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3.4二氧化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注射器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注射器,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石灰水没有变化,可能是注入的二氧化碳的量太少,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实验目的是验证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没有得到对应的现象可能是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低导致取样中二氧化碳的量较少有关,所以当没有明显现象时需要继续鼓入空气进行实验即增大样本的数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2八下·婺城期末)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验满 D.性质检验
【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稀盐酸的液面要将长颈漏斗的下口封住,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要将点燃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即可,故C错误;
D.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时,会看到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D。
3.(2022八下·滨江期末)下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等,根据图片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自己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为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倒入石灰水后,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这为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为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杠杆的右端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此为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八下·金东期末)“碳达峰”和“碳中和”都和二氧化碳有关。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溶于水 B.人呼出的全都是二氧化碳气体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不可燃不助燃,可用于灭火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的认识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1体积的水能够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人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还有水蒸气等其它气体,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化,但是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可燃烧也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用于灭火,故D正确。
故选D。
5.(2022八下·安吉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
A.原料 B.原理CaCO3+HCl=CaCl+H2O+CO2↑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判断。
【解答】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A错误;
反应原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B错误;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形”,故C正确;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6.(2022八下·嘉兴月考)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然性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判断;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4)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判断。
【解答】A.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故A错误;
B.②中的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故B错误;
C.③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C。
7.(2022八下·临海月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
B.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
C.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二氧化碳倒入—侧的“空”纸袋中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性质是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使石蕊试液变红,反应了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蜡烛先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反应了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它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从而使石灰水变浑浊,反映了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将二氧化碳倒入—侧的“空”纸袋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即只反应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2八下·嘉兴期末)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实验室制取可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做原料
B.验满: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内,观察火柴是否熄灭
C.性质:有毒,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用途:可做气体肥料,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验满、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A.制取: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硫酸钙,而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A错误;
B.验满: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观察火柴是否熄灭,故B错误;
C.性质:二氧化碳五毒,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错误;
D.用途:可做气体肥料,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故D正确。
故选D。
9.(2022八下·诸暨期中)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闻气味
D.CO2气体验满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倾倒液体时,试管口略微倾斜,紧挨试剂瓶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手握住试管,如果烧杯中导管口出现连续的气泡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闻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扇动,然后用鼻子凑过去闻,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对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应该将燃烧的火柴放在瓶口即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压强差原理检验装置气密性的现象分析;
B、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可溶性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解答】A、 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若装置不漏气,则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B、 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不符合题意;
D、 检验二氧化碳需用澄清石灰水,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人的试剂为氢氧化钙溶液 ,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C、根据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和 稀盐酸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验证用澄清石灰水分析。
【解答】A、干冰升华吸热可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降雨,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不能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压强差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分析;
B、根据制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确定长短导管顺序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利用燃着木条是否熄灭验满分析。
【解答】A、通过抽拉注射器活塞,改变装置内压强,使水位发生变化或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来检验装置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B、制取二氧化碳应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利用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会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长导管进气,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短导管排出空气,将燃着木条放短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下列关于 CO2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分析。
【解答】 A、 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符合题意;
B、CO2密度比空气大,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不符合题意;
C、 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符合题意;
D、 CO2的固体(干冰)升华时吸热,可作制冷剂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小松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你认为小松( )
A.选择A、B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B.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解答】石灰石为固体,而稀盐酸为液体,因此二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固液常温型”。A
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液封,二氧化碳会溢出,而C中分液漏斗上有开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但是溶解度较小,当水达到饱和后,二氧化碳就能被收集,因此将导管d与c连接,即可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5.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时,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的杂质是( )
A.氯气和稀有气体 B.空气和氯化氢
C.水蒸气和氯化氢 D.氧气和水蒸气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解答。
【解答】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气体中常常混有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水蒸气,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2022八下·温岭期末)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请完成如下问题:
(1)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 。
(2)如图丙,是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图丁中 装置,该选择基于思维模型中“判断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判断反应条件”"是
。
(3)如图戊,是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请补充完整。
【答案】(1)构建封闭体系
(2)B;不需要加热
(3)密度(或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平均分子质量均可)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分析其中的操作过程,确定所处的思维模型;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条件分析解答。
(3)如果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那么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那么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1)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且无需加热,那么选择“固液常温型”,即选装置B。“判断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
(3)根据图丙可知,判断气体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17.(2022八下·新昌期末)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选填字母)。
(3)用F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
“c"或“d" )端进入。.
