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1.两图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在初中的生物学课上,你曾观察过多种动物细胞的装片。左侧的两幅图片你一定还有印象。
血细胞直接置于外界环境中,血细胞会出现吸水膨胀甚至破裂的现象。
红细胞
白细胞
图1所示细胞为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
图2所示细胞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相似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2图所示细胞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血浆
血细胞
血液的组成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液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由上述例子可知: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 ;
无论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_____和_____的交换;
单细胞生物只能在_ ____生活,如果水体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组成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细胞_____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_____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基本单位
物质
能量
水中
没有
不能
那么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细胞
细胞生活的环境
物质交换
能量交换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
水中
生活在
生活在
细胞外液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2-3,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体液?体液的成分是什么?体液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
(2)什么是细胞外液?它占体液的比例是多少?包括哪几部分?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存在于哪里?三者之间有关系吗?
脑脊液(营养)、房水(维持眼压)、关节滑液等也属于细胞外液。
含量:细胞内液 > 组织液 > 血浆 > 淋巴液等;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随讲随练
1.图中①~⑤为人体内的液体,它们依次代表: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等
阅读课本P3 思考 讨论: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
直接生活的环境?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
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
上述示意图绘制血浆、组织
液、和淋巴液三者体液交换
模式图,液体交换方向用箭
头表示。
3.能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组织间隙液
组织细胞
红细胞
组织液
血浆
单层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细胞通常不能通过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隙
——组织液的主要来源
绝大多数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因此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细胞代谢废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组织液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壁(约90%)回收,少部分进入淋巴管
血浆:血液中除了血细胞以外的液体部分,其中化学成分复杂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淋巴管内的液体部分
毛细淋巴管由单层细胞构成,其末端(盲端)允许组织液流入毛细淋巴管,不允许倒流。
淋巴管中的淋巴液最终通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细胞
红细胞
组织液
血浆
单层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淋巴液
盲端
毛细淋巴管壁
单层细胞
阅读课本P3 思考 讨论: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
直接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组成,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所以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上述示意图绘制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体液交换模式图,液体交换方向用箭头表示。
2、体液之间的转化关系(P3图)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毛细血管壁
细胞内液
CO2和代谢废物
O2和营养物质
淋巴循环
毛细淋巴管壁
构建模型
3.能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但基本化学成分相同,并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
大部分被重新吸收回血浆
小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
淋巴循环
为了区别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环境叫做内环境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名称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说出下列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①血小板__________
②肝细胞__________
③淋巴细胞__________
④小肠上皮细胞_________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血浆
组织液
讨论:
1、血浆中这么多物质,你能将它们归类吗?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有哪些物质?
3、回忆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其中哪些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
4.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9~60U/L 总胆固醇 3.1~5.2mmol/L
总蛋白 65~85g/L 钠 137~147mmol/L
总胆红素 5~21 mol/L 钾 3.5~5.3mmol/L
碱性磷酸酶 45~125U/L 钙 2.2~2.65mmol/L
尿素 2.8~7.2mmol/L 磷 0.81~1.45mmol/L
肌酐 57~111 mol/L 镁 0.73~1.06mmol/L
尿酸 208.3~428.4 mol/L 血清铁 11~30 mol/L
葡萄糖 3.9~6.1mmol/L 氯 99~110mmol/L
乳酸脱氢酶 140~271U/L 碳酸氢盐 22~28nmol/L
三酰甘油 0~1.7mmol/L 总CO2 21~31.3mmol/L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血浆化学组成
(水、无机盐)
(葡萄糖、脂质、蛋白质等)
无机物
有机物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其他物质:
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氧气
血浆化学组成
二氧化碳、尿素
激素、抗体、乳酸、血浆蛋白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3.回忆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其中哪些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
葡糖糖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无机盐可以调节人体的的生命活动。
Na+、Cl- 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钙、铁等参与人体内化合物的形成
有些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4.从葡萄糖,甘油三酯,尿素,钠中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
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无机盐 约1%
蛋白质 7%-9%
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 少量
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蛋白质(7%~9%)、无机盐(约1%),以及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细胞外液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的主要成分
知识拓展:
为什么血浆中的蛋白质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多?
因为毛细血管壁的单层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一般情况下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很难透过毛细血管
壁进入组织液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ATP合成酶、DNA聚合酶等胞内酶;
2.细胞膜上的物质:如载体蛋白、受体等;
3.与外界相通的管腔中的成分: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消化酶)等;
4.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等。
归纳总结
2.下列属于人体细胞外液的是( )
A.膀胱内的尿液
B.肺泡腔内的气体
C.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D.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
D
随讲随练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
1.氧气
2.血红蛋白
3.血浆蛋白
4.载体蛋白
5.有氧呼吸酶
6.H+
7.泪液
8.消化酶
2、4、5、7、8
随讲随练
注意事项:
2、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
3、血液不同于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1、内环境的概念是对____________而言的,
__________和____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多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
植物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
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将血液中的红细胞放在清水或浓度很低的溶液中,细胞会由于吸水过多而破裂;将红细胞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红细胞会由于过多失水而死亡。此外,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等条件下,细胞也不能正常生活。
在细胞外液中细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一)渗透压
在37℃时,人的血浆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对水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 和 Cl- 。
人体等渗溶液是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输液时常用)或5%的葡萄糖溶液。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为什么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无机盐,但是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虽然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高于无机盐,但是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远大于无机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的Na+和Cl-的数目远高于蛋白质,而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思考
3.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血液中含有多对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使酸碱度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如缓冲对: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2.温度
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利于维持酶活性。
以HCO3-/H2CO3缓冲对为例的调节过程:
据图回答:
当细胞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何处理乳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乳酸进入细胞外液后,与NaHCO3作用产生乳酸钠和H2CO3,过量的H2CO3分解为CO2和H2O,CO2会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血细胞
血浆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淋巴细胞等
淋巴液
内环境
外界环境
物质交换
?
