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周练——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保护根毛 B.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一补充水和无机盐 D.剪去部分枝叶一降低蒸腾作用
2.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则①代表水蒸气 B.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则②代表二氧化碳
C.③代表的物质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进行运输
D.④代表的物质是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进行运输
3.如图为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大棚植物的叶表皮结构,下列有关气孔开闭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孔开放的数量影响蒸腾作用,不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b中水分的吸收能使a关闭,b中水分的散失使a打开
C.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
D.气孔开闭能影响植物表面温度,不能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4.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5.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6.为迎接亚运会,柯桥区从前年开始对道路进行了全新规划,并在道路两旁等处加大了绿化、美化力度,此过程中需要移栽一些苗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给移栽后的苗木挂“营养针”,其针头应插入到茎的髓部
B.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移栽过程中为了便于运输和保持整洁,应该将根部的泥土全部清理干净
D.移栽入土时,泥土不能填得太紧实,同时苗木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等
7.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8.如图所示是小金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其中二氧化碳进入叶片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表示水从植物体内散失的部位是( )
A.①根毛 B.②根中导管 C.③茎中导管 D.④气孔
10.樟树是杭州市市树,如图为樟树叶和茎的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①和④
B.⑤吸水膨胀会导致气孔失闭,进而影响樟树的生理活动
C.樟树的茎能逐年增粗,是因为⑧的作用 D.可以利用⑦制造木制家具
11.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氧气进入到水中,影响实验效果
B.装置甲和乙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
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由叶片表面气孔散失到大气
12.如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当植株处于B光照强度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图中相符的一项是( )
13.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_________作用。
(2)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_________(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 ____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14.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_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
(2)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5.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⑤属于保护组织,②④属于 _________组织。
(2)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比背面颜色 _________(选填“深”或“浅”)的主要原因是叶片正面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多。
(3)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无机盐是通过③_________组织运输到叶肉细胞的。
16.小安发现温室大棚的内壁凝结了水珠,他认为除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水还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于是对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问题一:蒸腾作用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安做出假设,并通过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验证。那么他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该实验设计的相关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
A.加入油层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B.实验前后液面高度差反映蒸腾作用强弱
C.将1、2、3分别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 D.该实验应该多次重复,结果才更加可信
问题二:气孔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如图2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
小吉推测:绿色植物气孔的状态可能和保卫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将其在清洁载玻片上的一滴清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立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请根据已有知识预测步骤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 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A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防止 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实验后,拿开C处玻璃罩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__
__________________。
18.图1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若实验成功,将图1所示装置放在室内阳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约5分钟,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2。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_______。
19.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甲图中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 (填字母)。
(2)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相比25℃下积累的有机物更多,请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_________(填“>”“<”或“=”)mB﹣mA。
在方法2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_(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______
_________(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21.小丁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没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丙所示方法处理。
(1)方案一实验中,滤纸贴上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贴在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____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_________。
(3)在方案三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图丁曲线是实验结果。
①图丁中曲线 __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代表装置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在图丁中画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22.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一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呈_________形,它里面 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叶绿体。
(2)方案二中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当正午光照过强时,叶片上的保卫细胞吸、失水和气孔的状态为 _________。
A.吸水、关闭 B.失水、张开 C.吸水、开放 D.失水、关闭
23.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_________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水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蒸腾作用的强弱难以直接观察,本实验利用玻璃管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是显微镜下的叶横切面图,请你结合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和⑦合称 _________,属于保护组织。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绿色部分③,_________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④_________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
(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⑥_________来完成。
25.随着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生态旅游成了当前最走俏的旅游路线。鄞州区很多乡镇的开心农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请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你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农场的工人在移栽花卉时会保证花卉的根部带有较大的土坨,这样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以避免影响根的作用,同时还会剪掉部分枝叶,这样可以降低植物的_________作用,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游客们为了使自己采摘的果子能保存较长时间,回家后便及时放进冰箱,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果子的 _________,减少有机物的损失。
(3)菜农除了经常给蔬菜施肥浇水外,还会向蔬菜大棚内补充一种“气肥”,这种气肥其实就是 _________,其目的是增强蔬菜的 _________。
(4)种植甜玉米时,因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从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角度分析,“烧苗”的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 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26.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为研究图甲中B生理活动的影响因素选用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乙曲线,则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图甲中 _________(选填“A”“B”或“C”)。
27.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测量一段新鲜柳树枝条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如图)。装置是连通的,并用白炽灯照射。请仔细研究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右侧水槽中的清水是用来密封毛细玻璃管一端的。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
(2)若将装置移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的移动速度变 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若将本实验装置放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只通过减少叶片数量来观察实验过程中小气泡的移动,则本实验可以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否是 _________。
(4)前面实验项目完成后,小组同学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实验,并将柳树枝条下的清水改成浓盐水,装置放在阴凉处,发现小气泡缓慢地向右移动,就此现象你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窗口”是由两个 _________构成的。
(2)图中向上运输水分的结构是 _________(选填“导管”或“筛管”),水分向上运输动力来自 _________。
(3)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树林感到凉爽舒适,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
A.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了氧气的浓度 B.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C.植物蒸腾作用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A.
