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周练——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B.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C.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是重要的循环形式,根据如图分析科学合理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互不干涉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氧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氧气 D.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动态平衡
3.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2: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如何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某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主要是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大气中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集中在近地面的对流层
5.“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臭氧空洞 C.温室效应 D.白色污染
6.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 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
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
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7.我国十四五规划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不属于释放二氧化碳的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8.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C.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D.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
9.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请你将下列科学知识重新排序,组成合理联系( )
①全球气温升高; ②海平面上升; ③二氧化碳增加; ④燃烧煤、石油;
⑤沿海低地被淹; ⑥两极冰川融化。
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①⑥②⑤
C.④①③②⑤⑥ D.①⑥④③②⑤
10.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人类亟须解决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下列行为不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 )
A.城市建造居民区,工厂远离居民区 B.车辆实行单双号行驶
C.大力开发太阳能汽车代替普通汽车 D.每年三月全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11.“碳捕捉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22年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图甲是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届时该场馆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m2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0t,进而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如图乙是小科验证该问题的实验装置,在___________(填“阳光”或“黑暗”)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13.“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被认为是当前最为现实的减排对策之一。小洪在实验室模拟“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相关方法,如图甲所示。(“→”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1)图甲中①模拟“溶解填埋法”,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②模拟“矿物填埋法”,小洪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分别表示溶液中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其中代表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3)实现“碳中和”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有 __________(可多选)。
A.种植乔木碳中和林 B.发展垃圾焚烧发电 C.煤燃烧前先脱硫处理
D.扩大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规模 E.研发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14.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其中Y为葡萄糖C6H12O6)。
(1)图一中的X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图二中的转化3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对应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转化2”或“转化4”)
15.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高科技场馆引人注目。整个冬奥会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的结合。
(1)开幕式的“微火”创意让我们非常惊奇,火炬在雪花中心长明不熄(甲图),氢燃料流量约为1.2立方米/小时(氢气密度为0.09kg/m3)。若按照该流量设计,奥运圣火燃烧15个昼夜,共需要消耗氢气多少kg?
(2)赛事期间大量使用氢燃料电池车,以减少污染排放。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电动机M工作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速滑馆首次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冷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系统。应用此技术,国家速滑馆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冰部分就能节省至少2×106度电,就相当于节约了大约8×105kg煤,若标准煤中含碳75%,则相当于少排了二氧化碳多少千克?
(4)冬奥会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请结合我们自身,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写2点)
16.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CO2对人类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当前最先进的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CO2气体制成干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
(2)2021年9月24日,《科学》在线发表了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请分析“搭积木”式的合成路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 _____________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食物中的淀粉[(C6H10O5)n]在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H2O分子个数比 _____________。
②写出图中①中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_____________。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推进使用新能源汽车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
17.研究性小组开展了《温室效应研究》的课题。温室效应是由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和水蒸气等温室气体引起,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照在我们的上空,如图甲所示,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出现地球增温的现象。
物质 大气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比) 温室效应指数
H2O 1 0.1
CO2 0.03 1
CH4 2×10﹣4 30
(1)在图乙实验中,控制温度计初温相同,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2)小海同学用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如图丙所示,他取6g鸡蛋壳(鸡蛋壳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平均四次分别加入烧杯中,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25 25 25 25
产生气体的总质量 m 2 n 2.2
(3)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量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大气中水蒸气和甲烷哪种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更大,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政府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控制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除了陆地植物固碳外,海洋也是重要的固碳之地,如图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三种方式。
(1)自然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断地溶解到海水中。研究表明,海水温度越低,单位体积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一年四季中,单位体积海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_季。
(2)植物固碳:近海滩涂上的红树林、海洋浮游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最终这些碳元素随着植物残体沉积到海底。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盐泵:贝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将碳元素以碳酸钙的形式沉积起来。某地贝壳堤储存了约4亿吨贝壳,其中95%为碳酸钙,则该地贝壳堤固定了多少亿吨碳元素?_____________
19.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年1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未遇的极寒天气,因此有人质疑:今年天气这么冷,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20.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如图所示是氧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中氧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_____,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有 _____________。
(2)在维持自然界的氧平衡的途径中,植物利用 _____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21.近年全球变暖日趋严重,我们急需给地球降温!