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结合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知识,讨论:
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别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入
内环境的?
2. 参与维持pH的HCO3-/H2CO3是怎样形成的?
3.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是通过哪些
器官排到体外的?
4. 请你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
1. 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别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
消化系统
食物
循环系统
组织液
淋巴液
血浆
空气
呼吸系统
外界环境
组织细胞
外界环境通过系统和内环境向组织细胞运送有用物质
2. 参与维持pH的HCO3-是怎样形成的?这与体内哪些系统的活动有关?
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
发生下列反应:
CO2+H2O H2CO3 H+ + HCO3-。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
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
这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二氧化碳),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
循环系统
组织细胞
血浆
外界环境
呼吸系统
组织液
皮肤
泌尿系统
内环境
外环境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和系统排出代谢废物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体内细胞(细胞内液)
消化系统
循 环 系 统
组 织 液
血浆
淋巴液
营养物质
CO2
O2
代谢废物、水、无机盐
呼吸系统
皮肤、泌尿系统
O2
养料
CO2等
代谢废物
内环境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系统的参与,机体的各个部分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保证内环境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的顺利进行;
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_____、相互_____的;
细胞不仅_________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______和______;
正常运行
协调一致
影响
作用
依赖于
形成
维持
因此,可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内环境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系统的参与
2、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课堂小结
外界
环境
内环境
细胞内液
O2、养料
CO2等代谢废物
O2、养料
CO2等代谢废物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1.右上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各是什么器官
(2)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人内环境,则①表示的是什么过程
(3)②表示什么过程
肺;小肠;肾脏
营养物质的吸收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
随讲随练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集合管
肾小球
肾小囊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的重吸收作用(共21张PPT)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比如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右图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查化验单的一部分。
血液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而引起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因此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这说明:(1)内环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稳态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谷草转氨酶)略微低于正常值,这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建议定期复査。若该值偏高,说明肝功能受损。(2)葡萄糖含量超标,且糖化血清白蛋白严重超标,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外因:外界 环境的变化;
(2)内因: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1.原因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但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小,这是为什么?
2、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目的要求
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2、材料用具
防护手套、护目镜、50mL烧杯、50mL量筒、pH计或pH试纸、镊子、自来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 1mol/L的HCI(盛于滴瓶中)、物质的量浓度为0. 1 mol/L的NaOH(盛于滴瓶中)、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肝匀浆等。
3、方法步骤:
①在记录本中,画一个如下表所示的记录表。
②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③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作记录。
④一次加入一滴0.1mol/L 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⑤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再如步骤4,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 NaOH,测定并记录pH。
⑥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
⑦充分冲洗烧杯,用肝匀浆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2至步骤5,记录结果。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
⑧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肝匀浆、缓冲液pH变化的曲线。
滴加HCl、NaOH后,自来水的pH变化
滴加HCl、NaOH后,缓冲液的pH变化
滴加HCl、NaOH后,肝匀浆的pH变化
生物材料类似于 ,加入少量酸或碱不会发生pH的_____________。
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还有HPO42-/H2PO4-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 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3、实验结论
缓冲液
大幅度变动
缓冲对
pH
4、机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原理分析
1、就加入HCl或NaOH后的pH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年龄
性别
1
*
3.实例——体温变化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 、 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
℃。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4、内环境稳态
实质:
概念: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
直接相关系统:
消化、呼吸、
循环、泌尿系统
物质交换必经系统:
循环系统
2、稳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法国贝尔纳:
美国坎农:
目前公认:
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
资料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会造成细胞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在内环境中积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以及“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并最终引发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就是人们常说的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尿毒症的病因。
(2)说说你了解的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3)据报道,一位母亲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女儿,保住了女儿的性命。捐献一个肾脏会对捐献者造成什么影响?人们常说捐肾是非常伟大的行为,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行为的?
内环境稳态失衡
透析
肾移植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补: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
①营养不良会引起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③过敏性物质、肾炎、损伤引起水肿
④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⑤淋巴循环受阻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稳态概念的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稳态概念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许多生命活动都有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例如,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血压、心率)的稳态等;在宏观水平上,种群数量的消长存在稳态现象,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也存在稳态。可见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稳态现象。稳态已经成为生物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小结
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1、内环境稳态
实质:
概念:
2、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