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2章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模型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光线 B.磁感线
C.水分子 D.氢元素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
【解答】A.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属于模型,故A不合题意;
B.磁感线并不存在,用它描述磁场的分布规律,属于模型,故B不合题意;
C.用大圆表示氧原子,用小圆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水分子,属于模型,故C不合题意;
D.用字母H表示氢元素,是符号,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911年卢瑟福团队用一束α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核外是空的,不存在其他粒子
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相对较大
D.α粒子的质量比核外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周围是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它们几乎没有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那么原子核外大部分是空的,但是却存在电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是因为它们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原子核带正电,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相对较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α粒子的质量比核外电子的质量大得多,即使撞击上也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3.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的内部构成分析。
【解答】 ①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正确;②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大部分为电子的运动空间,正确;
故答案为:D。
4.()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08 B.1.33
C.108 g D.1.33 g
【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解答】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
设碳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原子的质量为9m,
那么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A。
5.()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一定由微粒构成,但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B.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但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
C.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2)根据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判断;
(3)(4)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
【解答】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1个质子,而没有中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氧气和臭氧都由一种氧元素组成,但是它们在一起组成混合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由4个氧元素组成
C.1个该新型分子(O4)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3)(4)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O2和O4,都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都是单质,故A正确;
B.O4由氧元素组成,而元素只论种数,不论个数,故B错误;
C.一个该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O4是单质,而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7.()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Na2MoO4是钼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6 C.+5 D.+7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在化合物 Na2MoO4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4=0,解得:x=+6。
故选B。
8.()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苯的化学式为C6H6
B.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8 g
C.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1
D.苯属于混合物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苯的分子构成,从而写出化学式;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4)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写作C6H6,故A正确;
根据化学式C6H6可知,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没有g,故B错误;
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6)=12:1,故C错误;
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应该为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A。
9.()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化汞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故选D。
10.()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x+y B.x+n-y C.x-n+y D.x+y+n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它是由该原子失去n个电子形成的,那么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n。
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x+n;
那么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n+y。
故选D。
11.()小柯学习科学知识时很懂得联想和类比。他想,书本上说卢瑟福研究发现的原子结构模型叫太阳系模型,如果把八大行星看作是原子中的八个核外电子的话,那么( )
A.“太阳”相当于一个原子
B.“太阳”中肯定有八个中子
C.“太阳”中肯定有八个质子
D.“太阳系”相当于一个碳原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将太阳系看作一个原子,则中间的太阳相当于原子核,周围的八大行星相当于八个核外电子。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中一定有八个质子,而中子数不能确定,故C正确,A、B错误;
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太阳系”相当于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和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2)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3)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每列为一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氧元素正下方的数值为16,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故A正确不合题意;
硫元素左上角的数字为16,即它的原子序数为16。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6,故B正确不合题意;
氧和硫中都没有金字旁,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不合题意;
氧和硫在同一列,即处在同一族,而不是同一周期,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SO2表示:①1个二氧化硫分子;②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③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故A不合题意;
B.H2表示:①1个氢分子;②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B不合题意;
C.O表示:①1个氧原子;②氧元素,故C不合题意;
D.Hg表示:①1个汞原子;②汞元素;③汞这种物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氧元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的元素组成分析判断。
【解答】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从大到下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即氧元素的含量最大。根据图片可知,①的占比最大,那么①为氧元素。
故选A。
1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C.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D.由1个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反物质和正物质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氢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反氢原子与它质量相同,即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只是电性相反,即它含有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有质量相同的四种气体:①氮气、②氢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它们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
【解答】根据“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可知,当气体的质量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则分子数越大。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从小到大依次为:④③①②,那么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依次为:②①③④。
故选D。
17.()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溶于水形成的。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 B.10% C.25% D.60%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葡萄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其中H、O元素质量比与水中H、O元素质量相同,据此可判断溶液中H、O元素质量比,可完成溶液中C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解答】由葡萄糖和水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和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8,