【答案】(1)分液漏斗
(2)B
(3)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
(3)根据装置F收集气体的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石灰石为固态,而稀盐酸为液态,且无需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故选B。
(3)在装置F中,依靠气体的压强将水排出瓶外,因此气体应该从短导管c端进入,而水从长导管d端排出。
18.(2022八下·吴兴期末)如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
(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密度比空气大且 ;
(2)若烧杯中只留下一支燃着的蜡烛, (选填“能”或“不能”) 得到上述结论。
【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能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答;
(2)注意分析是否能够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结论。
【解答】(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由所给装置可知,二氧化碳从高处流到烧杯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
19.(2022八下·浦江期末)做科学实验应提倡绿色环保。如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
(1)“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 (填字母)。
A.长颈漏斗 B.分液漏斗 C.细口瓶 D.量筒
(2)写出玻璃W管中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答案】(1)B
(2)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微型塑料滴管的用途即可;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微型塑料滴管”用于盛放稀盐酸,并滴加稀盐酸,能够控制滴入的速度,那么它相当于分液漏斗,故选B。
(2)在玻璃W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则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0.(2022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 。
【答案】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灭火。
21.(2022八下·苍南竞赛)为了验证集满CO2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和倒放的差异性。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表示纸筒正放的曲线是 。(填序号)
(2)无论纸筒正放还是倒放,电子秤读数均变小的原因是 。
【答案】(1)①
(2)二氧化碳逸出,空气进入;且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电子秤的示数减小,其实就是其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所致,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分析逸出速度的的大小对示数的影响即可;
(2)根据二氧化碳气体会向空气中逸出解答。
【解答】(1)当集气瓶倒放时,二氧化碳集中在下端瓶口处,很容易从瓶口逸散,因此电子秤的示数减小较快,则表示倒放的是②,正放的是①。
(2)无论纸筒正放还是倒放,电子秤读数均变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逸出,空气进入,且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22.目前有些人热衷于利用高压氧舱、氧吧、氧气袋等进行吸氧,以增加大脑供氧量,消除脑疲劳。医生建议吸氧要适量,因为高浓度的氧往往会对人造成伤害,引起氧中毒。
(1)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 性,能将人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 供生命活动所需。
(2)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氧气,例如加热高锰酸钾,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该化学变化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小红利用收集到的一瓶氧气,按图中A、B、C、D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D中出现的现象: 。
A.夹取木炭
B.点燃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注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1)氧化;能量
(2)分解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氧气的氧化性分析;
(2)根据“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解答】(1) 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氧化性, 能将人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2)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3)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向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时,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故答案为:(1)氧化;能量;(2)分解;(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3.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实验 Ⅰ Ⅱ Ⅲ Ⅳ
现象 紫色纸花变红 紫色纸花不变色 紫色纸花不变色
分析 ①实验(Ⅲ)验证了 ;实验(Ⅳ)验证了 。 ②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 。
【答案】紫色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对比实验分别验证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纸花变红,但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能使纸花变红,由此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碳酸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分析。
【解答】 实验(Ⅲ)将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实验(Ⅳ)紫色纸花变成红色,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酸性消失;
故答案为:紫色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24.如图所示,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分别盛有CO2、H2中的一种。试回答:由放置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 ;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该倒放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倒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解答】A瓶气体倒置桌面上,说明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故A瓶为氢气;
故答案为: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该倒放。
25.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人吸气时应将弹簧夹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弹簧夹B 。
(2)人呼气时应将弹簧夹A ,弹簧夹B ,此时可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
。
(3)甲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乙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吸入气体时不能将液体吸进,呼出气体要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因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有影响,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是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1)由A、B两处导管的长短可知,人吸气时应打开弹簧夹A,为防止石灰水进入嘴中,应关闭弹簧夹B;
(2) 人呼气时要使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应将弹簧夹A关闭,打开弹簧夹B,因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可观察到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有影响,甲瓶中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乙瓶中石灰水是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打开;关闭;(2)关闭; 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2八下·金东期末)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科学知识的核心之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金同学连接装置B、F、G进行实验。若往B装置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且在装置F和G中看到明显的现象,则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 (填导管口字母),装置F可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旺,则G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
c.密度与空气的密度非常接近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c→d→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b、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3)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解答】(1)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进入集气瓶后集中在瓶底,因此应该从长导管b通入二氧化碳,从短导管c排出二氧化碳,则a→b→c。只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才会与其反应生成沉淀,因此a→b→c→d→e。
(3)E装置的方法为排水法收集气体,那么该气体应该不与水反应,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由于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那么说明它的密度与空气密度非常接近,但是无法判断它是否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故选bc。
27.(2022八下·东阳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CO2制备与性质探究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药品及装置连接方案如图所示。(已知:H2SO4+Na2CO3=Na2SO4+H2O+CO2↑)
(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药品前,关闭K1、K3,打开K2, ,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试管B中加入2g碳酸钠,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0mL稀硫酸,打开K1,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 的性质。
