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卷(提升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卷(提升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30 20:23:2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卷(提升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SO2表示:①1个二氧化硫分子;②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③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故A不合题意;
B.H2表示:①1个氢分子;②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B不合题意;
C.O表示:①1个氧原子;②氧元素,故C不合题意;
D.Hg表示:①1个汞原子;②汞元素;③汞这种物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08 B.1.33
C.108 g D.1.33 g
【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解答】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
设碳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原子的质量为9m,
那么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A。
3.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氧元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的元素组成分析判断。
【解答】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从大到下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即氧元素的含量最大。根据图片可知,①的占比最大,那么①为氧元素。
故选A。
4.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是(  )
A.2∶1 B.1∶2 C.11∶4 D.11∶7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由于碳元素质量分数已知,且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而氧气不含,所以假设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分别为x、y,依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列出比例式,计算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进而求算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解答】设混合气体中CO2质量为x,O2的质量为 y,
解得: x:y=11:4。
故选C。
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出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核电荷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那么能够根据原子序数推算出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则能推算出的为①③④。
故选C。
6.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
②对人体而言锌是有害元素
③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但种类少于金属元素
④人体中氢、氧元素含量很高,这跟水约占人体质量的以上有关
A.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对元素的分布,以及元素的作用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铝元素,故①错误;
②对人体而言锌是有益的,它对人的智力会有很大影响,故②错误;
③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但种类少于金属元素,故③正确;
④人体中氢、氧元素含量很高,这跟水约占人体质量的以上有关,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③④。
故选A。
7.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碳原子,则图中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式确定它的分子构成即可。
【解答】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可知,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分子模型为:,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2023八下·浙江期中)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发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卢瑟福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α粒子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
C.图乙所示原子核式结构是一种模型
D.通过该实验可知原子内有较大的空间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由图甲用a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原子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解答】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采用的是模型法,图乙是原子的模型,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合题意;
由未与原子核撞击的a粒子的轨迹看,它们与原子核相互排斥,带正电,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故B正确不合题意;
α粒子的散射现象的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9.(2023八下·浙江期中)《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可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无法发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便会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下列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八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甲磺酸伊马替尼由77个原子构成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甲磺酸伊马替尼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该原子的个数;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解答】A.根据化学式C29H31N7O·CH4SO3可知,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A错误;
B.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的原子个数:30+35+7+4+1=78,故B错误;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0):(1×35):(16×4)≠30:35:4,故C错误;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0+1×35+14×7+32+16×4=589,故D正确。
故选D。
10.(2023八下·浙江期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过氧乙酸(分子模型如图)能有效杀灭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过氧乙酸分子的模型图分析;
(2)根据过氧乙酸子模型图进行分析;
(3)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解答】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H3COOOH,故A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三种原子构成,故B错误;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4+16×3=76,故C正确;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11.(2023八下·浙江期中)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该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B. g C. D. g
【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解答】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
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
设铕(Eu)原子的质量为x,
则x:m=152:16,
解得:。
故A。
12.(2023八下·浙江期中)化学上常用符号””表示原子的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Xn+和Y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 Xn+ 可知,它是该原子失去n个电子形成的,即外层电子数为:a-n;
根据 Ym- 可知,它是该原子得到m个电子形成的,即外层电子数为:c+m;
那么得到:a-n=c+m。
故选C。
13.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溶于水形成的。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 B.10% C.25% D.60%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葡萄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其中H、O元素质量比与水中H、O元素质量相同,据此可判断溶液中H、O元素质量比,可完成溶液中C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解答】由葡萄糖和水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和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8,
所以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则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因此该葡萄糖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80%-10%=10%。
故选B。
14.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Na2MoO4是钼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6 C.+5 D.+7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在化合物 Na2MoO4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4=0,解得:x=+6。
故选B。
15.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x+y B.x+n-y C.x-n+y D.x+y+n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它是由该原子失去n个电子形成的,那么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n。
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x+n;
那么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n+y。
故选D。
16.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由4个氧元素组成
C.1个该新型分子(O4)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3)(4)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O2和O4,都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都是单质,故A正确;
B.O4由氧元素组成,而元素只论种数,不论个数,故B错误;
C.一个该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O4是单质,而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7.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苯的化学式为C6H6
B.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8 g
C.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1
