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1.结合案例,掌握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综合思维)
2.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3.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类型及发展趋势。(区域认知)
4.结合案例,理解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综合思维)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查找地图册,说一说我国四类主题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各有哪些不同?
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含义:
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
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其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一、区域发展阶段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1)特点
①产业结构:传统_______为经济主体,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______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
农业
劳动
自给自足
微弱
低水平均衡
不大
稀疏
较低
②空间结构:区域内部发展差异______,缺乏高水平的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线路分布________。开放程度________
③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__________特征。
(2)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_______。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山那边是什么”“是山”“那边的那边呢”“山,还是山”……湖南湘西的武陵山区,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就像诗中所说,被绵延无尽的重重大山所包围,虽然风景秀丽,但却阻隔着一代代山民们走出贫苦大山的梦想。
隐身在这片山区深处的十八洞村是一个苗族村落,一度十分闭塞,村民们长期徘徊于贫困线以下。201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6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生存环境的桎梏世世代代困扰着这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摆脱贫穷似乎永远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十八洞村的变化
过去
近些年来,十八洞村理清发展思路,对“精准扶贫”进行多方探索,着力走出武陵山区的封闭和贫困,积极融入市场经济大潮。村里因地制宜,不断改善对外交通,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大面积种植猕猴桃、油茶和绿色蔬菜,养殖湘西黄牛、家禽和稻花鱼,开发苗绣织锦,发展苗寨旅游,“农家乐”搞得红红火火。如今,十八洞村摘掉贫困帽,村民收入幅度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
(1)特点
①区域________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____、再到面的发展态势,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趋于集聚。
产业
线
工业化
第三产业
区域开放度
②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________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___________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④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___________程度不断提高。
(二)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人地关系:出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明显不协调。
(二)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区域产业结构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 ,第三产业表现出 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 向 大规模转移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内部的 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 作用大幅度加强, 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区域发展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状态
上升
加速发展
农业
制造业和服务业
集聚
中心城市
辐射带动
交通运输
逐步提高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度增加
由点到面发展
产业结构空间结构渐趋复杂
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资源不断消耗
城市化
工业化
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特征
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
1.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
位于五大湖工业区,水陆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广阔平坦,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市场广大。
应用案例
课本15页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于复杂化,出现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空间结构的变化:工业区域不断扩大,涌现新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交通建设加快,对外联系加强。
原因——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和推进。
应用案例
应用案例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问题: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五大湖区的生态也遭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人口外迁
资源的大量消耗→ 资源短缺,工业生产速度下降,效益降低
(15、16页)
(1)长沙县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到以工业化为主的成长阶段。
(2)在长沙县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由乡村生活进入城市生活,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由低矮瓦房到高楼大厦,生活观念发生变化;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能力增强;交通便利,出行更加便利。
(3)议一议,长沙县的发展壮大给我们哪些启迪?
发展需要认清本地区位优势,扬长避短,积极融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工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1)特点
①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________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三)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经济
集聚效应
人口减少
产业调整
(2)人地关系: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
(3)措施:区域___________,寻求新的发展。
(4)案例:中国新型工业化。
②区域原先具有的___________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萎缩、衰败状态。
③带来高失业率、___________等严重社会问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项目 内容
区位优势
历史地位
面临问题
振兴措施
煤、铁、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展潜力大
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经济体制落后,生产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枯竭(大庆),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
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1)改变原由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2)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工制造业
(3)优化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
(4)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
深圳的转型提升
“三来一补”
劳动密集型产业
生物工程、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信息技术、节能环保
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循环化
(1)发展特点:经济___________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
(四)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发展方式
创新
生态化
可持续
(2)具体措施
①以_________为引领:产业创新、城市创新、科技创新和开放创新。
②路径:以信息化、________、智能化、循环化为路径。
③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________发展。
(3)人地关系: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
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
提升产品设计能力;
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制造基础;
提升产品质量;
推行绿色制造;
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
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中国制造2025
平衡
不平衡
平衡
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初级阶段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 加速发展 经济增长缓慢 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为主体,工业化起步(劳动、资源密集型) 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 产业萎缩、产业层次偏低、人口减少 以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区域空间结构 缺乏高水平中心城市 出现大中城市和工业基地、内部集聚作用加强 区域集聚效应减弱 区域集聚效应增强
对外联系 交通运输线稀疏 加快 减弱 交通运输网络化
对外开放 较低 提高 减弱 增强
区域内部差异 小,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区域内部差异增大 区域集聚效应减弱 差异小、协同发展
人地关系 对环境影响小 人地关系不协调 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枯竭 人地协调发展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区域开发方式粗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2.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第二产业产值上升,第一、三产业产值下降。
3.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的环境污染已经减弱。
×
(对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是工业化阶段。)
×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第三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还未进行调整,因此环境污染仍然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