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B.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中分子个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
2.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3.如图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4.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没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物质M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M+3O2=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为4.3g B.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M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它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它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 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8.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9 B.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9.工业上可以用甲烷制合成气,如图所示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为甲烷,化学式为CH4 B.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5:3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1,反应后容器内各物质的质量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2 B.参加反应的W和O2的质量比为2:9
C.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11.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B 某密闭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为12g 经化学反应后,该密闭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不一定还是12g
C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6
D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A.A B.B C.C D.D
12.一定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内某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20 20 0 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2 4 8 ①
反应后的质量/g ② 0 ③ ④
(1)表格中④的数值为 ;
(2)该反应中A和C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磷在空气中燃烧:
(3)高锰酸钾制氧气:
(4)水通电分解:
(5)镁带在空气里燃烧生成氧化镁:
14.氧气不仅能与一氧化氨反应,还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学习了之后进行了如下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已知y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有机物,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并写出该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15.德国化学家哈德·埃特尔在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过程用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2)该反应过程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16.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1)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鼓起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 。(2)B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A、B两个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序号)。
17.质量守恒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守的定律。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将椎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平衡;②取下锥形瓶,然后使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充分接触;③充分反应后,将锥形瓶放回左盘,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步骤②中使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充分接触,其操作是 ;
(2)步骤③中发现天平不平衡,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关于上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使用气球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从密封系统中逸出
B.若大理石粉末质量不足,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天平不平衡,是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
18.工业上可用硫铁矿(FeS2)作为炼铁的原料,将硫铁矿在高温下焙烧,其反应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_____。
(1)请写出横线上生成物的化学式 SO2 ;
(2)请列式计算,48吨FeS2完全反应后可生成Fe2O3多少吨。
19.小金在实验课时称取16.1g混有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杂质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4.5g。
(1)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请列式计算反应前固体中高锰酸钾的质量。
20.小乐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的容积为600mL,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为100mL,实验开始前量筒中水的体积200mL,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20mL。(忽略燃烧匙和白磷所占据的体积)
(1)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1点)。
(2)本实验若要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实验至少需要白磷 g。(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20%计算,氧气的密度为1.43g/L,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A、该反应将有害的NO和CO转化为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B、 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反应物为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 反应中分子个数发生改变,反应前后总质量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A、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没有要求要消耗完锥形瓶内的氧气,白磷可以不过量,故错误;
B、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错误;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先胀大后缩小,故错误;
D、白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故正确。
3.D
【解析】由图示中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是丙甲+乙;
A、 充分反应后,丙=甲+乙的质量 ,不符合题意;
B、因不能确定分子个数关系,所以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A、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B、反应前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不为零,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分子的种类是氮分子、氢分子,反应后是氨分子;反应前分子总数是3,反应后是2,分子种类和个数都改变,故选项不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正确。
5.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2.2克+6.4克-4.8克=3.8克,故选项错误。
B.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列比例式得:a:96=3.8g:4.8g,解得a=76,故选项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知X中含有R、S元素,不含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因不知R的元素种类,所以无法判断RO2是否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D
【解析】A、由分析可知,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故说法错误。
C、由上分析可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4g:6g=2:3,但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是2:3,故说错误。
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4g:2g=2:1,故说法正确。
7.D
【解析】A、乙和丙的质量增大,为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因为只有一种生成物,所以为分解反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反应前后,甲的质量保持不变,则它可能为催化剂,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乙和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1g-2g):(28g-20g)=9:8,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5克,故D错误符合题意。
8.D
【解析】A. x的值为10,此选项错误;
B. 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0g-8g):(10g-1g)=22:9,此选项错误;
C. 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9g×=1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1g×=3g,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相等,W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1g+3g=4g<8g,所以W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此选项错误;
D. 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g :1g =3:1,此选项正确。
9.C
【解析】A、据图可以看出,图中甲为甲烷,化学式为CH4,故正确。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据图可以看出,乙是H2O,丙为CO,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16:18=8:9,故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3,故正确。
10.D
【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故x+22+4=36+8+4+2,x=24,错误。
B、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8g,O2的质量为36g﹣4g=32g,质量比为8g:32g=1:4,不是2:9,错误。
C、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2g=22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的质量为:22g﹣4g=18g,其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8g=W的质量,故W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氧元素,错误。
D、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正确。
11.C
【解析】A、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能是氧气浓度不够大,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经化学反应后,密闭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只有CO2和H2O,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D错误。
12.(1)20g(2)1:1
【解析】(1)A反应前20g,反应一段时间变为12g,说明属于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12g=8g;B反应前20g,反应一段时间变为4g,说明属于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4g=16g;C反应前是0,反应一段时间后变为8g,说明是生成物,且生成了:8g-0=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D必须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8g+16g-8g=16g,所以生成16gD,所以①是16g;根据上边的分析可知B与D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6g:16g=1:1;因为B由4g变为0说明消耗了4g,所以D生成了4g,所以④是16g+4g=20g。
(2)反应时物质的质量比一定的,根据上边的分析可知A与C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8g:8g=1:1。
13.(1)3Fe+2O2 Fe3O4(2)4P+5O2 2P2O5(3)2KMnO4 K2MnO4+ MnO2 +O2↑
(4)2H2O 2H2↑+O2↑(5)2Mg+O2 2MgO
【解析】(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 ;
(2)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MnO2 +O2↑ ;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5)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为 2Mg+O2 2MgO ;
14. SO2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H4+2O2CO2+2H2O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 该反应中,甲烷、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等于16:64:44:36
【解析】(1)氧气与硫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写为SO2;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H4+2O2CO2+2H2O;
化学方程式中,双横行前面的物质是反应物,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故填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中,双横行后面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填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中,双横行上方的文字或符号是反应条件,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故填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
化学方程式还能够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式量和的比,即该反应中,甲烷、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等于16:64:44:36,故填该反应中,甲烷、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等于16:64:44:36。
15. 化合反应 ③①②
【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可知,此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分子和氮分子在有序的排列在催化剂表面,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氮分子分成氮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结合成氨分子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结束后脱离催化剂表面,所以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③①②
16.(1)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鼓起
(2)不变(3)A
【解析】(1) 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使气球鼓起 ;
(2) B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不变;
(3)因B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7.(1)将气球中的大理石物末倒入锥形瓶中(2)气球受到浮力(或装置漏气)(3)A
【解析】1)步骤②中使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充分接触,其操作是:将气球中的大理石物末倒入锥形瓶中。
(2)步骤③中发现天平不平衡,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气球受到浮力(或装置漏气)。
(3)A.使用气球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从密封系统中逸出,故A正确;
B.若大理石粉末质量不足,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但是物质的总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则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天平不平衡,是因反应前后气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或者装置可能漏气,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C错误 故选A。
18.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0、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8个分子中含有8个硫原子和16个氧原子,则每个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SO2。
故答案为:SO2。
(2)设可生成Fe2O3的质量为x。
4FeS2+11O22Fe2O3+8SO2
480 320
48t x
x=32t
答:可生成Fe2O332t。
19.(1)1.6
(2)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
316 32
x 1.6g
;
解得:x=15.8g。
【解析】(1)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减小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即反应生成氧气:16.1g-14.5g=1.6g。
20.(1)16%;白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2)0.11
【解析】(1)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600ml-100ml=500ml;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200ml-120ml=80ml;
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白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集气瓶中氧气的质量为:m=ρV=500×20%×10-3L×1.43g/L=0.143g;
设需要消耗白磷质量为x,
;
124 160
x 0.143g
;
解得:x=0.11g。
3.3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