所以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则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因此该葡萄糖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80%-10%=10%。
故选B。
18.()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是( )
A.2∶1 B.1∶2 C.11∶4 D.11∶7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由于碳元素质量分数已知,且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而氧气不含,所以假设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分别为x、y,依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列出比例式,计算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进而求算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解答】设混合气体中CO2质量为x,O2的质量为 y,
解得: x:y=11:4。
故选C。
19.()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中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扇形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元素分别表示碳、氢、氧
B.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6∶1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2)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该物质的分子组成情况;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4)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组成原子的个数之比。【解答】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但A元素占13.0%,则A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为氢元素;同理,则C元素为碳元素,B元素为氧元素。即其化学式为C2H6O。
A.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碳、氧、氢,则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A错误;
B.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H6O,故B错误;
C.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46,故C错误;
D.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故D正确。
故选D。
20.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NO2 C.SO2 D.ClO2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由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解:由题意,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16×2)=71:64,x=35.5;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故RO2的化学式为ClO2。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共45分)
21.()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2)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则“”和“”的质量比为 。
【答案】(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合理即可)
(2)(m+2)∶2m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都是8个,●原子都是4个,那么得到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a,
那么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a+m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a;
则二者的质量比为:(2a+ma):2ma=(2+m):2m。
22.()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O2、H2O和NaNO3,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的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答案】(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O2
(3)Mg(OH)2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质子数不同;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3)根据图片确定三种元素的名称,进而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并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解答】(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2)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O2;
(3)根据图片可知,三种元素分别为Mg、O和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答案】(1)金属;55
(2)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列为一个族,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按照原子序数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解答】(1)因为“ 铯 ”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该元素左上角的数字为55,则它的原子序数为55。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55。
(2)根据乙图可知,Z和Y在同一周期,且Z在Y的右侧,因此原子序数Z>Y,故A正确;
X和Y在同一族,且Y在X的下面,那么核外电子数Y>X,但是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
故选A。
24.()用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填空。
(1)5N 。
(2)n个二氧化碳分子 。
(3)4个氯离子 。
(4)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
(5)2Na+ 。
(6) 。
【答案】(1)5个氮原子
(2)nCO2
(3)4Cl-
(4)
(5)2个钠离子
(6)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表示1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根据分子名称确定组成分子的个数,从而确定分子的化学式的写法,最后在左边写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3)(5)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量和电性,最后在离子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6)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写正负号和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1)5N表示5个氮原子;
(2)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为CO2,在左边写数字n表示分子个数,写作:nCO2;
(3)在氯元素右上角写“-”表示氯离子,在左边写数字4表示氯离子的个数,写作: 4Cl- ;
(4)在氧元素正上方写“-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写作: 。
(5)2Na+1表示2个钠离子;
(6)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25.()
(1)在K2R2O7中(R代表某种元素)含钾元素26.5%,含氧元素38.1%,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甲、乙两种化合物中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两种化合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40%。若已知甲的化学式为XY2,则乙的化学式为 。
【答案】(1)52
(2)XY3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由甲的化学式为XY2,可得其中X、Y原子个数比=1:2。根据甲、乙两种化合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40%,可判断乙物质中X、Y原子个数比,进而确定化学式。【解答】(1)设K2R2O7的相对分子量为X,
K2R2O7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得:x=294,
2R的相对分子质量:294×(1-26.5%-38.1%)≈104;
所以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
(2)由题意可知,设X、Y两种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和b;
则甲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解得:a=2b ①;
设乙的化学式为:XmYn,
则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为:②;
①②联立得到:
可得,m:n=1:3;
故乙的化学式XY3。
26.()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如图2-Z-10所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2)有下列物质: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⑤液氮、⑥铝合金。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 。
【答案】(1)B;A;CD
(2)①③⑥;②④⑤;⑤;②④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1)C、D中存在两种分子,即存在两种物质,为混合物。A、B都只有一种分子,都是纯净物。A中只有一种元素,应该为单质;B中存在两种元素,应该为化合价。
(2)①雨水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应该为混合物;
②蒸馏水中只有一种物质,应该为纯净物。根据H2O可知,蒸馏水含有氧元素,为含氧化合物;
③雨后洁净的空气,其中仍然存在氮气、氧气等,为混合物;
④四氧化三铁中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根据化学式Fe3O4可知,它含有氧元素,应该为含氧化合物;
⑤液氮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⑥铝合金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应该为混合物。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⑥,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⑤,属于单质的是⑤,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②④。
27.()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 mg/100 mL血(每100
mL血中含有80 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 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 mg/100 mL血,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 种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 .
