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区域合作单元检测 (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区域合作单元检测 (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8 15:55:3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区域合作单元检测 (基础卷)
一、单选题
()欧洲传统工业分布呈“香蕉带”形状,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促使欧洲传统工业分布由“香蕉带”形状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 B.交通 C.劳动力 D.政策
2.制造业移入后,“金足球”东部地区(  )
A.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B.研发中心大量迁入
C.劳动力出现短缺 D.交通拥堵严重
【答案】1.C
2.A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对转入地来说,利:加速当地企业转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弊: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对转出地来说,利: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弊:失业率增加,导致社会问题。
1.随着产业升级,欧洲传统工业基地出现了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等现象,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工资成本较低,促使欧洲传统工业分布由“香蕉带”形状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故C项正确。故答案为:C。
2.制造业向东转移后,促使“金足球”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西部“香蕉带”地区顺利实现产业升级,A项正确;东部移入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不会使研发中心大量迁入,B项错误;东部地区劳动力充足,不会出现短缺现象,C项错误;制造业转移不会带来严重的交通压力,D项错误。故答案为:A。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搬回本国或者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税收政策 B.土地成本 C.生产成本 D.劳动力质量
4.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移出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
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 B.饮料工业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5.中国制造业要摆脱此类困境应该(  )
①依靠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③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C
4.D
5.D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3.东南亚、非洲比中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地价等,使其生产成本低于中国,导致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移至东南亚、非洲。故答案为:C。
4.最先移出中国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等;高级服装设计是技术导向型工业,饮料工业、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故答案为:D。
5.中国制造业要摆脱此类困境,应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提高产品利润。故答案为:D。
()雪山调水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修建水库、引水管道,开凿隧洞等形式,将向南流入南太平洋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盆地。雪山是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的一部分。墨累河上、下游落差较大,流程长,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等多种气候区,最后注入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湾。下图示意雪山调水工程主要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与雪河相比,墨累河(  )
A.同属太平洋水系 B.结冰期较短
C.泥沙含量较小 D.一年有两次汛期
7.雪山调水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有(  )
①灌溉②发电③防洪④养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雪山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大,能使(  )
A.墨累河含沙量变大 B.雪河水质变差
C.雪河流域土地沙化加重 D.墨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减轻
【答案】6.D
7.C
8.B
【知识点】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大坝修建有利有弊,“利”的方面:一般能改善上游的航运条件;对河流起一定的调蓄作用,减少大坝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大坝可通过蓄水发电;发展农业灌溉等。“弊”的方面: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对航行产生一定影响;入海泥沙沉积减少,海水入侵加剧;上游库区沿线的自然、人文资源破坏或搬迁;生态移民较大;阻碍了某些鱼类的洄游等。
6.墨累河属于印度洋水系,没有结冰期,河流含沙量较大,一年有两次汛期,D项正确。故答案为:D。
7.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调入区用水紧张情况,雪山调水工程可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流域内落差大,可发电;防洪不属于经济效益。故答案为:C。
8.墨累河含沙量受上游植被影响较大,受雪山调水工程影响较小,A项错误;雪山调水工程将雪河水调入墨累河,使雪河水量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B项正确;雪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出现土地沙化,C项错误;墨累河流域气候干旱,调水可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D项错误。故答案为:B。
()福建省无油、无气、少煤,常规能源缺乏,为此我国决定西气东输入闽。2016年12月12日,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建成通气,来自中亚的天然气顺利抵达福州。截至2017年8月28日,西气东输三线累计向福建供气2.5亿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百万吨,成为推动福建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绿色引擎”。下图示意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以下对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所经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 B.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
10.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接。西气入闽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
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②可有效减轻为获取薪柴而产生的水土流失③利于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9.A
10.C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点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对调入地:有利:(经济)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生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对调出地:有利:(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 不利: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9.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主要经过江西、福建两省,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该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红色土壤;该区域多雨的气候和低山、丘陵的地形使其河流众多且水能资源较丰富,但不适合发展航运。故答案为:A。
10.西气入闽,可以有效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排除①,C项正确。故答案为:C。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①加速洪水下泄 ②增加河床淤积 ③减少上游来水量 ④缩短航运里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
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②六合垸所在地③张智垸所在地④永合垸所在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1.A
12.D
【知识点】河流地貌;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点评】弯曲型河道演变到一定阶段时,同一侧的两个河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从而形成很大的河环,在洪水期,有可能在狭颈处冲开,并逐渐发展成为新河,称为自然裁弯取直。裁弯发生后,新河将发生强烈地冲刷,河床断面迅速扩大,而老河则相应淤积,在老河完全断流以后,新河就成为通过全河流量的单一河道,而老河则常形成牛轭湖。如不采取人工措施新河又将逐渐弯曲,进入下一个弯曲发展周期。有时为了防洪和航运等工程需要,也常采取人工裁弯取直的措施。