(3)实验二:试管中仍有较多气泡产生时,接着关闭K1,打开K2、K3,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4)实验三:待试管中不产生气泡,关闭K2,点燃C中的酒精灯微微加热,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向针简内推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或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2)CO2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干燥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H2CO3 CO2↑+H2O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答;
(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试纸上的水生成碳酸,从而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碳酸不稳定,受热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药品前,关闭K1、K3,打开K2,向针简内推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或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试管B中加入2g碳酸钠,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0mL稀硫酸,打开K1,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3)实验二:试管中仍有较多气泡产生时,接着关闭K1,打开K2、K3,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干燥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三:待试管中不产生气泡,关闭K2,点燃C中的酒精灯微微加热,红色会逐渐褪去,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H2CO3 CO2↑+H2O 。
28.(2022八下·定海期末)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多,但用途广泛。某小组同学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下列实验。
(1)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要产生平稳的气流,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择装置甲还是装置乙,说明理由 ;若你选择的装置与丙装置相连,当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时,可以验证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如图丁所示实验: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如果改变二氧化碳的倾倒方向,如图戊所示实验:观察
到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实验现象,能否反映出二氧化碳相同的性质
(3)为验证碳酸饮料(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小明同学利用如图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该同学得出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反思评价】该小组同学中有同学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不严密,汽水中含有柠檬酸,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气流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
【继续实验】针对提出的质疑该小组同学继续开展下列活动;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下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中含有柠檬酸。
②小明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简单的实验操作,确认了不是因为柠檬酸引起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该操作的名称以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答案】(1)装置乙,可以通过活塞调节反应速率;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能
(3)加热试管;溶液有红色变成紫色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装置乙比装置甲多一个控制阀门,通过它可以控制滴落到锥形瓶内稀盐酸的数量,从而控制反应的快慢,从而得到平稳的气流。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2)在装置丁中,玻璃片挡住上面的蜡烛,于是二氧化碳先沉入瓶底,导致下面的蜡烛先熄灭。当二氧化碳到达上面蜡烛的高度时,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在装置戊中,玻璃板挡住下面的蜡烛,二氧化碳先使上面的蜡烛熄灭,再向下沉积,导致下面的蜡烛熄灭,也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3)如果石蕊试液变色是由于柠檬酸引起的,那么对试管加热后,由于柠檬酸的存在,溶液仍然会保持红色。而二氧化碳在水中生成的碳酸不温度 ,一旦受热就会分解,从而导致石蕊试液变回紫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要产生平稳的气流,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择装置乙,理由:可以通过活塞调节反应速率;若选择的装置与丙装置相连,当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时,可以验证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如图丁所示实验: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如果改变二氧化碳的倾倒方向,如图戊所示实验: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实验现象,能反映出二氧化碳相同的性质。
(3)小明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简单的实验操作,确认了不是因为柠檬酸引起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该操作的名称是:加热试管,实验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9.(2022八下·吴兴期末)科学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那么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 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请简单写出实验方案 。
(2)为进一步比较,老师用三个相同的烧瓶收集等量的CO2气体,注入等量的三种液体,用气压传感器测定内部气压变化,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曲线2代表澄清石灰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溶液,由此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答案】(1)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A;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①根据二氧化碳反应后气压减小分析;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则瓶内气压减小,可能是二氧化碳反应所致,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所致,此时无法确定;
③将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比较,如果后者造成的气压减小量明显大于前者,那么就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根据图丙,确定瓶内气压的大小变化,比较不同曲线的气压变化量,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1)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方案为: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曲线1代表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因此后者的气压更小,则说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
图丙中不能确定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
曲线2代表石灰水,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气压明显小于石灰水中的气压,因此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故选AC。
30.(2022八下·杭州期末)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乙,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 毫升(溶解气体后液体体积几乎不变)。
【答案】(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a(OH)2+CO2=CaCO3↓+H2O
(3)100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首先根据卡文迪许的结论计算出水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再用二氧化碳的总体积减去这个体积即可。
【解答】(1)根据“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3)根据“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可知,200毫升水能够溶解二氧化碳200毫升,则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300mL-200mL=100mL。
四、解答题
31.(2022八下·舟山月考)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仪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中产生现象是 。
(3)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B中石灰石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求:
①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A
(2)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解:①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15g-5g=10g,
设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盐酸的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H2O+ CO2↑
100 73 44
10g y x
x=4.4 g
y=7.3g
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4.4g。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用途分析;
(2)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描述实验现象。
(3)①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其实就是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②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图乙中的微型塑料滴管用于将稀盐酸滴入下面与石灰石进行反应,这和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作用相同,故选A。
32.(2022八下·诸暨期中)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仪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里的现象有 。
(3)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B中石灰石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求:
①15克石灰石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A
