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沐圣贤之风 传君子之魂
沐圣贤之风 传君子之魂
统编版初中语文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梳理文意,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3.赏析古文名篇,体悟古代圣贤的内在志趣,任选一位人物为其写一篇颁奖词,不少于 100 字。
二、思维目标
比较、分析本单元五篇文章在选材、组材上的特点,从人、事、思想等方面归纳君子形象,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和概括能力。
三、价值目标
开展“感动华夏我颁奖”学习活动,对心中敬佩的有高尚品格和不凡志趣的人物
进行评价;在“君子圣贤我拍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撰写拍摄脚本,对自己心中有着高尚品格和不凡志趣的人物进行宣传。同时,也可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自身经历,谈对这些品格志趣的理解,以及如何以此为榜样修身正己。
核心任务
研读三篇课文,概括文意,任选文中的一个人物为其撰写一篇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壹
名人圣贤我知晓
历史事迹我知道
感动华夏我颁奖
君子圣贤我拍摄
贰
叁
肆
壹
名人圣贤我知晓
3课时
课段任务
核心任务: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意;通过反复诵读、分析语言,品析人物形象。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5篇文章,积累重点实词和句式;
2.理清论证思路,体会孟子雄辩之术,感受其清晰的逻辑与思想的魅力;
3.通过品读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4.通过分析周亚夫与军营总士兵的言行,区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体会“真将军”的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
1.核心资源: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选自《孟子译注》)、《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相关内容;
2.推荐资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一)
阅读学习资料中以下相关内容
1.《孟子》语言风格
2.寓言
3.《周亚夫军细柳》语言风格
课前预习
默读《<孟子>三章》《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5篇课文,能根据课下注释将课文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重点关注学习资料中给出的的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
(二)
识记知识
提示:寻找每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品味特殊的言语形式,揣摩古代圣贤的论辩方式以及人物形象。
(三)
活动一:《<孟子>三章》中,孟子推崇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提示:寻找每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提示:寻找每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活动二:《<孟子>三章》中孟子是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政治主张的?
品味特殊的言语形式,揣摩古代圣贤的论辩方式以及人物形象。
(三)
活动三:《愚公移山》中,智叟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以依仗的条件?评价两人的思维方式。
(三)
活动三:《愚公移山》中,智叟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以依仗的条件?评价两人的思维方式。
品味特殊的言语形式,揣摩古代圣贤的论辩方式以及人物形象。
活动三:《愚公移山》中,智叟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以依仗的条件?评价两人的思维方式。
(三)
活动四: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是“真将军”?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并赏析。
品味特殊的言语形式,揣摩古代圣贤的论辩方式以及人物形象。
活动三:《愚公移山》中,智叟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以依仗的条件?评价两人的思维方式。
(三)
活动五:归纳总结课文中的古代君子形象,并谈谈你最佩服哪一位君子。
品味特殊的言语形式,揣摩古代圣贤的论辩方式以及人物形象。
活动三:《愚公移山》中,智叟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以依仗的条件?评价两人的思维方式。
学习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出一张试卷考察第六单元的文言知识;
2.用自己的话讲述《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孟子>三章》中孟子的论证思路。
贰
历史事迹我知道
3课时
课段任务
核心任务: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课文中的古代君子形象,并撰写200字以内的生平小传。
通过了解相关人物的生平事迹及时代背景,依据课文的文本内容,为课本中人物撰写生平小传。
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
1.核心资源:《<孟子>三章》(选自《孟子译注》)、《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相关内容
2.推荐资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关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的多媒体网络资源
活动一、搜集整理
活动一、搜集整理
1.通读5篇文章勾画出其中可以展现人物品质的语句,并用四字词语总结概括。
2.运用网络资源如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查找人物相关的关于生平事迹的背景资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对人物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活动一、搜集整理
活动二、讨论交流
选取一个你最推崇的人物,根据你查找的相关资料,向班上同学介绍该人物的生平,以及其性格品性形成的历史背景。
活动一、搜集整理
活动三、撰写传记
参照示例,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与讨论交流的内容,为你最推崇的人物写一篇200字的人物小传。
活动三:《愚公移山》中,智叟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以依仗的条件?评价两人的思维方式。
学习评价
序号 评价标准 等级 备注
1 通读四篇课文,理解每篇课文的“学习点”,并能找出每篇课文所列“学习点”相对应的语句; ☆☆☆ 能找出一处语句,得2颗星,以此类推。四篇课文对应“学习点”各找到一处,得3颗星。
2 能品味特色语言,并有条理地回答“问题讨论” ☆☆☆ 没有思考“问题讨论”不得星;能完成“学生鉴赏”并思考“问题讨论”,得1颗星;能较为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得2颗星,能较为流畅,深刻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得3颗星。