B.
C.
D.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B.
A.
C.
D.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第27题
第28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周练——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参考答案
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保护根毛 B.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一补充水和无机盐 D.剪去部分枝叶一降低蒸腾作用
解:A、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
B、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
C、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无机盐。
D、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选:B。
2.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则①代表水蒸气 B.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则②代表二氧化碳
C.③代表的物质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进行运输
D.④代表的物质是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进行运输
解:A、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则②代表水蒸气,A错误。
B、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表示进入的①应是氧气,表示放出的②是二氧化碳,B正确。
C、③水分是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运输的,C错误。
D、④有机物是通过叶脉中筛管运输的,D错误。故选:B。
3.如图为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大棚植物的叶表皮结构,下列有关气孔开闭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孔开放的数量影响蒸腾作用,不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b中水分的吸收能使a关闭,b中水分的散失使a打开
C.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
D.气孔开闭能影响植物表面温度,不能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解:A、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气孔开放的数量不仅影响蒸腾作用,也影响光合和呼吸作用,A错误。
B、图中a是气孔,b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外壁伸展拉长,细胞的内壁向内凹陷,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内外壁都拉直,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关闭,B错误。
C、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陆生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C正确。
D、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会促进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还能有效的散热降温,D错误。 故选:C。
4.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解:A、由分析知道: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A错误。
B、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的增加,能促进气孔的开启,利于水蒸气的外出,使蒸腾作用加强。到了温度最高时气孔就会关闭,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然后植物的蒸腾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故选:D。
6.为迎接亚运会,柯桥区从前年开始对道路进行了全新规划,并在道路两旁等处加大了绿化、美化力度,此过程中需要移栽一些苗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给移栽后的苗木挂“营养针”,其针头应插入到茎的髓部
B.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移栽过程中为了便于运输和保持整洁,应该将根部的泥土全部清理干净
D.移栽入土时,泥土不能填得太紧实,同时苗木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等
解:A、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A错误。
B、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保留所有叶片移栽,会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B错误。
C、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C错误。
D、移栽入土时,泥土不能填得太紧实,不利于根的呼吸,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比如树木之间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D正确。
故选:D。
7.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8.如图所示是小金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其中二氧化碳进入叶片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④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故选:D。
9.图中表示水从植物体内散失的部位是( )
A.①根毛 B.②根中导管 C.③茎中导管 D.④气孔
解:图中①根毛,②根中导管,③茎中导管,④气孔。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使得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使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故选:D。
10.樟树是杭州市市树,如图为樟树叶和茎的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①和④
B.⑤吸水膨胀会导致气孔失闭,进而影响樟树的生理活动
C.樟树的茎能逐年增粗,是因为⑧的作用 D.可以利用⑦制造木制家具
解:A.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长柱形,排列得比较整齐,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的形状不规则,排列得比较疏松,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因此叶绿体主要集中在②和③里,A错误。
B.组成⑤气孔的保卫细胞失水皱缩,导致气孔失闭,B错误。
C.⑧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C正确。
D.木质部的木纤维坚硬,木制家具的材料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D错误。
故选:C。
11.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氧气进入到水中,影响实验效果
B.装置甲和乙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
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由叶片表面气孔散失到大气
解: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A错误。
B、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错误。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C正确。
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D错误。 故选:C。
12.如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当植株处于B光照强度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图中相符的一项是( )
解:A、分析该图可知,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一部分被叶绿体吸收,另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说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符合图中点AB之间,A错误;
B、分析该图可知,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释放到细胞外,叶绿体不吸收二氧化碳,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符合图中A点,B错误;
C、分析该图可知,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叶绿体吸收,叶绿体只吸收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符合图中B点,C正确;