D.苯属于混合物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苯的分子构成,从而写出化学式;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4)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写作C6H6,故A正确;
根据化学式C6H6可知,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没有g,故B错误;
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6)=12:1,故C错误;
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应该为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A。
18.下列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氯化铵(NH4Cl) B.碳酸氢铵(NH4HCO3)
C.尿素[CO(NH2)2] D.硝酸铵(NH4NO3)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NH4HCO3的含氮量=;
尿素的含氮量=;
硝酸铵的含氮量=;
氯化铵的含氮量=;
比较可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选C。
19.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和致癌等副作用,已被我国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孔雀石绿中含有C、H、Cl、N等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74%,则1个孔雀石绿分子中含有氯原子(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分数计算。【解答】设一个孔雀石绿分子中含有Cl原子的个数为x,
则:400×9.74%>35.5x
解得:x<1.1。
故选A。
20.在质量相等的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A.1∶2 B.2∶1 C.11∶14 D.14∶11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出两种物质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氧元素质量计算出氧原子的个数比。
【解答】设质量为m,
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氧原子的质量之比:。
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等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
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4:11。
21.现有①FeO、②Fe2O3、③Fe3O4三种含铁的氧化物,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①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Fe3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②。
故选B。
22.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kg”;④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⑤一般科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 B.④⑤ C.③⑤ D.②④⑤
【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①、②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③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④正确;
一般科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⑤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④⑤。
故选B。
23.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l表示1个铝原子 B.S的原子质量为32.06
C.三种都是金属元素 D.三种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判断;
(2)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3)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它为金属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为一个族,同一行为一个周期。
【解答】A.Cl表示1个氯原子,故A错误;
B.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B错误;
C.三种元素分别为磷、硫、氯,名字中没有金字旁,为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三种元素在同一行,因此属于同一周期,故D正确。
故选D。
24.有质量相同的四种气体:①氮气、②氢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它们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
【解答】根据“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可知,当气体的质量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则分子数越大。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从小到大依次为:④③①②,那么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依次为:②①③④。
故选D。
二、填空题
25.用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填空。
(1)5N   。
(2)n个二氧化碳分子   。
(3)4个氯离子   。
(4)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
(5)2Na+   。
(6)   。
【答案】(1)5个氮原子
(2)nCO2
(3)4Cl-
(4)
(5)2个钠离子
(6)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表示1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根据分子名称确定组成分子的个数,从而确定分子的化学式的写法,最后在左边写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3)(5)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量和电性,最后在离子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6)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写正负号和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1)5N表示5个氮原子;
(2)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为CO2,在左边写数字n表示分子个数,写作:nCO2;
(3)在氯元素右上角写“-”表示氯离子,在左边写数字4表示氯离子的个数,写作: 4Cl- ;
(4)在氧元素正上方写“-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写作: 。
(5)2Na+1表示2个钠离子;
(6)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26.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替4种元素进行的自我介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4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甲:   ,乙:   ,丙:   ,丁:   。
(2)上述4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填“质子数”或“中子数”)不同。
【答案】(1)O;Al;H;Si
(2)质子数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的元素含量的知识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则甲为O;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则乙为Al;
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是H,则丙为H;
地壳中含量排第二的元素是Si,则丁为Si。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则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7.(2023八下·浙江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组成的化合物中,X、Y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2)已知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Y的质量之比为2∶3,其中X的化合价为+a,则在该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为   。
【答案】(1)X3Y4
(2)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方法以及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1)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
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为:.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X3Y4。
(2)已知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2:1,
由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的质量之比是2:3,
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为;
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XY3.其中X的化合价为+a。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可得在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为。
28.(2023八下·浙江期中)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其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
【答案】(1)金属
(2)6.941
(3)Li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它为金属元素;
(2)在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数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3)根据物质的名称推断分子构成,从而确定化学式。
【解答】(1)因为“锂”中含有金字旁,因此为金属元素;
(2)根据图片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3)锂元素的化合物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2O。
2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答案】(1)金属;55
(2)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列为一个族,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按照原子序数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解答】(1)因为“ 铯 ”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该元素左上角的数字为55,则它的原子序数为55。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55。
(2)根据乙图可知,Z和Y在同一周期,且Z在Y的右侧,因此原子序数Z>Y,故A正确;
X和Y在同一族,且Y在X的下面,那么核外电子数Y>X,但是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
故选A。
30.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可得到乙醇,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已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请回答:
(1)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等质量的乙醇和甲醇(化学式为CH3OH)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12∶3∶8
(2)32∶23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出它们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最后做比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
乙醇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
(2)设乙醇和甲醇的质量都是m,
