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05 17: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生物的呼吸
、选择题
人体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 )
A.有机物 B.氧气 C.能量 D.二氧化碳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对自身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提供二氧化碳 B.提供水分
C.提供能量 D.提供氧气
如图所示为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是 A 组
B.本实验只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本实验应控制两试管中的碱石灰等量
D.本实验用红色液滴移动来反映试管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让她为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玻璃瓶,瓶口用材料密闭,瓶中插入一支温度计,能反映瓶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下面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则曲线1表示(  )
①睡眠状态 ②长跑状态 ③呼吸频率慢 ④呼吸深度浅 ⑤呼吸频率快 ⑥呼吸深度深.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模拟的结构能清洁吸入的气体
B.图中②模拟肺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血液流经②后,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①鼻毛;②声带;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④鼻黏膜;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下列肺的结构特点中,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肺内有大量的肺泡 ②肺泡壁很薄 ③肺泡壁外布满毛细血管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呼吸运动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C.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D.空气从外界进入肺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某同学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cm,尽力呼气时胸围长度是83cm,这个同学的胸围差是多少(  )
A.2 B.8 C.10 D.12
、填空题
在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的过程中,有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人工肺的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可在病人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时使用.图甲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肺富有弹性,当膈肌   时,肺收缩,导致   运动,此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可用图乙中   阶段表达.
(2)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如:所用膜材料应该只允许   通过,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
(3)分析图甲,若血泵为心脏,则血管B最有可能为   血管.
(4)图甲中的气体流经人工肺后,成分显著增多的是   ,如何科学地证明?请写出你的做法   .
如图是气体交换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   ,它具有   等特点(任写一个就可)有利进行气体交换.
(2)b代表   ,图中A表示的是   和   之间的气体交换,B表示的是   和   之间的气体交换.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   。
(2)曲线BC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该变化中,胸腔体积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   。
(4)在曲线AB段、BC段的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是,AB段:   ,BC段:   。
、实验题
某农科所为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在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多种植物。图一表示某植物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图二表示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小时的检测,据图分析:
(1)图一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
(2)图一中b点植物释放CO2降低,其原因可能是   。
(3)图二中所测气体为   ;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解答题
肺泡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3.5生物的呼吸答案解析
、选择题
C
【详解】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如图所示:
当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人体呼吸的意义是吸入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
【点睛】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呼吸作用是在细胞的线粒体里进行的,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
C
【解析】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体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故C正确。故选:C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C
【解析】在A图中,昆虫呼吸消耗试管内的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导致试管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横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据此分析选择即可。
A.实验中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故A错误;
B.昆虫无论是否有光,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故B错误;
C.两个实验中,变量是试管内有无昆虫,而其它 的因素都要保持相同,故C正确;
D.本实验中红色液滴移动反应试管内空气体积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D
【解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一部分供生命活动需要,一小部分转化为热量释放出来.暖水瓶放置几个小时后,种子不断的呼吸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所以温度不断升高.
故选:D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A
【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属于平静状态的有:①睡眠状态,③呼吸频率慢,④呼吸深度浅,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选:A
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C
【解析】A、①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A正确;
B、图中的②小气球代表肺,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小气球鼓起,外界的气体进入肺,表示吸气,C错误;
D、血液流经②肺后,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正确.
故选:C.
呼吸运动的动力来自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1)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B
【解析】根据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知识解题。
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鼻能使进入的气体温暖、湿润,鼻内的鼻毛还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部分微生物,鼻内的鼻粘膜也能够吸附进入鼻腔的灰尘、部分微生物;同时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纤毛的摆动还能够将进入气管的异物向外排出;
故答案为:B。
D
【解析】气体交换指肺泡和血液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气体从分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散。吸入的空气中氧分压比血液中氧分压高,所以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故二氧化碳由组织排入血液,再排入肺泡。
①肺内有大量的肺泡,增加了气体交换的场所; ②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有利于气体的快速交换; ③肺泡壁外布满毛细血管,增大了气体的面积;
故答案为:D。
D
【解析】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根据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解答即可。
A、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A不符合题意;
B、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B不符合题意;
C、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的多,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少,因此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少,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D
【解析】胸围差的计算方法是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尽力呼气时胸围长度,故选D
掌握胸围差的计算方法,便可做出这题
、填空题
(1)舒张;呼气;I
(2)气体
(3)主动脉
(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解析】(1)图乙Ⅱ阶段代表的相对气压逐渐减少,因此代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此时膈肌舒张,肺收缩。(2)制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较高,使血液渗不出去,但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所以人工肺的研究与使用进展缓慢.(3)若血泵为心脏,据分析可见:血管B是主动脉.(4)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人工肺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减少,氧气的成分增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答案为:(1)舒张;呼气;I(2)气体(3)主动脉(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与此过程大致相反.
(1)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壁薄、毛细血管多
(2)组织细胞;肺泡;血液;血液;组织细胞
【解析】图A中a代表肺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因此从A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图中B有组织细胞,因此B图表示的是组织内的气体交换,b代表组织细胞.答案为: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壁薄、毛细血管多;组织细胞;肺泡;血液;血液;组织细胞
(1)图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图A中有肺泡因此A图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中B有组织细胞,因此B图表示的是组织内的气体交换;(2)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结合图形分析作答.
(1)吸气;收缩
(2)呼气;缩小
(3)B;相等
(4)膈肌和肋间外肌都收缩;膈肌和肋间外肌都舒张
【解析】根据人体的呼吸运动相关知识解题;吸气时,膈肌收缩、横膈膜变得扁平的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动。此时,胸腔体积增大,内压力减小,空气顺着呼吸道进入肺中,人就吸气。据图可知,AB段,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1)据图可知,AB段,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表现为气体入肺,为吸气;此时膈肌收缩,膈顶端下降;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
(2)据图可知,曲线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表现为气体出肺,为呼气;此时胸腔体积缩小;
(3)据图可知,从A到C是一个完整的呼吸过程,从A到B是吸气;从B到C是呼气;故B点是吸气结束的一瞬间也是呼气开始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相等;
(4)据图可知,AB段,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表现为气体入肺,为吸气;此时膈肌收缩,膈顶端下降;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曲线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表现为气体出肺,为呼气;此时膈肌舒张,膈顶端上升;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移动;
故答案为:(1)吸气、收缩;(2)呼气、缩小;(3)B、相等;(4)膈肌和肋间外肌都收缩、膈肌和肋间外肌都舒张。
、实验题
(1)h
(2)凌晨温度低,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3)O2;积累有机物,因F电氧气相对浓度高于A点
【解析】据图分析:图一中,a表示呼吸作用强度,d、h表示光补偿点,ab段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造成的;ef段是由于温度过高,气孔部分关闭造成的;gh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造成的.
图二中,AE段,容器中的氧气浓度降低;E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EB段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F段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1)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图一中dh段,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余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说明这个阶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一直在积累,因此,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h点。
(2) 图一中b点植物释放CO2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凌晨温度低,抑制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
(3)密闭大棚内气体含量发生变化的主要是02,和CO2,图中E、B两点的气体变化量为0,说明E、B两点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7点前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02含量下降、CO2含量上升,所以图二所测气体为O2.F点的O含量高于高于A点,表明一昼夜内O2的净积累量大于0,即有机物有积累。
、解答题
①肺泡的数目比较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