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第3章 体液调节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01
导管
消化腔
导管
激素
毛细血管
血液
神经调节
化学物质
狗的上段小肠
狗的血液
狗的小肠肠腔
提取液
肠腔
(切除神经)
能分泌胰液
不能分泌胰液
胰腺分泌胰液
神经调节
化学
物质
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内分泌器官
细胞
化学物质
胰岛
分泌某种抗糖
尿病的物质
胰岛
健康狗
胰腺
消失
恢复
内分泌腺
内分泌
垂体
垂体
生长激素
胰高血糖素
糖
有机物
生长和发育
兴奋性
应激
醛固酮、皮质醇
雌激素、孕激素
生殖器官
卵细胞
雄激素
生殖器官
精子细胞
内环境稳定
物质和能量
生长发育和生殖
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
02
核心点一
核心点二
应用创新·问题情境探究
03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04
点击右图进入…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谢谢观看 THANK YOU!
W
浅仰芹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促进血糖合
①增强心
抗利尿激素
成糖原,并
脏活动,使
血管收缩,
分泌
胰岛素
抑制非糖物
质转化为葡
血压上升:
②促进糖
肾上
神经
萄糖,降低血
神经
腺素
上腺
下丘脑
原分解,使
传导
传导
岛
糖含量
血糖升高:
分
泌
③增加产
促进肝糖原
热
胰高血糖素
分解和非糖
促激素释放激素
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使
作用于
血糖含量升
促进生长
高
尤其是促
促甲状
进蛋白质
生长激素
分泌
垂体
腺激
合成和骨
甲
甲
促进新陈代谢
的生长,
促性腺
腺
和生长发育,尤
激素
影响代谢
腺
其对中枢神经
系统的发育和
性腺
激素
功能具有重要
影响,提高神
经系统兴奋性
性激素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
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
我仰
h
团结守纪勤学春
特点
一外分泌腺
腺体
实例
特点
内分泌腺
实例
过程
内分泌系统
激素
激素的发现
结论
研究
激素的研究方法
组成
内分泌腺
内分泌细胞
功能
调节机体活动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命观念——基于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观,阐释生命的本质。2.科学探究——通过对促胰液素、胰岛素的发现过程,形成敢于大胆探索生物学问题的品质。
一、激素的发现
1.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2)内分泌腺: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等。
2.促胰液素的发现
探究者 沃泰默 斯他林、贝利斯
实验假设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组、C组中的胰腺能分泌胰液,B组中胰腺不能分泌胰液 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 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
3.激素产生部位及本质: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4.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二、激素研究的实例
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
1869年: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组织,发现胰岛。
1889年:切除胰腺的狗患糖尿病,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
1921年: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利用狗进行实验。
结扎狗的胰管→胰腺萎缩只剩胰岛→胰腺提取液
↓
摘除另一只健康狗的胰腺→糖尿病的狗
↓
血糖恢复正常
实例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公鸡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消失→睾丸重新移植→雄性性征恢复
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
2.激素的分泌及功能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激素功能
下丘脑 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的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激素 调节相应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生长激素 调节生长发育
胰腺 胰高血糖素 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①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②促进生长和发育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醛固酮、皮质醇 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卵巢 雌激素、孕激素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睾丸 雄激素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3.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是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 )
2.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 )
3.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能促进生长发育。 ( )
4.内分泌细胞有的聚集在一起成为内分泌腺,有的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 ( )
5.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 )
6.激素调节能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 ( )
提示:1.×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2.× 外分泌腺的分泌物通过导管直接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
3.√ 4.√
5.× 下丘脑和垂体可分泌多种激素,但甲状腺只分泌甲状腺激素。
6.√
研究激素的方法
1.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常用实验方法
①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②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
③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
(2)一般思路
(3)实验案例
①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a.饲喂法
b.切除法和注射法
②验证胰岛素的功能——注射法
2.激素研究的注意事项
(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2)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对照实验中,生理盐水不能用蒸馏水代替。
(3)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睾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等。
(5)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1.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处理方法 胰岛素 + - + -
阿司匹林 - + + -
生理盐水 - - - +
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高于正常 高于正常
注:“+”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而成。
A.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
B.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
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3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
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高血糖小鼠X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第1组血糖浓度应高于正常;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第3组小鼠血糖浓度正常,A正确。为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每组都应选择条件相同的个体,即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B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C错误。该实验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不能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D错误。]
2.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多氯联苯(PCBs)可引起蝌蚪甲状腺组织改变,为深入研究PCBs对甲状腺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发育至一定阶段的正常非洲爪蟾蝌蚪,分别放入PCBs浓度依次为0、25、50、100 μg/L的环境中饲养,记录各组从受精卵到完成变态发育所需平均时间,依次为96、97、101、108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B.PCBs具有加快蝌蚪细胞代谢速率的作用
C.一定范围内PCBs浓度越高,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越强
D.PCBs可能通过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延缓蝌蚪的发育
B [蝌蚪尾的消失是受基因控制的,通过细胞凋亡实现,A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PCBs可延长非洲爪蟾从受精卵到完成变态发育所需平均时间,推测PCBs浓度越大,甲状腺激素分泌越少,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所以PCBs应具有抑制蝌蚪细胞代谢速率的作用,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一定范围内PCBs浓度越高,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作用越强,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一定浓度范围内,PCBs浓度越高,非洲爪蟾从受精卵到完成变态发育所需的平均时间越长,可推测PCBs可能通过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延缓蝌蚪的发育,D正确。]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归纳概括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功能