则它们中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1.已知HnRO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A-n-16m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解答】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那么:1×n+x+16m=A;
解得:x=A-n-16m。
32.请完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答案】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分析解答。
【解答】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如下图所示:
33.m个N2O3分子和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宏观上元素的质量等于微观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1)m个N2O3分子中含有氧原子3m个,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5n,那么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m:5n;
(2)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
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与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差的1/2;
即氧原子质量=(b-a)÷2=kg;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
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2022八下·杭州期末)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l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O
平均值 45.0 m
(1)表格中m=   。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1)85.0
(2)9:8
(3)27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将三次实验中氧化物的质量相加,然后除以实验次数计算出平均值;
(2)氧化物的质量减去金属质量得到氧元素的质量,然后作比即可;
(3)首先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氧化物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最后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答】(1)表格中m=;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85.0-45)=9:8;
(3)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3)x+(-2)y=0,解得:x:y=2:3,那么化学式为R2O3。那么二者的质量之比:9:8=2z:(16×3),解得:z=27。
三、实验探究题
35.(2023八下·浙江期中)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甲所示。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
(2)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中的   。
【答案】(1)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原子核
(3)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原子核和α粒子都带正电荷,二者靠近时α粒子会受到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大多数α粒子没有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它没有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即原子核排斥力的作用范围很小,那么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它的质量很大而体积很小,周围是绕核告诉旋转的电子,几乎没有质量。
(3)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3)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它的质量很大而体积很小,周围是绕核告诉旋转的电子,几乎没有质量,故选C。
36.(2022八下·余杭期中)2022年,首届完全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其中,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应用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热点。它取代氟利昂这一类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人工合成制冷剂,更为环保、节能。氟利昂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2)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或“不变”);
(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该模型说明理由:   。
【答案】(1)O3
(2)不变
(3)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臭氧的分子图片确定组成,据此写出化学式。
(2)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解答;
(3)根据图片,确定氯原子在反应中的循环情况对臭氧的影响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即化学式为O3;
(2)根据图片可知,过氧化氯为反应物,而同时还是生成物,因此经过①②③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不变。
(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该模型说明理由: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37.(2022八下·长兴月考)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
(3)氦气的化学式为   。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答案】(1)②
(2)N2O
(3)He
(4)质子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推算化学式;
(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4)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锂元素,②为氟元素,③为镁元素,则②为非金属元素。
(2)设含氮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则化学式为N2O。
(3)氦气为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则氦气的化学式为He;
(4)117号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为117,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质子数为117。
38.(2022八下·舟山月考)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硫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
)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0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   。
【答案】(1)+3
(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随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
(3)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温度和是否密封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3)根据前面得到的结论分析解答;
(4)在科学探究中,使用不同的器材多次完成实验,可以收集到多组数据,从而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其中O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得到:x+(-2)×2=-1,解得:x=+3价。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偏高。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39.(2022八下·余杭期中)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下表。试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 ”表示的粒子是   。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
(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   Kg。
【答案】(1)质子
(2)T2O
(3)0.4
【知识点】同位素;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素的定义判断;
(2)根据分子组成确定化学式;
(3)首先用海水质量×0.02%计算出其中重水的质量,再乘以重水中氘的质量分数,从而得到含氘的质量。
【解答】(1)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根据图片可知,三种原子都含有一个,则它表示质子。
(2)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只需将水分子中的H替换为T即可,写作:T2O;
(3)10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10×103kg×0.02%=2kg;
其中含氘的质量:。
四、解答题
40.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对铝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004 g以下。
[提示: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K)∶m(Al)∶m(S)∶m(O)∶m(H)=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 g某食品(1 kg该食品中加入明矾2 g),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答案】(1)A
(2)39∶27∶64∶320∶24;5.7%
(3)解:100 g该食品中铝的质量为 ×100 g×5.7%=0.0114 g>0.004 g,所以超过了安全摄入量。
答:其摄入的铝的量超过了安全摄入量。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3)食品中含有明矾的质量与食品的质量成正比,据此计算100g食品中含有明矾的质量,最后在乘以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到铝的质量,再与0.004g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因此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的是铝元素,故选A。
(2)根据化学式KAl (SO4)2·12H2O可知,
明矾中K:Al:O:H的质量之比为:(39×1):(27×1):(32×2):(16×20):(1×24)= 39∶27∶64∶320∶24 ;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41.(2022八下·南浔期末)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回答:
(1)硝酸铵属于   (选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
(2)500g 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 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1)氮肥
(2)175g
(3)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

解得:x=160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为钾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素的叫复合肥。
(2)氮元素的质量=硝酸铵质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氮元素质量相等,利用“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NH4NO3 可知,硝酸铵富含氮元素,属于氮肥。
(2)500g 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42.(2022八下·丽水期末)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利用过饱和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溶液,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如图)。
(1)醋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
(2)醋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16.4克醋酸钠中钠元素质量为多少?