11.裁弯取直使水流速度加快,可以加快洪水的下泄,缩短航运里程,①④正确。裁弯取直加速河水下泄,增强了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河床淤积,②错误;裁弯取直并不会减少上游来水量,③错误。故答案为:A。
12.读图可知,裁弯取直前,六合垸、永合垸位于长江南岸,故②④正确。根据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的弯曲趋势可知,麋鹿保护区所在地应位于古河道北岸,①错误;张智垸位于古河道的北侧,③错误。故答案为:D。
(2022高三上·合肥期中)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功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与综合价值最高的区域,主要核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和主要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经济主轴为经济辅轴提供的主要是(  )
A.能源动力 B.原料 C.资金 D.劳动力
14.与上海和武汉相比,重庆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均较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交通便捷程度
C.海陆位置 D.城市占地面积
15.提高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可以(  )
A.建设多个卫星城 B.向周边地区大量迁入人口
C.转移高科技产业 D.统筹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
【答案】13.C
14.B
15.D
【知识点】长江经济带战略;城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点评】 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优化国土布局。
13.经济主轴上的为区域核心城市,经济较为发达,主要向其辐射的经济辅轴上的城市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经济发展要素。C正确;相对于经济主轴,能源动力、原料、劳动力等方面经济辅轴更具优势,ABD错误。故答案为:C。
14.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受河流与地形的影响,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网络不完善,导致其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显著小于上海和武汉,B正确。与B项内容相比,ACD项所述内容影响较小。故答案为:B。
15.提高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应统筹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按照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进行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合理分布,谋划长江经济带整体效益最大化,D正确;建设多个卫星城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A错误;人口数量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而不是向周边地区大量迁入,B错误;高科技产业应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而不是向外转移,C错误。故答案为:D。
(2022高三上·济南开学考)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人口近一亿,领土面积329万平方千米,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龙江工业园是中国在越南建立的第一个独资工业园,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5个中国海外工业园中发展排名第一,龙江工业园所依托的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下图示意龙江工业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以下条件中不是龙江工业园发展成中国海外工业园中排名靠前的原因的是(  )
A.经济腹地广,消费市场大 B.水陆联运,交通便利
C.工业基础好,城市面积大 D.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
17.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大规模扩大海外园区的数量和规模,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是(  )
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
B.消化企业过剩产能,避开贸易壁垒,增大出口量
C.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加快资源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16.C
17.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别具有的优势因素:
发达地区优势: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技术、管理水平、法制完善、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物流发达、信息通达度好、环境优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协作度好。落后地区优势:劳动力丰富廉价、能源、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地租低、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大。
16.龙江工业园所依托的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背靠东南亚地区,利用湄公河联系,腹地广阔,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龙江工业园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捷,胡志明市经济发展快,陆上交通便利,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龙江工业园是中国在越南建立的第一个独资工业园,其排名靠前与城市面积无关,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越南劳动力丰富,且胡志明市发展较快,相比较一带一路其他地区,该地劳动力素质较高,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7.大规模扩大海外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但由于短期内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出,国内的就业机会可能会下降,会增加转入国就业机会,A选项错误;扩大海外园区的数量和规模,可消化企业过剩产能,同时有效避开国际贸易壁垒,增大出口量,B选项正确;能够改善转入国的基础设施,推进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C选项错误;能够加快转入国的资源开发,提高其资源利用率,推动其经济发展,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二下·海淀期末)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设封装测试厂。而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上游,如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等关键环节逐渐形成国家间的技术壁垒。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后,可直接供给国内通信产业。下图为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跨国公司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主要因为我国(  )
A.晶圆制造成本提高 B.市场需求量大
C.芯片设计经验丰富 D.土地面积广阔
19.我国部分通信企业“一芯难求”,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大科技投入,形成自主品牌②利用劳动力数量优势,提高芯片生产能力
③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④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芯片的运输效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产品正逐步进入沿线国家日常生活,其影响有(  )
①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②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
③我国获得更充足的能源供给④促进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8.B
19.A
20.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一带一路”线路经过了东南亚、西欧、中亚、非洲等地。能够促进整个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同时可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适合各地区之间的共赢发展。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18.从材料可以看到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市场,从而跨国公司在我国建设封装测试厂,并不是我国晶圆制造成本提高,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到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仍落后于发达国家,C选项错误。芯片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与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并无关联,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19.由于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的关键环节形成了国家间的技术壁垒,我国部分企业“一芯难求”,应加大科技投入,突破芯片设计和晶圆制造等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品牌,以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①正确。此类工厂属技术指向型产业,劳动力数量优势在该领域影响较小,②错误。技术指向型产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较高,需加大政策的支持,创造更好的研发制造环境,③正确。我国目前缺乏的是芯片制造技术,并非芯片运输能力,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答案为:A。