(3)李明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100 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 mg, (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答案】(1)三(或3)
(2)2∶6∶1
(3)90;影响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
(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3)1杯啤酒导致血液乙醇含量升高值×杯数得到乙醇理论上的升高值,最后与80mg/100mL比较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乙醇中含有C、H、O共三种元素;
(2)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2:(5+1):1=2:6:1;
(3)其体内每100 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30mg/100mL×3=90mg/100mL>80mg/100mL,因此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ⅣA ⅤA ⅥA ⅦA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4 Si 硅 28.09 15 磷 30.96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3)第15号元素的符号是 。
(4)利用表中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答案】(1)增加;化学
(2)16;32.06
(3)P
(4)氮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解答;
(2)(3)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4)根据图片分析物质的分子构成即可。
【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根据图片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3)第15号元素为磷元素,符号为P;
(4)根据图片 可知,该物质的分子由相同的两个原子构成,例如:氮气(N2),氧气(O2).
29.()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 (填“正确”或“错误”)。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符合“行星模型”,即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2-Z-11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答案】(1)错误
(2)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卢瑟福发现的原子的核实结构分析解答;
(2)根据对科学探究环节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1)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周围是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绝大部分空间为空的,由此可知,道尔顿和汤姆生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如图2-Z-11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三、解答题(共15分)
30.()大型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请计算:
(1)磷酸亚铁锂中磷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答案】(1)1∶4
(2)7∶31
(3)解: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6+31+16×4=158,则磷酸亚铁锂(LiFeP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5.4%。
答: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化学式 LiFePO4 可知,磷酸亚铁锂中磷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
(2)根据化学式 LiFePO4 可知,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7×1):(31×1)=7:31。
31.()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钙元素,当摄入的钙不足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图2-Z-12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补钙剂
[主要原料] 碳酸钙、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
[含量] 每片含钙280 mg,镁99.7
mg,锌3.08 mg,铜0.51 mg
[用量] 每日2次,一次1片
甲
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原料] 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0.5
g
相对分子质量:430
[用法] 口服
[用量] 每日3次,一次 片
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甲说明书中的用量服用,每日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 mg。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中氢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张大爷每日需要的补钙量为418 mg,医生建议他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通过计算说明一次应服用几片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60
(2)11:20
(3)解:张大爷每日需要的补钙量为418 mg=0.418 g。
每片葡萄糖酸钙片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5 g× ≈0.047 g。
每天需服葡萄糖酸钙片: ≈9片,
一次应服用葡萄糖酸钙片: =3片。
答:一次应服用3片葡萄糖酸钙片。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每日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每片含钙的质量×片数;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首先用每片葡萄糖酸钙的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每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再用每天补钙元素的质量除以每片钙元素的质量计算出总片数,最后用总片数除以一天服用次得到一次服用的片数。
【解答】(1)按图甲说明书中的用量服用,每日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280mg×(1×2)=560mg;
(2)根据化学式 (C12H22O14Ca 可知,
葡萄糖酸钙中氢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比:(1×22):(40×1)=11:20。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2章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模型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光线 B.磁感线
C.水分子 D.氢元素
2.()1911年卢瑟福团队用一束α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核外是空的,不存在其他粒子
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相对较大
D.α粒子的质量比核外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3.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08 B.1.33
C.108 g D.1.33 g
5.()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一定由微粒构成,但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B.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但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
C.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6.()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B.O4由4个氧元素组成
C.1个该新型分子(O4)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
7.()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Na2MoO4是钼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钼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6 C.+5 D.+7
8.()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为苯,查得一个苯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苯的化学式为C6H6
B.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8 g
C.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1
D.苯属于混合物
9.()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 )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10.()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核内有y个中子,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