(2)石灰石表面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根据图丙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5g-5g=10g;
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10g y x
;
解得:x=4.4g,y=7.3g;
②根据丙图可知,反应结束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
则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解答;
(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据此描述现象;
(3)①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就是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②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最后再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用于盛放稀盐酸,这和图甲中分液漏斗A的作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里的现象有:石灰石表面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3.(2022八下·义乌期中)依据A、B实验,回答问题。
序号 A B
实验 装置
问题 下端木条先熄灭的原因 : 。 若用此实验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 。
【答案】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用集气瓶或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或将蜡烛放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2)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中,如果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就必须在封闭环境中进行。
【解答】
序号 A B
实验 装置
问题 下端木条先熄灭的原因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若用此实验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 用集气瓶或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或将蜡烛放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34.(2022八下·义乌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⑤从a端通入氮气; ⑥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
请写出该实验操作(步骤可以重复使用)最合理的顺序是
【答案】④③①②③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最合理的顺序是: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色);
①从b端通入氮气(排出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
即顺序为:④③①②③。
35.
(1)不同的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①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a 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和C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CO2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已知硫是黄色固体)。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 。
【答案】(1)B;b;CaCO3+2HCl=CaCl2+H2O+CO2↑
(2)>;红;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灭火器及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反应原理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石蕊变红,且溶解性越强试管内液面上升越高,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硫分析。
【解答】(1)灭火器需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选择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控制速率的方法是反应物的深度,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选择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控制速率的方法是反应物的状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2)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硫试管中液面上升高度大于二氧化碳,说明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硫溶解性大于二氧人缅,因两气体与水反应都能生成酸,试管内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由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可推测,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镁和硫,观察到有白色固体和黄色固体生成。
故答案为:(1)B;b; CaCO3+2HCl=CaCl2+H2O+CO2↑ ;(2)>;红;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
五、综合说理题
36.(2022八下·婺城期末)揭开“屠狗洞”的秘密:意大利那不勒斯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因此,当地居民就称之为“屠狗洞”。迷信的人还说洞里有一种叫做“屠狗”的妖怪。为了揭开“屠狗洞”的秘密,一位名叫波尔曼的科学家来到这个山洞里进行实地考察。他在山洞里四处寻找,始终没有找到什么“屠狗妖”,只见岩洞上倒悬许多钟乳石,地上丛生着石笋,并且有很多从潮湿的地上冒出来的气泡。波尔曼透过这些现象经过科学的推理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波尔曼有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资料一:钟乳石和石笋构成的岩洞也叫石灰岩岩洞。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在地下深处高温下分解会产生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二氧化碳气体。
资料二:二氧化碳能与地下水、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而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在压力低时又是很不稳定的,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
H2O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波尔曼的相关资料写出其“科学的推理”,从而揭示“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的秘密。
【答案】碳酸钙在地下深处高温下分解会产生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地下水、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而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在压力低时又是很不稳定的,会再次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造成洞内二氧化碳浓度较大。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在下方聚集,狗比较矮,所以吸入的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因此狗窒息死亡。而人的身高较大,可以呼吸到氧气,自然没有什么影响。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3.4二氧化碳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注射器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注射器,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2.(2022八下·婺城期末)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验满 D.性质检验
3.(2022八下·滨江期末)下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4.(2022八下·金东期末)“碳达峰”和“碳中和”都和二氧化碳有关。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溶于水 B.人呼出的全都是二氧化碳气体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不可燃不助燃,可用于灭火
5.(2022八下·安吉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
A.原料 B.原理CaCO3+HCl=CaCl+H2O+CO2↑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
6.(2022八下·嘉兴月考)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然性
7.(2022八下·临海月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
B.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
C.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二氧化碳倒入—侧的“空”纸袋中
8.(2022八下·嘉兴期末)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实验室制取可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做原料
B.验满: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内,观察火柴是否熄灭
C.性质:有毒,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用途:可做气体肥料,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9.(2022八下·诸暨期中)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闻气味
D.CO2气体验满
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B.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12.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13.下列关于 CO2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14.小松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你认为小松( )
A.选择A、B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B.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15.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时,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的杂质是( )
A.氯气和稀有气体 B.空气和氯化氢
C.水蒸气和氯化氢 D.氧气和水蒸气
二、填空题
16.(2022八下·温岭期末)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请完成如下问题:
(1)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 。
(2)如图丙,是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图丁中 装置,该选择基于思维模型中“判断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判断反应条件”"是
。
(3)如图戊,是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请补充完整。
17.(2022八下·新昌期末)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选填字母)。
(3)用F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
“c"或“d" )端进入。.