20.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借助一带一路进入沿线国家,扩大了中国产品的海外销售市场,①正确。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外国企业在多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②正确。中国制造业产品走出国门,是商品走出去,而能源供给是原料输入,二者并无关联,③错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人员流动与交流,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二、图文分析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制鞋业原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出“东鞋西移”。璧山区遵守“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西部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下图为璧山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
(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制鞋业劳动力成本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成熟。
(2)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
(3)劳动力成本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
主要原因:①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②农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工数量减少;③东部地区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工资待遇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④制鞋业普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使从事制鞋业的人群数量减少。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分析】(1) 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影响制鞋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交通、劳动力、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璧山区 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成熟。
(2) “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从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产业结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东鞋西移”可以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
(3) 我国东、西部地区制鞋业劳动力成本差异及原因,主要经济基础、劳动力工资方面进行分析,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农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工数量减少;东部地区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工资待遇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制鞋业普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使从事制鞋业的人群数量减少,因此,劳动力成本在东、西部是差异为,东部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
【点评】工业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22.()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面左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右图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级行政区的自然特征。
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 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级行政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级行政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1)
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类型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例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分析】(1)新疆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第三级阶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
(2)新疆和江苏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主要结合图示从风能集中的季节进行分析。新疆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天山及昆仑山区,受冬季风影响大,所以风能资源丰富,而江苏风能资源集中在夏季,从空间分布看,越向沿海,夏季风越强,风能资源越丰富。
(3)读图可知,两省级行政区产业比例的差异明显。读图可判断,新疆第一产业大于江苏,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反。
(4)江苏和新疆两省级行政区相互协作,新疆有丰富的资源,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江苏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合作,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江苏则获得新疆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
(5)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政策、资源等角度分析。读图可知,霍尔果斯位于边境地区,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丝绸之路经济带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支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丰富。
【点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对调入地:有利:(经济)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生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对调出地:有利:(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 不利: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23.(2023高二下·孝感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2)为体现“青山绿水”,分析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为实现经济更协调,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答案】(1)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广阔等。
(2)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3)长江三角洲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知识点】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分析】(1)区域发展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长江经济带有丰富的水能、森林、矿产、水等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广阔等。
(2)为实现“青山绿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的措施要从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入手,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出现石漠化,中下游水质恶化,湖泊湿地萎缩,下游泥沙淤积,水质下降,多洪涝灾害,所以其对策为: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3)长江上游有丰富的资源、能源、劳动力等,三角洲有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为实现经济更协调,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要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三角为长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三角提供能源、原料,吸引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点评】1、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流域的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24.(2022高三上·安徽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与东盟国家贸易联系紧密,增长速度快,2014年以来,东盟已经成为重庆最大的贸易伙伴。产业结构、贸易通道、文化交流和政策等影响其贸易格局,出口到东盟主要有电子产品、摩托车、机电、建材等产品。从东盟进口主要有电脑配件、集成电路、橡胶、水果、大米、木材等产品。贸易通道有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其中大宗商品大多需要通过长三角、珠三角进行中转,贸易通道大致可以分为东向和南向。下图为重庆与东盟国家主要贸易通道分布示意图。