2.正确区分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调节糖代谢
B.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皮质醇等,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C.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作用于垂体
A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错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皮质醇等,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B正确;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C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都作用于垂体,D正确。]
4.研究发现,少数孕妇在妊娠期体内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出现大幅度变化,容易给胎儿带来一定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B.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将导致孕妇代谢旺盛,产热量增多
C.若孕妇摄入碘的量不足,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患侏儒症
D.孕妇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给胎儿,并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
C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活动,所以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将导致孕妇代谢旺盛,产热量增多,B正确;孕妇摄入碘的量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胎儿出生后可能患呆小症,孕妇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患侏儒症,C错误;孕妇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给胎儿,并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D正确。]
自从第一种激素被发现,世界上就出现了一个寻找激素的热潮。但激素的分泌悄无声息,它们直接进入血液周游全身,难以收集和分离。
通过对班廷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实验的分析,可得激素研究方法的同时,提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尝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的能力。
1.在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证明胰腺中分泌物的存在,为什么都收效甚微呢?班廷是如何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科学探究)
提示:在班廷之前,多数实验都集中于制备胰腺提取物,然后注射给由胰腺受损诱发糖尿病的狗或糖尿病患者,胰腺中有蛋白酶,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通过这个方法制备的提取物中胰岛素被破坏。班廷利用结扎动物胰管的方法,使产生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萎缩而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不受影响,并将胰腺提取物注射应用,取得成功。
2.分析激素研究的两个实例,归纳出研究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功能的基本思路。(科学探究)
提示:采用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激素(或重新移植相关腺体)后实验动物恢复正常→推测激素(或腺体)的生理作用。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要 点 强 化 识 记
1.核心概念(1)外分泌腺: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分泌腺,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2)内分泌腺: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3)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2.结论语句(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下丘脑分泌激素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激素。(3)垂体分泌激素调节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等的分泌活动。(4)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调节生长发育。(5)甲状腺激素调节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6)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和皮质醇,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髓质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7)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血糖;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8)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睾丸分泌雄激素,分别促进相应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的其中一组对照可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可能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进入血液后,随血液运输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D正确;在促胰液素发现过程中,沃泰默的其中一组实验是将稀盐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而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从而排除了盐酸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的可能,B正确;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C正确。]
2.“甲亢”往往是由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引起线粒体的解偶联作用(细胞内有丙酮酸的大量分解,但无ATP形成)导致的。根据这一事实,“甲亢”患者会出现的症状是( )
A.吃的食物多,肥胖
B.吃的食物少,消瘦
C.吃的食物多,体温高
D.吃的食物少,体温低
C [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新陈代谢旺盛,有机物分解多,所以吃的食物多;但由于线粒体的解偶联作用,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不能转移到ATP中,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引起体温升高,且有机物的积累较少,人体消瘦,故C符合题意。]
3.胰腺的外分泌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内分泌腺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若以实验方法结扎胰管会引起胰腺萎缩,但胰岛能保持完好,机体不会患糖尿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分泌腺分泌的胰液直接进入内环境,参与物质的消化
B.若将获得的动物的胰腺研磨,可从提取液中获得有活性的胰岛素
C.胰岛素可作用于脂肪细胞
D.胰岛素随组织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作用于靶细胞
C [内环境是体内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胰液属于消化液,通过胰管流入小肠中,不进入内环境,A错误;若将获得的动物的胰腺研磨,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会被胰蛋白酶分解失活,B错误;胰岛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组织细胞,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所以也可以作用于脂肪细胞,C正确;胰岛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不是随组织液运输,D错误。]
4.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某动物的某种提取液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关于该小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有甲状腺激素
B.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高血糖素
C.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来自卵巢
D.若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有胰岛素
C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有甲状腺激素,A正确;胰高血糖素能调节糖代谢,升高血糖浓度,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高血糖素,B正确;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促进排卵等,促性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也可能来自卵巢,C错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若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有胰岛素,D正确。]
5.回答下列有关动物实验的问题。
(1)用动物实验法研究某腺体的功能,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用腺体分泌物制剂饲喂蝌蚪 a.发育加快,体型较小
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 b.食欲不振,身体臃肿c.行动呆笨,精神萎靡
摘除幼龄狗的该腺体 d.除b和c外,还停止发育
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健康小白鼠体内 e.身体消瘦,食欲旺盛f.躁动不安,情绪紧张g.心跳、呼吸加快
①根据实验结果a、d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_____的生理作用。
②根据实验结果b、e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理作用。
