静脉⑧进入心脏后的途径是: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主动脉,再由血液循环将其运输到全身各处,其中部分水分由皮肤排出体外。心脏主要同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因此心脏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器官。
(2)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呼吸作用增强,需要消耗氧气分解更多的有机物,为运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深度加大,呼吸频率加快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心率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可以为肌肉细胞运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中含葡萄糖而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把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了。由图一可知,人体获得的水分是来自食物、饮用和组织细胞产生:1000+1200+300=2500(mL),呼出空气、皮肤散失、粪便排出是:350+500+150=1000(mL),故每天通过尿液排的水分是:2500一1000=1500(mL)。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3.2物质运输的器官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人体的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
A.主动脉 B.入球小动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
2.下列血管内具有瓣膜的是(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四肢静脉 D.毛细血管
3.医院进行抽血化验时,常在手臂上位置较浅的“青筋”处抽血(如图)。抽血的血管和抽出的血液分别是( )
A.动脉,动脉血 B.动脉,静脉血
C.静脉,静脉血 D.静脉,动脉血
4.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B.①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C.②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③①②
5.人体的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入球小动脉
6.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是左心室,其壁最厚,内流动脉血
B.当B、D收缩时,B与2、D与1之间瓣膜张开
C.静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应在C中发现该药物
D.A与B之间,C与D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7.图是人体某些部位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①是肺静脉,流静脉血
B.③是小肠绒毛,其壁由一层肌肉细胞构成
C.健康人的④中含有葡萄糖、尿素
D.若⑥是下肢的小动脉,血液最先流回左心房
8.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变为动脉血
B.变为静脉血
C.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没有变化
9.对图的理解或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羊水中获得营养物质
②乙图中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进入心室
③丙图中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心脏是由肌肉组成的中空器官,有不同的血管与它的四个腔相连通,其中与左心室、右心房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
A.主动脉、肺静脉 B.主动脉、上下腔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肺动脉、上下腔静脉
二、综合题
11.下图为血管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判断图一②的血管类型是 ,并结合图二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
(2)我们生病输液时,针尖刺入的血管类型是图一中的 (填标号)。
(3)图一中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 (填标号)。
(4)若图一中的②分布于肺泡的周围,那么从③中流出的是 血。
12.资料一: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血管病变,一般先有脂类等物质积聚在内膜,导致出血及血栓,进而管壁中层逐渐钙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图一)。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吸烟饮酒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
资料二:冠状动脉(图二所示)是负责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如冠状动脉硬化的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资料三: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目前治疗方式之一。日前,我国自主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1)根据文中划线部分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测冠状动脉是下列哪条血管的分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腔静脉
(2)人工心脏中存在模拟瓣膜的“单向阀门”,推测它的功能是 。
(3)图三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 ,它将含氧丰富的 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选填“动脉”或“静脉”)
(4)根据资料一,你认为青少年时期养成哪些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请任意举出一例: 。
13.如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内流动的是含 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血管B的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此血管为 。
(3)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哪个腔? 。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内,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应以输 血为原则。
14.神舟十三号创纪录在轨运行183天,标志着我国的航天科技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差异巨大,可能会对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1)长时间的失重环境,可能会引起航天员的生理适应性反应。某些生理适应性反应可以通过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得到缓解。那么,应补充哪种维生素以促进钙的吸收? 。航天员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后,最终分解为 被吸收。
(2)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
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上肢的血液仍会经血管①流回心脏的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的结构是 (填标号)。
(3)有研究表明,模拟失重状态2l天后,大鼠小肠绒毛变短、数量减少,这一变化会导致小肠 营养物质的面积变小。
(4)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在特定医学场所通过运动锻炼、药物防护等进行20~30天的医学疗养,身体机能可逐渐恢复正常。利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给航天员的医学疗养提一条建议: 。
15.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每天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摄入适量的水分,以保障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图甲表示健康成年人平均每日获得和排出的水量,图乙是心脏及其所连接血管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食物中摄取的水,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由下腔静脉⑧进入心脏,依次经过图乙中的①→ →⑤(填图中标号),再由血液循环将其运输到全身各处,其中部分水分由皮肤排出体外。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自 。
(2)由图甲可知,人体内一部分水是通过呼吸(肺通气)排出体外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肺泡具有很多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如 。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含量发生的变化是 。剧烈运动过程中呼吸频率和心率都会加快,这有利于 。
(3)人体多余的水分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血液中含葡萄糖而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 作用。分析图甲数据可知,人体每天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大约 mL的水才能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