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6-11 07: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V形谷
流水侵蚀地貌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黄河壶口瀑布
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三角洲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
河流侵
蚀地貌
河流堆
积地貌
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侵蚀
作用
搬运
作用
堆积
作用
2.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
(一)河流侵蚀地貌
1.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1)侵蚀的类型:
①下 蚀: 瀑布逐渐形成
②溯源侵蚀: 使瀑布跌水不
断向上游后退
③侧 蚀: 使瀑布展宽
(1)侵蚀的类型:
以瀑布为例
侵蚀类型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下 蚀
溯源侵蚀
侧 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地面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
源头方向伸长
使河床加深,河谷
向纵的方向发展
河谷展宽,谷坡后退,
河流向河谷向发展。




河谷的演变
①初期:
沟谷
沟谷流水
降水、冰
雪融水汇聚
下蚀
溯源侵蚀
沟谷加深和延长
地下水补给
河谷
V型谷
是否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思考:
河谷与沟谷的区别
(2)对河流的影响:
向下侵蚀
河谷加深
向源头侵蚀
河谷延长
横剖面成 型
(河谷深而窄)
V
初期:
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
向河谷两岸侵蚀(侧蚀)
河谷展宽
A凹岸侵蚀
B凸岸堆积
连续的河湾
B
A
中期:
落差变小,下蚀作用减落,侧蚀作用加强。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凹岸
凸岸
问题探究: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A
B
凹岸
凸岸
A
B
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VA〈VB
②中期: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下蚀作用减落,侧蚀作用加强
U型谷
a
b
思考:
凹岸与凸岸相比,
哪里更适合建码头?
b
凸岸
a
凹岸
凹岸
成熟期
不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更宽
横剖面成 型
(河谷宽而浅)
U
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河谷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第三阶段
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
P78 活动
A:下蚀、溯源侵蚀,V形河谷
B: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河湾
C:河湾侧蚀,河谷展宽;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宽浅的“U”形河谷

思考: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侧蚀
下蚀减弱,
侧蚀增强
下游
中游
上游
V形
槽形
下蚀
注意两岸的坡度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扇
分布:山前(山麓)
洪积扇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平原
分布:河流入海口
洪积扇
分布:山前(山麓)
洪积扇平原
图中洪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积扇。
洪积扇或冲积扇成因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思考:
冲积扇组成物质的颗粒从顶端到边缘怎样变化?
(原因:颗粒大 ,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 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由粗到细
冲积扇
由A到A’、 B到B’沿线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规律是什么?
思考:AA’ 、BB’的剖面图分别是那幅图?
A到A’颗粒物由大到小; B到B’颗粒物由小到大再到小
A B
沉积物分选规律: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
洪水期
枯水期
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
河岸A、B最有可能首先出现浅滩的是: 原因: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A为凸岸
A
B
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
思考:
图中三角洲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河流入海口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三角洲的成因
尼罗河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
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思考:
目前我国主要大河三角洲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哪一个?
案例③
黄河三角洲
P79 案例③: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思考:
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P79 案例③: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思考: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①河流输沙量大 ②入海口潮差小 ③潮流搬运能力弱
A 洪积扇——洪积平原
B 河漫滩平原
C 三角洲平原
华北平原河流稀少,耕地连片,常形成大规模的乡村。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提供水源、交通运输、土壤肥沃
1、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图4.21 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3、聚落选址地点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
威胁。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
虑洪水的威胁。
平原低地:聚落沿河成线状分布。
为防御洪水,人们常加固加高河堤。
山区河谷: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P81 活动: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P81 活动:
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P81 活动:
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读某河道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 A 、 B 两处河段建港 , 请问是选在 A 处还是 B 处好
_____ _理由是________ __。 (2)某勘探队在 C 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 , 请问
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_, 其理由是__
__ _      (3)小岛 D 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 , 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4) 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 A 处位于河流的凹岸 , 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 , 河床深
A
粘土、粉砂、砂、砾石
颗粒大 , 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 颗粒小、比重小 的后沉积
与北岸相连
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 , 河水在流动过 程中 ,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向右偏转 ; 因而南岸侵蚀 , 北岸则泥沙堆积
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 , 在流速减缓的 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形成的 ,
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 , 河汉纵横交错
课堂练习
河流侵蚀地貌的表现
河流侵蚀地貌的表现(上游)
以向源头和下蚀侵蚀为主,河谷窄,呈“V”型
河流侵蚀地貌的表现(中游)
向河谷两岸侵蚀作用加强,河道渐开阔,出现河湾
河流侵蚀地貌的表现(下游)
下游河谷更开阔,呈宽而浅的“U”型
黄土高原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