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上19.苏州园林 教材教法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上19.苏州园林 教材教法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31 14:4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关中学课时教案
课 题 19.苏州园林 总课时 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备写人 授课时间 第16周 
基于教材的备写 教学目标 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教学重点 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一篇说明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说明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本单元的要求是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本课的特点是抓住主要特征,按总分结构进行说明。《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叶老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称其为“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即典范之作。然后,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布局,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我觉得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像导游词一样的平面介绍,也不是呆板严肃的结构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所以作者在文中处处提到“画”字,使读者无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感觉,不见其景却如临其境!学习这样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教学重点:《苏州园林》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学情分析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教法建议:讲授法:说明文文体知识及相关连接。讨论法:以问题为导向,研读课文,讨论解决重点问题,教者点拨归纳。合作学习法:品析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可分组合作交流,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