③根据实验结果c、f、g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有________________的生理作用。
④该腺体是________,所分泌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的合成需要的特殊元素是________。
(2)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某同学向几只刚进食完的小鼠(生理状况、大小等相同)腹腔内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不需要完善的是________。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进行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同时给对照组灌喂等量的酸性生理盐水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惊厥小鼠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解析] (1)通过对不同实验处理的结果分析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对动物的物质代谢、生长发育、神经活动都有影响,综合分析可知该腺体是甲状腺,分泌的是甲状腺激素。(2)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若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可能会导致其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而失去应有的生理功能。
[答案] (1)促进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碘 (2)C
10/13课时分层作业(7)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题组一 激素的发现
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制成提取液狗的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D [①与②实验中的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狗的上段小肠肠腔起作用的,而不是直接起作用的,A正确。①与③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切除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为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B正确。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且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不能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要探究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调节,还应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正确、D错误。]
2.如图,下列是关于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①是稀盐酸,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胰液
B.②是促胰液素,靶器官为胰腺
C.该发现过程最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并研磨
D.沃泰默通过该实验得出了胰液分泌是体液调节的结论
C [①是稀盐酸,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A错误;②是胰液,内有消化酶,B错误;该发现过程最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并研磨,从而排除神经调节的作用,C正确;该实验是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D错误。]
题组二 激素研究的实例
3.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管让胰腺萎缩,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下列推测的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了
B.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有胰岛
C.当时研磨技术比较落后,研磨不充分
D.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紧密结合,不容易分离
A [由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在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胰蛋白酶能把胰岛素分解,导致实验失败,A正确;科学家在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不可能都正好不含有胰岛,B错误;胰岛素合成并分泌后进入血液,失败的原因与研磨不充分关系不大,C错误;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不发生结合,D错误。]
4.科学研究表明,幼鼠注射或口服睾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啼鸣,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些事实说明( )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B.被摘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啼鸣
C.睾酮属于雄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A [分析题干中两个实例可推知,雄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A正确;被摘除睾丸的公鸡雄性第二性征消失,并没有变成母鸡,B错误;雌性体内也有雄激素,C错误;题中信息不能直接说明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与神经调节有关,D错误。]
5.科研小组准备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下关于实验方案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以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B.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之一
C.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D.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体重出现差异是由缺少生长激素导致的
D [本题实验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以正在进行生长发育的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切除法,A项描述合理;以体重变化或发育状况为检测指标,B项描述合理;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减少实验误差,需要随机将实验大鼠分成两组,且对照组需要手术,只是不切除垂体,这样可以排除手术伤害造成指标的变化,C项描述合理;垂体分泌的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体重出现差异不能简单判断是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造成的,D项描述不合理。]
6.胰岛素在细胞内合成后借助囊泡进行分泌。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条分泌途径,其一是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为组成型分泌途径;其二是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调节型分泌途径。研究者据此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实验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参与胰岛素合成、分泌的膜结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胰岛素由胰腺细胞合成
C.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胰岛素分泌较多
D.调节型分泌途径在短时间内可分泌较多胰岛素
(3)实验分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均为1.5 g/L)
甲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X物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
乙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________;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甲组检测无胰岛素,乙组检测有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只存在________分泌途径。
②若甲、乙两组检测结果一致,则说明胰岛素只存在________分泌途径。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胰岛素存在两条分泌途径。
(5)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过程可以高效完成,体现了细胞生物膜系统的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胰岛素的分泌途径,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信息分子刺激,因变量是胰岛素含量,另外实验设计要遵循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据此答题。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胰岛素的分泌途径。
(2)核糖体不是膜结构细胞器,A错误;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B错误;在血糖浓度较高时,胰岛素分泌较多,C错误;调节型分泌途径中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到细胞外,该途径在短时间内可分泌较多胰岛素,D正确。
(3)根据实验的基本原则分析,甲组:培养液+胰岛B细胞+X物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说明甲组是实验组,则乙组的处理应该不加X物质,即培养液+胰岛B细胞+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
(4)①若甲组检测无胰岛素,乙组检测有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只存在组成型分泌途径。
②若甲、乙两组检测结果一致,则说明胰岛素只存在调节型分泌途径。
③若甲组检测到较少胰岛素,乙组检测到较多胰岛素,则说明胰岛素存在两条分泌途径。
