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课课练:1.2电生磁【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课课练:1.2电生磁【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07 10:5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下列对于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乙图中用钢棒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二者相互吸引,说明钢棒一定有磁性
C.丙图中的磁体自然静止后,磁体南极指向地理的北方
D.丁图中铁屑分布情况显示了磁体中间部位磁性较强
2.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奥斯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移去小磁针后的通电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
C.小磁针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D.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3.如图所示,在一通电环形线圈内放一小磁针,小磁针的指向是(  )
A.N极垂直纸面指向纸内 B.N极垂直纸面指向纸外
C.N极指向右 D.N极指向左
4.电路接通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方向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端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3端是电源正极
B.2端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4端是电源正极
C.1端是通电缧线管的S极,3端是电源负极
D.2端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4端是电源负极
5.如图所示,闭合电磁铁开关S,条形磁铁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条形磁铁受到电磁铁对其向左的作用力
B.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若只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6.通电螺线管和磁体A磁极附近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则( )
A. 小磁针的b端为N极 B. 通电螺线管左端为N极
C. 电源“+”极为c端 D. 电源“+”极为d端
7.已知,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强。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弹簧秤下挂着一块铁。现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可发现弹簧秤的示数( )

A. 逐渐变小,最后趋于稳定 B. 一直保持不变
C. 先变小,后变大,最后趋于稳定 D. 先变大,后变小,最后趋于稳定
8.如图所示为条形磁铁和电磁铁,虚线表示磁感线,则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
A.S、N、S、S B.N、N、S、N C.S、S、N、N D.N、S、N、N
9.弹簧下悬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方有一通电螺线管,如图所示,为了使磁铁能受到通电螺线管的吸引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减小线圈的匝数 B.将电源的两极对调
C.滑片P向右滑动 D.滑片P向左滑动
10.如图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此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静止不动
B.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
C.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A端指向南,B端指向北
D.通电螺线管转动,直至B端指向南,A端指向北
11.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开关S闭合后,则( )
A. 两线圈左右分开 B. 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 两线圈静止不动 D. 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12.方方按图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发生偏转。当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选填上方或下方)。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硬币突然被吸起,此现象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强弱与    有关。
13.图甲为一磁悬浮地球仪,它能大致模拟地磁场的分布特点。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其电路原理图如图乙所示。
(1)地球仪工作时,球体悬浮于空中,此时球体的重力与磁力相平衡:停止工作时,应先______(填“拿开球体”或“切断电源”)。
(2)图乙中A端应连接电源的______极。
14.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出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通电直导线a周围产生的磁场对通电导线b有_______的作用。由此可见,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_______来实现的。
(2)要使图甲中的两根导线从相互吸引状态转变成图乙中的相互排斥状态,操作应该是_________。
15.手术时,经常用到一种仪器—心肺机。心肺机的功能之一是用“电动泵”替代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如图所示,将线圈ab缠绕并固定在活塞一端,利用与固定磁铁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电动泵中的活塞,抽送血液。图中阀门S1只能向外自由开启,反向则封闭管路,此时处于送血状态;阀门S2只能向内自由开启,反向则封闭管路,此时处于抽血状态。请思考电动泵的工作过程。当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线圈的左端为 极,活塞处于 状态(选填“抽血”或“送血”)
16.如图,闭合开关S,烧杯中水面上浮着一个空心小铁球,将盛水的容器放在电磁铁上方,此时电磁铁A端为 极,将滑片P向右滑动,空心小铁球将 。(填“上浮”“下沉”“静止”)
17.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取走其中一块后,磁铁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________F1(选填“>”“=”或“<”)。
(2)如图丙所示,磁铁在F2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若闭合开关S,则磁铁运动速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当推力F2变为F3时,磁体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欲保持磁铁匀速直线运动,F3应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丹麦科学家奧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图1),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2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如图1,通电前静止的小磁针南北指向。现要在小磁针上方拉一根直导线,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明显的偏转,直导线所指的方向应为________(选填“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或“任意方向")。
(2)图2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可能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 , I2 , 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I1/A I2/A r/m F/N
1 0.2 0.2 0.1 1.0×10-7
2 0.1 0.2 0.1 0.5×10-7
3 0.2 0.2 0.05 2.0×10-7
4 0.2 0.4 0.1 2.0×10-7
分析表格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
19.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甲的上端是________极;电磁铁________ (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电池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他想新旧电池混用和不混用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他用一节新电池代替图中原来的电源,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电路的总电压,并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再分别把两个新电池、一新一旧电池串联起来,替换原来的电源,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电源 电路的总电压/伏 吸引大头针数量
一个新电池 1.5 较多
两个新电池串联 3.0 最多
一新一旧电池串联 1.3 较少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电路提供的电压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原因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________,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A.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
B.磁体具有吸铁性,小磁针靠近铁棒,即使钢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钢棒,故B错误。
C.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悬挂起来的磁体受到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磁体的南极应指向地磁北极,即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两极吸引的铁屑是最多的,所以两极的磁性最强,故D错误。
2.C
【解析】AD.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而不是小磁针的指向决定的,故AD错误;
