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1. 下列词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万仞(rèn) 穷匮(kuì) 箕畚(jī)
B. 豫南(yù) 冀州(jì) 荷担(hè)
C. 孀妻(shuāng) 魁父(kuí) 亡以应(wú)
D. 始龀(chèn) 垄断(lǒng) 一厝朔东(xī)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 军细柳(动词,驻军) B. 锐兵刃(形容词,锋利)
C. 军中闻将军令(动词,听从) D. 天子且至(副词,将要)
3.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B. 将以下骑送迎 C. 称善者久之 D. 军士吏被甲
4. 下列对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 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 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 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5. 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
B.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诗,描写了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已降临到长安,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这两句诗传达出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感。
C.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两句诗,引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D.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这两句是作者眼前所见的景象,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的境界。
6. 对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富贵不能淫》一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
C. 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D. 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7.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下题。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 文章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用地理条件虽优越却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 文章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 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8. (1)课文《细柳营》,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
(2)《史记》原名《_______》或《_______》,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史记》包括十二本纪、________、_______、三十世家、_________,共_________篇,五十二万多字。
(3)《史记》作者________,字_______,西汉夏阳人,伟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9. 引用《愚公移山》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 理解性默写。
(1) 《浣溪沙》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然忘我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春望》中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渔家傲》中表达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富贵不能淫》中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可以称为大丈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有人认为愚公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你认为如何呢?请阐述你的观点。
②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选第______题,我的解答:______。
12. 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我眼中的周亚夫”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出自下面对联中的两个典故。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一书中指出,了解一个姓氏,“首先是看他家祠堂里的两样东西——匾额和对联”。周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是:功高细柳;泽普爱莲。
(2) 周姓宗祠还有一副七字对联,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补充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宋朝理学尚濂溪
(3) 在“我喜爱的古代将军”评选活动中,一位同学向组委会推选了周亚夫,请你帮他写一段推荐语。
13.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柳下惠不羞污君①,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②而不怨,厄穷而不悯③。
——《孟子》
【注释】①污君:坏的君王。②佚:散失。③悯:愤懑。
(1)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戒之曰(谨慎)
B.与民由之(遵从)
C.不羞污君(以……为羞)
D.进不隐贤(在朝廷做官)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柳下惠不羞污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认为柳下惠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的 ______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 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借“饮酒”的话题,写出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在本诗中,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而是身处“① ______ ”。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来车往的喧嚣,可诗人却说“② ______ ”,为什么呢?诗人自问自答:因为③ ______ ,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2) 请结合画线诗句的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中呈现的画面。
1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______ ,后诗中的铜雀台为 ______ 所建。
(2) 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校八年级(2)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对联”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副对联,可是调皮的明明却擦掉了其中的几个字,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补写完整。
①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________铸佞臣
(杭州岳飞墓对联)
②上联:海纳________,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_____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精彩的结束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作: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和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作为嘉宾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请你任选一个对象,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1、D;2、B;3、D;4、D;5、D;6、C;7、B
8、(1)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2)太史公书 太史公记 纪传体通史 十表 八书 七十列传 一百三十
(3)司马迁 子长 历史学家 文学家
9、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0、【小题1】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2】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小题3】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小题4】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小题5】
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11、①示例: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提倡。
②示例: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12、【小题1】上联中的典故:西汉周亚夫驻军细柳营,军纪严明,文帝称其为“真将军”。下联中的典故:北宋周敦颐性爱莲,著有《爱莲说》。
【小题2】示例:汉军军容推细柳
【小题3】示例:周亚夫是我心中真正的将军。他治军严明,在他心中,皇帝的威严也比不上如山的军令。他恪尽职守,心中只有作为军人对国家的责任。他持兵器作揖,尽显刚正不阿、不谄媚事主的傲骨。
13、【小题1】A
【小题2】①此之谓/大丈夫
②柳下惠/不羞污君
【小题3】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我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我的意志屈服。
【小题4】是,柳下惠的“进不隐贤,必以其道”是甲文观点“不得志,独行其道”的具体体现。
14、【小题1】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小题2】引用典故,表达了赞颂将士们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15、【小题1】①结庐在人境;②而无车马喧;③心远地自偏;
【小题2】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16、【小题1】项羽 曹操
【小题2】如果项羽回到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如果不是偶然因素帮助了周瑜,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
【小题3】前诗观点是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后诗借史事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