D、分析该图可知,叶绿体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线粒体和细胞外,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与C点相符,D错误。 故选:C。
13.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蒸腾 作用。
(2)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d点前 (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 多于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解:(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d点前有光照,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d点前。
(3)从图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的二氧化碳释放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大,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植物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植物B。
故答案为:(1)蒸腾。(2)d点前。(3)多于。
14.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甲 (填“甲”或“乙”)装置。
(2)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减少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塑料袋内的氧气,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甲装置。
(2)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减少。
故答案为:(1)甲。(2)减少。
15.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⑤属于保护组织,②④属于 营养组织 组织。
(2)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比背面颜色 深 (选填“深”或“浅”)的主要原因是叶片正面叶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多。
(3)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无机盐是通过③ 叶脉 组织运输到叶肉细胞的。
解:(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所以②④属于营养组织。
(2)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因此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
(3)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里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
故答案为:(1)营养组织(2)深(3)叶脉
16.小安发现温室大棚的内壁凝结了水珠,他认为除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水还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于是对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问题一:蒸腾作用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小安做出假设,并通过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验证。那么他作出的假设是 叶的多少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植物蒸腾与叶片的数量有关(合理即可) 。
(2)下列对该实验设计的相关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加入油层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 B.实验前后液面高度差反映蒸腾作用强弱
C.将1、2、3分别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 D.该实验应该多次重复,结果才更加可信
问题二:气孔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如图2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
小吉推测:绿色植物气孔的状态可能和保卫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将其在清洁载玻片上的一滴清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立即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②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状态。
(3)请根据已有知识预测步骤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 闭合 的,原因是 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保卫细胞会失水 。
解:(1)本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植物体什么结构与蒸腾作用有关呢?”,图中实验装置显示,变量是叶,因此,假设是:叶的多少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植物蒸腾与叶片的数量有关。
(2)A、本实验是探究实验,实验要设置对照,要有唯一变量并进行重复实验,结果才更科学。实验中为减少试管中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现象,在试管中滴加油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A正确。
B、实验过程中,植物通过叶片蒸腾失水,失水越多,试管中液面下降越多,因此液面高度差能反映蒸腾作用的强弱,B正确。
C、实验装置1、2、3放在不同环境中,做法不正确,因为这样设计实验变量不唯一,失去科学性,因此,C错误。
D、该探究实验要多次重复实验,结果才更可信,D正确。
(3)撕取菠菜叶下表皮,放在清水中,保卫细胞会吸水膨胀,所以①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张开的;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保卫细胞会失水,所以②中观察到气孔的状态是闭合的。
故答案为:(1)叶的多少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植物蒸腾与叶片的数量有关(合理即可)。
(2)C。(3)闭合;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保卫细胞会失水。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A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防止 光合作用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实验后,拿开C处玻璃罩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蒸腾作用 。
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实验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C处玻璃瓶不能透光的原因是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实验后,拿开C处玻璃瓶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中散失的水。
故答案为:(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3)蒸腾作用。
18.图1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若实验成功,将图1所示装置放在室内阳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约5分钟,看到的现象是 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下降 。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2。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木质部 。
解:(1)将图1所示装置放在室内阳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约5分钟,发生了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使水分从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因此看到的现象是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下降。
(2)因为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所以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
(3)根据图2:A是髓;B是木质部;C是树皮。
故答案为:(1)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下降;(2)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3)木质部。
19.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甲图中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生命活动是 B (填字母)。
