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本章优化总结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考情分析
1.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活动也空前高涨,高考对于旅游活动设计、安全方面的考查也将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考查方向主要是结合重点、热点问题及其出现的地区考查旅游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题目难度不大,但考查的内容会比较全面,需要对旅游设计、安全有全面的认识。
2.信息呈现方式有区域图、剖面图、曲线图、柱状图和文字、表格等形式。
3.今后旅游内容的考查各省区仍然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模式,考查仍将结合重大的热点、重点问题及其区域背景展开。
真题导航
(2011·高考江苏节选)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____价值。
(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__。【解析】 第(1)题,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第(2)题,结合各线路景点的数量、长度及景点组合状况分析。
【答案】 (1)自然 科学
(2)① 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线路较短 (2011·高考山东卷)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路线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活动的设计与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活动设计要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的价值、景点的类型、线路长短、旅游安全等内容。该岛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依靠岛外补给,说明该岛环境容量有限。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旅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表明该岛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答案】 (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线路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课件34张PPT。第一节 设计旅游活动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新课学前预览
情景导入
武汉的王教授夫妇,都已年过花甲。到了夏天,暑热难耐,他们计划找一家旅行社,
随团外出避暑疗养.他们想在昆明、庐山、北戴河这三个地方选择一处,行程10天左右。
【思考】 假如你是旅行社的旅游策划人员,请你帮助王教授夫妇分析比较这三条线路的优劣,并为王教授夫妇设计一条适合他俩要求的旅游路线。目标定位
课标要求
1.收集旅游地的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2.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 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客观因素。
2.掌握如何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目的地和选择旅游线路。
3.掌握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1.影响出游的主观因素心理旅游线路2.影响出游的客观因素
(1)经济承受能力
①决定因素:游客自己的_________;游客自己_________的旅游费用。
②影响结果: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经济收入愿意支付(2)闲暇时间:其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_____与_____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思考
1.影响旅游偏好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个人的性别、年龄、心理、兴趣、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常住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淡季旺季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1.旅游地旅游资源的______、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的_____等。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1)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经济距离______→旅游者的出游能力降低。
(2)居住地与旅游地_________→两地_________巨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类型特色增加相距遥远环境差异3.旅游服务_____和条件,如交通方式及工具、住宿条件、餐饮的种类和标准等。
思考
2.旅游地信息的收集渠道主要有哪些?
【提示】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设施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_____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旅游者克服_____障碍的决心和可能也就_____ 。
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_____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_____性。非凡空间越大环境互补3.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1)旅游时间比: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_____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_____时间的比值。
(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_____的旅游时间比。旅行游玩最小四、保证旅游安全
1.
2.我国夏季出地旅游的安全事宜
夏季在山地旅游必须提高对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雷击等_________的防范意识了,自然灾害了解旅游线路上的_____、水文和交通路况,减少在不安全地带的集中活动。
3.外出旅游的准备
(1)“出门观天色”,外出旅游应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2)了解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计划,防患于未然。天气图表解读
读教材P72图5.14 外出旅游需要准备的物品,完成下列问题。
(1)地图在旅游中起什么作用?
(2)手电又起何作用?
(3)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应该带哪些物品?