(1)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燃煤发电会向大气排放大量CO2.现有新技术,先将煤与水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是CO和H.),再将合成气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CO+H2O═CO2十H2,该反应中CO具有 _________性(选填“氧化”或“还原”).由于CO2和H2的物理性质不同,CO2会从 ______口(选填图中的“A”或“B”)出来,被封存.分离出的氢气则用于燃烧发电;
(2)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若能观察到色拉油a侧液面 __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则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第2题
第3题
第7题
第8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20题
第21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周练——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 参考答案
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B.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C.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解:A、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A正确;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故均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故C错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故D正确;
故选:C。
2.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是重要的循环形式,根据如图分析科学合理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互不干涉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氧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氧气 D.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动态平衡
解:A、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概言之,就是碳元素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自然界中循环;自然界中的氧气的含量随着生物呼吸、可燃物燃烧和物质缓慢氧化等而不断减少,但又会随植物光合作用而不断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碳循环和氧循环不是互不干涉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氧循环,还通过物质缓慢氧化等参与氧循环,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动态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成化工产品乙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2: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该过程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所以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B正确;
C、从反应的微观图可以看出,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含有的各原子种类和个数与一个乙酸分子中的恰好相同,所以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反应生成一个乙酸分子,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故C错误;
D、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甲烷反应生成乙酸,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4.如何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某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主要是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大气中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集中在近地面的对流层
解:A.地球环境中导致二氧化碳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人为原因,社会发展以来,有了工业革命后,碳排放量猛增,主要是人类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比如煤炭,石油等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外加人口猛增生活生产中也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还有大片森林的破坏,是光合作用减弱了,错误;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正确;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大气中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集中在近地面的对流层,正确。故选:A。
5.“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倡导“碳中和”有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臭氧空洞 C.温室效应 D.白色污染
解:“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有利于解决温室效应。 故选:C。
6.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 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
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
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解:①温室效应有利如光合作用,也有弊如冰川熔化,故正确;
②温室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大量的温室气体CO2 CH4 等排放有关,故错误;
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故正确;
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故正确;
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故正确;
⑥温室效应只能减弱,故错误; 故选:B。
7.我国十四五规划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不属于释放二氧化碳的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A、B、C、产生二氧化碳的活动有生产生活中化石燃料的燃烧,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等。所以A、B、C都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D不属于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
故选:D。
8.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C.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D.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
解:A.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③叫做生物的呼吸作用。该选项的分析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
B.图中甲为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该选项的分析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
C.①过程表示吸收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该选项的分析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
D.从图中可看出,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可通过甲分解者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被乙生产者植物利用,是能循环利用的。该选项的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
故选:D。
9.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请你将下列科学知识重新排序,组成合理联系( )
①全球气温升高; ②海平面上升; ③二氧化碳增加; ④燃烧煤、石油;
⑤沿海低地被淹; ⑥两极冰川融化。
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①⑥②⑤
C.④①③②⑤⑥ D.①⑥④③②⑤
解:燃烧煤、石油会使二氧化碳增加,则全球气温会升高,造成两极冰川融化,所以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故选:B。
10.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人类亟须解决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下列行为不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 )
A.城市建造居民区,工厂远离居民区 B.车辆实行单双号行驶
C.大力开发太阳能汽车代替普通汽车 D.每年三月全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解:城市建造居民区,工厂远离居民区不能减缓温室效应,A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