(2)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随着温度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
(3)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分析数据得到:20℃相比25℃下积累的有机物更多,请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 在20℃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大于在2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 。
解:(1)分析甲图可知,A代表呼吸作用,B代表蒸腾作用,C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
(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当温度控制在20℃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是3.25﹣1.5=1.75,当温度控制在2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是3.75﹣2.25=1.5。2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故答案为:(1)B;(2)随着温度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3)在20℃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大于在2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
20.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防止水分蒸发 。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 (填“>”“<”或“=”)mB﹣mA。
(2)在方法2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②①③ (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 叶绿体 (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1)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
②A叶片不处理蒸腾作用最大,因此mA最小,B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只用气孔少的上表面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B大于mA,C叶片两面涂上凡士林,不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c最大。因此“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mB﹣mA(选填“>”、“<”或“=”)。
(2)“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步骤是”②对光、放置玻片标本、①镜筒下降,注视物镜、③镜筒上升寻找物像,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填写图乙中的序号)。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叶绿体(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①防止水分蒸发;②<(2)②①③;叶绿体
21.小丁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没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丙所示方法处理。
(1)方案一实验中,滤纸贴上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贴在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多于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多 。
(3)在方案三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图丁曲线是实验结果。
①图丁中曲线 Ⅱ (选填“Ⅰ”、“Ⅱ”或“Ⅲ”)代表装置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在图丁中画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解:(1)植物的叶片上有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又是水分散失的“窗口”,方案一贴在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是因为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散失的水分较多。
(2)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如果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装置A由于叶子未处理,所以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快,装置B中叶子的下表皮被用凡士林涂抹,所以下表皮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而上表皮照样可以进行,所以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慢,而装置C中叶子的上、下表皮都用凡士林涂抹,试管内的水不减少。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曲线Ⅰ代表的是装置C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Ⅱ代表的是装置B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Ⅲ代表的是装置A内水的变化情况。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无光和有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只是在光照强的时候,蒸腾作用的强度大,所以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装置A里面的水将会减少的更多一些,
故答案为:(1)多于。(2)多。(3)Ⅱ;。
22.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一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呈 半月 形,它里面 有 (填“有”或“没有”)叶绿体。
(2)方案二中观察到 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产生的气泡多 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
(4)预测,当正午光照过强时,叶片上的保卫细胞吸、失水和气孔的状态为 D 。
A.吸水、关闭 B.失水、张开 C.吸水、开放 D.失水、关闭
解:(1)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有叶绿体,能够控制气孔的开闭,调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
(2)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发现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产生的气泡多。
(3)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4)气孔是由成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如图保卫细胞因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外壁伸展拉长,细胞的内壁向内凹陷,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内外壁都拉直,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
故答案为:(1)半月;有。(2)下表皮产生的气泡比上表皮产生的气泡多。
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吸收了足够的水分。(4)D。
23.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A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水起的作用是 防止水银蒸发,造成污染 。
(3)蒸腾作用的强弱难以直接观察,本实验利用玻璃管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属于 观察法 。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 大气压 。
解:(1)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有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所以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为佳。
(2)水银有毒,蒸发后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上面的水可以起到防止水银蒸发的作用。
(3)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本实验利用玻璃管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来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是通过观察的方法来得出的结果,所以,使用的方法是观察法。
(4)不同的大气压环境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不同。气压越低,水银柱上升的高度越小,反之,气压越高,水银柱上升的高度越大。