(1)指出重庆从泰国曼谷进口10万吨大米的最佳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2)简析东盟成为重庆最大贸易伙伴的有利条件。
(3)简述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意义。
【答案】(1)先通过海运,将10万吨大米从曼谷运到上海,再经长江水运,运到重庆。理由:因10万吨大米属于大宗货物,数量大、体积大但价值不高;走水运运费最低,结合海运和河运,运输成本最低,经济效率最高。
(2)东盟距重庆较近,具有位置优势;重庆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重庆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东盟农矿产品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贸易通道畅通,重庆与东盟各国有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连;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重庆与东盟各国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东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最大聚居地,文化交流畅通,为双方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等。
(3)打造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开拓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提供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促进我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繁荣。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货物的特征、运输要求、现有的交通运输方式等因素。因10万吨大米属于大宗货物,数量大、体积大但价值不高,运输距离较远,不急需,因此选择水运,可以降低运费;重庆属于长江沿岸的城市,河运方便;曼谷属于沿海城市,海运便利。最佳运输方式是先通过海运,将10万吨大米从曼谷运到上海,再经长江水运,运到重庆。
(2)由图可知,东盟距重庆较近,具有位置优势;交通便利,重庆与东盟各国有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连;由材料可知,出口到东盟主要有电子产品、摩托车、机电、建材等产品,从东盟进口主要有电脑配件、集成电路、橡胶、水果、大米、木材等产品。重庆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重庆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东盟农矿产品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重庆与东盟各国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最大聚居地,文化交流畅通,为双方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等。
(3)可以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方面: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可以开拓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促进我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繁荣。社会方面:打造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提供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等。
【点评】一、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1、铁路,具有运量大、运费低、速度快、连续性好、安全可靠、受气候影响小等特点,适合运输大宗、笨重、长途货物等。
2、公路,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最为机动灵活等特点,适合运输短途、量小、易变质的货物、鲜货等。
3、水路,具有运量最大、运费最低、速度最慢、受气候影响大等特点,适合运输运距远、运量大、时间宽松的大宗货物等。
4、航空,具有运量小、运费最高、速度最快等特点,适合运输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少、时间紧的货物等。
5、管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最具连续性、可昼夜运输、投资小、占地少、便于管理、安全可靠、受气候影响小等特点,适合运输液体、气体等。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区域合作单元检测 (基础卷)
一、单选题
()欧洲传统工业分布呈“香蕉带”形状,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促使欧洲传统工业分布由“香蕉带”形状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 B.交通 C.劳动力 D.政策
2.制造业移入后,“金足球”东部地区(  )
A.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B.研发中心大量迁入
C.劳动力出现短缺 D.交通拥堵严重
()“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搬回本国或者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税收政策 B.土地成本 C.生产成本 D.劳动力质量
4.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移出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
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 B.饮料工业与服装加工业
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 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
5.中国制造业要摆脱此类困境应该(  )
①依靠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③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雪山调水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修建水库、引水管道,开凿隧洞等形式,将向南流入南太平洋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盆地。雪山是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的一部分。墨累河上、下游落差较大,流程长,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等多种气候区,最后注入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湾。下图示意雪山调水工程主要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与雪河相比,墨累河(  )
A.同属太平洋水系 B.结冰期较短
C.泥沙含量较小 D.一年有两次汛期
7.雪山调水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有(  )
①灌溉②发电③防洪④养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雪山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大,能使(  )
A.墨累河含沙量变大 B.雪河水质变差
C.雪河流域土地沙化加重 D.墨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减轻
()福建省无油、无气、少煤,常规能源缺乏,为此我国决定西气东输入闽。2016年12月12日,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建成通气,来自中亚的天然气顺利抵达福州。截至2017年8月28日,西气东输三线累计向福建供气2.5亿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百万吨,成为推动福建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绿色引擎”。下图示意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以下对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所经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 B.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
10.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接。西气入闽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
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②可有效减轻为获取薪柴而产生的水土流失③利于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①加速洪水下泄 ②增加河床淤积 ③减少上游来水量 ④缩短航运里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
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②六合垸所在地③张智垸所在地④永合垸所在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2高三上·合肥期中)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功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与综合价值最高的区域,主要核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和主要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经济主轴为经济辅轴提供的主要是(  )
A.能源动力 B.原料 C.资金 D.劳动力