18.(2022八下·吴兴期末)如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
(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密度比空气大且 ;
(2)若烧杯中只留下一支燃着的蜡烛, (选填“能”或“不能”) 得到上述结论。
19.(2022八下·浦江期末)做科学实验应提倡绿色环保。如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
(1)“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 (填字母)。
A.长颈漏斗 B.分液漏斗 C.细口瓶 D.量筒
(2)写出玻璃W管中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0.(2022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 。
21.(2022八下·苍南竞赛)为了验证集满CO2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和倒放的差异性。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表示纸筒正放的曲线是 。(填序号)
(2)无论纸筒正放还是倒放,电子秤读数均变小的原因是 。
22.目前有些人热衷于利用高压氧舱、氧吧、氧气袋等进行吸氧,以增加大脑供氧量,消除脑疲劳。医生建议吸氧要适量,因为高浓度的氧往往会对人造成伤害,引起氧中毒。
(1)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 性,能将人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 供生命活动所需。
(2)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氧气,例如加热高锰酸钾,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该化学变化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小红利用收集到的一瓶氧气,按图中A、B、C、D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D中出现的现象: 。
A.夹取木炭
B.点燃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注入澄清石灰水
23.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实验 Ⅰ Ⅱ Ⅲ Ⅳ
现象 紫色纸花变红 紫色纸花不变色 紫色纸花不变色
分析 ①实验(Ⅲ)验证了 ;实验(Ⅳ)验证了 。 ②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 。
24.如图所示,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分别盛有CO2、H2中的一种。试回答:由放置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5.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人吸气时应将弹簧夹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弹簧夹B 。
(2)人呼气时应将弹簧夹A ,弹簧夹B ,此时可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
。
(3)甲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乙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三、实验探究题
26.(2022八下·金东期末)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科学知识的核心之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金同学连接装置B、F、G进行实验。若往B装置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且在装置F和G中看到明显的现象,则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 (填导管口字母),装置F可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旺,则G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
c.密度与空气的密度非常接近
27.(2022八下·东阳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CO2制备与性质探究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药品及装置连接方案如图所示。(已知:H2SO4+Na2CO3=Na2SO4+H2O+CO2↑)
(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药品前,关闭K1、K3,打开K2, ,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试管B中加入2g碳酸钠,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0mL稀硫酸,打开K1,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 的性质。
(3)实验二:试管中仍有较多气泡产生时,接着关闭K1,打开K2、K3,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4)实验三:待试管中不产生气泡,关闭K2,点燃C中的酒精灯微微加热,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8.(2022八下·定海期末)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多,但用途广泛。某小组同学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下列实验。
(1)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要产生平稳的气流,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择装置甲还是装置乙,说明理由 ;若你选择的装置与丙装置相连,当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时,可以验证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如图丁所示实验: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如果改变二氧化碳的倾倒方向,如图戊所示实验:观察
到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实验现象,能否反映出二氧化碳相同的性质
(3)为验证碳酸饮料(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小明同学利用如图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该同学得出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反思评价】该小组同学中有同学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不严密,汽水中含有柠檬酸,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气流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
【继续实验】针对提出的质疑该小组同学继续开展下列活动;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下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中含有柠檬酸。
②小明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简单的实验操作,确认了不是因为柠檬酸引起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该操作的名称以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9.(2022八下·吴兴期末)科学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那么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 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请简单写出实验方案 。
(2)为进一步比较,老师用三个相同的烧瓶收集等量的CO2气体,注入等量的三种液体,用气压传感器测定内部气压变化,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曲线2代表澄清石灰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溶液,由此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30.(2022八下·杭州期末)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乙,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 毫升(溶解气体后液体体积几乎不变)。
四、解答题
31.(2022八下·舟山月考)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仪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中产生现象是 。
(3)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B中石灰石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求:
①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2.(2022八下·诸暨期中)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仪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里的现象有 。
(3)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B中石灰石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求:
①15克石灰石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3.(2022八下·义乌期中)依据A、B实验,回答问题。
序号 A B
实验 装置
问题 下端木条先熄灭的原因 : 。 若用此实验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 。
34.(2022八下·义乌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⑤从a端通入氮气; ⑥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
请写出该实验操作(步骤可以重复使用)最合理的顺序是
35.
