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第三单元滚动训练(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下第三单元滚动训练(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24 17:03: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滚动训练(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
1、(2022乐山)乐山是四川省重要的蔬菜基地下列与生产、运输有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增加大棚内的氧气浓度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C、低温冷链延长运输距离 D、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因此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都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进而增加产量。
【详解】A、增加氧气浓度,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A错误。B、大棚蔬菜如果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所以要合理密植。B正确。C、较低温度下,细胞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利于保鲜。C正确。D、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提高产量。D正确。故选:A。
2、(2022连云港)图G-3-1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图中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
A、淀粉、叶绿素 B、叶绿素、淀粉
C、叶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D、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叶绿体
【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分析】【详解】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图中②代表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又能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故①代表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故选:D。
3、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所示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黑纸片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
C、丙装置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的现象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略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G-3-3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图G-3-3
A、若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③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水分
B、若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则①②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答案】D
【解析】根据甲乙两个图,可以知道植物不断吸收二氧化碳,甲图表示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图甲中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水分,④有机物。图乙中MN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加,说明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到N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NP段二氧化碳吸收含量增多,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得到积累。
【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详解】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根据箭头指向,叶片吸收①,③水分通过叶脉的导管运输,则①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③水分通过叶脉的导管运输,A正确;呼吸作用需要水为原料,产物是有机物,根据箭头指向,叶片吸收①,放出②,则①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②表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正确;图乙的M点,二氧化碳还没有被吸收,说明光合作用还没有进行,因此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光合作用强度要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该大于N点才行,D错误。故本题选D。
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G-3-4所示。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A、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C、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0∽50℃
D、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答案】C
【解析】分析上图: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分析下图:由图可知,植物体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
【分析】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认识。
【详解】A、由上图可知,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A正确;B、由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因此,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正确;C、由图可知,超过45℃,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生长,C错误;D、在0∽25℃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增长速率大于呼吸作用,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
6、生活中很多现象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息息相关。“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产
生 ▲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 ▲ ;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 ▲ 。
【答案】水分 有机物 能量
【解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分析】【详解】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水。“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有机物,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故答案为:水 有机物 热量
7、如图G-3-5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地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试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试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 ▲ 。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 。
(3)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人组织细胞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 ▲ 。
【答案】(1)石灰石变浑浊 (2) 对照作用,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并不能使石灰石变浑浊 (3)组织细胞
【解析】首先明确在呼气和吸气时,气体各成分含量的变化,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据此分析解答。
【分析】关于在吸气和呼气时气体各成分含量的变化是考察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验掌握。
【详解】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动作。在此试验中,当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当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1)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呼出的气体进入B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B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2)设置对照实验就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所以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必须设置对照试验。可设置A试管进行对照或对比,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并不能使石灰石变浑浊。(3)由于组织细胞更新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故答案为:(1)石灰石变浑浊 (2) 对照作用,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并不能使石灰石变浑浊 (3)组织细胞
三、实验探究题
8、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番茄的生命活动规律进行了科学探究。图甲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番茄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表示番茄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h)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丙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图甲中的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对应图乙中的曲线 ▲ (填“I”或“Ⅱ”),该生理活动的表达式为 ▲ 。
(2)在一昼夜内,番茄植株有机物处于积累状态的是图乙中对应曲线的 ▲ (用字母表示)段。
(3)图丙实验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填序号)
(4)根据图丙③的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
【答案】(1)A 呼吸作用 Ⅱ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ad (3)②①④③
(4)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解析】【分析】【详解】(1)A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进行该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内的线粒体。呼吸作用是时时刻刻进行,不受光的限制,所以图乙中的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该生理活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得以积累。a点之前、d点之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因此番茄植株有机物处于积累状态的是图乙中对应曲线的ad段。(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②暗处理、①遮光并照光、摘下叶片、④酒精脱色、漂洗加碘、③显影观察,因此图丙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③。(4)叶片的遮光部分缺乏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色。所以步骤图丙中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故答案为:(1)A 呼吸作用 Ⅱ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ad (3)②①④③
(4)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9、(2021温州)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需借助温室大棚才能种植蔬菜。普通温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来维持蔬菜种植所需的温度。某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不耗煤且能促进蔬菜高产的“节能日光温室”(如图G-3-7),适合冬季在我国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其结构特点如下:
①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②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④温室顶部具有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答案】①温室大棚,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可以保证植物体在白天获得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②根据纬度不同,设计“前屋面角度”不同,可以保证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为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一水,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保证植物体在冬季正常的呼吸作用,不会被冻伤。
【解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分析】理解并运用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植物体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①温室大棚,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可以保证植物体在白天获得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②根据纬度不同,设计“前屋面角度”不同,可以保证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为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一水,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保证植物体在冬季正常的呼吸作用,不会被冻伤。故答案为:①温室大棚,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可以保证植物体在白天获得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②根据纬度不同,设计“前屋面角度”不同,可以保证充分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为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一水,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保证植物体在冬季正常的呼吸作用,不会被冻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滚动训练(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
1、(2022乐山)乐山是四川省重要的蔬菜基地下列与生产、运输有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大棚内的氧气浓度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C、低温冷链延长运输距离 D、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2、(2022连云港)图G-3-1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图中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 )
A、淀粉、叶绿素 B、叶绿素、淀粉
C、叶绿体、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D、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叶绿体
3、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所示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黑纸片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
C、丙装置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的现象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G-3-3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图G-3-3
A、若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③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水分
B、若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则①②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G-3-4所示。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C、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0∽50℃
D、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二、填空题
6、生活中很多现象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息息相关。“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产
生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 ;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 。
7、如图G-3-5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做缓慢地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试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试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化情况是 。
(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
(3)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人组织细胞发挥作用,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 。
三、实验探究题
8、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番茄的生命活动规律进行了科学探究。图甲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番茄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表示番茄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h)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丙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图甲中的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对应图乙中的曲线 (填“I”或“Ⅱ”),该生理活动的表达式为 。
(2)在一昼夜内,番茄植株有机物处于积累状态的是图乙中对应曲线的 (用字母表示)段。
(3)图丙实验中,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填序号)
(4)根据图丙③的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9、(2021温州)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需借助温室大棚才能种植蔬菜。普通温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来维持蔬菜种植所需的温度。某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不耗煤且能促进蔬菜高产的“节能日光温室”(如图G-3-7),适合冬季在我国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其结构特点如下:
①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②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④温室顶部具有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