故答案为:(1)A(2)防止水银蒸发,造成污染(3)观察法(4)大气压。
24.如图是显微镜下的叶横切面图,请你结合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和⑦合称 表皮 ,属于保护组织。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绿色部分③, 叶绿体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④ 叶脉 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
(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⑥ 气孔 来完成。
解:(1)②上表皮和⑦下表皮位于叶片的最外层,合称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叶肉分为③栅栏组织和⑤海绵组织,含有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属于营养组织。
(3)④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里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⑥气孔来完成的。故答案为:(1)表皮。(2)叶绿体。(3)叶脉。(4)气孔。
25.随着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生态旅游成了当前最走俏的旅游路线。鄞州区很多乡镇的开心农场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请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你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农场的工人在移栽花卉时会保证花卉的根部带有较大的土坨,这样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以避免影响根的作用,同时还会剪掉部分枝叶,这样可以降低植物的 蒸腾 作用,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2)游客们为了使自己采摘的果子能保存较长时间,回家后便及时放进冰箱,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果子的 呼吸作用 ,减少有机物的损失。
(3)菜农除了经常给蔬菜施肥浇水外,还会向蔬菜大棚内补充一种“气肥”,这种气肥其实就是 二氧化碳 ,其目的是增强蔬菜的 光合作用 。
(4)种植甜玉米时,因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从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角度分析,“烧苗”的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解:(1)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2)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生产实践上,水果和蔬菜放入冰箱贮存,低温能使水果和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所以,游客把水果放进冰箱,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果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损失。
(3)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叶表皮上的气孔进入叶肉细胞,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气肥”,适时喷施二氧化碳,蔬菜、水稻、大豆高粱等均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所以,菜农向蔬菜大棚内补充一种“气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
(4)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可见,“烧苗”的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故答案为:(1)蒸腾(2)呼吸作用(3)二氧化碳;光合作用(4)小于
26.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为研究图甲中B生理活动的影响因素选用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 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
(2)分析图乙曲线,则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图甲中 A (选填“A”“B”或“C”)。
解:(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
(2)图甲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图乙中曲线Ⅱ24小时都能够进行,所以是呼吸作用。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图甲中A。
故答案为:(1)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2)A。
27.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测量一段新鲜柳树枝条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如图)。装置是连通的,并用白炽灯照射。请仔细研究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右侧水槽中的清水是用来密封毛细玻璃管一端的。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 会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
(2)若将装置移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的移动速度变 快 (选填“快”或“慢”)。
(3)若将本实验装置放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只通过减少叶片数量来观察实验过程中小气泡的移动,则本实验可以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否是 叶 。
(4)前面实验项目完成后,小组同学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实验,并将柳树枝条下的清水改成浓盐水,装置放在阴凉处,发现小气泡缓慢地向右移动,就此现象你的解释是 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所以细胞失水,毛细玻璃管水分增多 。
解:(1)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气体无法流动,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
(2)决定小气泡移动速度的主要是柳树枝条的蒸腾作用。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快,故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3)若将本实验装置放在高温且干燥的环境中,只通过减少叶片数量来观察实验过程中小气泡的移动,则本实验可以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否是叶。
(4)将柳树枝条下的清水改成浓盐水,装置放在阴凉处,发现小气泡缓慢地向右移动,因为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所以细胞失水,由细胞内的水渗到细胞外,毛细玻璃管水分增多,所以发现小气泡缓慢地向右移动。故答案为:(1)会(2)快(3)叶(4)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所以细胞失水,毛细玻璃管水分增多。
28.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窗口”是由两个 保卫细胞 构成的。
(2)图中向上运输水分的结构是 导管 (选填“导管”或“筛管”),水分向上运输动力来自 蒸腾作用 。
(3)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树林感到凉爽舒适,主要是因为 AC 。
A.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了氧气的浓度 B.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C.植物蒸腾作用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解:(1)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还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氧气、二氧化碳是通过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进出植物体的。
(2)图中向上运输水分的结构是导管,其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蒸腾作用。
(3)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森林感到凉爽舒适,是因为植物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了氧气的浓度。可见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保卫细胞。(2)导管;蒸腾作用。(3)AC。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A.
B.
C.
D.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B.
A.
C.
D.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第27题
第28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