3. 能自行借助书籍或网络搜集名人圣贤相关背景资料,并与他人分享。 ☆☆☆ 没有自己搜集的资料不得星;能形成文字性材料得2颗星;能较为流畅地与他人分享,得3颗星。
4. 能准确提炼“精神内涵”关键词; ☆☆☆ 没有关键词不得星;能提炼3个关键词得2颗星;关键词准确、无歧义得3颗星。
5. 人物小传内容真实准确,选取可以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 ☆☆☆ 内容虚构不得星;有两个及以上事例得2颗星;选取的事件为典型事件得3颗星。
探究君子精神内涵的评价量表
叁
感动华夏我颁奖
3课时
课段任务
核心任务:仿照《感动中国》节目,为孟子、愚公、周亚夫写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1.在前两个课段的学习基础上,仿照“感动中国”栏目,为古代圣贤写颁奖词。
2.评选最精彩的颁奖词运用于纪录片中。
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
推荐资源:有关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多媒体网络资源
活动一:通过视频赏析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2. 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喂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3.王海:为国击豺狼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活动二:讨论分析颁奖词特点
1.概括人物主要事件、主要性格;
2.运用第二人称“你”与人对话;
3.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比喻;
4.运用议论与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对人物进行评价。
活动三:尝试撰写颁奖词
颁奖词写作 (示例)
孟子——仁者爱人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你辗转各国,四处游说。你高举“仁义”大旗,始终将民心放在心上。你针锋相对,由“破”到“立”一步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你勇敢地用一己之躯背负起“天降大任”,纵使面对万千沟渠,你的脚步也丝毫没有慌乱。你将智慧留给世人,将君子之风写进中华大地。
愚公——诚心不渝
面对巍峨的高山,你不是捋着胡须叹气,而是马上集结起移山的队伍。面对家人的不解,你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率先挥动锄头。面对他人的嘲笑,你没有轻易放弃,而是用恒心与毅力感动天地。你名中有“愚”,实则大智,诚心所至,金石为开。
周亚夫——大写之人
你是一位“真将军”。你的军营里,军容整饬,军士莫不披甲执兵,时刻严阵以待。你是一位“真将军”。你的军营里,纪律严明,即使天子也必须按律徐行。你是一位“真将军”,不仅为国为民守护边疆,更守住了军人的风貌,守住的是一个大写的“人”的刚正不阿。
活动三:《愚公移山》中,智叟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以依仗的条件?评价两人的思维方式。
学习评价
评选最佳颁奖词,活动流程:
(1)运用手机软件制作古代圣贤人物宣传海报,并配上自己所撰写的颁奖词。
(2)将宣传海报与颁奖词上传朋友圈,邀请亲朋好友为其点赞。
(3)打印海报,张贴在教室与学校走廊中进行展示。
(4)设立班级投票箱,邀请其他班级同学和老师为自己的颁奖词投票。
(5)班级内部根据评价量表互评。
(6)最终得分=朋友圈点赞数*20%+现场投票数*20%+班级互评星级*40%,根据排名评选出孟子、愚公、周亚夫颁奖词各一则。
评价量表
学习评价
序号 评价标准 星级打分 备注
1 能在颁奖词中结合古代人物事迹与人物形象。 ☆☆☆ 能体现古代人物事迹,得1颗星;能结合人物形象,得2颗星;能用优美流利的语言表述,得3颗星。
2 能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 能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得1颗星;能恰当地运用2种修辞手法,得2-3颗星。
3 运用议论与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对人物进行评价。 ☆☆☆ 仅运用议论或抒情某一种手法,得1颗星;能灵活运用两种表达方式,根据语言得2-3颗星。
4 能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融入颁奖词中,并用有感情的语言朗诵。 ☆☆☆ 朗诵语言流利清晰,得1颗星;朗诵情感丰富,得2颗星;能融入自己理解,朗诵声情并茂,得3颗星。
评价量表
肆
君子圣贤我拍摄
2课时
课段任务
核心任务:为“文明古国”感动中国的人物拍摄纪录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拍摄课本剧的基本流程;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主线故事情节,撰写课本剧拍摄脚本,使用前期所撰写的人物小传和颁奖词作为解说词;
3.小组分工合作拍摄古代君子课本剧。
学习任务
学习资源
推荐资源:有关古代名人圣贤纪录片的多媒体网络资源
活动一:拍摄准备
1.确定拍摄日期、拍摄主题、拍摄时长等基本要求。学校可提供拍摄设备和场地,对于有需要的学生可提前帮助联系校外场地,并进行安全教育,保证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安全;
2.将拍摄环节落实到位,润色学生的剧本并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提前预见并帮助学生克服拍摄时可能面临的问题或困难。
活动二:拍摄过程
1.通过视频,了解课本剧基本要素以及对展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通过欣赏已有的介绍古人的优秀纪录短片,丰富对人物的视觉印象,总结拍摄的基本要素。
明确拍摄要素:主题、情节、对象、旁白、背景音乐
2.参照脚本(一)示例,分小组编写拍摄脚本
(1)4-5人分成一小组,确定拍摄的人物,在孟子,愚公或周亚夫选取其中一人进行制作;
(2)根据课本内容或前期历史事迹的学习,选定主要拍摄情节;
(3)丰富选定的情节,将其扩充为内容详实,剧情完整的小故事;
(4)小组合作分工将编写好的故事改写成剧本,确定角色、台词、解说词等,同伴对剧本提出建议。
活动三:补充脚本
要求:补全学习单上的脚本(二)
活动四:自由创作脚本
自选主题、情节、对象、旁白、背景音乐等,撰写一个完整的剧本。
活动三:《愚公移山》中,智叟看到了愚公的什么弱点?愚公则考虑到哪些可以依仗的条件?评价两人的思维方式。
学习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认为,判断深度学习是否发生有五大要素:经验与知识是否相互转化,学习动机是否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学习对象是否进行深度加工,所学知识是否转向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结果是否促成了“人”的成长。请简述你们小组关于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再塑和主题表达的理解。
测试反馈
必做题: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个贤人,请据此论述环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2.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测试反馈
选做题:
1.为什么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2.请结合现实生活和自身经历,仿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生于____,死于____填写完整,并阐述理由。
3.学生按照自己撰写的剧本进行视频的拍摄、剪辑,并使用前期课段所撰写的人物小传和颁奖词作为解说词,最后上传抖音、微视频等短视频平台。
要求:拍摄时长10分钟以内;实景拍摄和现有素材的剪辑并用;注重台词的语音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