A.x+y B.x+n-y C.x-n+y D.x+y+n
11.()小柯学习科学知识时很懂得联想和类比。他想,书本上说卢瑟福研究发现的原子结构模型叫太阳系模型,如果把八大行星看作是原子中的八个核外电子的话,那么( )
A.“太阳”相当于一个原子
B.“太阳”中肯定有八个中子
C.“太阳”中肯定有八个质子
D.“太阳系”相当于一个碳原子
12.()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和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1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SO2 B.H2 C.O D.Hg
14.()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氧元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C.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
D.由1个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16.()有质量相同的四种气体:①氮气、②氢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它们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17.()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溶于水形成的。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 B.10% C.25% D.60%
18.()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是( )
A.2∶1 B.1∶2 C.11∶4 D.11∶7
19.()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中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扇形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元素分别表示碳、氢、氧
B.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6∶1
20.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NO2 C.SO2 D.ClO2
二、填空题(共45分)
21.()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2)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则“”和“”的质量比为 。
22.()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O2、H2O和NaNO3,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
(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的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2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24.()用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填空。
(1)5N 。
(2)n个二氧化碳分子 。
(3)4个氯离子 。
(4)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
(5)2Na+ 。
(6) 。
25.()
(1)在K2R2O7中(R代表某种元素)含钾元素26.5%,含氧元素38.1%,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甲、乙两种化合物中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两种化合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40%。若已知甲的化学式为XY2,则乙的化学式为 。
26.()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如图2-Z-10所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2)有下列物质: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⑤液氮、⑥铝合金。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 。
27.()啤酒、红酒和白酒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C2H5OH),饮酒后乙醇可进入人体血液中。科学实验表明,当乙醇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超过80 mg/100 mL血(每100
mL血中含有80 mg乙醇)时,便会影响人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已知饮用某啤酒1大杯(0.56 L),会使血液中乙醇含量升高30 mg/100 mL血,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中含有 种元素。
(2)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 .
(3)李明饮用了3大杯上述啤酒后,其体内每100 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 mg, (填“影响”或“不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ⅣA ⅤA ⅥA ⅦA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4 Si 硅 28.09 15 磷 30.96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3)第15号元素的符号是 。
(4)利用表中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29.()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 (填“正确”或“错误”)。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符合“行星模型”,即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如图2-Z-11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三、解答题(共15分)
30.()大型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请计算:
(1)磷酸亚铁锂中磷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1.()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钙元素,当摄入的钙不足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图2-Z-12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补钙剂
[主要原料] 碳酸钙、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
[含量] 每片含钙280 mg,镁99.7
mg,锌3.08 mg,铜0.51 mg
[用量] 每日2次,一次1片
甲
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原料] 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0.5
g
相对分子质量:430
[用法] 口服
[用量] 每日3次,一次 片
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甲说明书中的用量服用,每日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 mg。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中氢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张大爷每日需要的补钙量为418 mg,医生建议他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通过计算说明一次应服用几片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
【解答】A.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属于模型,故A不合题意;
B.磁感线并不存在,用它描述磁场的分布规律,属于模型,故B不合题意;
C.用大圆表示氧原子,用小圆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水分子,属于模型,故C不合题意;
D.用字母H表示氢元素,是符号,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周围是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它们几乎没有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那么原子核外大部分是空的,但是却存在电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是因为它们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原子核带正电,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相对较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α粒子的质量比核外电子的质量大得多,即使撞击上也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的内部构成分析。
【解答】 ①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正确;②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大部分为电子的运动空间,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解答】已知某元素的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9∶1,
设碳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原子的质量为9m,
那么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选A。
5.【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2)根据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判断;
