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本章综合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6页,为选择题,30分;
第Ⅱ卷3页,为非选择题,20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第Ⅰ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1.(2013梅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C.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D.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也有较大影响
2.(2013东营)我们的家乡东营是“生态之城、石油之城”,下列有关石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为非再生性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开采消耗
B.石油是动物化石燃料,其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石油的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加大开发利用可促进碳循环
D.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我们应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车
3.(2012济宁6)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综合检测结果,2012年5月初日照以东海域出现赤潮,最大面积106.3平方公里,你认为以下哪项不可能是“赤潮”发生的原因
A.工业城市将大量污水排入该海域
B.农田里大量化肥最终流入该海域
C.工业有机物、农药最终流入该海域
D.在该海域养殖的海带密度、面积过大
4. (2012临沂24)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4.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B.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C.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D.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C.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D.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6.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我们应该
A.积极行动起来,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无能为力,任其自然发展?
C.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D.只要自己能做到不做环境污染的事,别人怎么做于己无关?
7.(2012泰安21)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水源,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8.(2012宁津)中考临近,很多同学在进行考前准备的同时不免有些心理紧张,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A.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 B.把紧张的感受告诉亲密的人
C.按照日常习惯稍提前一些睡觉 D.服用镇静药催眠
9. 雾霾是由空气污染造成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增加绿化面积 B.提倡秸秆焚烧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降低排放标准
10.(2012淄博10)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为了提高成绩,通宵学习 B.为了保持身材而节食
C.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D.适当吸烟、饮酒
11.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我们应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哪种能源?
? A.大量开采石油,利用化学能 B.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
C.利用煤,大力修建火力发电厂 D.大力修建核电站?
12.为了尽量减少农田污染,你认为应该
A.多施用化肥和生长激素 B.尽可能使用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
C.不施用任何肥料 D.尽可能使用高效毒性强的农药?
13.近年来,长江水的含沙量逐年增加,水质变浑浊。有科学预测,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雨量过大 B.河道不流畅?
C.沿江围湖造田 D.上游过度开发,植被严重破坏
14.几十年前,我国有些地区的毁林毁草开荒和陡地种粮,造成生物圈自身调节能力严重下降。下列各项中与此无关的是
A.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B.北方地区的干旱
C.臭氧层的破坏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
15.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一般应采用选择性的砍伐,这样会在不减少未来供应的前提下,使人们能定期获得一定数量的木材。如果采用完全砍伐会
A.使当地气候受到影响,自然资源失去恢复或再生的能力
B.这样可以增加耕地,增加粮食产量,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C.这样一般不会产生水土流失,不会引起沙尘暴
D.对动物有影响,但影响一般不会太大,因为动物能运动
16.在草原上,人们为了保护牧草,而大量捕杀老鼠,这一举措将给草原造成的影响是
A.无明显的影响 B.生态平衡更加稳定
C.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 D.生态平衡将彻底崩溃
17.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山洪爆发、山体滑坡现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森林中野生动物的减少
C.珍稀动物的滥捕、滥杀 D.动、植物标本的采集
18.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生态问题而采取了下列措施,导致了完全相反结果的是
A.制造毒性更强更有效的农药 B.更好的人口控制方法
C.把科学的耕作技术应用于海洋 D.合理地放养牲畜
19.为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十五”计划要求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措施是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工程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休渔期过后,个别渔民违反“渔业法”的规定,大量捕杀幼鱼,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这样做
A.会使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海洋资源的枯竭
B.可以促进其他海洋动物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C.可以使海洋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D.会使海洋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1.污染物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A.污染物的成分不同于自然物质
B.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不易被细菌分解
C.只有人类才可以利用这些污染物
D.污染物仅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不影响人类
22.关于人类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的理由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人口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B.因为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C.控制人口增长可以更好地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D.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23.(2013菏泽5)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但雾霾现象时有发生。下列与我们健康生活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
B.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
D.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等而对环境没有危害
24.当今世界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处于气候变化无常的特殊时期
B.科技发展水平不足以抵抗自然灾害
C.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污染造成的
D.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25.人们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曾采取过下列措施,其中已证明为错误的是
A.发展农业
B.尽量使用人畜粪便等有机肥
C.大规模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
D.实行土地规划,加强农田经营管理
26.提倡家庭使用无氟冰箱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儿童患呼吸道疾病 B.防止酸雨的形成
C.保护大气臭氧层 D.防止产生光化学烟雾
27.(2013东营14)?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晴况,学好生物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
学地应对。以下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骨折时要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
B.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用自身皮肤能有效避免排异反应
C.用指压止血法救治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
进行人工呼吸
28.生物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理智地运用科技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三北防护林被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它的建设可改善生态环境
C.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控制人口的过度膨胀
D.绿色植物不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也不能调节气候
29.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A.回收处理废电池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D.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30. 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你对这项设计活动采取的态度应该是
A.学校已经是花园式校园,何必多此一举
B.绿化校园是校长和园丁的事,与自己无关
C.很想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D.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想多费心思,敷衍了事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3页,用黑色、蓝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31
32
33
34
总 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31.(5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各种物质,都与生物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如果森林遭到滥伐后,居民的生存环境将会显著恶化,主要表现在:?
(1)没有森林的光合作用,空气中的______含量增多,________含量减少,空气不再保持清新。???
(2)没有林木对有毒气体的吸收,污染的空气就得不到_______
(3)没有林木的蒸腾作用吸收热量并向空气中散发水分,环境就不再是那么________和__________。
32.(2014山东模拟)(5分)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问答:
(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 。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 ,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
33. (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尔沁沙地,以前曾盛长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开垦草原,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土质瘠薄,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为“人造沙漠”…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环境,而且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草原、森林生态系统.
(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这与人类的哪些活动有关?
(2)科尔沁草原远在内蒙古,它的沙漠化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吗?为什么?
(3)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至少答出两点)
34.(5分)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降落酸雨,酸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吗?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对酸雨是否影响油菜苗的生长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足够的清水,足够的食醋(pH为3),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油菜苗,两个洒水壶,pH试纸。
提出问题:酸雨影响油菜苗的生长吗?
作出假设: 。
实验步骤:①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
② 。③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记录两盆油菜苗的生长状况。
预期结果和结论: 。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A
A
A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A
C
A
A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D
D
C
C
C
D
C
C
二.每空1分,共20分。