(5)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过程可以由不同的细胞器分工、合作高效完成,依赖于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不同的生化反应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答案] (1)探究胰岛素的分泌途径 (2)D (3)等量生理盐水 各组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 (4)①组成型 ②调节型 ③甲组检测到较少胰岛素,乙组检测到较多胰岛素 (5)生物膜使细胞内不同的生化反应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题组三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
B.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C.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
A [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错误;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B正确;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如睾丸的发育,C正确;该哺乳动物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其繁殖季节性激素合成较多,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
8.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减少
B.给肉牛注射生长素,可以使肉牛快速生长,早日出栏
C.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D.人在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B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由于代谢减慢而减少,A正确;给肉牛注射生长激素,可以使肉牛快速生长,而不是注射生长素,生长素是植物激素,B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C正确;人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幼年时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D正确。]
9.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D.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生成
D [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的分泌,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C正确;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形成,D错误。]
10.填写下述内分泌腺的相关知识:
(1)垂体:不仅分泌________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分泌促性腺激素、________、________等,间接地影响、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被称为“内分泌腺之首”。
(2)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主要分泌________,调节________代谢;后者可分泌__________,提高机体的________。
(3)性腺:包括男性的________和女性的________,二者分泌的激素都具有促进________的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________的出现等作用。
[答案] (1)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醛固酮、皮质醇等 水盐代谢和有机物 肾上腺素 应激能力
(3)睾丸 卵巢 生殖系统 第二性征
11.激素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重要的调节方式,下列关于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C.胰岛素、性激素均可以用注射的方式使用
D.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
D [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A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类,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B错误;胰岛素只能注射,性激素可口服,也可注射,C错误;下丘脑属于神经系统,但可以分泌激素,也属于内分泌系统,D正确。]
12.人在幼年时期若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停滞,发生侏儒症,可通过及时补充GH进行治疗,使患者恢复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上可用适量GH治疗成年侏儒症患者
B.血液中GH减少,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GH增多
C.GH发挥生理功能后就被灭活,治疗期间需持续补充GH
D.GH通过发挥催化作用,使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
C [注射GH无法治疗成年的侏儒症患者,A错误;G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不是下丘脑分泌的,B错误;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即灭活了,因此治疗期间需持续补充GH,C正确;激素通过与靶细胞结合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
13.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血糖浓度(g/L)
处理前 处理后
30 min 60 min 90 min 120 min
甲 胰高血糖素 1.00 1.28 1.20 1.10 1.10
乙 激素X 1.00 1.02 1.00 1.05 1.01
丙 胰高血糖素+激素X 1.00 1.50 1.60 1.56 1.50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
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时也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D.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C [由表格中的实验处理可以看出,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A正确;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和处理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形成对照,B正确;通过表格中的甲组数据可以看出,胰高血糖素单独作用能升高血糖,丙组胰高血糖素+激素X作用后,升高血糖的效果强于甲组,乙组激素X单独作用不能升高血糖,可见激素X的作用是促进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发挥,使血糖水平升高,但其本身不能升高血糖水平,C错误;葡萄糖为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D正确。]
14.将生理状态相同、大小相似的多只家兔均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家兔分别注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肾上腺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甲组家兔血糖浓度下降,乙组家兔血糖浓度升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因缺少对照,该实验不能得出血糖浓度受激素影响的结论
B.实验开始前,应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家兔的初始血糖浓度
C.实验过程中,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昏迷等症状
D.肾上腺素可能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
A [甲、乙两组实验前后形成对照,实验开始前应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家兔的初始血糖浓度,A错误,B正确;甲组家兔注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可能会导致甲组家兔血糖浓度过低,从而出现行动迟缓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C正确;乙组家兔注射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乙组家兔血糖浓度升高,说明肾上腺素可能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D正确。]
15.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刺激________,从而使小肠黏膜分泌________,再经________运输至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________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表明机体还可通过________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表。
刺激迷走神经 注射促胰素 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
时间/剂量 3 min 1 mg 3 min和1 mg
胰液分泌量(滴/15 min) 8 11 43
时间/剂量 3 min 2 mg 3 min和2 mg
胰液分泌量(滴/15 min) 8 37 88
时间/剂量 3 min 3 mg 3 min和3 mg
胰液分泌量(滴/15 min) 8 62 120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单独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________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胰液分泌调节的两个途径:①神经调节:神经中枢→迷走神经传出纤维→胰腺;②激素调节:盐酸→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1)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从而使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经血液运输至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这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是激素调节。(2)据图示可知,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故胰液的分泌还可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调节。(3)由题表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单独注射促胰液素,胰液分泌量都比二者同时作用时少,故二者同时作用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答案] (1)小肠(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血液 激素调节 (2)(迷走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 神经调节 (3)二者同时作用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