(3)(4)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判断。
【解答】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原子的原子核中只有1个质子,而没有中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氧气和臭氧都由一种氧元素组成,但是它们在一起组成混合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3)(4)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O2和O4,都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都是单质,故A正确;
B.O4由氧元素组成,而元素只论种数,不论个数,故B错误;
C.一个该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O4是单质,而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在化合物 Na2MoO4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2)×4=0,解得:x=+6。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苯的分子构成,从而写出化学式;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4)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写作C6H6,故A正确;
根据化学式C6H6可知,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没有g,故B错误;
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6)=12:1,故C错误;
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应该为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化汞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某阳离子Mn+的核外电子共有x个电子,它是由该原子失去n个电子形成的,那么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n。
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为x+n;
那么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n+y。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将太阳系看作一个原子,则中间的太阳相当于原子核,周围的八大行星相当于八个核外电子。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中一定有八个质子,而中子数不能确定,故C正确,A、B错误;
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太阳系”相当于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2)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3)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每列为一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氧元素正下方的数值为16,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故A正确不合题意;
硫元素左上角的数字为16,即它的原子序数为16。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6,故B正确不合题意;
氧和硫中都没有金字旁,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不合题意;
氧和硫在同一列,即处在同一族,而不是同一周期,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判断。
【解答】A.SO2表示:①1个二氧化硫分子;②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③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故A不合题意;
B.H2表示:①1个氢分子;②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③氢气这种物质,故B不合题意;
C.O表示:①1个氧原子;②氧元素,故C不合题意;
D.Hg表示:①1个汞原子;②汞元素;③汞这种物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的元素组成分析判断。
【解答】地壳中的元素含量从大到下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即氧元素的含量最大。根据图片可知,①的占比最大,那么①为氧元素。
故选A。
15.【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反物质和正物质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氢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反氢原子与它质量相同,即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只是电性相反,即它含有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
【解答】根据“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的比值之比”可知,当气体的质量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则分子数越大。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从小到大依次为:④③①②,那么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依次为:②①③④。
故选D。
17.【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葡萄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其中H、O元素质量比与水中H、O元素质量相同,据此可判断溶液中H、O元素质量比,可完成溶液中C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解答】由葡萄糖和水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和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8,
所以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则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因此该葡萄糖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80%-10%=10%。
故选B。
18.【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由于碳元素质量分数已知,且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而氧气不含,所以假设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分别为x、y,依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列出比例式,计算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进而求算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解答】设混合气体中CO2质量为x,O2的质量为 y,
解得: x:y=11:4。
故选C。
19.【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2)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该物质的分子组成情况;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4)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确定组成原子的个数之比。【解答】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C原子、6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A6B.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但A元素占13.0%,则A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为氢元素;同理,则C元素为碳元素,B元素为氧元素。即其化学式为C2H6O。
A.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碳、氧、氢,则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A错误;
B.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2H6O,故B错误;
C.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46,故C错误;
D.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故D正确。
故选D。
20.【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由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解:由题意,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16×2)=71:64,x=35.5;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故RO2的化学式为ClO2。
故答案为:D
21.【答案】(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合理即可)
(2)(m+2)∶2m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都是8个,●原子都是4个,那么得到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a,
那么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a+m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a;
则二者的质量比为:(2a+ma):2ma=(2+m):2m。