14.与上海和武汉相比,重庆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均较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交通便捷程度
C.海陆位置 D.城市占地面积
15.提高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可以(  )
A.建设多个卫星城 B.向周边地区大量迁入人口
C.转移高科技产业 D.统筹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
(2022高三上·济南开学考)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人口近一亿,领土面积329万平方千米,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龙江工业园是中国在越南建立的第一个独资工业园,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5个中国海外工业园中发展排名第一,龙江工业园所依托的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下图示意龙江工业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以下条件中不是龙江工业园发展成中国海外工业园中排名靠前的原因的是(  )
A.经济腹地广,消费市场大 B.水陆联运,交通便利
C.工业基础好,城市面积大 D.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
17.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大规模扩大海外园区的数量和规模,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是(  )
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
B.消化企业过剩产能,避开贸易壁垒,增大出口量
C.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加快资源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经济发展
(2022高二下·海淀期末)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设封装测试厂。而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上游,如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等关键环节逐渐形成国家间的技术壁垒。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后,可直接供给国内通信产业。下图为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跨国公司将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主要因为我国(  )
A.晶圆制造成本提高 B.市场需求量大
C.芯片设计经验丰富 D.土地面积广阔
19.我国部分通信企业“一芯难求”,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大科技投入,形成自主品牌②利用劳动力数量优势,提高芯片生产能力
③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④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芯片的运输效率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产品正逐步进入沿线国家日常生活,其影响有(  )
①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②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
③我国获得更充足的能源供给④促进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图文分析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制鞋业原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出“东鞋西移”。璧山区遵守“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西部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下图为璧山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
(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3)试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制鞋业劳动力成本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22.()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面左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右图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级行政区的自然特征。
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 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级行政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级行政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3.(2023高二下·孝感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2)为体现“青山绿水”,分析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为实现经济更协调,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24.(2022高三上·安徽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与东盟国家贸易联系紧密,增长速度快,2014年以来,东盟已经成为重庆最大的贸易伙伴。产业结构、贸易通道、文化交流和政策等影响其贸易格局,出口到东盟主要有电子产品、摩托车、机电、建材等产品。从东盟进口主要有电脑配件、集成电路、橡胶、水果、大米、木材等产品。贸易通道有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其中大宗商品大多需要通过长三角、珠三角进行中转,贸易通道大致可以分为东向和南向。下图为重庆与东盟国家主要贸易通道分布示意图。
(1)指出重庆从泰国曼谷进口10万吨大米的最佳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2)简析东盟成为重庆最大贸易伙伴的有利条件。
(3)简述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点评】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对转入地来说,利:加速当地企业转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弊: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对转出地来说,利: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弊:失业率增加,导致社会问题。
1.随着产业升级,欧洲传统工业基地出现了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等现象,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工资成本较低,促使欧洲传统工业分布由“香蕉带”形状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故C项正确。故答案为:C。
2.制造业向东转移后,促使“金足球”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西部“香蕉带”地区顺利实现产业升级,A项正确;东部移入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不会使研发中心大量迁入,B项错误;东部地区劳动力充足,不会出现短缺现象,C项错误;制造业转移不会带来严重的交通压力,D项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3.C
4.D
5.D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3.东南亚、非洲比中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地价等,使其生产成本低于中国,导致跨国企业将业务重组,移至东南亚、非洲。故答案为:C。
4.最先移出中国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等;高级服装设计是技术导向型工业,饮料工业、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故答案为:D。
5.中国制造业要摆脱此类困境,应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提高产品利润。故答案为:D。
【答案】6.D
7.C
8.B
【知识点】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大坝修建有利有弊,“利”的方面:一般能改善上游的航运条件;对河流起一定的调蓄作用,减少大坝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大坝可通过蓄水发电;发展农业灌溉等。“弊”的方面: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对航行产生一定影响;入海泥沙沉积减少,海水入侵加剧;上游库区沿线的自然、人文资源破坏或搬迁;生态移民较大;阻碍了某些鱼类的洄游等。
6.墨累河属于印度洋水系,没有结冰期,河流含沙量较大,一年有两次汛期,D项正确。故答案为:D。
7.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调入区用水紧张情况,雪山调水工程可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流域内落差大,可发电;防洪不属于经济效益。故答案为:C。
8.墨累河含沙量受上游植被影响较大,受雪山调水工程影响较小,A项错误;雪山调水工程将雪河水调入墨累河,使雪河水量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B项正确;雪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出现土地沙化,C项错误;墨累河流域气候干旱,调水可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D项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9.A
