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
A.足球烯 B.电路图 C.m-V图 D.危险品标识
2.符号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 )
A.动物细胞 B.地球仪 C.杭州亚运会 D.欧姆定律
3.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用一些圆圈再加上各种点、线和字母表示不同的原子,如图是道尔顿当时采用的原子符号,根据这些符号,水分子的模型是( )
A.B.C.D.
4.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5.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副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接种疫苗标志
C.新冠病毒 D.二氧化碳分子
6.科学研究中,有时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有时也可以用符号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属于符号而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节水标志
C.甲烷分子结构 D.足球烯结构
7.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会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模拟实验。下列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甲: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
B.乙:用两本书向中间移动探究板块碰撞
C.丙: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丁: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的运动
8.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B.C.D.
9.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
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都是一个模型
B.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
C.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
D.模型只有抽象的,没有具体形象的
11.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下列用到模型法的是( )
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将一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12.1991年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可用下列模型表示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B.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是计算机图像
C.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符号
14.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以下用到模型法的是( )
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将一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15.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电解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______
(2)图乙是水中含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_________
16.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宏观事实为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
(3)由图③可以看出,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符号).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A.图中为足球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路图是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属于物理模型,B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为m-V的关系图象,属于物理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安全警示标志,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
2.C
【解析】AB.动物细胞,地球仪属于模型,故AB不符合题意;
C.杭州亚运会标志属于符号,故C符合题意;
D.欧姆定律属于计算公式,故D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水分子的化学式是H2O,即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A
【解析】A、KFC图只是一副图片并不属于模型,A符合题意;
B、该模型能使人们便于观察和认识足球烯,属于模型,B不符合题意;
C、电路图是用规定的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属于物理模型,C不符合题意;
D、该条形统计图,属于数学模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B
【解析】由于原子、新冠病毒、二氧化碳分子非常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因此制造一个模型能够形象和生动地表达和呈现出原子、新冠病毒、二氧化碳分子的形状和特征,因此ACD都属于模型,接种疫苗标志不属于模型,只是一个图标,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B
【解析】A、原子结构模型形象地表达了原子的电子、原子核、中子、质子的外观,属于模型,A不符合题意;
B、节水标志只是图案标志,并不属于模型,B符合题意;
C、一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甲烷分子结构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到甲烷分子的构造、形状,因此甲烷分子属于模型,C不符合题意;
D、足球烯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而原子和分子都是极其微小的,肉眼根本不能看清,因此制造出足球烯模型以便人们观察和认识、了解足球烯的形状和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D
【解析】A、甲: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篮球模仿地球,属模拟实验,A错误;
B、乙:用两本书向中间移动探究板块碰撞,用书本模仿板块,属模拟实验,B错误;
C、丙: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芝麻和黄豆不是分子,来模仿分子进行实验,属模拟实验,C错误;
D、丁: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的运动,空气和二氧化氮都是实际的物体,用他们做的实验不是模拟实际,D正确。故选D
8.A
【解析】A.此图为交通信号标志,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
B.此图是坐标图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此图是细胞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此图是分子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9.D
【解析】①模型可以根据实验、图样的模样然后进行放大或缩小来制作某复制样品,②模型可以是一张图,比如地图,电子表格模型和计算机图像,③水的三态变化图就是指冰、水、水蒸气对应固态、液态、气态,因此它也属于模型,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比如数学公式,数学公式属于数学模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D
【解析】A、一幅图比如说是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就是模型,电子表格的模型,计算机图像是属于模型因为它可以表示抽象物体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A不符合题意。
B、对象模型的名称:点电荷、理想气体等等;过程模型名称:简谐运动,C不符合题意。
C、模型可以表示很大的事物比如世界地图,表示很小的事物比如分子模型,C不符合题意。
D、抽象的物理现象可以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这也属于模型方法,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B
【解析】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属于利用动植物的生理特性进行分类。A不符合题意。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属于利用模型法模拟光线传播。B符合题意。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属于控制变量法。C不符合题意。
D.“将一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属于放大法。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2.D
【解析】A、此图形是金刚石的结构模型,呈正八面体结构,故A不正确;
B、此图形是石墨的结构模型,呈层状结构,故B不正确;
C、此图形是球形结构,不是管状结构,故C不正确;
D、此图形是管状结构,故D正确。故选D。
13.D
【解析】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模型有多种形式,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是计算机图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种类不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模型,不是符号,故D错误,符合题意。
14.B
【解析】A.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是分类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是物理模型法,故B符合题意;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一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应用了放大法,故D不符合题意。
15. B
【解析】(1)由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而图中缺少1个氢分子,表示1个氢原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氢分子的模型为,故填B。
(2)由甲烷的化学式可知,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12:(1×4)=3:1,所以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的图形画为。
16.(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2)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3)原子
【解析】(1)图②表示一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单质,宏观事实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故答案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2)图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3)由图③可得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故答案为:原子;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