22.【答案】(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O2
(3)Mg(OH)2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质子数不同;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3)根据图片确定三种元素的名称,进而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并写出对应的化学式。
【解答】(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2)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O2;
(3)根据图片可知,三种元素分别为Mg、O和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
23.【答案】(1)金属;55
(2)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为一个周期,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每列为一个族,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且按照原子序数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解答】(1)因为“ 铯 ”中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该元素左上角的数字为55,则它的原子序数为55。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55。
(2)根据乙图可知,Z和Y在同一周期,且Z在Y的右侧,因此原子序数Z>Y,故A正确;
X和Y在同一族,且Y在X的下面,那么核外电子数Y>X,但是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
故选A。
24.【答案】(1)5个氮原子
(2)nCO2
(3)4Cl-
(4)
(5)2个钠离子
(6)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元素符号表示1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2)根据分子名称确定组成分子的个数,从而确定分子的化学式的写法,最后在左边写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3)(5)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数字和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量和电性,最后在离子符号左边写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6)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写正负号和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1)5N表示5个氮原子;
(2)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为CO2,在左边写数字n表示分子个数,写作:nCO2;
(3)在氯元素右上角写“-”表示氯离子,在左边写数字4表示氯离子的个数,写作: 4Cl- ;
(4)在氧元素正上方写“-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写作: 。
(5)2Na+1表示2个钠离子;
(6)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25.【答案】(1)52
(2)XY3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由甲的化学式为XY2,可得其中X、Y原子个数比=1:2。根据甲、乙两种化合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40%,可判断乙物质中X、Y原子个数比,进而确定化学式。【解答】(1)设K2R2O7的相对分子量为X,
K2R2O7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得:x=294,
2R的相对分子质量:294×(1-26.5%-38.1%)≈104;
所以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
(2)由题意可知,设X、Y两种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和b;
则甲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解得:a=2b ①;
设乙的化学式为:XmYn,
则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为:②;
①②联立得到:
可得,m:n=1:3;
故乙的化学式XY3。
26.【答案】(1)B;A;CD
(2)①③⑥;②④⑤;⑤;②④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1)C、D中存在两种分子,即存在两种物质,为混合物。A、B都只有一种分子,都是纯净物。A中只有一种元素,应该为单质;B中存在两种元素,应该为化合价。
(2)①雨水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应该为混合物;
②蒸馏水中只有一种物质,应该为纯净物。根据H2O可知,蒸馏水含有氧元素,为含氧化合物;
③雨后洁净的空气,其中仍然存在氮气、氧气等,为混合物;
④四氧化三铁中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根据化学式Fe3O4可知,它含有氧元素,应该为含氧化合物;
⑤液氮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⑥铝合金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应该为混合物。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⑥,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④⑤,属于单质的是⑤,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②④。
27.【答案】(1)三(或3)
(2)2∶6∶1
(3)90;影响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
(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3)1杯啤酒导致血液乙醇含量升高值×杯数得到乙醇理论上的升高值,最后与80mg/100mL比较即可。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乙醇中含有C、H、O共三种元素;
(2)根据化学式 C2H5OH 可知,乙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2:(5+1):1=2:6:1;
(3)其体内每100 mL血液中乙醇的含量理论上升高:30mg/100mL×3=90mg/100mL>80mg/100mL,因此影响其驾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
28.【答案】(1)增加;化学
(2)16;32.06
(3)P
(4)氮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解答;
(2)(3)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
(4)根据图片分析物质的分子构成即可。
【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根据图片可知,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3)第15号元素为磷元素,符号为P;
(4)根据图片 可知,该物质的分子由相同的两个原子构成,例如:氮气(N2),氧气(O2).
29.【答案】(1)错误
(2)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卢瑟福发现的原子的核实结构分析解答;
(2)根据对科学探究环节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1)原子中间为原子核,周围是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绝大部分空间为空的,由此可知,道尔顿和汤姆生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如图2-Z-11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30.【答案】(1)1∶4
(2)7∶31
(3)解: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6+31+16×4=158,则磷酸亚铁锂(LiFeP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5.4%。
答: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4%。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化学式 LiFePO4 可知,磷酸亚铁锂中磷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
(2)根据化学式 LiFePO4 可知,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7×1):(31×1)=7:31。
31.【答案】(1)560
(2)11:20
(3)解:张大爷每日需要的补钙量为418 mg=0.418 g。
每片葡萄糖酸钙片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5 g× ≈0.047 g。
每天需服葡萄糖酸钙片: ≈9片,
一次应服用葡萄糖酸钙片: =3片。
答:一次应服用3片葡萄糖酸钙片。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每日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每片含钙的质量×片数;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
(3)首先用每片葡萄糖酸钙的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每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再用每天补钙元素的质量除以每片钙元素的质量计算出总片数,最后用总片数除以一天服用次得到一次服用的片数。
【解答】(1)按图甲说明书中的用量服用,每日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280mg×(1×2)=560mg;
(2)根据化学式 (C12H22O14Ca 可知,
葡萄糖酸钙中氢元素和钙元素的质量比:(1×22):(40×1)=11:20。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