车辆实行单双号行驶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大力开发太阳能汽车代替普通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每年三月全国开展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碳捕捉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2)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氧化钙、氢氧化钠 。
解:(1)捕捉室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2)在循环的过程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可以循环利用,故答案为:氧化钙、氢氧化钠。
12.2022年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图甲是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届时该场馆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m2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0t,进而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 。如图乙是小科验证该问题的实验装置,在 阳光 (填“阳光”或“黑暗”)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
解:二氧化碳会形成温室效应,故场馆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m2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0t,会减缓温室效应;实验时应该在阳光下进行,由于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故盛有二氧化碳的装置内温度升高明显,压强大于盛有空气的装置,会出现水柱左移的现象;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阳光;左。
13.“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被认为是当前最为现实的减排对策之一。小洪在实验室模拟“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相关方法,如图甲所示。(“→”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1)图甲中①模拟“溶解填埋法”,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其主要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2)图甲中②模拟“矿物填埋法”,小洪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分别表示溶液中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其中代表 OH﹣ (填微粒符号)。
(3)实现“碳中和”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有 ADE (可多选)。
A.种植乔木碳中和林 B.发展垃圾焚烧发电 C.煤燃烧前先脱硫处理
D.扩大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规模 E.研发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解:(1)图甲中①模拟“溶解填埋法”,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O2+Ca(OH)2=CaCO3↓+H2O;根据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可知,小白球代表钙离子、小黑球代表氢氧根离子、网格大球代表水分子,其中代表 OH﹣;
(3)A.种植乔木碳中和林,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正确;
B.发展垃圾焚烧发电,也会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不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错误;
C.煤燃烧前先脱硫处理,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错误;
D.扩大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正确;
E.研发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正确; 故选:ADE。
故答案是:(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2)OH﹣;(3)ADE。
14.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其中Y为葡萄糖C6H12O6)。
(1)图一中的X是 H2CO3 (用化学式表示)。
(2)图二中的转化3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涉及的能量转化情况为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3)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对应的是图中的 转化4 。(填“转化2”或“转化4”)
解:(1)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故答案为:H2CO3;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即图二中的转化4;故答案为:转化4。
15.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高科技场馆引人注目。整个冬奥会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的结合。
(1)开幕式的“微火”创意让我们非常惊奇,火炬在雪花中心长明不熄(甲图),氢燃料流量约为1.2立方米/小时(氢气密度为0.09kg/m3)。若按照该流量设计,奥运圣火燃烧15个昼夜,共需要消耗氢气多少kg?
(2)赛事期间大量使用氢燃料电池车,以减少污染排放。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电动机M工作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3)国家速滑馆首次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冷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系统。应用此技术,国家速滑馆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冰部分就能节省至少2×106度电,就相当于节约了大约8×105kg煤,若标准煤中含碳75%,则相当于少排了二氧化碳多少千克?
(4)冬奥会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请结合我们自身,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写2点)
解:(1)奥运圣火燃烧15个昼夜,共需要消耗氢气的体积V=1.2m3/h×15×24h=432m3,
氢气的质量m氢气=ρ氢气V=0.09kg/m3×432m3=38.88kg;
(2)电动机M工作时能量转化的方式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8×105kg煤中含碳的质量m碳=m煤×75%=8×105kg×75%=6×105kg,
则相当于少排了二氧化碳的质量m二氧化碳===2.2×106kg;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绿色出行”、乘坐新能源交通工具等。
答:(1)共需要消耗氢气38.88kg;(2)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相当于少排了二氧化碳2.2×106kg;
(4)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绿色出行”、乘坐新能源交通工具等。
16.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CO2对人类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当前最先进的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CO2气体制成干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的变化是 分子间的间隔 。
(2)2021年9月24日,《科学》在线发表了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请分析“搭积木”式的合成路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 光合作用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食物中的淀粉[(C6H10O5)n]在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转化为CO2和H2O,该转化中消耗O2与产生的H2O分子个数比 1:1 。
②写出图中①中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的化学方程CO2+3H2CH3OH+H2O。
(3)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 A 。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推进使用新能源汽车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
解:(1)CO2气体制成干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的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
(2)①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在人体内经过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消耗O2与产生的H2O分子个数比6:6=1:1;
②由图可知,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
(3)A、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不能减少空气的污染物的总量,故选项不能实现“碳减排”;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减少燃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故答案为:(1)分子间的间隔; (2)①光合作用;1:1;②CO2+3H2CH3OH+H2O; (3)A。
