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5-21 20:4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1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2一、什么是湿地?1.概念: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
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
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
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32.湿地的分类例如: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湿地基本分五大类: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沿海湿地,人工湿地 4全世界湿地面积约为26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2%5美丽的三江湿地2.湿地的作用:涵养水源、净化水体、
调节全球气候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野生生物的栖息地。6东北三江平原沼泽面积8640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湿地之一。目前4/3开发为商品粮基地后,则失去其作为湿地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作用。7(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A.土壤侵蚀;围湖围海造田C.引水灌溉及截流B.水体富营养化思考:湿地为什么会减少?8近几十年来,我国大面积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大面积减少
仅湖北、安徽、江苏三省和鄱阳湖、洞庭湖被围垦的面积
就达11991平方千米9案例:洞庭湖和青海湖的变化1、湖泊干涸、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湖泊消失,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美化环境、动植物的栖
息地等功能更新丧失。102.如何看待“围湖造田”为什么要围湖造田? 人多地少,吃饭问题难以解决,为眼前利益而围湖造田,导致人与环境关系的恶性循环;如何解决?农业实行多种经营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11三、湿地的生态效益1.维持生物多样性——天然物种库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湿地、海洋122.调蓄洪水——地球之肾、天然水库1314地球之肾天然水库153.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16大地明珠——湖泊17绿色陷阱——沼泽18阅读案例3,谈谈你的感想。19三、保护湿地20世界湿地公约和世界湿地日(2月2日)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恢复和重建退化和受损湿地的生态系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