提示:(1)防止迷路;明确旅游线路。
(2)防止在外旅游未把握好时间,走夜路时用。
(3)另外考虑手持GPS、睡袋、刀具等。探究一 旅游目的地的确定及旅游线路选择
人们在从众多的旅游地中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时,总是希望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的限制内,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出游愿望。(知识拓展)旅游线路设计的要求
假如你是一个旅游活动设计者,根据下列要求设计一条较合理的双休日两日游路线,所带的团员是10名刚刚退休的老年人。(以下景点均要游览)
旅游景点:颐和园 故宫 北海 长城 龙庆峡
(1)一般来说把________、________和北海作为一日游,________和龙庆峡作为一日游,并说明原因。(2)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旅游活动设计中有何不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活动设计的有关知识。由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本次旅游活动计划的时间为两天,旅游景点均为北京地区的景点,游览者为老年人。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确切知道颐和园、故宫、北海均为北京市内的景点。而长城、龙庆峡则为郊区景点,距市区有一定距离。
【答案】 (1)颐和园 故宫 长城 节省旅游时间。
(2)一般说来,老年人出游的距离较近,喜欢到清静、幽雅的地方去;青年人出游的距离较远,更喜欢到热闹和惊险的地方去。
探究二 保证旅游安全
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知识拓展)旅游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特别提醒】 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钱塘江大潮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A.选择合适的位置 B.选择恰当的观赏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
(4)你认为当地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第(2)题中类似事件的发生?【解析】 本题以钱塘江分布图等为背景,考查大潮的成因、旅游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等。第(1)题,分析钱塘江大潮的成因,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第(2)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文、交通等。第(3)题,位置太近可能有危险。第(4)题,防范措施有宣传、规划安全区域等。【答案】 (1)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差可达10米;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2)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钱塘江大潮卷人事件主要受水文因素的影响。
(3)A(4)划定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江大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回答出3点即可)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课件25张PPT。第二节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新课学前预览
情景导入
登山爱好者弃物弄脏珠峰,
志愿者3天扫出8吨垃圾
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西藏定日县的珠穆朗玛峰,与南极、北极并称为“世界第三极”。在多数人心里,她是圣洁的“女神”,拥有与世隔绝的洁净与清冷。然而,科学家对珠峰考察和观测的结果显示,珠峰上的降雪中含有微量的DDT、铅等有害成分,而且浓度越来越高。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珠峰攀登热的逐年升温,越来越多的废弃物给珠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令人震惊的是,污染了“世界第三极”——珠峰的人,恰恰正是一批批热情的登山爱好者。
【思考】 看到以上材料,大家都会心痛。假如你是即将去珠峰探险的旅游者,你将如何处理自己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以不愧于生态旅游者的称号?目标定位
课标要求
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及生态旅游。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者的行为对旅游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掌握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一、旅游环境的问题
1.旅游者合理行为的意义2.旅游中的环境问题:_________、环境污染、对____________的冲击。
思考
1.对石刻、雕塑、壁画等人文景观,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 最重要的是保护;它们是我国重要的、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环境破坏正常社会秩序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功能
(1)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__________ 。
(3)功能:观光、_____、休闲、科考、探险和__________等。生态环境度假科普教育2.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3.我国生态旅游的对象
(1)自然景观。
(2)与自然和谐的__________ 。文化景观思考
2.从旅游者角度来说,应该如何认识生态旅游?怎样做才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呢?
【提示】 具有爱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意识,并能主动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只要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图表解读
读教材P74图5.15石窟损坏,完成下列问题。
(1)石窟属于哪类旅游资源?
(2)目前,我国三大类石窟的现状怎样?为什么?
(3)游客对石窟有何危害?
提示:(1)人文旅游资源。
(2)损毁极为严重;受自然风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3)游客的大量涌入,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汽及拍照等会破坏壁画的色彩。探究一 旅游环境问题
1.图解旅游者合理行为的意义2.图解旅游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四幅漫画各揭示了旅游中的哪些不良行为?
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图中旅游者的不良行为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旅游者旅游时应遵守哪些旅游要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结合图片及文字说明即可分析。第(2)题,针对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结合所学知识与实际旅游活动分析即可。【答案】 (1)破坏文物 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破坏宾馆设施 随地乱扔果皮 (2)环境破坏,环境污染。遵守法律法规、爱护旅游资源、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习俗、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旅游安全。
探究二 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开展旅游。有价值的自然区域包括特殊生物学、生态价值或人文价值的区域。
2.要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
3.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使当地人民增加收入及就业机会。4.要有利于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态旅游必须把环境教育放在首位,要创造一切条件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旅游、观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误区警示】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旅游不属于“生态旅游”的是( )
A.森林旅游 B.渔村旅游
C.动物观赏 D.参观革命纪念地
(2)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与此不符的是( )
A.旅游以步行为主B.在旅游区建设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D.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弃物应丢入垃圾箱,以确保不污染土壤和水
【解析】 (1)生态旅游的范畴主要针对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海洋、湖泊、湿地等。(2)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以认识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的。A选项可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C选项突出自然环境与接待设施的和谐,D选项可减少土壤和水污染。
【答案】 (1)D (2)B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