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活动课安排第9课《中华诸姓的来历》要求:
1、每个班级制作一本姓氏录,在学校前厅展出。
2、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其中。栏目分为:
姓氏大家谈(即你对中国姓氏概况的了解)
追根溯源(有关姓氏的起源,就是怎么来的)
姓氏与中国的关系(姓名背后隐藏的信息)
我说我姓(查找有关自己姓氏来源、发展、历史名人的情况)3、班级只有一个姓的同学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几个姓氏的同学需要合作完成,做好人员的分工(外加一个特殊姓氏)。
4、A4纸打印,标题三号宋体加粗,正文楷体四号。自己交上来的作品统一在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由班级美术课代表设计封皮,要求美观大方,体现班级特色。由历史课代表和学习委员合作制作目录、前言(班级特点)。
5、检查验收时间是4月1日。上交时间为4月14日
“品质好的人不管如何破落,违背良心的事情他绝对不做。”
“放羊的应得羊,种粮的应得粮,栽恶的自遭殃。”
“洒在地上的水是收不回的,错误是可以矫正过来的。”少数民族谚语对对碰藏族彝族白族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风华中学历史组东突厥西突厥吐 蕃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对此,你有何感想?战争
册封东突厥贵族首领
尊重东突厥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唐太宗为什么能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想一想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步辇图侍从:禀报陛下,吐蕃有使者前来朝见!
太宗:宣!
侍从:宣吐蕃使者进殿!(高喊)
(禄东赞进)
东赞:大唐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宗:平身,你千里迢迢来这里有什么事呀?
东赞:奉赞普之命,特向陛下求亲来了,这是礼物!
太宗:你的赞普为何多次向我大唐求婚呀?
东赞:因为我们的赞普十分仰慕大唐的文化,同时我们吐蕃人民也想世代与大唐友好相处!太宗:哦!你的赞普看上我大唐的哪一位公主呀!
东赞:文成公主是也!
太宗:(点点头)这样吧,我听说你们吐蕃人非常聪明,我出两道题考考你,如果你能给出满意的答案,我就将我家文成公主许配与你的赞普!(站起来,踱步沉思)听好,第一题是你如何让100匹小马寻找各自的母亲?
东赞:(思考片刻)这很容易,将小马用栅栏围在一起饿上一夜。第二天,将小马放出来,小马自会跑向自己的母亲。太宗:(高兴地)答得很好!嗯,这第二题嘛,就是如何从300名美女中将文成公主认出?你行不行?
东赞:(自语)这可是个难题呀!我以前听说,文成公主两眉之间有一颗红痣。(审视美女)可是,有三四个美女,她们两眉之间都有红痣,这可怎么办,对了,文成公主一定是一位气质不凡的女子!(又审视美女)陛下,从右边数第二个便是!
太宗:(惊叹)哦?你是怎么认出来的呀?
东赞:我听说文成公主两眉之间有一颗红痣,同时她的气质也应当不凡呀!
太宗:(高兴)很好!你如此聪慧,你的赞普也一定不简单,这样,我把公主许配于你的赞普,我也就放心了。
东赞: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一幕演完)
道宗:公主,现在我们已经跨入吐蕃地界了。
公主:(忧伤地)哎,是呀!你看这里草原空旷,杳无人迹,多冷清。
道宗:(疑惑地)公主,臣不明白你为何愿意嫁到吐蕃?
公主:我也不愿意离开长安呀!不过,每当我想到从此我大唐能和吐蕃友好交往,我也是心甘情愿啊。
道宗:(感慨)公主真乃用心良苦,臣不如矣!(走几步,猛然看到松赞干布)公主,驸马接你来了!松赞:(行礼)公主,江夏王,我有礼了。
道宗:(行礼)还礼、还礼!劳驾驸马亲自前来迎接呀!
松赞:(感激)不要紧,相反,我还要谢谢江夏王你将公主护送到此呀!
道宗:既然驸马到此,臣的职责就算完成了,臣这就回去复命了!
松赞:代我向大唐陛下问好,改日一定前去拜望!(李道宗退)
公主:(感慨)赞普,你看这里草原空旷,白云朵朵,景色多美!松赞:公主,这里哪比得上大唐长安的繁华热闹呀!这里有的只是高原、雪山,公主来这里可以说是屈尊了!
公主:(眺望远方)赞普,高原、雪山正是这里的独特风景呀!我从长安千里迢迢来此,不是为欣赏高原、雪山,而是为了促进大唐与吐蕃友好相处,我要和赞普一同努力让吐蕃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
松赞:(激动并行礼)公主,我在这里代表我们吐蕃人民感谢你,我们祖先没能和大唐皇朝通过婚,今天我能迎娶公主,万分荣幸。我要为公主新筑一座城池,作为纪念,让子孙后代都知道!公主:(高兴)多谢赞普的厚爱!