【答案】(1)4
(2)82
(3)16.4g醋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钠元素的质量=醋酸钠的质量×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H3COONa 可知,醋酸钠由C、H、O、Na共4种元素组成;
(2)根据化学式 CH3COONa 可知,醋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3+16×2+23=82;
43.(2022八下·浦江期末)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来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 (C12H22O14Ca)0.5 g 【用法】口服 【用量】每日3次,一次___片 金钙尔奇 【主要原料】碳酸钙(CaCO3)、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 【含量】每片含钙280 mg、镁99.7 mg、锌3.08
mg、铜0.51 mg等 【用量】每日2次,一次1片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多少片?
【答案】(1)根据化学式 C12H22O14Ca 可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40=430.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4)每日的补钙量为:280mg×1片/次×2次=560mg;
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为;;
每次服用葡萄糖酸钙的片数:560mg÷47mg÷3≈4片。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2)元素的质量分数=;
(3)碳酸钙的质量=钙元素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首先用钙尔奇每片含钙量×每天片数计算出每天的补钙量,然后用葡萄糖酸钙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每片含钙量,最后作比计算出一次应该服用的片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卷(提升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2.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08 B.1.33
C.108 g D.1.33 g
3.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氧元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是(  )
A.2∶1 B.1∶2 C.11∶4 D.11∶7
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出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核电荷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
②对人体而言锌是有害元素
③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但种类少于金属元素
④人体中氢、氧元素含量很高,这跟水约占人体质量的以上有关
A.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7.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碳原子,则图中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的是(  )
A. B. C. D.
8.(2023八下·浙江期中)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发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卢瑟福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α粒子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
C.图乙所示原子核式结构是一种模型
D.通过该实验可知原子内有较大的空间
9.(2023八下·浙江期中)《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可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无法发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便会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下列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八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甲磺酸伊马替尼由77个原子构成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10.(2023八下·浙江期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过氧乙酸(分子模型如图)能有效杀灭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
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2023八下·浙江期中)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该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 B. g C. D. g
12.(2023八下·浙江期中)化学上常用符号””表示原子的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Xn+和Y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13.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溶于水形成的。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 B.10% C.25% D.60%
14.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Na2MoO4是钼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6 C.+5 D.+7
15.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x+y B.x+n-y C.x-n+y D.x+y+n
16.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由4个氧元素组成
C.1个该新型分子(O4)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17.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苯的化学式为C6H6
B.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8 g
C.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1
D.苯属于混合物
18.下列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氯化铵(NH4Cl) B.碳酸氢铵(NH4HCO3)
C.尿素[CO(NH2)2] D.硝酸铵(NH4NO3)
19.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和致癌等副作用,已被我国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孔雀石绿中含有C、H、Cl、N等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74%,则1个孔雀石绿分子中含有氯原子(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在质量相等的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A.1∶2 B.2∶1 C.11∶14 D.14∶11
21.现有①FeO、②Fe2O3、③Fe3O4三种含铁的氧化物,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22.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kg”;④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⑤一般科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 B.④⑤ C.③⑤ D.②④⑤
23.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Cl表示1个铝原子 B.S的原子质量为32.06
C.三种都是金属元素 D.三种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24.有质量相同的四种气体:①氮气、②氢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它们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二、填空题
25.用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填空。
(1)5N   。
(2)n个二氧化碳分子   。
(3)4个氯离子   。
(4)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
(5)2Na+   。
(6)   。
26.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替4种元素进行的自我介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4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甲:   ,乙:   ,丙:   ,丁:   。
(2)上述4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填“质子数”或“中子数”)不同。
27.(2023八下·浙江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组成的化合物中,X、Y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2)已知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Y的质量之比为2∶3,其中X的化合价为+a,则在该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为   。
28.(2023八下·浙江期中)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其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
2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30.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可得到乙醇,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已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请回答:
(1)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等质量的乙醇和甲醇(化学式为CH3OH)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31.已知HnRO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2.请完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33.m个N2O3分子和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4.(2022八下·杭州期末)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坩埚内加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获得如表数据。请回答:
实验次数 金属质量(g) 金属氧化物质量(g)
l 45.0 84.9
2 45.0 85.1
3 45.0 85.O
平均值 45.0 m
(1)表格中m=   。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35.(2023八下·浙江期中)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甲所示。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
(2)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中的   。
36.(2022八下·余杭期中)2022年,首届完全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其中,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应用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热点。它取代氟利昂这一类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人工合成制冷剂,更为环保、节能。氟利昂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2)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或“不变”);
(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该模型说明理由:   。
37.(2022八下·长兴月考)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
(3)氦气的化学式为   。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38.(2022八下·舟山月考)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硫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
)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0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   。
39.(2022八下·余杭期中)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下表。试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原子结构模型中的“ ”表示的粒子是   。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
(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重水和普通水化学性质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10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是   Kg。
四、解答题
40.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对铝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004 g以下。
[提示: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K)∶m(Al)∶m(S)∶m(O)∶m(H)=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 g某食品(1 kg该食品中加入明矾2 g),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41.(2022八下·南浔期末)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根据硝酸铵的化学式(NH4NO3)回答:
(1)硝酸铵属于   (选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
(2)500g 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g;
(3)多少克硝酸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和120g尿素[ CO(NH2)2]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42.(2022八下·丽水期末)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利用过饱和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溶液,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如图)。
(1)醋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
(2)醋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16.4克醋酸钠中钠元素质量为多少?
43.(2022八下·浦江期末)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来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 (C12H22O14Ca)0.5 g 【用法】口服 【用量】每日3次,一次___片 金钙尔奇 【主要原料】碳酸钙(CaCO3)、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 【含量】每片含钙280 mg、镁99.7 mg、锌3.08
mg、铜0.51 mg等 【用量】每日2次,一次1片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多少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SO2表示:①1个二氧化硫分子;②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③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故A不合题意;
B.H2表示:①1个氢分子;②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B不合题意;
C.O表示:①1个氧原子;②氧元素,故C不合题意;
D.Hg表示:①1个汞原子;②汞元素;③汞这种物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解答】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
设碳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原子的质量为9m,
那么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A。
3.【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的元素组成分析判断。
【解答】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从大到下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即氧元素的含量最大。根据图片可知,①的占比最大,那么①为氧元素。
故选A。
4.【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由于碳元素质量分数已知,且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而氧气不含,所以假设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分别为x、y,依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列出比例式,计算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进而求算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解答】设混合气体中CO2质量为x,O2的质量为 y,
解得: x:y=11:4。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那么能够根据原子序数推算出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则能推算出的为①③④。
故选C。
6.【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对元素的分布,以及元素的作用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铝元素,故①错误;
②对人体而言锌是有益的,它对人的智力会有很大影响,故②错误;
③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但种类少于金属元素,故③正确;
④人体中氢、氧元素含量很高,这跟水约占人体质量的以上有关,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③④。
故选A。
7.【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式确定它的分子构成即可。
【解答】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可知,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分子模型为:,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由图甲用a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原子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解答】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采用的是模型法,图乙是原子的模型,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合题意;
由未与原子核撞击的a粒子的轨迹看,它们与原子核相互排斥,带正电,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故B正确不合题意;
α粒子的散射现象的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甲磺酸伊马替尼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该原子的个数;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解答】A.根据化学式C29H31N7O·CH4SO3可知,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A错误;
B.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的原子个数:30+35+7+4+1=78,故B错误;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0):(1×35):(16×4)≠30:35:4,故C错误;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0+1×35+14×7+32+16×4=589,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过氧乙酸分子的模型图分析;
(2)根据过氧乙酸子模型图进行分析;
(3)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解答】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H3COOOH,故A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三种原子构成,故B错误;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4+16×3=76,故C正确;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解答】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
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
设铕(Eu)原子的质量为x,
则x:m=152:16,
解得:。
故A。
12.【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 Xn+ 可知,它是该原子失去n个电子形成的,即外层电子数为:a-n;