10.C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点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对调入地:有利:(经济)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生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对调出地:有利:(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 不利: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9.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主要经过江西、福建两省,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该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红色土壤;该区域多雨的气候和低山、丘陵的地形使其河流众多且水能资源较丰富,但不适合发展航运。故答案为:A。
10.西气入闽,可以有效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排除①,C项正确。故答案为:C。
【答案】11.A
12.D
【知识点】河流地貌;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点评】弯曲型河道演变到一定阶段时,同一侧的两个河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从而形成很大的河环,在洪水期,有可能在狭颈处冲开,并逐渐发展成为新河,称为自然裁弯取直。裁弯发生后,新河将发生强烈地冲刷,河床断面迅速扩大,而老河则相应淤积,在老河完全断流以后,新河就成为通过全河流量的单一河道,而老河则常形成牛轭湖。如不采取人工措施新河又将逐渐弯曲,进入下一个弯曲发展周期。有时为了防洪和航运等工程需要,也常采取人工裁弯取直的措施。
11.裁弯取直使水流速度加快,可以加快洪水的下泄,缩短航运里程,①④正确。裁弯取直加速河水下泄,增强了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河床淤积,②错误;裁弯取直并不会减少上游来水量,③错误。故答案为:A。
12.读图可知,裁弯取直前,六合垸、永合垸位于长江南岸,故②④正确。根据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的弯曲趋势可知,麋鹿保护区所在地应位于古河道北岸,①错误;张智垸位于古河道的北侧,③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3.C
14.B
15.D
【知识点】长江经济带战略;城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点评】 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优化国土布局。
13.经济主轴上的为区域核心城市,经济较为发达,主要向其辐射的经济辅轴上的城市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经济发展要素。C正确;相对于经济主轴,能源动力、原料、劳动力等方面经济辅轴更具优势,ABD错误。故答案为:C。
14.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受河流与地形的影响,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网络不完善,导致其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显著小于上海和武汉,B正确。与B项内容相比,ACD项所述内容影响较小。故答案为:B。
15.提高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应统筹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按照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进行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合理分布,谋划长江经济带整体效益最大化,D正确;建设多个卫星城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A错误;人口数量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而不是向周边地区大量迁入,B错误;高科技产业应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而不是向外转移,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6.C
17.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别具有的优势因素:
发达地区优势: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技术、管理水平、法制完善、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物流发达、信息通达度好、环境优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协作度好。落后地区优势:劳动力丰富廉价、能源、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地租低、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大。
16.龙江工业园所依托的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背靠东南亚地区,利用湄公河联系,腹地广阔,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龙江工业园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捷,胡志明市经济发展快,陆上交通便利,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龙江工业园是中国在越南建立的第一个独资工业园,其排名靠前与城市面积无关,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越南劳动力丰富,且胡志明市发展较快,相比较一带一路其他地区,该地劳动力素质较高,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7.大规模扩大海外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但由于短期内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出,国内的就业机会可能会下降,会增加转入国就业机会,A选项错误;扩大海外园区的数量和规模,可消化企业过剩产能,同时有效避开国际贸易壁垒,增大出口量,B选项正确;能够改善转入国的基础设施,推进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C选项错误;能够加快转入国的资源开发,提高其资源利用率,推动其经济发展,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8.B
19.A
20.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一带一路”线路经过了东南亚、西欧、中亚、非洲等地。能够促进整个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同时可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适合各地区之间的共赢发展。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18.从材料可以看到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市场,从而跨国公司在我国建设封装测试厂,并不是我国晶圆制造成本提高,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到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仍落后于发达国家,C选项错误。芯片封装测试厂转移到我国,与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并无关联,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19.由于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的关键环节形成了国家间的技术壁垒,我国部分企业“一芯难求”,应加大科技投入,突破芯片设计和晶圆制造等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品牌,以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①正确。此类工厂属技术指向型产业,劳动力数量优势在该领域影响较小,②错误。技术指向型产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较高,需加大政策的支持,创造更好的研发制造环境,③正确。我国目前缺乏的是芯片制造技术,并非芯片运输能力,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答案为:A。
20.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借助一带一路进入沿线国家,扩大了中国产品的海外销售市场,①正确。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外国企业在多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②正确。中国制造业产品走出国门,是商品走出去,而能源供给是原料输入,二者并无关联,③错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人员流动与交流,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
21.【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成熟。
(2)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
(3)劳动力成本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
主要原因:①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②农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工数量减少;③东部地区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工资待遇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④制鞋业普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使从事制鞋业的人群数量减少。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析】【分析】(1) 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影响制鞋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交通、劳动力、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璧山区 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水平成熟。