(1)不同的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①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a 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和C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CO2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已知硫是黄色固体)。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 。
五、综合说理题
36.(2022八下·婺城期末)揭开“屠狗洞”的秘密:意大利那不勒斯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因此,当地居民就称之为“屠狗洞”。迷信的人还说洞里有一种叫做“屠狗”的妖怪。为了揭开“屠狗洞”的秘密,一位名叫波尔曼的科学家来到这个山洞里进行实地考察。他在山洞里四处寻找,始终没有找到什么“屠狗妖”,只见岩洞上倒悬许多钟乳石,地上丛生着石笋,并且有很多从潮湿的地上冒出来的气泡。波尔曼透过这些现象经过科学的推理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波尔曼有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资料一:钟乳石和石笋构成的岩洞也叫石灰岩岩洞。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在地下深处高温下分解会产生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二氧化碳气体。
资料二:二氧化碳能与地下水、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而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在压力低时又是很不稳定的,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
H2O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波尔曼的相关资料写出其“科学的推理”,从而揭示“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的秘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石灰水没有变化,可能是注入的二氧化碳的量太少,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实验目的是验证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没有得到对应的现象可能是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低导致取样中二氧化碳的量较少有关,所以当没有明显现象时需要继续鼓入空气进行实验即增大样本的数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稀盐酸的液面要将长颈漏斗的下口封住,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要将点燃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即可,故C错误;
D.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时,会看到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等,根据图片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后,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自己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为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倒入石灰水后,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这为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为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倒入二氧化碳气体后,杠杆的右端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此为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的认识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1体积的水能够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人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还有水蒸气等其它气体,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化,但是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可燃烧也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用于灭火,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判断。
【解答】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A错误;
反应原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B错误;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形”,故C正确;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判断;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4)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判断。
【解答】A.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故A错误;
B.②中的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故B错误;
C.③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性质是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使石蕊试液变红,反应了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蜡烛先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反应了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它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从而使石灰水变浑浊,反映了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将二氧化碳倒入—侧的“空”纸袋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即只反应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验满、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解答】A.制取: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硫酸钙,而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A错误;
B.验满: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观察火柴是否熄灭,故B错误;
C.性质:二氧化碳五毒,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错误;
D.用途:可做气体肥料,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倾倒液体时,试管口略微倾斜,紧挨试剂瓶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手握住试管,如果烧杯中导管口出现连续的气泡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闻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扇动,然后用鼻子凑过去闻,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对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应该将燃烧的火柴放在瓶口即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压强差原理检验装置气密性的现象分析;
B、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可溶性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解答】A、 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若装置不漏气,则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不符合题意;
B、 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不符合题意;
D、 检验二氧化碳需用澄清石灰水,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人的试剂为氢氧化钙溶液 ,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C、根据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和 稀盐酸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验证用澄清石灰水分析。
【解答】A、干冰升华吸热可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降雨,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不能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压强差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分析;
B、根据制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确定长短导管顺序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利用燃着木条是否熄灭验满分析。
【解答】A、通过抽拉注射器活塞,改变装置内压强,使水位发生变化或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来检验装置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B、制取二氧化碳应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利用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会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长导管进气,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短导管排出空气,将燃着木条放短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分析。
【解答】 A、 通常情况下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符合题意;
B、CO2密度比空气大,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不符合题意;
C、 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符合题意;
D、 CO2的固体(干冰)升华时吸热,可作制冷剂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解答】石灰石为固体,而稀盐酸为液体,因此二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固液常温型”。A