根据 Ym- 可知,它是该原子得到m个电子形成的,即外层电子数为:c+m;
那么得到:a-n=c+m。
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葡萄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其中H、O元素质量比与水中H、O元素质量相同,据此可判断溶液中H、O元素质量比,可完成溶液中C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解答】由葡萄糖和水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和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8,
所以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则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因此该葡萄糖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80%-10%=10%。
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在化合物 Na2MoO4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4=0,解得:x=+6。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它是由该原子失去n个电子形成的,那么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n。
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x+n;
那么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n+y。
故选D。
1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3)(4)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O2和O4,都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都是单质,故A正确;
B.O4由氧元素组成,而元素只论种数,不论个数,故B错误;
C.一个该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O4是单质,而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苯的分子构成,从而写出化学式;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4)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写作C6H6,故A正确;
根据化学式C6H6可知,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没有g,故B错误;
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6)=12:1,故C错误;
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应该为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A。
18.【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NH4HCO3的含氮量=;
尿素的含氮量=;
硝酸铵的含氮量=;
氯化铵的含氮量=;
比较可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选C。
19.【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分数计算。【解答】设一个孔雀石绿分子中含有Cl原子的个数为x,
则:400×9.74%>35.5x
解得:x<1.1。
故选A。
20.【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出两种物质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氧元素质量计算出氧原子的个数比。
【解答】设质量为m,
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氧原子的质量之比:。
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等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
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4:11。
21.【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①Fe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Fe3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①>③>②。
故选B。
22.【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①、②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③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④正确;
一般科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⑤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④⑤。
故选B。
23.【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判断;
(2)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3)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它为金属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列为一个族,同一行为一个周期。
【解答】A.Cl表示1个氯原子,故A错误;
B.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B错误;
C.三种元素分别为磷、硫、氯,名字中没有金字旁,为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三种元素在同一行,因此属于同一周期,故D正确。
故选D。
24.【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
【解答】根据“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可知,当气体的质量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则分子数越大。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从小到大依次为:④③①②,那么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依次为:②①③④。
故选D。
25.【答案】(1)5个氮原子
(2)nCO2
(3)4Cl-
(4)
(5)2个钠离子
(6)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表示1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根据分子名称确定组成分子的个数,从而确定分子的化学式的写法,最后在左边写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3)(5)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量和电性,最后在离子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6)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写正负号和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1)5N表示5个氮原子;
(2)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为CO2,在左边写数字n表示分子个数,写作:nCO2;
(3)在氯元素右上角写“-”表示氯离子,在左边写数字4表示氯离子的个数,写作: 4Cl- ;
(4)在氧元素正上方写“-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写作: 。
(5)2Na+1表示2个钠离子;
(6)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26.【答案】(1)O;Al;H;Si
(2)质子数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的元素含量的知识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则甲为O;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则乙为Al;
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是H,则丙为H;
地壳中含量排第二的元素是Si,则丁为Si。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则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7.【答案】(1)X3Y4
(2)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方法以及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1)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
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为:.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X3Y4。
(2)已知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2:1,
由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的质量之比是2:3,
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为;
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XY3.其中X的化合价为+a。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可得在化合物中Y的化合价为。
28.【答案】(1)金属
(2)6.941
(3)Li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它为金属元素;
(2)在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数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3)根据物质的名称推断分子构成,从而确定化学式。
【解答】(1)因为“锂”中含有金字旁,因此为金属元素;
(2)根据图片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3)锂元素的化合物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2O。
29.【答案】(1)金属;55
(2)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列为一个族,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按照原子序数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解答】(1)因为“ 铯 ”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该元素左上角的数字为55,则它的原子序数为55。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55。
(2)根据乙图可知,Z和Y在同一周期,且Z在Y的右侧,因此原子序数Z>Y,故A正确;
X和Y在同一族,且Y在X的下面,那么核外电子数Y>X,但是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
故选A。
30.【答案】(1)12∶3∶8
