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分析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分析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14: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关中学课时教案
课 题 第一单元总体分析 总课时 1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授课时间 第2周 
基于教材的备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2.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3.学会阅读新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教学重点 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学会读新闻。2、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学会写新闻。
教学难点 区别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学会新闻采访。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概述: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安排了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是新闻阅读,共选入六篇新闻作品,编为五课。其中,《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两则消息全面报道了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整体介绍了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的情况;《“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则新闻特写精彩展现了跳水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冠的场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则通讯详细叙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则新闻评论围绕“国家公祭日”这一新闻事件,紧扣“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引述大量新闻事实并发表评论。“任务二”是新闻采访,包括采访的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其主体内容放在现场访谈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上。“任务三”是新闻写作,要引导学生学会撰写新闻作品,以及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口语交际讲述”目的是引导学生能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自然得体地把故事或见闻讲给别人听。本单元的学习是逐层递进的,要以“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引导学生在新闻阅读中,积累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并且通过开展新闻采访等新闻实践活动,感知新闻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抓住身边的新闻线索、新闻热点等,尝试进行新闻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抓住新闻的特点,培养重依据、负责任地表达的意识。教学要点: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形成求真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教学设想:第一,引导学生会读新闻。新闻阅读可采取如下策略: 1、从新闻要素角度把握课文内容。把握“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新闻六要素来梳理课文。 2、在比较中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结合旁批、补白在比较中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的各自特点。 3、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第二,引导学生会新闻采访。1、制定采访方案。2、草拟采访提纲。提纲无固定形式,把握好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深度访谈、照片拍摄)、采访器材(笔、纸、照相机)、采访问题就行。第三,引导学生把握新闻考点。1、拟写一句话新闻。用精炼的语句在规定字数内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得分技巧:人物+事件+结果2、拟写新闻标题。不仅高度概括新闻内容,还要句子形式优美,语言富有文采。标题要素:人物和事件。3、补写导语。导语就是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本单元教学侧重点教法建议第1课《消息二则》侧重点及教法:消息定义、消息结构介绍(课件展示);两篇消息主要内容概括,标题及导语的特点(学生阅读概括交流);叙议结合的写法(教者举例讲述);生动准确的用词(个别提问解决);主席的伟大之处介绍(教者或学生介绍);作者雄浑豪迈、气势恢宏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学生感悟,教者点拨)。其它根据学情而定。(共2课时)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侧重点及教法:电头了解(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地点),导语作用,消息主要内容概括,作者了解,诺贝尔介绍(自读为主、问题导向)。建议写一则短消息。(共2课时)第3课《“飞天”凌空》侧重点及教法:新闻特写概念(课件展示),新闻特写的种类:事件特写、场面特写、人物特写、景物特写、工作特写。新闻特写突出文学性细节描写,消息突出真实性(品味细节描写)。建议拟写采访提纲一个。(共2课时)第4课《一着惊海天》侧重点及教法:通讯的概念(课件展示),通讯特征:详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强调形象说话、突出评论性(教者讲述);概括本通讯的主要内容(学生自读概括交流);主题及结构(教者点拨);建议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共4课时)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侧重点及教法建议:本文是新闻评论,通过阅读了解新闻评论的概念、形式,了解、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深切悼念死难同胞;勿忘国耻,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因此,教学侧重点及教法是引用图片情景导入,通过自学互助,生成新知。掌握字音书写,浏览课文概括划分段落层次及主要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精读文本,探讨为什么要介绍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情况,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介绍 当前的国际形势?让读者明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背景及必要性。表明祖国捍卫和平的能力、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