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液封,二氧化碳会溢出,而C中分液漏斗上有开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但是溶解度较小,当水达到饱和后,二氧化碳就能被收集,因此将导管d与c连接,即可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解答。
【解答】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气体中常常混有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水蒸气,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构建封闭体系
(2)B;不需要加热
(3)密度(或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平均分子质量均可)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分析其中的操作过程,确定所处的思维模型;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实验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条件分析解答。
(3)如果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那么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那么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1)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且无需加热,那么选择“固液常温型”,即选装置B。“判断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
(3)根据图丙可知,判断气体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17.【答案】(1)分液漏斗
(2)B
(3)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所指仪器的名称解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
(3)根据装置F收集气体的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石灰石为固态,而稀盐酸为液态,且无需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故选B。
(3)在装置F中,依靠气体的压强将水排出瓶外,因此气体应该从短导管c端进入,而水从长导管d端排出。
18.【答案】(1)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能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答;
(2)注意分析是否能够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结论。
【解答】(1)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由所给装置可知,二氧化碳从高处流到烧杯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
19.【答案】(1)B
(2)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微型塑料滴管的用途即可;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微型塑料滴管”用于盛放稀盐酸,并滴加稀盐酸,能够控制滴入的速度,那么它相当于分液漏斗,故选B。
(2)在玻璃W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则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0.【答案】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灭火。
21.【答案】(1)①
(2)二氧化碳逸出,空气进入;且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电子秤的示数减小,其实就是其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所致,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分析逸出速度的的大小对示数的影响即可;
(2)根据二氧化碳气体会向空气中逸出解答。
【解答】(1)当集气瓶倒放时,二氧化碳集中在下端瓶口处,很容易从瓶口逸散,因此电子秤的示数减小较快,则表示倒放的是②,正放的是①。
(2)无论纸筒正放还是倒放,电子秤读数均变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逸出,空气进入,且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22.【答案】(1)氧化;能量
(2)分解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氧气的氧化性分析;
(2)根据“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解答】(1) 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氧化性, 能将人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2)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3)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向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时,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故答案为:(1)氧化;能量;(2)分解;(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3.【答案】紫色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对比实验分别验证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纸花变红,但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能使纸花变红,由此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碳酸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分析。
【解答】 实验(Ⅲ)将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实验(Ⅳ)紫色纸花变成红色,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酸性消失;
故答案为:紫色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24.【答案】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该倒放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倒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解答】A瓶气体倒置桌面上,说明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故A瓶为氢气;
故答案为:H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该倒放。
25.【答案】(1)打开;关闭
(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吸入气体时不能将液体吸进,呼出气体要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因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有影响,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是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1)由A、B两处导管的长短可知,人吸气时应打开弹簧夹A,为防止石灰水进入嘴中,应关闭弹簧夹B;
(2) 人呼气时要使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应将弹簧夹A关闭,打开弹簧夹B,因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可观察到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有影响,甲瓶中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乙瓶中石灰水是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打开;关闭;(2)关闭; 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6.【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c→d→e;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b、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3)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解答】(1)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进入集气瓶后集中在瓶底,因此应该从长导管b通入二氧化碳,从短导管c排出二氧化碳,则a→b→c。只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才会与其反应生成沉淀,因此a→b→c→d→e。
(3)E装置的方法为排水法收集气体,那么该气体应该不与水反应,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由于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那么说明它的密度与空气密度非常接近,但是无法判断它是否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故选bc。
27.【答案】(1)向针简内推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或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2)CO2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干燥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H2CO3 CO2↑+H2O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答;
(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试纸上的水生成碳酸,从而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从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碳酸不稳定,受热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装入药品前,关闭K1、K3,打开K2,向针简内推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或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放手后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试管B中加入2g碳酸钠,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0mL稀硫酸,打开K1,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3)实验二:试管中仍有较多气泡产生时,接着关闭K1,打开K2、K3,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干燥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三:待试管中不产生气泡,关闭K2,点燃C中的酒精灯微微加热,红色会逐渐褪去,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H2CO3 CO2↑+H2O 。