(2)32∶23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2)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计算出它们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最后做比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
乙醇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
(2)设乙醇和甲醇的质量都是m,
则它们中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1.【答案】A-n-16m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解答】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那么:1×n+x+16m=A;
解得:x=A-n-16m。
32.【答案】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分析解答。
【解答】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如下图所示:
33.【答案】;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宏观上元素的质量等于微观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1)m个N2O3分子中含有氧原子3m个,n个N2O5分子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为5n,那么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m:5n;
(2)若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千克,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千克,
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一个N2O5分子的质量与一个N2O3分子的质量差的1/2;
即氧原子质量=(b-a)÷2=kg;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
则N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答案】(1)85.0
(2)9:8
(3)27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将三次实验中氧化物的质量相加,然后除以实验次数计算出平均值;
(2)氧化物的质量减去金属质量得到氧元素的质量,然后作比即可;
(3)首先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氧化物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最后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答】(1)表格中m=;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85.0-45)=9:8;
(3)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3)x+(-2)y=0,解得:x:y=2:3,那么化学式为R2O3。那么二者的质量之比:9:8=2z:(16×3),解得:z=27。
35.【答案】(1)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原子核
(3)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原子核和α粒子都带正电荷,二者靠近时α粒子会受到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大多数α粒子没有改变运动方向,说明它没有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即原子核排斥力的作用范围很小,那么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它的质量很大而体积很小,周围是绕核告诉旋转的电子,几乎没有质量。
(3)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3)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它的质量很大而体积很小,周围是绕核告诉旋转的电子,几乎没有质量,故选C。
36.【答案】(1)O3
(2)不变
(3)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低碳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臭氧的分子图片确定组成,据此写出化学式。
(2)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解答;
(3)根据图片,确定氯原子在反应中的循环情况对臭氧的影响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即化学式为O3;
(2)根据图片可知,过氧化氯为反应物,而同时还是生成物,因此经过①②③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不变。
(3)有科学家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该模型说明理由: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37.【答案】(1)②
(2)N2O
(3)He
(4)质子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元素周期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推算化学式;
(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4)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①为锂元素,②为氟元素,③为镁元素,则②为非金属元素。
(2)设含氮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2)y=0,解得:x:y=2:1,则化学式为N2O。
(3)氦气为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则氦气的化学式为He;
(4)117号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为117,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质子数为117。
38.【答案】(1)+3
(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随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
(3)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温度和是否密封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3)根据前面得到的结论分析解答;
(4)在科学探究中,使用不同的器材多次完成实验,可以收集到多组数据,从而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其中O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组成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得到:x+(-2)×2=-1,解得:x=+3价。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偏高。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低温、密封,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4)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客观,更具有普遍意义。
39.【答案】(1)质子
(2)T2O
(3)0.4
【知识点】同位素;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素的定义判断;
(2)根据分子组成确定化学式;
(3)首先用海水质量×0.02%计算出其中重水的质量,再乘以重水中氘的质量分数,从而得到含氘的质量。
【解答】(1)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根据图片可知,三种原子都含有一个,则它表示质子。
(2)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只需将水分子中的H替换为T即可,写作:T2O;
(3)10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10×103kg×0.02%=2kg;
其中含氘的质量:。
40.【答案】(1)A
(2)39∶27∶64∶320∶24;5.7%
(3)解:100 g该食品中铝的质量为 ×100 g×5.7%=0.0114 g>0.004 g,所以超过了安全摄入量。
答:其摄入的铝的量超过了安全摄入量。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的定义判断;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3)食品中含有明矾的质量与食品的质量成正比,据此计算100g食品中含有明矾的质量,最后在乘以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到铝的质量,再与0.004g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因此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的是铝元素,故选A。
(2)根据化学式KAl (SO4)2·12H2O可知,
明矾中K:Al:O:H的质量之比为:(39×1):(27×1):(32×2):(16×20):(1×24)= 39∶27∶64∶320∶24 ;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41.【答案】(1)氮肥
(2)175g
(3)设硝酸铵的质量为x,

解得:x=160g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为钾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素的叫复合肥。
(2)氮元素的质量=硝酸铵质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氮元素质量相等,利用“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NH4NO3 可知,硝酸铵富含氮元素,属于氮肥。
(2)500g 硝酸铵中含氮元素:。
42.【答案】(1)4
(2)82
(3)16.4g醋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钠元素的质量=醋酸钠的质量×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H3COONa 可知,醋酸钠由C、H、O、Na共4种元素组成;
(2)根据化学式 CH3COONa 可知,醋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3+16×2+23=82;
43.【答案】(1)根据化学式 C12H22O14Ca 可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40=430.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4)每日的补钙量为:280mg×1片/次×2次=560mg;
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为;;
每次服用葡萄糖酸钙的片数:560mg÷47mg÷3≈4片。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2)元素的质量分数=;
(3)碳酸钙的质量=钙元素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首先用钙尔奇每片含钙量×每天片数计算出每天的补钙量,然后用葡萄糖酸钙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每片含钙量,最后作比计算出一次应该服用的片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