B.移去小磁针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依然存在,故B错误;
C.小磁针的指针发生偏转,小磁针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
3.B
【解析】如图所示,若通电时,据安培定则不难看出此时线圈的前面是N极,其后面是S极,故其磁感线的方向是应该是垂直于纸面向外,故此时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指向与通电环形线圈的磁感线的方向是一致的,故此时小磁针的静止时的N极应该是垂直纸面向外。
4.A
【解析】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得到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应该从电磁铁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所以通电螺线管左端的导线连接电源的正极,右端的导线连接电源的负极。
5.A
解:
A、由安培定则得,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电磁铁右端为N极,左侧为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条形磁铁受到电磁铁对其向左的作用力,故A正确;
B、条形磁铁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向左的排斥力和桌面对条形磁铁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弱,排斥力变小,摩擦力和排斥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变小,故C错误;
D、若只改变电源的正负极,电流的方向改变,大小不变,则电磁铁的磁性不变,条形磁体受到电磁铁的吸引力大小等于原来的排斥力大小,此时吸引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然后回到S极,因此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而右端为N极,故B错误;
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a端为N极,b端为S极,故A错误;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右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那么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则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因此电源的c端为“+”极,d端为“-”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这段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小。当二者完全反应后,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入,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当溶液达到饱和后,离子浓度不变,则导电能力不变。据此可知,电流先变小、后变大,最后趋于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最后趋于不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根据图示的线圈绕向和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结合安培定则从而可以确定电磁铁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流向S极,所以永磁体甲的右端为N极;
根据磁感线的形状可知,两者相互排斥,是同名磁极,所以永磁体丁的左端为N极。
9.B
【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图片中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与条形磁铁相排斥。
A、减小线圈的匝数,只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不符合题意;
B、将电源的两极对调后,电流从螺线管的下方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与条形磁铁相吸引,符合题意;
CD、将滑片P向右滑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只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不符合题意;同理,使滑片P向左滑动,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也只能增强螺线管的磁性,不符合题意;
10.D
【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给螺线管通电后,螺线管A端为N极、B端为S极,则A端将指向地理北极、B端指向地理南极。故D符合题意。
11. A
【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L螺线管右端为N极,P螺线管的左端也为N极,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个线圈左右分开。
12.解:(1)由图可知,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是向右的,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下端为N极,即N极指向下方;
(2)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螺线管中的电流变大,磁性变强,会把硬币吸起,此现象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故答案为:下方;电流大小。
13.拿开球体 正
【解析】(1)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应先“拿开球体”再“切断电源”,防止地球仪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来而摔坏。
(2)因为球体的下方磁极为N极,因此螺线管的上方为N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A流入,B流出,因此A端接电源正极。
14.力 磁场 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
【解析】(1)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两导线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通电导线a周围产生的磁场对通电导线b有力的作用。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样,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2)通电导线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力的方向也改变,则导线a与导线b相互排斥。
15. N;送血
【解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为N极,此时同名磁极相对,故活塞右移,S2关闭,S1打开,处于送血状态。
16. S;上浮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螺线管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则B端为N极,而A端为S极。
(2)滑片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它的磁场变弱,则铁球受到的吸引力减小,因此空心铁球将上浮。
17.(1)<(2)变小;变大
【解析】(1)甲图和乙图中,条形磁铁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它们受到的推力都等于受到的摩擦力。取走其中一块磁铁后,磁铁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减小,因此磁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减小,那么磁铁受到的推力减小,即F2(2)根据丙图可知,螺线管上电流从上倒下;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朝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那么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受到排斥力。由于排斥力的方向向左,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磁铁做减速运动 ,即运动速度将变小。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那么条形磁铁受到的排斥力增大。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只有F3变大,才能保持磁铁匀速直线运动。
18. (1)南北方向(2)两根导线会相互排斥(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 , 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I1、I2越大,F越大;r越小,F越大(或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I1、I2成正比,与r成反比)。
【解析】(1)奥斯特实验:把通电直导线放在水平方向静止的小磁针上,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受到磁力作用,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由图可知,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靠拢,说明两导线相互吸引;当通入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远离,说明两导线相互排斥。
(3)分析表格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 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I1、I2越大,F越大;r越小,F越大(或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I1、I2成正比,与r成反比)。
19.(1)增大;大(2)南(或S);乙;越多;同名磁极相互排斥(3)小于;电阻
【解析】(1)由图可知:甲、乙串联,乙的线圈匝数比甲的多,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2)甲的线圈中的电流从左端流入,从右端流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甲的上端为 S极,下端为 N极;乙吸引的大头针数多,说明乙的磁性强,这说明:在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大头针被磁化,同一端的磁性相同,互相排斥,所以下端分散。(3)从表中可以看到: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电路提供的电压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这是因为在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1.2电生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