(2) “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从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产业结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东鞋西移”可以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
(3) 我国东、西部地区制鞋业劳动力成本差异及原因,主要经济基础、劳动力工资方面进行分析,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农业改革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工数量减少;东部地区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工资待遇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制鞋业普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使从事制鞋业的人群数量减少,因此,劳动力成本在东、西部是差异为,东部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
【点评】工业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22.【答案】(1)
省级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类型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例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分析】(1)新疆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第三级阶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
(2)新疆和江苏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主要结合图示从风能集中的季节进行分析。新疆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天山及昆仑山区,受冬季风影响大,所以风能资源丰富,而江苏风能资源集中在夏季,从空间分布看,越向沿海,夏季风越强,风能资源越丰富。
(3)读图可知,两省级行政区产业比例的差异明显。读图可判断,新疆第一产业大于江苏,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反。
(4)江苏和新疆两省级行政区相互协作,新疆有丰富的资源,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江苏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合作,使新疆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江苏则获得新疆资源,缓解资源紧张状况,扩大市场。
(5)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政策、资源等角度分析。读图可知,霍尔果斯位于边境地区,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丝绸之路经济带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支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丰富。
【点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对调入地:有利:(经济)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生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对调出地:有利:(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 不利: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23.【答案】(1)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广阔等。
(2)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3)长江三角洲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提供能源、原料;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长江上游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知识点】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
【解析】【分析】(1)区域发展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长江经济带有丰富的水能、森林、矿产、水等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广阔等。
(2)为实现“青山绿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的措施要从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入手,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出现石漠化,中下游水质恶化,湖泊湿地萎缩,下游泥沙淤积,水质下降,多洪涝灾害,所以其对策为: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3)长江上游有丰富的资源、能源、劳动力等,三角洲有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为实现经济更协调,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要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三角为长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三角提供能源、原料,吸引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点评】1、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流域的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24.【答案】(1)先通过海运,将10万吨大米从曼谷运到上海,再经长江水运,运到重庆。理由:因10万吨大米属于大宗货物,数量大、体积大但价值不高;走水运运费最低,结合海运和河运,运输成本最低,经济效率最高。
(2)东盟距重庆较近,具有位置优势;重庆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重庆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东盟农矿产品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贸易通道畅通,重庆与东盟各国有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连;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重庆与东盟各国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东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最大聚居地,文化交流畅通,为双方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等。
(3)打造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开拓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提供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促进我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繁荣。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货物的特征、运输要求、现有的交通运输方式等因素。因10万吨大米属于大宗货物,数量大、体积大但价值不高,运输距离较远,不急需,因此选择水运,可以降低运费;重庆属于长江沿岸的城市,河运方便;曼谷属于沿海城市,海运便利。最佳运输方式是先通过海运,将10万吨大米从曼谷运到上海,再经长江水运,运到重庆。
(2)由图可知,东盟距重庆较近,具有位置优势;交通便利,重庆与东盟各国有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连;由材料可知,出口到东盟主要有电子产品、摩托车、机电、建材等产品,从东盟进口主要有电脑配件、集成电路、橡胶、水果、大米、木材等产品。重庆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重庆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东盟农矿产品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重庆与东盟各国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最大聚居地,文化交流畅通,为双方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等。
(3)可以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方面: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可以开拓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促进我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繁荣。社会方面:打造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提供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等。
【点评】一、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1、铁路,具有运量大、运费低、速度快、连续性好、安全可靠、受气候影响小等特点,适合运输大宗、笨重、长途货物等。
2、公路,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最为机动灵活等特点,适合运输短途、量小、易变质的货物、鲜货等。
3、水路,具有运量最大、运费最低、速度最慢、受气候影响大等特点,适合运输运距远、运量大、时间宽松的大宗货物等。
4、航空,具有运量小、运费最高、速度最快等特点,适合运输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少、时间紧的货物等。
5、管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最具连续性、可昼夜运输、投资小、占地少、便于管理、安全可靠、受气候影响小等特点,适合运输液体、气体等。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