28.【答案】(1)装置乙,可以通过活塞调节反应速率;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能
(3)加热试管;溶液有红色变成紫色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装置乙比装置甲多一个控制阀门,通过它可以控制滴落到锥形瓶内稀盐酸的数量,从而控制反应的快慢,从而得到平稳的气流。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2)在装置丁中,玻璃片挡住上面的蜡烛,于是二氧化碳先沉入瓶底,导致下面的蜡烛先熄灭。当二氧化碳到达上面蜡烛的高度时,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在装置戊中,玻璃板挡住下面的蜡烛,二氧化碳先使上面的蜡烛熄灭,再向下沉积,导致下面的蜡烛熄灭,也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3)如果石蕊试液变色是由于柠檬酸引起的,那么对试管加热后,由于柠檬酸的存在,溶液仍然会保持红色。而二氧化碳在水中生成的碳酸不温度 ,一旦受热就会分解,从而导致石蕊试液变回紫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要产生平稳的气流,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择装置乙,理由:可以通过活塞调节反应速率;若选择的装置与丙装置相连,当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时,可以验证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如图丁所示实验: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如果改变二氧化碳的倾倒方向,如图戊所示实验: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实验现象,能反映出二氧化碳相同的性质。
(3)小明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简单的实验操作,确认了不是因为柠檬酸引起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该操作的名称是:加热试管,实验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9.【答案】(1)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A;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①根据二氧化碳反应后气压减小分析;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则瓶内气压减小,可能是二氧化碳反应所致,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所致,此时无法确定;
③将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比较,如果后者造成的气压减小量明显大于前者,那么就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根据图丙,确定瓶内气压的大小变化,比较不同曲线的气压变化量,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1)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方案为: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曲线1代表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因此后者的气压更小,则说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
图丙中不能确定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
曲线2代表石灰水,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气压明显小于石灰水中的气压,因此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故选AC。
30.【答案】(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a(OH)2+CO2=CaCO3↓+H2O
(3)100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首先根据卡文迪许的结论计算出水中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再用二氧化碳的总体积减去这个体积即可。
【解答】(1)根据“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3)根据“1体积水大约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可知,200毫升水能够溶解二氧化碳200毫升,则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300mL-200mL=100mL。
31.【答案】(1)A
(2)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解:①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15g-5g=10g,
设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盐酸的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H2O+ CO2↑
100 73 44
10g y x
x=4.4 g
y=7.3g
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4.4g。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用途分析;
(2)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描述实验现象。
(3)①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其实就是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分别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②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图乙中的微型塑料滴管用于将稀盐酸滴入下面与石灰石进行反应,这和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作用相同,故选A。
32.【答案】(1)A
(2)石灰石表面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根据图丙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5g-5g=10g;
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10g y x
;
解得:x=4.4g,y=7.3g;
②根据丙图可知,反应结束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
则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解答;
(2)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据此描述现象;
(3)①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就是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②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最后再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用于盛放稀盐酸,这和图甲中分液漏斗A的作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里的现象有:石灰石表面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3.【答案】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用集气瓶或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或将蜡烛放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2)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中,如果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就必须在封闭环境中进行。
【解答】
序号 A B
实验 装置
问题 下端木条先熄灭的原因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若用此实验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 用集气瓶或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或将蜡烛放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34.【答案】④③①②③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最合理的顺序是: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能否使石蕊变色);
①从b端通入氮气(排出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
即顺序为:④③①②③。
35.【答案】(1)B;b;CaCO3+2HCl=CaCl2+H2O+CO2↑
(2)>;红;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灭火器及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反应原理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石蕊变红,且溶解性越强试管内液面上升越高,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硫分析。
【解答】(1)灭火器需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选择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控制速率的方法是反应物的深度,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选择稀盐酸和块状石灰石,控制速率的方法是反应物的状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2)由图示可知,二氧化硫试管中液面上升高度大于二氧化碳,说明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硫溶解性大于二氧人缅,因两气体与水反应都能生成酸,试管内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由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可推测,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会生成氧化镁和硫,观察到有白色固体和黄色固体生成。
故答案为:(1)B;b; CaCO3+2HCl=CaCl2+H2O+CO2↑ ;(2)>;红;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
36.【答案】碳酸钙在地下深处高温下分解会产生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地下水、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而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在压力低时又是很不稳定的,会再次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造成洞内二氧化碳浓度较大。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在下方聚集,狗比较矮,所以吸入的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因此狗窒息死亡。而人的身高较大,可以呼吸到氧气,自然没有什么影响。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