17.研究性小组开展了《温室效应研究》的课题。温室效应是由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和水蒸气等温室气体引起,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照在我们的上空,如图甲所示,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出现地球增温的现象。
物质 大气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比) 温室效应指数
H2O 1 0.1
CO2 0.03 1
CH4 2×10﹣4 30
(1)在图乙实验中,控制温度计初温相同,得到 左边锥形瓶中温度上升比右边锥形瓶中温度上升的快 现象,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2)小海同学用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如图丙所示,他取6g鸡蛋壳(鸡蛋壳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平均四次分别加入烧杯中,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25 25 25 25
产生气体的总质量 m 2 n 2.2
(3)表中的“温室效应指数”指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测量一定大气压下每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表中展示了部分气体的数据,据此可得出,大气中水蒸气和甲烷哪种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更大,说明理由: 甲烷,是因为单位体积的甲烷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水蒸气 。
解:(1)在图乙实验中,控制温度计初温相同,左边锥形瓶中温度上升比右边锥形瓶中温度上升的快,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故答案为:左边锥形瓶中温度上升比右边锥形瓶中温度上升的快。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产生1g二氧化碳,第三次产生2.2g二氧化碳,即最终产生2.2g二氧化碳。
设第一次25g稀盐酸中氯化氢质量分数是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25gx 1g
= x≈6.6%
答: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6.6%。
(3)甲烷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更大,是因为单位体积的甲烷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水蒸气。
故答案为:甲烷,是因为单位体积的甲烷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水蒸气。
18.我国政府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控制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除了陆地植物固碳外,海洋也是重要的固碳之地,如图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三种方式。
(1)自然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断地溶解到海水中。研究表明,海水温度越低,单位体积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一年四季中,单位体积海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冬 季。
(2)植物固碳:近海滩涂上的红树林、海洋浮游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最终这些碳元素随着植物残体沉积到海底。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其原因是 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其原因是海洋超过一定深度,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弱,无法维持生长 。
(3)碳酸盐泵:贝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将碳元素以碳酸钙的形式沉积起来。某地贝壳堤储存了约4亿吨贝壳,其中95%为碳酸钙,则该地贝壳堤固定了多少亿吨碳元素? 0.456亿吨
解:(1)根据“研究表明,海水温度越低,单位体积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冬季温度最低,可知,一年四季中,单位体积海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最多的是冬季;
(2)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其原因是海洋超过一定深度,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弱,无法维持生长;故答案为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海洋的浅层,超过一定深度不能发生,其原因是海洋超过一定深度,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弱,无法维持生长;
(3)根据碳酸钙的化学式CaCO3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2%,所以碳元素的质量m=4亿吨×95%×12%=0.456亿吨;答:该地贝壳堤固定了0.456亿吨碳元素。
故答案为:(1)冬(2)海洋超过一定深度,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弱,无法维持生长
(3)0.456亿吨
19.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等 。
(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 2KOH+CO2═K2CO3+H2O 。
(3)2020年1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未遇的极寒天气,因此有人质疑:今年天气这么冷,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 不认同,是因为今年天气很冷,只是持续一段时间,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大气温度持续螺旋式上升 。
解:(1)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等。
故填: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等。
(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OH+CO2═K2CO3+H2O。
故填:2KOH+CO2═K2CO3+H2O。
(3)不认同,是因为今年天气很冷,只是持续一段时间,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大气温度持续螺旋式上升。
故填:不认同,是因为今年天气很冷,只是持续一段时间,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大气温度持续螺旋式上升。
20.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如图所示是氧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中氧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二氧化碳 ,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有 氮气 。
(2)在维持自然界的氧平衡的途径中,植物利用 光合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D (填字母)。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D.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解:(1)图示中氧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二氧化碳;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有氮气。
(2)在维持自然界的氧平衡的途径中,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3)空气中的氧气随着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不断的变化,但处于动态平衡,A错误,B正确;空气中氧气需要合适的浓度,如果浓度过高,会影响生命活动,C错误;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比如氧气,又有化合物,比如二氧化碳,D正确。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氮气;(2)光合;(3)BD。
21.近年全球变暖日趋严重,我们急需给地球降温!
(1)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燃煤发电会向大气排放大量CO2.现有新技术,先将煤与水反应生成合成气(主要是CO和H.),再将合成气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CO+H2O═CO2十H2,该反应中CO具有 还原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由于CO2和H2的物理性质不同,CO2会从 A 口(选填图中的“A”或“B”)出来,被封存.分离出的氢气则用于燃烧发电;
(2)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中若能观察到色拉油a侧液面 低于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则说明甲烷也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解:(1)合成气与高温水蒸气进行如下反应:CO+H2O═CO2十H2,一氧化碳得氧,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氢气的密度大的多,所以从低口出.
(2)甲烷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所以同样环境中甲烷会比空气升温快,左瓶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所以色拉油a侧液面低于b侧.
故答案为:(1)还原 A (2)低于
第2题
第3题
第7题
第8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20题
第21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