松赞:如果公主住在帐篷里不舒服,或者在饮食方面不适的话,我会想一切办法来帮助公主的!
公主:(感激)多谢赞普,不过我们中原有一名俗语:入乡随俗。既然我来到这里,我就会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
松赞:(高兴)对公主的深明大义,我十分佩服!
公主:赞普无须多礼,我们还是快走吧!吐蕃人民也许正等候我们呢!
松赞:(高兴)是呀!我吐蕃人民知道大唐的公主愿意嫁到吐蕃都很高兴,他们正在那里等候我们呀! (第二幕完) 文成公主在吐蕃 公主:赞普,你看吐蕃人居住的都是帐篷,风和日丽也就罢了,但要是遇上了这几天都是狂风暴雨,住在帐篷里的人民多痛苦呀!你们为什么不建筑房屋来住呢?
松赞:(忧愁)可不是吗!公主,可我们吐蕃人民不会建筑房屋呀!哎!没办法!
公主:哦!没关系,我从大唐来的时候,带了些有关建造房屋的书籍,另外,我还从大唐带来了一批能工巧匠,你可以让他们帮你呀!
松赞:哎呀!公主真是一个有心人,有了这些能工巧匠,我们吐蕃人就能住进房屋里了,多谢公主呀!(大臣急冲冲进入)大臣:(忧虑)赞普,这几天的雨下得很大,田地被水淹了,田里的泥土也被雨水冲走了不少,今年的收成又……哎!
松赞:(忧虑)唉!这可如何是好!每年都出现这样的事!(站起来,来回踱步)
公主:(沉思一会说)赞普,你不必忧虑,我有一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松赞:(惊喜)请公主说出你的高见吧!
公主:好!我注意到你们吐蕃人的农业很粗放,尤其是农田,你只要派人去平整一下土地,在田地上开通一些疏水的沟渠,这样既能防止田地被水淹,也能防止水土的流失!松赞:(想了一想)嗯!不错!高,实在是高!你就派人照公主的意思去做吧!
大臣:遵旨!(退下)
公主:赞普,我经常看到一些贵族子弟十分酷爱大唐的文化,不如你派人领着他们到大唐的长安去学习诗书如何?
松赞:公主所言极是,可是大唐陛下是否愿意呢?
公主:(自信)我们大唐的皇上是有道的明君,我想对于赞普派贵族子弟去学习大唐的文化,皇上会应允的!
松赞:但愿如此,但让谁带领这些贵族子弟呢?公主:(沉思一下)我看禄大相就是很好的人选。
松赞:不错!(沉思)当初到大唐求亲也是禄大相身负重任,最终使大唐陛下答应婚事。好,就是禄大相了!(松赞对侍从)传我的旨意,让禄大相进见!
侍从:遵旨!(退下)
侍从:启禀赞普,禄大相在外侯旨!
松赞:宣!(禄东赞进)
东赞:赞普,赞蒙,臣有礼了!
松赞:不必多礼,禄大相,我要让你带领一些贵族子弟到长安去见大唐陛下,要求进入太学学习诗书,你可愿往?
东赞:蒙赞普厚爱,臣将竭尽全力将此事办好!
松赞:有劳禄大相了!你立刻挑选优秀子弟前去长安吧!
东赞:臣这就去操办此事,臣告退!
公主:赞普,希望这些贵族子弟学有所成,回来后帮助吐蕃人民将生活过得更好!
松赞:希望如此!希望我吐蕃与大唐世代友好!
(全剧完)
吐蕃人民赞颂文成公主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找一找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
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想一想唐和吐蕃的友好关系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和亲 签订盟约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A少数民族势力迅速膨胀
B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
C民族交流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影响皮罗阁
云南王点苍山会盟“请全部部落归附汉朝”“永无离贰”崇圣寺三塔家突厥吐蕃南诏唐 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和亲
签订盟约你怎样评价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一试阿尔泰,突厥起,隋朝初年分东西;
东突厥,先强大,太宗开明北方平;
西突厥,后发展,控制天山西域地
唐南部,彝白族,最南南诏建政权;
唐中期,皮罗阁,玄宗封其云南王。
吐蕃族,居青藏,松赞干布都逻些;
建官制,定律法,再把文成公主娶;
大昭寺,会盟碑,汉藏友谊万古存。和同为一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